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相应部经 >

第28部分

相应部经-第28部分

小说: 相应部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比丘!若于触食,……

十一

  诸比丘!若于意思食,……

十二

  诸比丘!若于识食,有贪、有喜、有爱者,则有识之住与增长。由有识之住与增长,而有名色之显现。由有名色之显现,而有诸行之增上。由有诸行之增上,而有未来后有之再生。由有未来后有之再生,则而有未来之生、老死。由有未来之生、老死,诸比丘!我谓有愁、有苦、有恼。

十三

  诸比丘!若于搏食,无贪、无喜、无爱者,则无其识之住与增长。因无识之住与增长,则无名色之显现。因无名色之显现,则无诸行之增上。因无诸行之增上,则无未来后有之再生。因无未来后有之再生,则无未来之生、老死。因无未来之生、老死,诸比丘!我谓无愁、无苦、无恼。

十四

  诸比丘!若于触食,……

十五

  诸比丘!若于意思食,……

十六

  诸比丘!若于识食,无贪、无喜、无爱者,则无其识之住无增长。因无识之住与增长,则无名色之显现。因无名色之显现,则无诸行之增上。因无诸行之增上,则无未来后有之再生。因无未来后有之再生,则无未来之生、老死。因无未来之生老死,诸比丘!我谓无愁、无苦、无恼。

十七

  诸比丘!譬如宫殿或楼阁,北、南、西边有窗。太阳上升时,光由高入,照何处耶?”“大德!照西壁。”

十八

  “诸比丘!若无西壁,照何处耶?”“大德!照大地。”

十九

  “诸比丘!若无大地,照何处耶?”“大德!照水。”

二十

  “诸比丘!若无水,照何处耶?”“大德!则不照任何处。”

二一

  “诸比丘!同此,诸比丘!若于搏食,无贪、无喜、无爱者,则……

二二

  诸比丘!若于触食,……

二三

  诸比丘!若于意思食,……

二四

  诸比丘!若于识食,无贪、无喜、无爱者,则无识住、无增长。因无识住、无增长,则无名色之显现。因无名色之显现,则无诸行之增上。因无诸行之增上,则无未来之生、老死。无未来之生老死,诸比丘!我谓无愁、无苦、无恼。

'六五' 第五 城邑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昔我尚未得正觉,为菩萨时,曾作此念:“此世间实陷于苦恼,生而奔向衰、老、死而又将再生。然却不知此老死苦之出离。实则如何得知此老死苦之出离耶?”



  诸比丘!然则我作是念:“有何故有老死耶?缘何有老死耶?”



  诸比丘!尔时,我依正思惟,依慧悟得生:“有生故有老死,缘生而有老死。”



  诸比丘!时我作是念:“有何故有生?……有有……有取……有爱……有受……有触……有六处?……有名色耶?缘何而有名色耶?”



  诸比丘!依正思惟,于我而生慧悟得:“有识故有名色,缘识而有名色。”



  诸比丘!时我作是念:“有何故有识?缘何有识耶?”



  诸比丘!我生正思惟,依慧悟得:“有名色故有识,缘名色而有识。”



  诸比丘!时我作是念:“此识由此以还,无超进名色,于此限度,生而亦老,衰而至死将再生。即缘此名色有识,缘识而有名色。缘名色而有六处,缘六处而有触……如是,此乃全苦蕴之集。



   诸比丘!“是集、是集”。我于尚未闻之法、即生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

十一

  诸比丘!时我作是念:“无何故无老死,因何之灭而有老死之灭耶?”

十二

  诸比丘!尔时,我生正思惟,依慧悟得:“无生故无老死,因生之灭而有老死之灭。”

十三

  诸比丘!时我作是念:“无何故无生……无有……无取……无爱……无受……无触……无六处……无名色,因何之灭而有名色之灭耶?”

十四

  诸比丘!尔时,于我生正思惟,依慧悟得:“无识故无名色,因识之灭、而有名色之灭。”

十五

  诸比丘!时我作是念:“无何故无识,因何之灭,而有识之灭耶?”

