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相应部经 >

第163部分

相应部经-第163部分

小说: 相应部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注1 杂阿含一六、二五(大正藏二、一一二b)。
  
  '三四' 第四 衣
  
  ※ 二
  
    “诸比丘!若衣、若头燃,应作何耶?”
    “大德!若衣、若头燃,为扑息衣或头,应起增上之志欲,精进、勉励、势猛、不退、正念、正知。”
  
  三
  
    “诸比丘!'可'舍置燃衣或头而不作意,'然'对尚未如实现观之四圣谛,为现观,应起增上之志欲,精进、勉励、势猛、不退、正念、正知。以何为四圣谛耶?
  
  四
  
    乃: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顺苦灭道圣谛是。
  
  五
  
    是故诸比丘!于“此是苦”,应勉励!于“此是苦集”,应勉励!于“此是苦灭”,应勉励!于“此是顺苦灭道”,应勉励!”
  
  注1 杂阿含一五、三六(大正藏二、一O七b)。
  
  '三五' 第五 百枪
  
  ※ 二
  
    “诸比丘!譬如有男子,有寿百岁、命百岁,有人对彼曰:“男子!汝于晨时分,以枪冲刺百次;日中时分,以枪冲刺百次;日夕时分,以枪冲刺百次。男子!汝每日被枪冲刺三百次,保有寿百岁、命百岁。百岁之后,对尚未现观之四圣谛,予现证。”诸比丘!知义趣之善男子,应善受之。何以故耶?
  
  三
  
    诸比丘!轮回自无始有之,为枪所冲、为剑所冲、为斧所冲,不知其前际。诸比丘!虽如是者,诸比丘!我非说有苦有忧四圣谛之现观。诸比丘!我说有乐有喜四圣谛之现观。以何为四圣谛耶?
  
  四
  
    乃: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顺苦灭道圣谛是。
  
  五
  
    是故诸比丘!于“此是苦”,应勉励!于“此是苦集”,应勉励!于“此是苦灭”,应勉励!于“此是顺苦灭道”应勉励!”
  
  注1 杂阿含一五、三七(大正藏二、一O七c)。
  
  '三六' 第六 生类
  
  ※ 二
  
    “诸比丘!譬如有男子,将此阎浮提中之草木枝叶,截集于一处,集之一处作成串,大海中之大生类贯成大串,大海中之中生类贯成中位之串,大海中之小生类贯成小串。诸比丘!然大海中粗大生类尚未摄者有之,若此阎浮提中之草木枝叶虽尽摄之,诸比丘!大海中仍有更多之小生类,不易贯串。何以故耶?
  
  三
  
    诸比丘!其自体微小故。诸比丘!如是众生界之恶趣为大。诸比丘!由如是大恶趣解脱之人,为见具足,于“此是苦”,如实了知;于“此是苦集”,如实了知;于“此是苦灭”;如实了知;于“此是顺苦灭道”,如实了知。
  
  四
  
    是故,诸比丘!于“此是苦”,应勉励!于“此是苦集”,应勉励!于“此是苦灭”,应勉励!于“此是顺苦灭道”,应勉励!”
  
  注1 杂阿含一六、三二(大正藏二、一一三b)。
  
  '三七' 第七 日喻(一)
  
  ※ 二
  
    “诸比丘!日轮上升时,前驱之前相,为有明相。诸比丘!如是对四圣谛、如实现观时,前驱之前相为正见。
  
  三
  
    诸比丘!于有正见之比丘,于“此是苦”,如实了知;于“此是苦集”,如实了知;于“此是苦灭”,如实了知;于“此是顺苦灭道”,如实了知,是为可期。是故诸比丘!于“此是苦”,应勉励!于“此是苦集”,应勉励!于“此是苦灭”,应勉励!于“此是顺苦灭道”,应勉励!”
  
  注1 杂阿含一五、三O(大正藏二、一O六b)。
  
  '三八' 第八 日喻(二)
  
  ※ 二
  
    “诸比丘!若日月尚未出于世间,则大光明、大光耀尚未现,以致闇黑、闇冥而昼夜不分,不分月成半月、不分时节岁数。
  
  三
  
    诸比丘!日月出时,则大光明、大光耀现,无闇黑、无闇冥,分昼夜,分月、半月、分时节岁数。
  
  四
  
    诸比丘!如是者,若如来、应供、正等觉者尚未出,则大光明、大光耀犹不现,闇黑、闇冥而无四圣谛之教说,亦不说示、施设、建立、开演、分别、显了。
  
  五
  
    诸比丘!如来、应供、正等觉者出时,则大光明、大光耀现,无闇黑、无闇冥,有四圣谛之教说,则有施设、建立、开演、分别、显了。以何为四耶?
  
