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相应部经 >

第146部分

相应部经-第146部分

小说: 相应部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二
  
    “诸比丘!有四神足。何为四神足耶?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修习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习勤三摩地……心三摩地……观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
    诸比丘!此为四神足。
  
  三
  
    诸比丘!比丘对此四神足修习、多修者,则依诸漏尽,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自证知、现证,具足而住。”
  
  [二四] 第四 清净
  
  ※ 二
  
    “诸比丘!有四神足。何为四神足耶?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修习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习勤三摩地……心三摩地……观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
    诸比丘!此为四神足。”
  
  二五 第五 果(一)
  
  ※ 二
  
    “诸比丘!有四神足。何为四神足耶?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修习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习勤三摩地……心三摩地……观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
    诸比丘!此为四神足。
  
  三
  
    诸比丘!对此四神足修习、多修者,则有二果之随一果可期之,于现法得开悟、或为余依得不还果。”
  
  [二六] 第六 果(二)
  
  ※ 二
  
    “诸比丘!有四神足。何为四神足耶?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修习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习勤三摩地……心三摩地……观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
    诸比丘!此为四神足。
  
  三
  
    诸比丘!对此四神足修习、多修者,则有七果、七功德可期。何为七果、七功德耶?
  
  四
  
    于现法已得开悟。若于现法未得开悟者,则于命终时得开悟。若于命终时不得开悟者,则依五下分结尽,得中般涅槃。若依五下分结尽,不得中般涅槃者,则依五下分结尽得损害般涅槃。若依五下分结尽,不得损害般涅槃者,则依五下分结尽,得无行般涅槃。若依五下分结尽,不得无行般涅槃者,则依五下分结尽,得有行般涅槃。若依五下分结尽,不得有行般涅槃者,则依五下分结尽,为上流至色究竟天。
  
  五
  
    诸比丘!对此四神足修习、多修者,则有此七果、七功德可期。”
  
  [二七] 第十 阿难(一)
  
  一
  
    舍卫城因缘。
  
  二
  
    时,具寿阿难来至世尊住处。至已,敬礼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具寿阿难白世尊曰.
    “大德!何为神力、何为神足、何为神足之修习、何为神足修习之顺道耶?”
  
  三
  
    “阿难!于此有比丘,领受多端神变:以一身成多身……乃至……以身威而及于梵世。阿难!此名之为神力。
  
  四
  
    阿难!何为神足耶?阿难!得神力、获得神力所资之道迹。阿难!此名之为神足。
  
  五
  
    阿难!何为神足之修习耶?阿难!于此有比丘,修习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习勤三摩地……心三摩地……观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阿难!此名之为神足之修习。
  
  六
  
    阿难!何为神足修习之顺道耶?即八支圣道是,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是。阿难!此名之为神足修习之顺道。”
  
  [二八] 第八 阿难(二)
  
  ※ 二
  
    时,具寿阿难来至世尊住处。至已,敬礼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时,世尊向具寿阿难言曰:
    “阿难!何为神力、何为神足、何为神足之修习、何为神足修习之顺道耶?”
    “大德!我等于法,皆以世尊为根本、以世尊为眼……乃至……”
  
  三~六
  
    “阿难!于此有比丘,领受多端神变……乃至……阿难!此名之为神足修习之顺道。”
  
  [二九] 第九 比丘(一)
  
  ※ 二
  
  
    时,众多比丘来至世尊住处。至已,敬礼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彼诸比丘,白世尊曰:
    “大德!何为神力、何为神足、何为神足之修习、何为神足修习之顺道耶?”
  
  三~六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领受多端神变:以一身……乃至……至梵世……乃至……诸比丘!此名之为神足修习之顺道。”
  
  [三十] 第十 比丘(二)
  
  ※ 二
  
    时,众多比丘来至世尊住处。至已,敬礼世尊,坐于一面。时世尊对彼诸比丘曰:
    “诸比丘!何为神力、何为神足、何为神足之修习、何为顺神足修习之道耶?”
    “大德!我等于法皆以世尊为根本,以世尊为眼……乃至……”
  
  三
  
    “诸比丘!何为神力耶?诸比丘!于此有比丘,领受多端神变:以一身为多身……乃至……以身威而及于梵世。诸比丘!此名之为神力。
  
  四
  
    诸比丘!以何为神足耶?诸比丘!得神力、获得神力所资之道迹。诸比丘!此名之为神足。
  
  五
  
    诸比丘!以何为神足之修习耶?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修习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习勤三摩地……心三摩地……观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诸比丘!此名之为神足之修习。
  
  六
  
    诸比丘!以何为顺神足修习之道耶?即八支圣道是,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是。诸比丘!此名之为顺神足修习之道。” 
  
  [三一]  第十一  目犍连
  
  二
  
    于此,世尊告诸比丘曰:
  
  三
  
    “诸比丘!汝等于意云何?对何法修习、多修故,目犍连比丘有如是大神通、大威德耶?”
    “大德!我等于法皆以世尊为根本、以世尊为眼……乃至……”
  
  四
  
    “诸比丘!对四神足修习、多修故,目犍连比丘有如是大神通、大威德。何为四神是耶?
  
