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庄子 心得__心约乐园-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弓现在才真正叫做至极完美,最好的一切都加在它身上。这个时候他搭弓引箭,
用力一拉,嘣的一下,弓在他手里断了。恰恰是因为这个木头承载了过多的花纹。
我们的生活里,什么叫做舍本而逐末呢?我们有多少时候,就是为了这种表面的
纹饰,而失去了生命本初的质地,也就是说为了木头看起来好看,而失去了它成
为一柄良弓的可能。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一柄弓,我们本来可能比现在要更
好,但是,我们由于是没有看见自己真正生命本初,没有雕琢过时候的原始面貌
和心中的愿望,我们就会做出来庄子所说的这种损性而伤命的事情。
'画外音'贪欲往往折损了人的本性,而使人成为物质的奴隶。于丹教授认为,
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如果一个人丢失了自己的本性,在疯狂地追求物质利益
的同时,灾难也会随之而至。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不被物质利益所迷惑,保持本性,
去获得真正幸福的生活呢?
这像是我们听到过的一个传颂很广的寓言。说一个小狗,它问它的妈妈,说
我有一个朋友,跟我打赌,它说你一定要完成一件事,你就能够得到最好的幸福,
最大的欢乐。什么事呢?很简单就在你身上,你把自己的尾巴抓着,小狗说我可
费劲了,我这一天就跳着蹦着追自己的尾巴,怎么抓就抓不着,他说妈妈是不是
我这一辈子就没有快乐可言了?我怎么在自己身上的东西就是抓不着呢?它妈
妈就笑了,说其实幸福和快乐就跟你自己的尾巴一样,你无心获得它的时候,你
自己往前走,它永远都跟着你,人永远不要和自己已经获得的部分去较劲,尾巴
就还在你的身上,它是你身体的一部分,你为什么非要抓住它不可呢?你忘了它
吧,你自己往前走,一切会跟随你的。其实这就叫做无心得。所以道家有一种观
点,说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应该像什么呢?应该像一面镜子,因为水静犹明而况
精神,圣人之心静乎!说水什么时候能够照到天地万物,只有一种情况下,就是
水是安静的时候。我们想一想,可能在急流中,在大浪中照到自己的影子吗?照
不到。因为当我们的心像急流澎湃,像大浪汹涌的时候,世间万物也照不进我们
的心底。什么叫做“心养”?我们怎么样去参破世间的至理,我们的心应该像一
面镜子,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庄子&S226;天道》。也就是说,这样的心对
于世间的万物既不逢迎,也不拒绝,它就是一种坦坦然然地照见而已,他说当我
们的心灵保持这样的时候,我们会以一种最清明的状况看见世界,也就看见了自
己(于丹心语)。
就是大家可以想一想,镜子是什么,从镜子表面来讲,无非也就是一层玻璃,
但是镜子和玻璃的区别是什么,就在于它里面还有一层薄薄的水银,所以没有这
道水银的玻璃,你只能透过它看见外在的世界,但是有一层水银膜,挡在那里,
你就可以通过它照见自己,同时你也可以看见世界。所以其实我们的心里能不能
有这么一层水银,让我们眼前的玻璃化为一面镜子,不仅外视世界,而且自视内
心,让这样的一方天地之鉴可以照见自己生命的愿望,所以道家其实一直都提倡
人心一定要自然,不要有很多刻意的羁绊,和很多很多外在的这种锤炼。《庄子》
有一篇叫《马蹄》,他说马这个东西,蹄可以去践霜雪,毛可以去御风寒,它可
以在这个世界上,经常蹦蹦跳跳,欢欢畅畅,可以去驰骋,这就是马的本性,马
这个东西,你给它很高大的屋子,给它很美好的吃的它都不感兴趣,它所要的就
是它自己的一种性情,但是不幸它就遇到了我们人间称为至圣的一个人,叫做伯
乐。当伯乐说我善治马,这时候它怎么对待马呢?'配音'他修剪马毛,铲削马掌,
在马身上烙印,这样一来,马已经死掉十之二三了。然后等到他再进一步要让这
些马在一起,能够训练得很好,叫做饥之,渴之,要饿着它,渴着它,要整之,