  六
  
    乃: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顺苦灭道圣谛是。
  
  七
  
    是故诸比丘!于“此是苦”,应勉励!于“此是苦集”,应勉励!于“此是苦灭”,应勉励!于“此是顺苦灭道”,应勉励!”
  
  注1 杂阿含一五、三一(大正藏二、一O六c)。
  
  '三九' 第九 因陀罗柱
  
  ※ 二
  
    “诸比丘!诸沙门、婆罗门,于“此是苦”不如实了知,于“此是苦集”不如实了知,于“此是苦灭”不如实了知,于“此是顺苦灭道”不如实了知。观他沙门、婆罗门之面云:“此尊者,是知而知、见而见者耶?”
  
  三
  
    诸比丘!譬如棉、棉花之轻而受风吹时,置于平坦地面上,东风来则吹拂向西 、西风来则吹拂向东、北风来则吹拂向南、南风来则吹拂向北。何以故耶?诸比丘!绵花轻之故。
  
  四
  
    诸比丘!如是诸沙门、婆罗门,于“此是苦”不如实知,于“此是苦集”不如实知,于“此是苦灭”不如实知,于“此是顺苦灭道”不如实知。观他沙门、婆罗门之面云:“此尊者为知而知、见而见者耶?”何以故耶?诸比丘!未观四圣谛故。
  
  五
  
    诸比丘!诸沙门、婆罗门,于“此是苦”如实了知,于“此是苦集”如实了知,于“此是苦灭”如实了知,于“此是顺苦灭道”如实了知。不观他沙门、婆罗门之面云:“此尊者为知而知、见而见者耶?”'不观他面、不随他语。'
  
  六
  
    诸比丘!譬如铁柱、因陀罗柱之根深善埋而不动不摇。若从东方大风雨来,亦不震、不动、不摇,若从西方大风雨来,亦不震、不动、不摇“若从北方大风雨来,亦不震、不动、不摇,若从南方大风雨来,亦不震、不动、不摇。何以故耶?诸比丘!根深之因陀罗柱善埋故。
  
  七
  
    诸比丘!如是诸沙门、婆罗门,于“此是苦”如实了知,于“此是苦集”如实了知,于“此是苦灭”如实了知,于“此是顺苦灭道”如实了知。不观他沙门、婆罗门之面云:“此尊者为知而知、见而见者耶?”何以故?诸比丘!善观四圣谛故。以何为四圣谛耶?
  
  八
  
    乃: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顺苦灭道圣谛是。
  
  九
  
    是故诸比丘!于“此是苦”,应勉励!于“此是苦集”,应勉励!于“此是苦灭”,应勉励!于“此是顺苦灭道”,应勉励!”
  
  注1 杂阿含一五、三四(大正藏二、一0七a)。
  
  '四十' 第十 论师
  
  ※ 二
  
    “诸比丘!若比丘于“此是苦”如实了知,于“此是苦集”如实了知,于“此是苦灭”如实了知,于“此是顺苦灭道”如实了知者,若从东方有沙门、婆罗门来,欲议论、求议论,为具他法而震动摇撼彼者,无有此理。若从西方……若从北方……若从南方有沙门、婆罗门来,欲议论求议论,为具他法而震动摇撼彼者,无有此理。 
  
  三
  
    诸比丘!譬如有长十六肘之石柱,由根往下八肘,由根向上八肘。若从东方大风雨来,亦不震、不动、不摇,若从西方……若从北……若从南方大风雨来,亦不震、不动、不摇。何以故耶?诸比丘!根深而石柱被善埋故。
  
  四~七
  
    诸比丘!如是,若比丘于“此是苦”如实了知,于“此是苦集”如实了知,于“此是苦灭”如实了知,于“此是顺苦灭道”如实了知者,若从东方有沙门、婆罗门来,欲议论、求议论,为具他法而震动摇撼彼者,无有此理。若从西方……若从北方……若从南方有沙门、婆罗门来,欲议论、求议论,为具他法而震动摇撼彼者,无有此理。何以故耶?诸比丘!善观四圣谛故。以何为四圣谛耶?
  
