于丹庄子 心得__心约乐园-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无不为。
我记得丰子恺先生曾经这样讲过。他说,人的生活可以有三重境界,分别主
真、主善、主美。我们的物质生活是主真的,也就是说每一个人他在现实中有规
则有职业,要顺应很多很多的要求,但求真实如此而已。第二重生活是他的审美
生活,这种审美是三二好友一帮亲朋大家在一起听听音乐,看看展览啊,大家读
读诗词啊,完成这样一种文学的陶冶艺术的享受,大家觉得已经很高级了。但是
丰子恺先生说这一重生活是主美的,因为他完成了一个审美的过程。那么他说,
人生的至高境界是一种灵魂生活,这种灵魂生活是主善的。
(《三字经》中说人之初,性本善。但为什么从古至今,这个世界总是充满
了争斗。于丹教授认为,庄子的人生哲学就是教我们要以大境界来看人生。所有
的荣华富贵、是非纷争都是毫无意义的。最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有一个快乐的人
生。那么我们怎么才能获得一个快乐的人生呢?广告之后请继续收看于丹《庄子》
心得《境界有大小》
(于丹教授认为庄子的人生哲学就是以大境界来看人生。所有的荣华富贵、
是非纷争都是毫无意义的,但为什么从古至今,这个世界总是充满了争斗呢?)
这个世界上种种的争斗,看起来很残酷,但是在庄子的笔下又很可笑。所谓
小大之境,我们可以看到庄子把一棵树,一棵葫芦的功用,说到如此之大。但是
他可以把世间很多旷日持久的纷争说到很小。他曾经讲到这样一个故事。他说有
两个国家打仗,一个叫触氏一个叫蛮氏。两国呢,争地而战。为了打这个土地之
争,然后打得血流漂橹,而且互相追杀。追得旬有五日而后反。一追杀就是十天
半个月。然后两国民不聊生。这个战争规模打得非常之大。所有的这些东西都给
你夸张地说完以后。最后他告诉你这两个国家争的是多大的土地?这个触氏跟蛮
氏,一个住在蜗牛的左犄角里,一个住在蜗牛的右犄角里。这不可笑吗?所以大
家去看《左传》,看先秦的史传散文,会发现一个观点叫做春秋无义战。大家都
在打着正义的旗号,但是其实在这种追逐这种本土利益的争斗中。没有谁是绝对
正义可言的。正义只不过是一个争杀的幌子而已。所以看遍了这些血流漂橹,当
你明白他们可争的土地,最大也大不过一个蜗牛壳的时候,我们会得出什么结论
呢?我们的生命都像电光石火一样,转瞬即逝。所以在这么有限的生命里面,随
富随贵不管你是随贫穷还是随富贵,你走什么样的人生,最不应该扔掉的是欢乐。
所以他说,如果谁斤斤计较,谁心胸不开,此生不能做到开口笑。那么不开口笑
是痴人。就是因为你这个人呢还是有太多太多的痴迷,而没有看得通透。所以其
实有人问过佛祖说,什么叫做佛。佛祖的这种回答叫做无忧是佛。也就是说真正
想要达到逍遥之境,需要打破我们的常规束缚,让我们自己以一种逆向思维的角
度把这个世间很多看似天大的事,关于战争、关于政治、关于仇杀、关于很多恩
恩怨怨。我们且把它看小了去,看作蜗牛壳里的纷争,看作电光石火的瞬间事。
而另一方面,我们自主的灵魂且把它放到无限之大。
人生境界有大小,而我们过往的生活大体相同。不在于客观提供给我们哪些
机会,而在于我们的心智在有用无用的判读上确立什么样的价值观,而去利用机
会。其实,换一个角度来想,当我们过分急功近利的时候,我们失去的春花秋月,
不惋惜吗?我们失去于孩子老人的天伦之乐,不遗憾吗?我们失去了很多逍遥游
的机会,让自己的年华迅速老去,而积累了一堆无用的事功转化成自己的名片,
想起来内心不愧疚吗?如果今天我们以觉悟的态度反观内心,重新审视庄子。那
么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目的是释放自己,尽可能达到一个逍遥游的境界。
三、感悟与超越
'画外音'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可见名利二字,是世人难以舍弃的追求。但是庄子的人生哲学是淡泊为大,只有
超越了所有的功名利碌之心,才能感悟到人生的最高境界。那就是逍遥游。于丹
教授认为,要想真正感悟庄子逍遥游的境界,就一定要能够超越名利,而有一个
淡泊的心态,是超越名利的基础。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淡泊为大,怎样才能从庄
子的故事中,感悟世间的道理;怎样才能超越自我,达到一个理想的境界呢?