齐之,要让他排列得很整齐,然后还要再去训练它,训练完以后,前面有这个马
嚼子,要把它给拴上,后面要有鞭子赶着它,说到这个时候,马已经死伤过半了。
所以大家可以看,庄子其它提供了我们一种与众不同的价值判断,当我们站在社
会的角度,评价伯乐这样一种能够发现天下骏马的良才的时候,庄子认为伯乐恰
恰戕害动物天性最大的凶手,因为他违反了马先天的欢乐,为了使它成为有用之
材,而在它的身上,有这么多的刻琢,所以在庄子看来,所有外在的这种刻琢实
际上都违反了本初之意,也就是说,每一个生命要求得到尊重,一个生命它本初
是什么样的就是什么样的,你让它自己欢欢乐乐。所以庄子接着说:吾所谓聪者,
非谓其闻彼也《庄子&S226;骈拇》。我所说的聪,耳聪,不是指他能够听到世间
所有的声音,而是自闻而已矣。他能够自己听见自己的声音,能够听到安静的声
音,他说我所谓的跟聪相对的是什么,就是明者,我说什么是明呢?也非所谓能
够闻彼,明彼,能够看见所有的彼,也就是心中的自明。一个人真正的聪与明,
都不是看外在的世界,而是静下来听见生命最本初愿望是什么(于丹心语)。
大家看看小孩,很小的婴儿,它的价值观跟我们是不一样的,我不知道大家
见没见过这样的场景,刚刚学会坐着的六七个月的小婴儿,有可能他的周围堆着
各式各样的电动玩具啊、豪华的积木啊,漂亮的绒毛的熊啊,他一概不感兴趣,
手里头可能不在拧着一个空药瓶子,或者拿着一个瓶塞,他就玩儿这个,我们有
多少家长,有多少保姆,会按照我们的判断,说你看这个电动娃娃多漂亮啊,你
看看这个小火车它可贵了,你为什么不玩这个益智的玩具,这个积木呢,你玩这
些吧,这个瓶子是个废物,这个废物现在阿姨该给你扔了,咱们不玩这个了。你
认为这个空药瓶子真是废物吗?也许一个孩子他在拧那个盖子的时候,他拿着那
个在手里晃的时候,这就是他智力的发现,而对大人所谓的昂贵的、华美的、益
智的一切的玩具,在他的眼中,可能视如粪土,所以能真正尊重人吗?我们想想
身为父母,我们有几个人尊重过我们的婴儿。我们总认为一个人他有自己独立的
价值判断是他长大以后,而这个判断还应该受着大人的训导,殊不知在一个小婴
儿的心中,以他的眼睛有他所享受的快乐。有这样的一个故事,说有一个木匠,
这个木匠在很嘈杂的干活的时候,拿刨子干着干着活,手一甩,啪,手腕子上的
表掉了,然后他就到处去找,但是遍地都是刨花,还有很多的碎木屑,然后他手
底下的很多徒弟就开始打着灯笼,所有人在这屋里刨来刨去,就是找不着小小的
一块表,怎么都没找到,大家都走了,这个时候天已经黑了,锁上门说明天天亮
再找吧。木匠的小儿子一个人在这儿玩儿,到了半夜他回去跟他爸爸说,爸爸我
把你表找回来了,爸爸大吃一惊,说天都黑了,你怎么找到的呢?
'画外音'一群大人打着灯笼找不到的手表,一个小孩子为什么会找到呢?这
个孩子用了什么样的方法,这个故事又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
(重复,略)小孩子说,无非是你们大家都走了,我一个人坐在那儿,我不
是用眼睛去找的,我坐在那儿听,我就听那个秒针嘀嗒嘀嗒的声音在那儿,我顺
着声音过去,把刨花一刨,就把表拿着了。其实这听起来就像生活里边的一件事,
但是我们有多少时间在寻找的时候,由于暄嚣而找不见,我们一直提着灯笼,打
着手电,唯恐不亮,唯恐人手不够,大量的人在那儿找啊,但是我们不如一个安
静的孩子的心,以一种天真的声音去听,我们用一种天真的耳朵去听见最细微的
秒针的声音,这时候就是我们找到的依据,所以其实什么是天性,什么是那些没
有被整治过的马呢?它们也许不是战马,但是它们可以有欢乐的性情,我们今天
往往是本着一个社会的价值,而雕琢了太多太多的物性。有这样的一个很简单的
故事:我们都看见过雕刻家是怎么样去雕一个石雕一个木雕,一开始你会看见一
块巨石,懵懵懂懂,浑浑沌沌放在那里,然后雕塑家开始雕了,雕一个比如说一
个美女人像,这个故事就是说,小孩子惊讶地看见雕塑家手中的刻刀,把一块一
块的石头剥落下来,一个玉洁冰清的美人就从石头里一点一点地浮出来了,浮出
她的眼睛,眼睛是盼顾生辉的,浮出她的嘴巴,她的嘴巴巧言好像能说话一样,
浮出她的面颊,她的面颊上有那么一层红晕般的光彩,这个小孩子就特别奇怪,
他说你怎么知道她藏在里边啊,你是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