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应部经-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于善法退没,不能增大。
七
大德!不信之人为退转。大德!不知惭之人为退转。大德!不知愧之人为退转。大德!懈怠之人为退转。大德!恶慧之人为退转……忿怒之人……大德!嗔恨之人为退转。大德!不受教诫之比丘为退转。
八
大德!无论何人有信于善法,知惭于善法,知愧于善法,有精进于善法,有慧于善法,则对彼夜或昼来,于善法增大,无退没。
九
大德!譬如月之白分、夜或昼来,色增长,圆增长,光增长,广袤增长。大德!同此,凡人于善法有信、……有惭……有愧,有精进,于善法有慧,则对彼夜或昼来,于善法增大,无退没。
十
大德!有信之人为不退转。大德!知惭之人为不退转。大德!知愧之人为不退转。大德!精勤之人为不退转。大德!持慧之人为不退转。大德!无忿之人为不退转。大德!无恨之人为不退转!大德!受教诫之比丘为不退转。”
十一
“善哉,善哉!迦叶!迦叶!任何之人不信于善法……不知惭……不知愧,无精进,无慧于善法,则对彼夜或昼来,退没于善法,无增大。
十二
迦叶!譬如于月之黑分,夜或昼来,色减退……广袤减退。迦叶!同此,任何之人,不信于善法……不知惭,不知愧,无精进,无慧于善法,则对彼夜或昼来,于善法退没,无增大。
十三
迦叶!不信之人为退转。……不知惭……不知愧……懈怠、恶慧、忿恨之人,迦叶!此为退转。迦叶!无教诫之比丘为退转。
十四
迦叶!任何之人,有信于善法……知惭、知愧、有精进,有慧于善法,则对彼夜或昼来,增大于善法。
十五
迦叶!譬于如月之白分、夜或昼来,色增长、圆增长、光增长、广袤增长, 迦叶!同此,任何之人,有信于善法,知惭、知愧、有精进,有慧于善法,则对彼夜或昼来,增大于善法,无退没。
十六
迦叶!有信之人为不退转,知惭之人……知愧、精勤、持慧、无忿、无恨之人,迦叶!此为不退转。迦叶!受教诫之比丘为不退转。”
一
'尔时,世尊'住王舍城竹林粟鼠饲养所。
二
尔时,尊者大迦叶,来诣世尊之处……
三
对坐于一面之尊者大迦叶,世尊如是曰:“迦叶!汝宜教诫诸比丘。迦叶!汝宜对诸比丘说示法语。迦叶!我或汝须教诫诸比丘。我或汝应说任何之法语。”
四
“大德!今对诸比丘说法甚难,彼等对所说有难色。彼等不忍,对所教不能率直执受。”
五
“然则迦叶!往昔有长老比丘住阿兰若,赞叹住阿兰若。为乞食者,赞叹乞食者。为着粪扫衣者,赞叹着粪扫衣者。为持三衣者,赞叹持三衣者。为少欲者,赞叹少欲者。为知足者,赞叹知足。为远离者,赞叹远离者。为无交往者,赞叹无交往。 为精勤者,赞叹精进者。
六
今有比丘,为住阿兰若者,赞叹住阿兰若者。为乞食者,赞叹乞食者。为着粪扫衣者,赞叹着粪扫衣者。为持三衣者,赞叹持三衣者。为少欲者,赞叹少欲者。为知足者,赞叹知足者。为远离者,赞叹远离者。为无交往者,赞叹无交往者。为精勤者,赞叹精勤者。长老之诸比丘,对彼比丘以座相请:“请来,比丘!此比丘何名?此比丘实为幸,此比丘实以学为欲。请来,比丘!请坐此座。”
七
迦叶!如今,年少之比丘,如是思惟:“实今有比丘,为住阿兰若,赞叹住阿兰若……为乞食者……为着粪扫衣者……为持三衣者……少欲……知足……远离……无交往……精勤者赞叹精进。长老之诸比丘,以座请彼比丘:“汝来,比丘!此比丘何名?此比丘实为幸,此比丘实欲学。请来,比丘!请坐此座,”令彼等入此状况,乃为彼等长夜之利益与幸福。
八
迦叶!又,今有长老之诸比丘,住则非为阿兰若,对住阿兰若不赞叹。非乞食者,不赞叹乞食者。非着粪扫衣,不赞叹着粪扫衣者,非持三衣者,不赞叹持三衣 者,非少欲,不赞叹少欲者。非知足,不赞叹知足者。非无交往,不赞叹无交往者。非精进,不赞叹精进者。
九
今有著名而有誉、得衣、钵食、床座、治病必要之药、资具之比丘。长老之诸比丘,请彼比丘就座:“且来,比丘!此比丘何名?此比丘为幸,欲与此比丘为同学者。且来,比丘!请就此座。”
