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当代 2010年第2期 >

第53部分

当代 2010年第2期-第53部分

小说: 当代 2010年第2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直到最后张氏也没有开门;没有让李开文进屋。 
  没有进屋的李开文;心里却仍然感到了从来没有过的踏实。离开前;他冲着屋里大声说道:“你等着我。我把工作落实了;就接你回去!” 
   
  李开文在路过响山寺时;才发现;过去比较热闹的响山寺这一片;也被敌人破坏得面目全非了;到处是残垣断壁。没变的;似乎只有响山寺的大庙。 
  这是建于隋朝的一个古庙;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在李开文的记忆里;它曾经长年香火缭绕;有几名僧人;多时甚至有十几名僧人在此念经打理;四邻八村的乡亲们常会来此求神拜佛;是一处远近闻名的佛门净地。国民党军队占领的时候;赶走了众僧人;现在寺庙内四十多间房子;被人民政府利用起来;已经变成了响山寺粮站。 
  这一意外的发现;使得李开文大为振奋。他感到自己终于找到了归宿;而且;寺内又有那么多的空房子;到时把张氏接过来;住的地方也无须再操心。在去双河乡的路上;他还一直犯着愁呢;没个窝怎么安家呀?现在好了;一切问题都可以解决了。 
  李开文再去六安地委时;他便明确提出:要到家乡附近的响山寺粮站工作。 
  地委领导感到不可思议;一个山窝窝里的粮站;那是哪一级?一个从中央机关下来的老红军;怎么可以派到那种地方去工作? 
  但是;李开文的主意已定;地委只得先把他介绍到金寨县。 
  金寨县委领导看了李开文的档案;知道了他的要求后;也十分为难。力劝他留在县里工作。 
  李开文说:“我当了半辈子炊事员;后半辈子就让我还同粮食打交道吧!” 
  最后;县委也不得不依了他;只好说:“你就先到那儿去;干干再说。” 


   


fctxw/ 方寸天下网 方便您阅读(天涯易读 TXT电子书 免费期刊杂志)


6





   


fctxw/ 方寸天下网 方便您阅读(天涯易读 TXT电子书 免费期刊杂志)


7




  无奈;县里只好重新研究;就在响山寺给李开文盖了一处房子。在选址的时候;特地征求了李开文的意见;就盖在粮站后面不远的山坡上。对这处上下两层、两小幢的土墙瓦房;李开文十分满意:两幢都是底三间;上一间;外有走廊;楼上还有房廊。他同张氏住东边一幢;西边那幢则给了儿子李锦旭一家。这时李锦旭已经有了三个孩子;如果还都挤在一起;显然也已经不行了。 
  那正是火红的“大跃进”年代;李开文虽然离开了粮站;却来到了一个更大的舞台。金寨县作家王京隆;在《红军寿星》一文中这样写道: 
   
  李开文离休以后;他更加忙碌了。 
  乌家河电站的电灯亮了。响山寺加工厂的机器响了。陈冲的砖厂出砖了。万冲的小水库灌满水了……他们都不会忘记李开文的一份功劳。他们的发电机、柴油机、磨面机、压砖机、动力线、祼体线、钢筋、水泥……差不多都是李开文帮他们从外地采购来的。 
  只要你对他说一声“我急着呢”;他就会比你更急。他上合肥;去蚌埠;奔阜阳;跑芜湖;风风火火;热心地为大家办着事业。 
   