超越这个话题,是我们今天的生活中,经常讲到的。什么是真正的超越,超
越在于对于现实清醒的认知,而这个认知就在于我们能够辩别生活中所有的纷杂
中,有什么是恒定不变的,它的本质是什么。
先说一个题外话。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走到各处观赏纷纷世象,他问了
很多随意的问题,但是有时候他会得到出人意料的答案。在金山寺,他问当时寺
中禅宗高师法磐,他说每天长江来来往往这么繁华,一天大概要过多少条船啊?
法磐大师跟他讲,说两条船。乾隆说怎么一天就只有两条船呢?法磐说:一条为
名,一条为利,整个长江无非两条船。这就是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说的,世上
熙熙皆为利来,世上攘攘皆为利往。那么,另外人心中所看重的就是名了。所以,
名与利多少人的奔波最后可以归结为这两个基本的支点。那么,在《庄子》中,
对名和利是怎么看的呢?《逍遥游》里讲到了这样一个故事:尧让天下予许由。
'配音'尧:日月都出来了,还要我这小火把干什么?及时雨都下了,还要人
工灌溉干什么?我实在不如你,所以请允许我把天下交给你吧。庄子:算了吧,
老鼠在溪流喝水,所需的也不过是满腹而已。你说把天下让给我,我要它来做什
么呢?况且天下已经给你治得很好了,你想把美名让给我,我要这些空名来干什
么?
尧和舜这是被大家公认自古而今圣人之首,会认为他们天下明君贤主的一个
代称,但是尧呢还是很认真的对许由说:说先生我看到你就知道,日月出而爝火
熄,当天地日月这些光明永恒的星象都出现的时候,我们还用打着火把,在大白
天打着火炬去找路吗?显然这点火炬是该熄掉的;天如果要下大雨了,万物都已
经受到了甘霖的滋润、浇灌,我们还犯得着每天担着水桶,一点一点去浇花吗?
用不着了。他说先生,我看到你就知道,我来治理天下,就好象火炬遇到的阳光,
好象是一桶水遇到天降甘霖一样,我是不称职的。所以我请求把天下让给你。大
家看看,这辞让的还不是小官位啊,尧出来要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又怎么说呢,
许由淡淡的说:你治理天下已经治理得这么好了,那么我还要天下干什么?我难
道就图个名吗?名者,实之宾也。他说一个人实是主,名是宾客,难道说我就为
了这个宾官而来吗?所以他说算了吧,许由接着说了很经典的一种比喻:鹪鹩巢
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庄子??逍遥游》)。他说一个小小的
鸟,在森林里面,即使有袤的森林,让它栖息,它能筑巢的也只有一根树枝,他
说偃鼠饮河,一条汤汤大河,一个小偃鼠说我去喝口小,他能喝多少啊,果腹而
已。喝饱了他的小肚子,他也再喝不进了。这言外之意呢,人生有涯不管你拥有
多少,我们想想,一个人这一辈子,你能吃多少饭,你能住多大的面积,人往床
上一躺,你占的地方到底能有多大?不管你住的600平米的毫宅,还是非曲直
1000平米的毫宅,你其实住的自己的空间到底能有多大呢?有时候淡泊为大,
就是这样的一种宁静致远,这样的一种淡泊心智,可以把天下都辞让出去,这照
样是一种非常大的情怀。也就是说,人看清自己的目的,看清自己的方向,看清
眼前的权衡,这是不容易的(于丹心语)。
我们今天的生活,往往是什么呢?往往是无事忙。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比喻:
说有一个人有一天想要往墙上挂幅画,然后就忙忙叨叨地找来了锤子,找来了钉
子,一钉,发现说这个钉子吃不住这幅画,那怎么办呢?说我得打一个小木头锲
子,让这个钉子能够吃住,然后就去找木头,找着了以后说不行,我必须得去找
把斧子,就找斧子,找着以后觉得斧子也不行,得锯,又去找锯,找到锯条以后
说没有这个手柄,然后又去找手柄,就这样一轮一轮找下来,等到他把所有的东
西都凑齐的时候,他已经不知道要干什么了,他早就忘了那幅画了。其实这有点
象我们今天的生活,我们今天的生活像黎巴嫩著名的诗人纪伯伦说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