  八
  
    乃: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顺苦灭道圣谛是。
  
  九
  
    是故诸比丘!于“此是苦”,应勉励!于“此是苦集”,应勉励!于“此是苦灭”,应勉励!于“此是顺苦灭道”,应勉励!”
  
  注1 杂阿含一五、三五(大正藏二、一O七b)。
  
    第四 申恕林品(终)
    此中摄颂曰:
    申恕佉提罗
    杖与衣百枪
    生类二日喻
    因罗柱论师 第五 深崄品
  
  '四一' 第一 思惟
  
  一
  
    一时,世尊住竹林迦兰陀园。
  
  二
  
    于此处,世尊告诸比丘曰:
    “诸比丘!往昔,有一男子,以“应于世间作思惟”,而往须摩竭陀池。来至须摩竭陀池之岸边坐,进入世间思惟。
  
  三
  
    诸比丘!彼男子于须摩竭陀池之岸,见四部军之入藕根。见已,思念:“我发狂矣,我狂乱矣,我见世间之所无者。”
  
  四
  
    诸比丘!时,彼男子走入都城,告大众曰:“诸大德!我发狂矣,诸大德!我狂乱矣,我见世间之所无者。”
  “男子!汝云何发狂耶?云何狂乱耶?汝见世间所无者耶?”
  
  五
  
    “诸大德!于此,我出王舍城,以“应于世间作思惟”,而往须摩竭陪他。来至须摩竭陀池之岸边坐下,入于世间作思惟。诸大德!我于须摩竭陀池之岸,见四部军之入藕根。诸大德!如是,我发狂,如是,我狂乱,我见世间之所无者。”
    “男子!汝实发狂矣,实为狂乱,汝之所见为世间所无者。”
  
  六
  
    诸比丘!然则,彼男子为见真实,非非实。诸比丘!往昔,天与阿修罗酣战。
    诸比丘!于彼战役,诸天胜,阿修罗败。阿修罗因败而惧,怖畏2诸天由藕根入阿修罗宫。
  
  七
  
    是故诸比丘!勿于世间思惟,曰:“世间为常、世间为无常、世间为有边、世间为无边、命即是身、命与身为异、如来死后为有、如来死后为无、如来死后为亦有亦无、如来死后为亦非有亦非无。”何以故耶?
  
  八
  
    诸比丘!此思惟与义不相应,不达初梵行,不资厌患、离贪、灭尽、寂止、证智、等觉、涅槃。
  
  九
  
    诸比丘!汝等思惟时,于“此是苦”应思惟,于“此是苦集”应思惟,于“此是苦灭”应思惟,于“此是顺苦灭道”应思惟。何以故耶?
  
  十
  
    诸比丘!此思惟与义相应,为初梵行,资于厌患、离贪、灭尽、寂止、证智、等觉、涅槃。
  
  十一
  
    是故诸比丘!于“此是苦”,应勉励!于“此是苦集”,应勉励!于“此是苦灭”,应勉励!于“此是顺苦灭道”应勉励!
  
  注1 杂阿含一六、一(大正藏二、一0八c)。
  2 “怖畏”,从原本之读法。异本有mohayamana原注由此译为“欺诸天之心。”
  
  '四二' 第二 深崄
  
  一
  
    一时,世尊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
  
  二
  
    时,世尊告诸比丘曰,
    “诸比丘!往辩才峰,行昼日坐。”
    彼诸比丘应诺世尊曰:
    “唯唯,大德!”
  
  三
  
    时,世尊与众多比丘俱往辩才峰。有一比丘,于辩才峰见大深崄。见已,白世尊曰:
    “大德!大哉!此深崄。大德!深崄可怖畏。大德!可有比此深崄更大、更怖畏之深崄耶?”
    “比丘!亦有比此深崄更大、更怖畏之深崄者。”
    “大德!比此深崄更大、更怖畏之深崄为何耶?”
  
  四
  
    “比丘!于诸沙门、婆罗门,于“此是苦”不如实了知,于“此是苦集”不如实了知,于“此是苦灭”不如实了知,于“此是顺苦灭道”不如实了知者,则于生本之诸行乐着,老本之诸行乐着,死本之诸行乐着,愁、悲、苦、忧、恼本之诸行乐着。因乐着于生本诸行,乐着于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