十六

  诸比丘!尔时,于我生正思惟,依慧悟得:“无名色故无识,因名色之灭,而有识之灭。”

十七

  诸比丘!时我作是念:“我依此道乃达菩提。即:由名色之灭,而有识灭。由识之灭,而有名色灭。由名色之灭,而有六处灭。由六处之灭,而有触灭。……”如是,此乃全苦蕴之灭。

十八

  诸比丘!“是灭、是灭”,我于尚未闻之法,即生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

十九

  诸比丘!譬如有人、徘徊阿兰若林,发现古人通行之古道、古径,彼则追随其道,随其道而行。发见古人止住之古城、古都,其园林亦具足。具足美丽有堤之莲池。

二十

  诸比丘!尔时,彼人向王或王之大臣报曰:“尊者,当知我徘徊阿兰若林,发见古人通行之古道、古径,追随其道,随其道而行。发见古人止住之古城、古都,园林亦具足,具足美丽有堤之莲池。尊者!宜于其城予修筑。”

二一

  诸比丘!尔时,王或王之大臣,修筑其城邑,其城邑后来繁荣,众人炽盛,增上发展。诸比丘!同此,我发见过去正觉者通行之古道、古径。

二二

  诸比丘!过去诸佛所通行之古道,古径者何耶?即此八支圣道。即:正见……正定。诸比丘!此乃过去正等觉者通行之古道、古径。追随其道,随其道而行,则知老死,知老死之集,知老死之灭,知趣灭老死之道迹。

二三~三一

  追随其道,随其道以行,知生……知有……知取……知爱……知受……知触……知六处……知名色……知识…… 

三二

  追随其道,随其道以行,知行,知行之集、知行之灭、知趣行灭之道迹。

三三

  知此,我以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比丘!如是梵行繁荣、增广,示知众多人等,予增大,依人天而善说示。”

'六六' 第六 触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拘楼园之都邑剑磨瑟昙。



  尔时,世尊言诸比丘:“诸比丘!”彼诸比丘奉答世尊曰:“大德!唯然。”



  世尊曰:“诸比丘!汝等取内触耶?”



  如是说已。一比丘以此白世尊言:“大德!我取内触。”



  “汝比丘!如何取内触耶?”



  尔时彼比丘自记说之,然彼比丘,不能满足世尊之心。



  如是说已,尊者阿难白世尊言:“世尊!今正其时。善逝!今正其时。愿世尊!以说内触。诸比丘闻世尊之所说、应受持奉行。”



  “若然,阿难!汝等谛听,当善思念。我说内触。彼诸比丘奉答世尊曰:“唯然,大德!”



  世尊曰:“诸比丘!于此有比丘,执取内触:“世间之种种诸苦生、老死,此苦以何为因,以何为集,以何为生,以何为起耶?有何故有老死,无何故无老死。”彼对取内触,如是知:“此世间生老死种种之苦、此苦乃以亿71波提为因、以亿波提为集、以亿波提为生、以亿波提为起。有亿波提故有老死,无亿波提时无老死。彼知老死,知老死之集,知老死之灭,知趣老死灭之道迹。如是为契法行者。”诸比丘!如是比丘,谓是真正行苦之灭,老死之灭者。



  更执取取内触:“又,此亿波提乃以何为因、以何为集、以何为生、以何为起耶?有何故有亿波提,无何时无亿波提耶?”彼知如是执取:“亿波提乃以爱为因,以爱为集,以爱为生,以爱为起。有爱故有亿波提,无爱故无亿波提。”彼知亿波提,知亿波提之集,知亿波提之灭,知趣亿波提灭之道迹。如是为契法行者。诸比丘!如是比丘谓是真正行苦之灭,亿波提之灭者。

十一

  更执取取内触:“又,此爱于何处而生?于何处而住之耶?”彼知如是执取:“于此世间,为如何爱,快思之色,于此生爱而生,于此住爱而住。于此世间、可爱,快思之色者何耶?眼为于此世间、可爱、快思之色。于此生爱而生,于此住爱而住。

十二

  耳乃于世间可爱、快思之色……

十三

  鼻乃于世间可爱、快思之色……

十四

  舌乃于世间可爱、快思之色……

十五

  身乃于世间可爱、快思之色……

十六

  意乃于世间可爱、快思之色。于此生爱而生,于此住爱而住。 

十七

  诸比丘!任何过去之沙门、婆罗门,对此世间可爱、快思之色,视为常,视为乐,视为我,视为无病,视为安稳者,受增长矣。

十八

  爱增长者,则亿波提增长。亿波提增长者,则苦增长。我谓:“使苦增长者,则生、老死、愁、悲、苦、忧、恼,无由解脱。”

