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应部经-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
“不!友!我于包括天界,魔界,梵天界之世界,于含括沙门、婆罗门、人天之众中,不见以我心乱,破我心脏,取我两脚、投诸恒伽河之彼岸者。然而汝若欲问则问。”
九
'夜叉:'
于此世间人 何为最胜富
以善修何物 赍得以安乐
何物味最上 云何之生活
为最胜生活
十
'世尊:'
此世信最富 修善最安乐
真实最上味 智慧之生活
谓最胜生活
十一
'夜叉:'
如何渡瀑流 如何渡大海
如何超苦恼 如何为清净
十二
'世尊:'
依信渡瀑流 不逸渡大海
精进超苦恼 依智慧清净
十三
'夜叉:'
如何得智慧 如何以得富
如何以得誉 如何而结友
此世行彼世 如何得不悲
十四
'世尊:'
以信阿罗汉 闻达涅槃法
不逸分别者 当得于智慧
如实堪重荷 精进者得富
语真实得誉 布施友不离
是为由此世 无悲往彼世
求居亦信仰 真实与调顺
坚实与舍离 其此四法者
死而无有悲 此世往彼世
亦无有悲事 有疑问其他
沙门婆罗门 真实与调顺
堪忍与舍离 此世有胜者
十五
'夜叉:'
今何问其他 沙门婆罗门
我已于今日 得知未来利
佛实为于我 来于阿罗毗
我今施其人 知有大果事
我今致礼敬 正觉法善性
由村以至村 游方邑至邑
此嗢陀南:
田陀迦与释罗 针毛摩尼跋陀
左奴童子夜叉 那婆薮须达多
有二之叔迦罗 毗罗与阿罗毗
注:
1 杂阿含经卷四九、七(大正藏二.三五七c)
2 骨(atthi)中所含者有三百肉片,肉(Yakavinda)中所含者有九百肉片。
3 杂阿含经卷二二、二(大正藏二.一五三c)
4 杂阿含经卷四九、三一(大正藏二.三六三b)
5 童子,系缚鸟足放之,鸟乍飞又落,恶心于心中生起,旋又归于心。
6 杂阿含经卷四九、二六(大正藏二.三六二a)
7 此偈,只于缅甸不才有。
8 杂阿含经卷五O、一(大正藏二.三六四a)
9 虔诚之优婆夷,令其幼子左奴出家。左奴为沙弥精勤于讽诵经典,并云以此讽诵经卷功德与父母。但其现生父母虽不能知,其前生之母乃一夜叉女,得受此功德。夜叉女因此得受诸天爱敬。后来左奴及长大并不喜悦为沙门,乃往生母处诉心意。彼夜叉女一者曾救挽其名誉;一者曾为遮上左奴之还俗,于是左奴倒地吹泡。
10 此偈仅只缅甸本才有,或许系不必要者。
11 得神变分之日。谓在初八日前后,或十四日之前日,或安居后之自恣之日,特别是云守持斋戒之日。 能于此日守斋戒者,可得神变,故称得神变分日。
12 在底本中脱漏此二句,兹依暹罗本补充。
13 杂阿含经卷四九、二八(大正藏二.三六二c)
14 杂阿含经卷四九、二九(大正藏二.三六二c)
15 傍晚,世尊坐在香殿阳台上说法。夜叉女之郁多罗抱腰牵引富那婆薮之手在便所及尘埃等处寻找食物。来至香殿之后,听到有人集聚之声昔,心想或许是宴会,而欣悦走近,忽然间听到世尊说法之声音。诸天虽知有夜叉之走近,却未予驱止而此夜叉则恰如饿鬼。
16 maggana=patthana。
17 杂阿含经卷二二、一七(大正藏二.一五七b)
18 通往墓地之城门,走过此城门,便有通往墓地之道路。
19 amanussa非人。
20 底本之assasari…ratha;读为assatari…ratha。
21 杂阿含经卷五O.三(大正藏二.三六五a)
22 原文appativaniyam佛音解释为:虽一直饮用,却不觉得饱(Punappunam bhunjantana na…ruccati)。护法则提出不还果解之。《长老偈注》六十一页。
23 杂阿含经卷五O.三(大正藏二.三六五a)
24 杂阿含经卷五O.四(大正藏二.二六五b)
25 杂阿含经卷二二.二八(大正藏二.一六一a)
26 vyaharissasi底本脱落vya
27 此二句,仅只缅甸本有,应予省略。
第十一 帝释相应
第一 帝释品
'一' 第一 须毗罗
一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
二
世尊于此言诸比丘:“诸比丘!”彼等诸比丘奉答世尊:“唯然!世尊!”