  每次出去为响山寺的乡亲办事;同李开文做伴的都是大队会计陈从发。提起和李开文一道出差;陈从发直叫苦:“哎哟妈!简直受不了。他规定:一天伙食不超过五毛;一天的住店费不超过一块。有一回;饭太硬;他的五分钱小菜吃完了;还有半碗饭没咽下;我说:‘给你再添五分钱青菜下饭吧!’他说:‘不用;我咽得下去。’就倒一碗免费的白开水;硬把半碗饭吞下了。吞下后;他敲打我:‘不要大手大脚!十个钱要花;一个钱要省。’我就和他争论:‘哪有你这样省法的?社员托你办大事;还在乎你多花个块儿八毛的?’他一下生气了:‘你这是什么话?抱着人家的孩子就不怕鬼了?社员一个劳动日只有一毛多钱;挣一块钱;得掉一块肉啊!’我真的服了。” 
  大家最服他的;还是那时许多东西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得凭计划;只要李开文出面;人家知道他当过毛泽东的炊事员;都会给面子。再难开的锁;找到他;一捅就开了。 
  那时;也有不少人提醒过李开文;说你闹革命那些年;李锦旭娘俩在家吃尽了苦头;眼看李锦旭都三十多岁了;趁你现在还‘风光’;快替孩子找个工作吧。李开文却不以为然;说:“当农民有啥不好?没听广播里说;甘祖昌将军解甲还乡还当了农民!” 
  当然;这以后;李开文也有过不少苦恼。比如;说是为了“赶超英美”;全民大办钢铁;响山寺的农民也建起了炼钢炼铁的小高炉;炼出的是不是钢铁;他不清楚;却心疼山上那些合抱粗的大树全被砍光。接着;上面就叫各家各户把留作种子和口粮的稻谷都缴了上去;社员们没东西吃;就上山挖野菜;剥树皮;这让他联想到了当年红军过草地。接下去;响山寺就开始饿死人。他感到震惊。 
  他想到过给毛主席写信汇报:现在下面的官僚主义不光“露了头”;已害死人。中央知道不知道? 
  他已经把信写好了;甚至准备直接去北京找毛主席。最后却被县里阻止了。 
  不过;李开文怎么也想象不到;随着席卷全国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猝然而至;只因为他有着曾工作在毛主席身边的那段经历;尽管这时他已是年届七旬的老人;却迎来了一生最为辉煌难以忘怀的黄金岁月:人们对他的敬慕与尊崇;让他受宠若惊。 
  一时间;隐在千山万壑深处的响山寺;成了许多人想往的去处。先是一批又一批红卫兵小将;随后便是成群结队的社会各界的革命群众。最多时;他家屋前的场地上;周围的山坡上;通往他家的山道上;全挤满了人。红旗招展。欢声雷动。常常是;一人呼;群人应。口号声;掌声;此起彼伏;惊天动地! 
  李开文在众人的簇拥之下;通过扩音器;给大家讲红军长征;讲延安大生产运动;讲他亲身经历过的那些故事。每当讲到爬雪山、过草地;煮皮带、吃草根时;山上山下喊声一片:“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看看革命老前辈!” 
  那时确实苦;确实累。岂止是苦?岂止是累?那么多不怕苦不怕累的红军干部战士;就牺牲在长征的路上!为啥要三过草地呢?这都是张国焘害的。张国焘仰仗他率领的红四方面军兵多势强;不把毛泽东放在眼里;同中央红军北上的路线相对抗;在四川的卓木碉另立中央。那时;他还是红四方面军的二十五军七十三师二一九团属下一个炊事班长;这些历史;他是到了延安;调进了中央特灶班以后才知道的。 
  这些事他讲不清;所以他没有讲。 
  他讲在延安;毛主席亲手把白布毛边的奖状递给他。他讲在北京;到毛主席家里去作客。每讲到这样一些地方;就只见他家屋前屋后像刮起了七级风暴:“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万岁!”的欢呼声;一浪盖过一浪。 
  虽然人山人海的场面;再以后;慢慢地就不多见了。但滔滔似水的人流;依然持续了许多年。他当然异常兴奋。每当一批人离开时;他都会主动送出门;送出很远;然后不忘热呼呼地嘱咐一句:“还来呀!” 
  “来。” 
  “常来!” 
  接着拉着人家的手;双手抱着;紧紧地。 
  不光有人来;有时他还会被人开车接出去;去学校;去工厂;去机关;或是去部队;去给年青一代讲他当年的故事。 
  那些故事他不知道讲了多少遍了。其实;也就是那些故事。那些故事后来就连响山寺的大人孩子都会讲了。 
  那些日子李开文比谁都忙;顾不上家。家里的事基本上全靠张氏一个人张罗。张氏的身体一直不好;又是小脚;忙里还要忙外;不比李开文轻松多少。这一天;她的心脏病突然发作;李开文一下子慌了神;忙找人抬着她翻山越岭把她送进了县医院。张氏在住院治疗的几个月里;李开文一直在医院里陪护着。最后;眼看着张氏不行了;李开文才回了一趟响山寺;熬了满满一锅鸡汤;端到医院;一勺一勺喂着她喝。 
  张氏喝一口鸡汤;抹一把眼泪;说她这辈子对不起他;拖累了他。李开文听了;眼眶也湿了;忙说:“你快不要这样说;是我欠你的太多;这一辈子也还不清。” 
  张氏听了;猛地抓住他的手;流出了两行眼泪;声如游丝地说道:“我这辈子;值……没白活。” 
  张氏去世的那一年;李开文七十二岁。孤孤单单地过了一年之后;便有一些热心人开始给他做起了媒。李开文已经不想再找女人了;觉得一个人过;也挺好;何况隔壁就住着儿子一家;自己有什么事;也能得到照应。但是;毕竟年岁不饶人;儿子一家人平日也都很忙;常常会有照应不到的地方;又架不住好心人的一再劝说;李开文就找了本县丁埠一个教师的遗孀;姓罗;人很好;他也满意。谁知没过上三年;罗氏也因病撒手西去。 
  两次婚姻的不幸;表面上看不出给李开文带来了多大的变化:饭量依然极好;一顿两海碗元宵;吞得很快;还是军人速度;他照样地起早;做操;拾粪;做操必做满三百二十下;拾粪必拾满一粪筐。只是儿子李锦旭发现:父亲开始变得沉默寡言了。他每天爱一个人去屋后的林子里蹓跶;想着谁也猜不透的心事。这样;到了一九七五年;大概是春天的时候;一位副县长到响山寺来看望李开文;他对李开文非常关心;觉得李开文一个人过日子;终究不行;于是给他推荐了一个女人;一再说明;不是为他找老婆;是给他介绍一个“老伴”;李开文答应了。 
  那女人姓陈;四十多岁;人称“大杏子”。“大杏子”长相不俗;过去的男人是在离响山寺不远的青山街上做银器生意的。也许因为她四十多岁了还风韵犹存;又不生孩子;还把钱看得很重;就有人传说她解放前曾在“窑子”里待过。这话很损;但传得很远;不少人还信以为真了。其实;这纯粹属于道听途说。 
  “大杏子”来到李开文家;一开始也只想当好李开文的保姆;但当着当着;就有了想法;想到自己已到这个岁数;孤身一人活在世上;日子会越来越艰难;李开文虽说人是老了点;可他是老红军啊;要钱有钱;要荣誉有荣誉;这是打着灯笼也难找到的;如果嫁给他;自己的后半辈子就一点不用犯愁了。 