十九

  诸比丘!任何未来之沙门、婆罗门,对此世间可爱、快思之色,视为常,视为乐,视为我,视为无病,视为安稳。彼等乃增长爱者。

二十

  爱增长者,则亿波提增长,亿波提增长者,则苦增长。我谓:“彼等生、老死、愁、悲、苦、忧、恼,不得解脱,则苦不得解脱。” 

二一

  诸比丘!现在任何之沙门、婆罗门,对此世间可爱、可喜之物,视为常、视为乐、视为我、视为无病、视为安隐者,则增长爱。

二二

  增长爱者,则增长亿波提,增长亿波提者,则增长苦。增长其苦,我谓:“增长苦者,则生、老死、愁、悲、苦、忧、恼不得解脱,则苦不解脱。”

二三

  诸比丘!譬如有饮水器皿,色具足,香具足,味具足,而以毒混入。尔时有人为炎热所烧,为炎热所苦,疲劳困惫,为渴而来。对其人如是言曰:“可爱者!此饮水器皿,色具足、香具足、味具足、毒亦具足、汝若欲饮自可饮、饮之虽爱好具色、香、味,但为此而至死,或受至死之苦。”彼不顾且不思虑,饮彼饮水器皿之水而不舍,彼为此至死,或受至死之苦。

二四

  诸比丘!同此,任何过去之沙门、婆罗门,对此世间可爱、快思之色……

二五

  ……于未来……

二六

  ……现在之沙门、婆罗门,对此世间可爱、快思之色,视为常,视为乐,视为我,视为无病,视为安稳者,其爱增长。

二七

  我谓:“爱增长者则苦增长,由生、老死、愁、悲、苦、忧、恼,不得解脱,则不得解脱于苦。”

二八

  诸比丘!任何过去之沙门、婆罗门,对此世间可爱、快思之色,视为无常,视为苦,视为无我,视为病,视为怖畏者,乃使爱舍离者。爱舍离者,亿波提舍离。亿波提舍离者,则苦舍离。我谓:“苦舍离者,由生、老死、愁、悲、苦、忧、恼得解脱,则解脱于苦。”

二九

  诸比丘!任何未来之沙门、婆罗门,于此世间可爱、快思之色,视为无常, 视为苦,视为无我,视为病,视为怖畏者、则将舍离于爱。

三十

  爱舍离者……我谓:“解脱于苦。”

三一

  诸比丘!任何现在之沙门、婆罗门,对可爱、快思之色,视为无常,视为苦,视为无我,视为病,视为怖畏者,则舍离于爱。

三二

  爱舍离者,则亿波提舍离。亿波提舍离者,则苦舍离。我谓:“苦舍离者,则生、老死、愁、悲、苦、忧、恼得解脱,则解脱于苦。”

三三

  诸比丘!譬如有饮水器,色具足,香具足,味具足,亦以毒混入。尔时有人,为炎热所烧,为炎热所苦,疲劳困惫,为渴而来。对此时有人曰:“可爱者!此饮水器皿,色具足,香具足,味具足,但混有其毒,若汝欲者自可饮,饮之虽爱好其色、香、味,然因此至死或受至死之苦。”

三四

  诸比丘!尔时,彼人作是念:“我此刻极渴,得依饮料而克服,或依生苏予克服,或依含盐分之乳精予克服,或以酸粥予克服。然而我于此长夜不为我之利益,因此而决不饮此苦物。”彼思虑之再,而不饮其饮水器皿物,予舍弃、彼即因此而不至死,不至近死之苦。

三五

  诸比丘!同此,任何过去之沙门、婆罗门,于此世间可爱、快思之色,视为无常,视为苦,视为无我,视为病,视为怖长者,则舍离于爱。

三六

  舍离于爱者,则亿波提舍离。亿波提舍离者,则苦舍离。我谓:“苦舍离者,则生、老死、愁、悲、苦、忧、恼得舍离,解脱于苦。”

三七~三八

  诸比丘!任何未来之沙门、婆罗门……

三九

  现在之沙门、婆罗门,于此世间可爱、快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