三
世尊以此宣说:
四
“诸比丘!远昔阿修罗攻击诸天。诸比丘!时天帝释呼须毗罗天子:“爱子须毗罗!今此等阿修罗攻击诸天。爱子须毗罗!汝往迎讨阿修罗!”诸比丘!须毗罗天子奉答天帝释:“唯然!尊者”而耽于放逸。
五
诸比丘!……再度'乃至'
六
诸比丘!天帝释三度呼须毗罗天子:“爱子须毗罗!此等阿修罗,今攻击诸天。爱子须毗罗!汝往迎讨阿修罗。”诸比丘!“唯然!尊命”须毗罗天子奉答天帝释,而耽于放逸。
七
诸比丘!时天帝释,以偈语须毗罗天子:
无励无勤勉 达安乐处者
须毗罗前往 我亦往其处
八
'须毗罗'
懒惰无勤勉 不为所应为
一切爱欲繁 示其最胜处
九
'帝释:'
懒惰无勤励 得无限乐者
须毗罗去往 我亦往其处
十
'须毗罗'
我天主帝释 无作悲绝望
得安乐道者 示其最胜道
十一
'一帝释'
若是无所作 决无有老者
此实涅槃道 须毗罗去往
我亦往其处
十二
诸比丘!其实天帝释,自生功德果报,以统理忉利天,应是勤勉精进之称赞者。诸比丘!汝等于此,于此善说之法与律出家。未达者为达,未到者为到,未实现者为实现而勤勉、奋励、精进者,汝等能显耀此事。”
'二' 第二 须师摩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
二
世尊于此,言诸比丘:“诸比丘!”彼等诸比丘奉答世尊:“唯然!世尊。”
三
世尊以此宣说:
四
“诸比丘!远昔阿修罗攻击诸天。诸比丘!时天帝释呼须师摩天子:“爱子须师摩!此等阿修罗,今攻击诸天,爱子须师摩!汝往迎讨阿修罗。”须师摩天子奉答天帝释:“唯然!尊者。”而耽于放逸。
五
诸比丘!再度……'乃至'……
六
诸比丘!天帝释三度呼须师摩天子:“爱子须师摩!此等阿修罗,今攻击诸天。爱子须师摩!汝往迎讨阿修罗。”诸比丘!须师摩天子奉答天帝释:“唯然!尊者。”而耽于放逸。
七
诸比丘!时天帝释,以偈语须师摩天子:
无励无勤勉 达安乐处者
须师摩去往 我亦往其处
八
'须师摩'
懒惰无勤励 不为所应为
一切爱欲繁 示其最胜处
九
'帝释:'
懒惰无勤励 得无限乐者
须师摩去往 我亦往其处
十
'须师摩'
我天主帝释 无作悲绝望
得安乐道者 示其最胜道
十一
'帝释:'
若是无所作 决无有老者
此实涅槃道 须师摩去往
我亦往其处
十二
诸比丘!其实天帝释,自生功德果报,以统理忉利天,应是努力精进之称赞者。诸比丘!汝等于此,于此善说之法与律出家,未达者为达,未到者为到,未实现者为实现而努力、奋励、精进者,汝等能显耀此事。”
'三' 第三 旗尖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
二
其时,世尊言诸比丘:“诸比丘!”诸比丘奉答世尊:“唯然!世尊。”
三
世尊以此宣说:
四
“诸比丘!远昔天与阿修罗挑起战争。
五
诸比丘!时天帝释呼忉利诸天。“友!若赴天部之战,起毛发竖立之恐怖、战栗者,汝等当看我旗尖!汝等若看我旗尖者,起毛发竖立之恐怖、战栗当可去除。
六
汝等若不看我旗尖者,则看波阇波提天王之旗尖。汝等若看波阇波提天王之旗尖者,起毛发竖立之恐怖、战栗当可去除。
七
汝等若不看波阇波提天王之旗尖者,则看婆罗那天王之旗尖……'乃至'
八
汝等若不看婆楼那天王之旗尖者,则看伊舍那天王之旗尖。汝等若看伊舍那天之旗尖者,起毛发竖立之恐怖、战栗当可去除。
九
诸比丘!若看天帝释之旗尖、波阇波提天王之旗尖、婆楼那天王之旗尖、伊舍那天王者,或可去除;或未可去除其起毛发竖立之恐怖、战栗。
十
何以故?天帝释未离贪、未离嗔、未离痴、有胆怯病而战栗、恐怖,是逃避者。
十一
诸比丘!我亦语如是:“汝等或往森林,或于树下,或入空屋而起毛发竖立之恐怖、战栗者,其时当念我!彼世尊是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师、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十二
诸比丘!汝等若忆念我者,当可去除其起毛发竖立之恐怖、战栗。
十三
若不忆念我者,则以忆念法,法乃由世尊之所善说者。有现在果报、不隔时,当得云来见者,导引于涅槃者,是有识之士之各自所当知。
十四
诸比丘!汝等若忆念法者,当可去除其起毛发竖立之恐怖、战栗。
十五
若不忆念法者,则忆念僧伽。世尊之弟子僧伽乃善行者。世尊之弟子僧伽乃真正行者。世尊之弟子僧伽乃正道行者。世尊之弟子僧伽乃可尊教之修行者。即四双八辈是。此世尊之弟子僧伽值得供养、值得尊敬、值得布施、值得合掌礼拜、是世间无上福田。
十六
诸比丘,若忆念僧伽者,当可去除其起毛发竖立之恐怖、战栗。
十七
何以故?诸比丘!如来、应供、等正觉者,乃离贪、离嗔、离痴、无胆怯、无战栗、无恐怖、无逃避者。
十八
世尊如此宣说。善逝说已、师更宣说次偈曰:
林中或树下 孤寂场所时
诸比丘思念 正等正觉者
汝等无恐怖 若是世间主
人中之牛王 不忆念佛者
则忆念善说 导引涅槃法
不忆念善说 导于涅槃法
则忆念僧伽 无上之福田
如是佛法僧 若以忆念者
比丘等恐怖 汝等当无有
毛发之竖立
'四' 第四 吠波质底(忍辱)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
二
世尊宣说于此:
三
“诸比丘!远昔有天与阿修罗之战。
四
时,诸比丘!吠波质底阿修罗王呼阿修罗:“友!若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