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相应部经 >

第66部分

相应部经-第66部分

小说: 相应部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受……想……行……
  
  十四
  
    识是常耶?是无常耶?大德!是无常……乃至……不取有变易之法者,当见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体耶?大德!不也。
  
  十五
  
    如是观……乃至,知……不更受后有。
  
  注1 汉译杂阿含经卷七(大正藏二、四三a)
  注2 ‘不取’。底本api me tam……是api nu tam……之误。
  
  '一五一' 第三 我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诸比丘!由有何?由取何?以现贪何?而起如是见:此有我、此有世间、我死后有,为常、恒、永住而有不变易之法耶?’
  
  四
  
    ‘大德!世尊乃我等之法根……乃至……’
  
  五
  
    ‘诸比丘!由有色,由取色,由现贪于色而起如是见:此有我、此有世间、我死后有,为常、恒、永住而有不变易之法。
  
  六~九
  
    由有受……想……行……识、由取识、由现贪于识、而起如是之见:此有我、此有世间、为我死后有,常、恒、永住而有不变易之法。
  
  十
  
    诸比丘!汝等于意如何,色是常耶?是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若无常者,是苦耶?是乐耶?’
    ‘大德!是苦。’
    ‘虽不取无常、苦而有变易之法,而起如是见:此有我、此有世间、我死后有,常、恒、永住而应有不变易之法耶?’
    ‘大德!不也。’
  
  十一~十四
  
    ‘受……想……行……识是常耶?为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若无常者,是苦耶?是乐耶?’
    ‘大德!是苦。’
    ‘虽不取无常,有变易之法,而起如是见:此有我、此有世间、我死后有,常、恒、永住而应有不变易之法耶?’
    ‘大德!不也。’
  
  十五
  
    ‘如是观之……知更不受后有。’
  
  注1 汉译杂阿含经卷七(大正藏二、四三C)
  
  '一五二' 第四 无我所
  
  一~二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诸比丘!由有何?由取何?由现贪何?而起如是见:无我、无我所者,当将为无我、无我所耶?’
  
  三
  
    ‘大德!世尊乃我等之法根……乃至……’
  
  四
  
    ‘诸比丘!由有色,取于色,由现贪于色,而起如是见:无我、无我所者,当将为无我、无我所。
  
  五~七
  
    受……想……行……
  
  八
  
    由有识,取于识,由现贪于识,而起如是见:若无我、无我所者,当将为无我、无我所。
  
  九
  
    诸比丘!汝等于意如何?色是常耶?是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若无常者,是苦耶?是乐耶?’
    ‘大德!是苦。’
    ‘虽不取无常、苦变易之法,而起如是见:无我、无我所者,当将为无我、无我所耶?’
    ‘大德!不也。’
  
  十~十三
  
    ‘受……想……行……识是常耶?是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也……乃至……’
    ‘虽不取有无常、苦变易之法,而起如是见:无我、无我所者,当将为无我、无我所耶?’
    ‘大德!不也。’
    ‘如是观之……乃至,知……不更受后有。’
  
  注1 汉译未详。
  
  '一五三' 第五 邪见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诸比丘!由有何?取何?由现贪于何?而起邪见耶?’
  
  四
  
    ‘大德!世尊乃我等之法根……乃至……’
  
  五
  
    ‘诸比丘!由有色,取色,由现自于色,而起邪见。
  
  六~九
  
    由有受……想……行……识,取识,由现贪于识,而起邪见。
  
  十
  
    诸比丘!汝等于意如何?色是常耶?是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虽不取无常……乃至……当起邪见耶?’
    ‘大德!不也。’
  
  十一~十四
  
    ‘受……想……行……识是常耶?是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若无常者,是苦耶?是乐耶?’
    ‘大德!是苦。’
    ‘虽不取无常、苦而有变易之法者,而起邪见耶?’
    ‘大德!不也。’
    ‘如是观之……乃至,知……不更受后有。’
  
  '一五四' 第六 有身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诸比丘!由有何?取何?由现贪何?而起身见耶?’
  
  四
  
    ‘大德!世尊是我等之法根……乃至……’
  
  五
  
    ‘比丘!由有色、取色,由现贪于色,而生有身见。
  
  六~九
  
    由有受……想……行……识,取识,由现贪于识,而起有身见。
  
  十
  
    诸比丘!汝等于意如何,色是常耶?是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若无常者………乃至……虽不执取,当起有身见耶?’
    ‘大德!不也。’
  
  十一~十四
  
    ‘受……想……行……识是常耶?是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若无常者……乃至……虽不执取,当起有身见耶?’
    ‘大德!不也。’
  
  十五
  
  ‘如是观之……知更不受后有。’
  
  '一五五' 第七 我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诸比丘!由有何?取何?由现贪何?而起我见耶?’
  