十
迦叶!年少之比丘,如是思惟:“彼比丘,实为著名而有誉、得衣、钵食、床座、治病必要之药、资具者。长老于诸比丘,请彼比丘:“且来,比丘!此比丘名云何?此比丘实为幸,实欲与此比丘为同学。且来,比丘!请就此座。”令彼等入如是状况,乃长夜彼等之不利与苦。迦叶!若人谓正梵行者,因梵行之弊所恼,梵行者因梵行之压迫所压抑者,迦叶!此乃谓正梵行者,因梵行之弊所恼,梵行者因梵行之压迫所压抑。”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二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我由欲,离欲、离不善法,有觉有观,而依远离生喜与乐之禅而住。” “诸比丘!迦叶亦由欲,离欲、离不善法、有觉有观,入住而依远离生喜与乐之初禅而住。
三
诸比丘!随我欲,而静觉与观,内心寂静,使心专注于一境。无觉无观,入于依定所生之喜与乐之第二禅而住。诸比丘!迦叶亦由欲,静觉与观……入于二禅而住。
四
诸比丘!随我欲,而离喜成舍,住于正念正心,一身感受乐于:“贤圣之所谓舍,而正念者住于乐”而入于第三禅住。诸比丘!迦叶亦随欲,而离喜成舍……入而于第三禅住。
五
诸比丘!随我欲而舍乐、舍苦,灭前之悦与忧,入住于不苦不乐,舍念清净之第四禅。诸比丘!迦叶亦随欲,舍弃……入于第四禅住。
六
诸比丘!随我欲,超越一切之色想,终尽障碍之想,不思惟变异之想,入住于所谓“空无边际”之空无边处。诸比丘!迦叶亦随欲,超越一切色想……入住于空无边处。
七
诸比丘!随我欲,超越一切之空无边处,入住于所谓“识无边际”之识无边处。诸比丘!迦叶亦随欲……入住于识无边处。
八
诸比丘,随我欲,超越一切之识无边处,入住于所谓“无所有”之无所有处。诸比丘!迦叶亦随欲……入住于无所有处。
九
诸比丘!随我欲,超越一切之无所有处,入住于非想非非想处。诸比丘!迦叶亦随欲……入住于非想非非想处。
十
诸比丘!我由欲,超越一切之非想非非想处,入住于想受灭。诸比丘!迦叶亦……入住于想受灭。
十一
诸比丘!随我欲,证得种种之神通。即以一身成多身,以多身成一身,或现、成没、通墙、透壁、无有障碍。穿山恰如行于空中。出没大地恰如行于水中。涉水不沈,恰如行于地上。于虚空趺坐、经行,恰如有翼之鸟。彼有大神力,有大威德,善能以手触摸、把握日月,以身可到达梵界。诸比丘!迦叶亦随欲,证得种种之神通……以身到达梵界。
十二
诸比丘!随我欲,以清净超人之天耳界,得闻人天两界及远近双方之声音。诸比丘!迦叶亦随欲,以清净……天耳界……得闻远近双方之声音。
十三
诸比丘!我从欲,以自心,彻知其他众生与其他人之心。如次得知:对有贪心者,知有贪心。对离贪心知离贪心。对有恚心者……对离恚心者……对有痴心者……对离痴心者……对集注心者……对散乱心者……对广大心者……对非广大心者……对有上心者……对无上心者……对定心者……对无定心者……对解脱心者……对不解脱心者,知不解脱心。诸比丘!迦叶亦随欲,以自心对其他众生与其他人之心,如次知之:对有贪心者,如有贪心……对不解脱心者知不解脱心。
十四
诸比丘!随我欲,忆念宿世之种种住处。忆念如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十万生、种种之成劫、种种之坏劫、种种之成坏劫。忆念:“于彼处为如是名、如是姓、如是容貌、如是食、经受如是苦乐,有如是寿量。彼由其处没生他处,于其处如是名、如是姓、如是貌、如是食、经受如是苦乐、有如是寿量。彼由其处没、来生于此处。”具如是形相与方处,种种宿世之住处。诸比丘!迦叶亦随欲,忆念种种宿世之住处。如忆念一生……具如是形相与方处,种种之宿世与住处。
十五