   


fctxw/ 方寸天下网 方便您阅读(天涯易读 TXT电子书 免费期刊杂志)


8




  她是一个精明的女人;手脚又麻利;有了这种念头;自然就对李开文百依百顺。日子一长;李开文真的被她打动了。一辈子只知道苦、只知道累的李开文;终于知道了家庭生活竟是如此甜蜜;女人原来会有这么温存。不久;两个人便正式结成了夫妻。 
   
  五 
   
  毛泽东的去世;让李开文痛心疾首。随着“文化大革命”被彻底地否定;人们对毛泽东也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的狂热;甚至可以像普通人那样品头论足;李开文渐渐受到了冷落;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改革开放;给当了二十年人民公社社员的大别山山区的农民;带来了不小的变化:土地和山场;被分到了户。过去干活;像战士们打靶;一块儿去;一道儿回;现在各家管各家;村里也没啥事再求李开文。 
  变化最大的;还是人的变化。过去人人崇拜领袖;崇尚英雄;李开文的家也因此门庭若市;现在时过境迁了;他的家突然变得门可罗雀;冷冷清清。已经没人再找上门来;听他讲过去的故事。倒是有村民想到李开文在延安时;毛主席曾送给他一件皮背心;在北京时;毛主席还送给他一双皮鞋;他都给了别人;就说他“太傻”。想到他把多年的积蓄全拿出来;给大家修桥修路;就说他“太愣”!想着他干了十年的粮站站长;管着那么大的一个摊子;离休时;没让自己的儿子顶替进站;去吃“皇粮”;就说他“太糊涂”!尤其是想到他离休;县里上门来动员他把全家搬到县城的“红村”去;他不去;就说他“太自私”!说他如果那时让一家人去了县城;如今都成了城里人;吃香喝辣不说;孩子们再不用起早贪黑风吹日晒在土里寻食;当个被城市人低看一眼的农民! 
  说他“傻”;说他“愣”;说他“糊涂”;李开文不生气。说他“太自私”;他想不到;更接受不了。 
  其实;他想不到的事儿;接着就来了:婚后的“大杏子”;自恃是李家的女主人;从此掌管起了李开文的一切经济。当时;他的工资不能算低;城里工人的月薪只是二三十元;他已拿到了上百元。她把李开文的工资管得死死的;谁也别想从她那要走一文钱。李锦旭的两个女儿虽然嫁人;但家中仍有五口要吃要喝;生活非常困难。以前都是李开文接济他们;现在就再不可能从李开文那里得到任何帮助。李锦旭对父亲的积怨越来越深;父子的关系也日见冷淡。 
  李开文是一个豪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