  四
  
  ‘大德!世尊乃我之法根……乃至……’
  
  五
  
  ‘诸比丘!由有色,取色,由现贪于色,而起我见。
  
  六~九
  
    由有受……想……行……识,取识,由现贪于识,而起我见。 十
  
    诸比丘!汝等于意如何,色是常耶?是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若无常者……乃至……虽不执取,当起我见耶?’
    ‘大德!不也。’
  
  十一~十四
  
    ‘受……想……行……识是常耶?是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若无常者……乃至……虽不执取,当生我见耶?’
    ‘大德!不也。’
    ‘若无常者……乃至……虽不执取,当生我见耶?’
    ‘大德!不也。’
  
  十五
  
    ‘如是观之……乃至,知……更不受后有。’
  
  
  '一五六' 第八 现贪(一)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诸比丘!由有何?取何?由现贪于何?而起结、现贪、缚耶?’
  
  四
  
    ‘大德!世尊乃我等之法根……乃至……’
  
  五
  
    ‘诸比丘!由有色,取色,由现贪于色,而起结、现贪、缚。
  
  六~九
  
    由有受……想……行……识,取识,由现贪于识而起结、现贪、缚。
  
  十
  
    诸比丘!汝等于意如何?色是常耶?是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若无常者……乃至……虽不执取,当起结、现贪、缚耶?’
    ‘大德!不也。’
  
  十一~十四
  
    受……乃至……大德!不也。
  
  十五
  
    ‘如是观之……乃至,则……不受后有。’ 
  
  '一五七' 第九 现贪(二)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诸比丘!由有何?取何?由现贪何?而起结、现贪、缚、耽着耶?
  
  四
  
    大德!世尊乃我等之法根……乃至……
  
  '一五八' 第十 阿难
  
  一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
  
  二
  
    时、具寿阿难来诣世尊住处。诣已……乃至……白世尊言:
  
  三
  
    ‘善哉!大德世尊!愿请为我略说法要,我依世尊闻法,而独静、不放逸、热诚、精进而住。’
  
  四
  
    ‘阿难!汝于意如何?色是常耶?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无常者,是苦耶?是乐耶?’
    ‘大德!是苦。’
    ‘若观此无常、苦变易之法,于此得为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体耶?’
    ‘大德!不也。’
  
  五~八
  
    ‘受……想……行……识是常耶?是无常耶?’
    ‘大德!不也。’
    ‘若无常者,是苦耶?是乐耶?’
    ‘大德!是苦。’
    ‘若观此无常、苦而变易之法,于此得为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体耶?’
    ‘大德!不也。’
  
  九
  
    ‘阿难!是故于此处,所有色之过去、未来、现在……乃至……
  
  十
  
    如是观之……乃至,知……不更受后有。’ 第五见品(终)
  
    此品之摄颂曰:
    此内与我所
    我与无我所
    邪及有身我
    二现贪阿难
  
    后五十经之摄颂曰
    边说法无明
    煻煨见等五
    说成为一章
  
    注1 汉译未详。
    2 ‘大德!不也’一句原本逸失。
    3 原本vijja samudayan由暹罗本dhamma…kathikavijja改之。 蕴相应终
  
第二 罗陀相应
  
  第一 初品
  
  '一' 第一 魔
  
  一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
  
  二
  
    时,具寿罗陀来诣世尊住处。诣已,敬礼世尊,坐于一面。
  
  三
  
    坐一面已,具寿罗陀白世尊言:“魔,说魔者,大德!以何为魔耶?”
  
  四
  
    “罗陀!若有色者,即有魔、杀者、死者。罗陀!故于此处,观以色为魔,观为杀者,观为死者,观为病、观为痈,观为刺,观为痛,观为痛种。如是观者为正观。
  
  五~七
  
    受……想……行……
  
  八
  
    若有识者,即有魔、杀者、死者。罗陀!故于此处,观以识为魔,观为杀者,观为死者,观为病,观为痈,观为刺,观为痛,观为痛种。如是观者为正观。”
  
  九
  
    “大德!为何是正观耶?”“罗陀!为厌思而正观。”
  
  十
  
    “大德!为何是厌患耶?”“罗陀!为离欲而厌患。”
  
  十一
  
    “大德!为何是离欲耶?”“罗陀!为解脱而离欲。”
  
  十二
  
    “大德!为何是解脱耶?”“罗陀!为涅槃而解脱。”
  
  十三
  
    “大德!为何是涅槃耶?”“罗陀!此问甚过2。于问不能取边际。罗陀!为立梵行者,即入涅槃、趣涅槃,尽涅槃。”
  
  注1 汉译杂阿含经卷六(大正藏二、三九b)
    2 “甚过”原本assa由暹罗本accasara.
  
  '二' 第二 众生
  
  一~二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
  
  三
  
    一面坐已。具寿罗陀白世尊言:“众生,说众生者,如何之说为众生耶?”
  
  四
  
    “罗陀!于色有欲、贪、喜、爱,染着于此,缠绵于此,故说为众生2。
  
  五~七
  
    受……想……行……
  
  八
  
    于识有欲、贪、喜、爱,染着于此,缠绵于此,故说为众生。
  
  九
  
    罗陀!譬如,诸小男小女,以尘土之舍宅如嬉戏。于彼尘土之舍宅,不离贪,不离欲,不离爱乐,不离渴,不离热烦,不离渴爱时,执着、珍重、眈着,爱着彼尘土之舍宅。
  
  十
  
    罗陀!然而小男小女,若于彼尘土之舍宅,离贪、离欲、离爱乐、离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