  五
  
    诸比丘!于此目犍连比丘,修习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如是于欲不过分退缩……乃至……修习光耀心。
  
  六~七
  
    勤三摩地……心三摩地……
  
  八
  
    修习观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如是于观不过分退缩、不过分精勤,于内不收、于外不敬……乃至……如是以广大不缠之心,修习光耀心。
  
  九
  
    诸比丘!对此四神足修习、多修故,目犍连比丘有如是大神通、大威德。
  
  十
  
    诸比丘!对此四神足修习、多修故,目犍连比丘领受多端神变:以一身成多身、以多身成一身……乃至……以身威而及于梵世。
  
  十一
  
    诸比丘!对此四神足修习、多修故,目犍连比丘依诸漏尽,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自证知、现证,具足而住。”
  
  注1  参照上第十五经目犍连之后半。
  
  [三二] 第十二 如来
  
  ※ 二
  
    于此世尊告诸比丘曰:
  
  三
  
    “诸比丘!汝等于意云何,对何法修习、多修故,如来有如是大神通、大威德耶?”“大德!我等于法,皆以世尊为根本……乃至……”
  
  四
  
    “诸比丘!对四神足修习、多修故,如来有如是大神通、大威德。何为四神是耶?
  
  五
  
    诸比丘!于此,如来修习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如是,我于欲不过分退缩、不过分精勤……乃至……以广大不缠之心,修习光耀心。
  
  六~七
  
    勤三摩地……心三摩地……
  
  八
  
    修习观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如是,我于观不过分退缩、不过精勤……乃至……如是以广大不缠之心,修习光耀心。
  
  九
  
    诸比丘!对此四神足修习、多修故,如来有如是大神通、大威德。
  
  十
  
    诸比丘!对此四神足修习、多修故,如来领受多端神变:以一身成多身……乃至……以身威而及于梵世。
  
  十一
  
    诸比丘!对此四神足修习、多修故,如来依诸漏尽,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自证知、现证,具足而住。”
  
      第三  铁丸品(终)
      此中摄颂曰:
      道铁丸比丘
      清净与二果
      以及二阿难
      乃至二比丘
      目犍连如来。
  
  第四  恒河广说
  
  [三三] 第一
  
  ※ 二
  
    “诸比丘!譬如恒河趣向于东、倾向于东、临入于东。诸比丘!如是,比丘对四神足修习、对四神足多修者,则趣向于涅槃、倾向于涅槃、临入于涅槃。
      诸比丘!比丘云何对四神足修习、对四神足多修者,则趣向涅槃、倾向涅槃、临入于涅槃耶?
  
  三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修习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习勤三摩地……、心三摩地……观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
    诸比丘!比丘如是修习四神足、多修四神足者,则趣向于涅槃、倾向于涅槃、临入于涅槃。”
  
  [三四 ̄四四] 第二 ̄十二
  
    摄颂:
    趣向东者六
    趣向海者六
    共有一十二
    以说恒河品
    依神足可广说恒河广说。
  
  第四品(终)
  
  第五  不放逸品
  
  [四五~五四]  第一~十
  
  二
  
    诸比丘!诸有情之无足、二足、四足……乃至……可广说。
    摄颂曰:
    如来与足迹
    屋顶与根核
    夏生花王月
    日衣等十句
    依神足可广说不放逸品。
    第五品(终)
  
  第六  力所作品
  
  [五五~六六]  第一~十二
  
  二
  
    诸比丘!譬如作诸力所作之事业……乃至……可广说。
    摄颂曰:
    力与种子龙
    树与瓶及芒
    虚空与二云
    船舶与客河
    依神足可广说力所作品。
    第六品(终)
  
  第七 寻觅品
  
  [六七~七六] 第一~十
  
  二
  
    诸比丘!有三种寻觅。何为三种寻觅耶?……乃至……可广说。
    摄颂曰:
    寻觅次第漏
    有以及二苦
    碍与垢及舍
    受乃至渴爱
    依神足可广说寻觅。
  
  第八 瀑流品
  
  [七七] 第一 瀑流
  
  二
  
    诸比丘!有四种瀑流。何为四种瀑流耶?谓:欲流、有流、见流、无明流是……乃至……可广说。
  
  [七八~八五] 第二~九
  
  [八六] 第十 上分结
  
  ※ 二
  
    “诸比丘!有五种上分结。何为五土分结耶?谓:色贪、无色贪、慢、掉举、无明是。诸比丘!此为五种上分结。
  
  三
  
    诸比丘!对此五上分结,为证知……偏知……偏尽……予断,应修习四神足。何为四神足耶?
  
  四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修习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习勤三摩地……、心三摩地……观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
  
  五
  
    诸比丘!对此五上分结,为证知……偏知……偏尽……予断,应修习此四神足。依神足可广说瀑流品。”
  
    如念处(相应),可广说神足相应。
    摄颂曰:
    瀑流与轭取
    系以及随眠
    妙欲乃至盖
    蕴与上下分
    第七 神足相应(终)
  
  
第八 阿那律相应
  
  第一 独一品
  
  '一' 第一 独一 (一)
  
  一
  
    如是我闻。一时,具寿阿那律住舍卫城祇树林给孤独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