诸比丘!随我欲,以清净而超越人间之天眼,观察众生,见众生之死而又生,应众生所为之业,知有卑与贵、美与丑,幸与不幸,即:“诸贤!此等之众生,身具恶行、语具恶行、意具恶行、谤贤圣、怀邪见,执持邪见业。彼等身坏命终后,生于苦处、恶趣、无乐处、地狱。诸贤!此等之众生,身具善行、语具善行、意具善行,不谤贤圣,不坏正见,执持正见业,彼等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界。”以如是清净而超越人间之天眼观察众生,见众生之死,而又生,如众生应业而有贱与贵、美与丑、幸与不幸。诸比丘!迦叶亦随欲,以清净而超越人间之天眼观察众生……应业……知幸与不幸。
十六
诸比丘!我已漏尽,对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自知,入住于实证。诸比丘!迦叶亦漏尽,对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自知,实证而入住。”
一
如是我闻。一时,尊者迦叶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
二
尔时,尊者阿难!清晨着衣、持钵,诣尊者大迦叶之处。
三
诣已,向尊者大迦叶作是言曰:“大德迦叶!今我等往诣某比丘尼之止住处。”“友!阿难!汝可往,汝应多作,多有所为。”
四
尊者阿难,再度白尊大迦叶曰:“大德迦叶!今我等往诣某比丘尼之止住处。”“友,阿难!汝可往,汝应多作,多有所为。”
五
尊者阿难!三度白尊者大迦叶曰:“大德迦叶!今我等往诣某比丘尼之止住处。”
六
如是尊者大迦叶,清晨着衣,持钵,随尊者阿难之后,往诣某比丘尼之止住处。诣已,就所设之座。
七
尔时,众多之比丘尼,来诣尊者大迦叶之前。诣已,礼敬尊者大迦叶,坐于一面。
八
对坐于一面之彼等比丘尼,尊者大迦叶以法语而教示、鼓励,使彼等欢喜。
九
尊者大迦叶,对彼等比丘尼,以法语教示、鼓励、使之欢喜,即起座而去。
十
尔时,偷罗低舍比丘尼不喜,发出不喜之语:“如何?尊者大迦叶于鼙提诃圣者之尊者阿难面前,思惟欲说法耶?恰如针商人于针师之前思惟欲卖针,尊者大迦叶,于鼙提诃圣者之尊者阿难面前,思惟欲说法耶?”
十一
尊者大迦叶闻得偷罗低舍比丘尼所作之此语。
十二
尔时尊者大迦叶,如是言尊者阿难曰:“友,阿难!我为针商人,汝为针师耶?或我为针师,汝为针商人耶?如何?”“大德迦叶!请当忍耐。女人乃愚者。”
十三
“友,阿难!汝来,僧伽不得如上追究汝。友,阿难!汝对此作如何思惟耶?
十四
汝亦依世尊,赍身亲近比丘僧伽耶?如何?“诸比丘!随我欲,离欲、离不善法,有觉有观,而由远离生喜与乐入住于初禅。诸比丘!阿难亦随欲、离欲、离不善法,有觉有观,而由远离生喜与乐入住于初禅。”“大德、无此事。”
十五
“友!我依世尊,赍身亲近比丘僧伽。“诸比丘!随我欲、离欲,离不善法、有觉有观,而由远离生喜与乐住于初禅。诸比丘!迦叶亦随欲、离欲,离不善法……入住于初禅。””
十六~二九
九次第定及五通之略说,亦复如是。
三十
“友,阿难!汝对此作如何思惟?汝亦依世尊,赍身亲近比丘僧伽耶?“诸比丘!我已漏尽、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住于自知,实证。诸比丘!阿难亦漏尽无漏,对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住于自知,实证。”“大德!无此事。”
三一
“友,我依世尊赍身亲近之比丘僧伽:“诸比丘!我已漏尽、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住于自知,实证。诸比丘!迦叶亦漏尽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住于自知,实证。”
三二
“友!今如有人,思惟以多罗树之一叶,可掩得高七肘或七肘半之象,然彼得思惟能掩我之六通耶?”
三三
然则,偷罗低舍比丘尼终由梵行退没矣。
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