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菩提大道 >

第1部分

菩提大道-第1部分

小说: 菩提大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丹增嘉措仁波切   讲授 
            蒋扬仁钦      口译 

    目 录 

 甲、法会前归敬 
 乙、佛法纲要 
 丙、正释(菩提道炬论及菩提道次第摄颂) 
    一、礼敬 
    二、释菩提道 
    三、法和法相 
    四、修学次第 
    五、法源清源 
    六、法的殊胜 
    七、如何讲听正法 
    八、依止善知识 
    九、修心次第 

      三士差别 
      下士道修心 
        止修及观修 
        念死无常 
        皈依及业果 
      中士道修心 
      发菩提心 
      受愿心仪轨 
      菩萨行 
      进入金刚乘 
 丁、附录:佛法问答 


    甲、法会前归敬 

  讲授或听闻佛法时,讲者与听者,双方的内心均须具有清静意乐。因此,在尚未讨论佛法之前,为使内心清净,我们先念发心及皈依颂。 

诸佛正法众中尊 直至菩提我归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 为利有情愿成佛 

诸者有悲心 宣说一切法 断除一切见 我今当敬礼 

  刚才所念的第二个偈颂:(瞿昙大圣主,怜悯说是法,悉断一切见,我今稽首礼。)是龙树菩萨所作中论的最後一颂。内容是导师释迦牟尼佛,悲悯一切众生,说一切法使众生断除邪见,永离痛苦。以智慧观察痛苦之因,由於邪见所致,也称无明。见是五恶见,以正见断除邪见,就彻底消灭了痛苦之因,从此获得解脱。因为佛陀说了一切法,教导众生如何断除无明,所以我要向佛陀稽首礼敬。 

    乙、佛法纲要 

  首先我想介绍佛法的整体架构,多数人应该听过,可能会觉得烦闷。果真如此,就请睡觉休息,但请不要发出鼾声,在漫长的法会上,有些和尚都这样安祥的休息。 
  世界上有许多不同的宗教,不祗是佛教,都是强调如何改变自己的内心为主旨。我们的内心产生疑惑、畏惧、不安宁、无明、烦恼等,这些负面情绪,造成许多负面的行为,也就是不好的行为,因而造作众多不善业;由这些不善业,产生许多痛苦。佛法就是教导我们如何避免这种不良行为,断除业因,即断除痛苦的根源。所以佛法是解决痛苦的良药。 
  总之,佛法的内涵,就是教导我们如何调伏内心;内心的改变,要以心才能成办,无法以外在的事物使内心改变。痛苦是来自前面所说的负面情绪,在佛法中称为烦恼;这种烦恼,无论是邪见或非邪见,是造成苦恼情绪的根源,我们称为无明。无明是对事物颠倒的认识,也可称邪见,是颠倒的执著。要如何解除痛苦的因,就必须了知这种执著是颠倒的,那就要认清事物的真相,才知道何谓颠倒的执著,进一步断除无明。 
  我们必须以智慧观察,何种心态或情绪,是产生正面的影响,何种心态或情绪,是产生负面的影响;在生活中有不同的情绪变化,那些是需要的,那些是不需要的;了知那些情绪会带来快乐的话,毋须他人指使,自然而然会乐意行善法,就会排斥内心不善的情绪,也就是烦恼。倘若不经思惟抉择,即使他人斥责,甚至棍棒加身,施以种种压力,令我们行善时,也不会提起心力。因为行善的意乐,最主要是来自内心真正的体会到善行带来的快乐,以及它的利益。如无法体会到快乐,外在的压力无论多大,也无法改善我们的内心。 
知道烦恼过患的心,以及厌离烦恼的心,两者心态是不同的;有些人可由经典说明得知烦恼是不好的,这种人对烦恼所认识的层次,毕竟只知烦恼不好而已,无法从内心深处产生对烦恼的厌离。如何才能从内心深处对烦恼生起极大的厌离呢?那就必须不断地反覆思惟,经长时间的训练,以及种种理由的证明,才能使内心产生极大的觉受,真正的感受,真正的厌离烦恼,希求解脱。所以,光是认识烦恼,是无法生起极大的厌离心,这二者是不同的。当然,有些烦恼必须长期对教理的认识,才能深深的体会。 
  当我们生起经验时,就是一种感受;有些感受会带来痛苦,是一种负面的影响;有些感受会带来快乐,是一种正面的影响。如果人没有感受,无法体会到事物的好与坏,所以人必须有感受;以感受而言,有些会带来暂时的内心不安起伏,而且还会身体不适,造成身体的障碍。另一种感受,以暂时性而言,不但会使内心安祥,而且有能力使身体适当的调适。后者是我们所需的,也是所谓快乐的感受,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因此,能产生对我们损害的感受是不需要的,有益於我们的感受是必须的。人人为了获得快乐的原故,都有离苦得乐的心。要使我们内心充满快乐,生活充满快乐,要长时间训练,如何持续快乐的感受,尽量减少避免带来损害的感受。这种变化原本富有情趣的,把它转成正面的情绪,这种转变也可称为「法」——佛法。 
  改变的内容可分二:第一、世上的万物,也就是有为法,都是因果法则中存在,因和果的改变。倘若法的本身不具改变性质的话,亦即因不能影响果,无论如何努力想要净化内心的负面情绪时,是无法达到目的,那末学法何益。从历史上可以了知这个古迹,这座山,这棵树,它有千年历史,但实际上其间是不断在改变中,最後还是会坏灭的。所见到的一切有为法都在变化中,实际上都是因果变化。因为有这样的变化,所以内心也能获得改变。 
  佛教的论典中曾提到这些因果的变化,到底原因何在?每一事物的改变,是否需要其他因缘?第一刹那的事物在第二刹那时坏灭的,这种坏灭是不需其它因缘,因为第一刹那事物的本体,就具有坏灭的性质,前因本身就有变化的性质,因所带来的果,当然也具有坏灭的性质。因此第一刹那的事物自然在第二刹那不可能存在,而且不需其他因缘,也就是前因有坏灭性质。 
  以长期变化而言,当然是促成因缘聚合时,这事物就会存在,当其它远缘使它坏灭时,事物就不存在。但从深细变化第一刹那的事物,为何第二刹那就坏灭?因为一切有为法可见到生起时的本体,就有坏灭的性质,所以很自然的第二刹那就坏灭。其实每个果的生起,也是坏灭,所以生也是灭的性质。当然乍看之下,觉得生和灭是二种不同的性质,但仔细思惟,在存在的同时,本身就具有正在坏灭的性质了,因此生灭是有其密切关系。这是我们的内心可以获得改变的主要基础和原因之一 
  第二、以外在事物来说,也有相违的。例如热和冷,光明和黑暗,有了光明,黑暗自然消失了。同样的,内心产生相违的情绪,在生活中都允许,但是只要我们培养正面的情绪,负面就消失了。这是可以改变内心的主因。 
  以上面二种原因,确认心是可以改变的。当然最主要由於烦恼是我们痛苦的主因,是一种错误的认知。了知这一点,就可肯定的,而且欢喜的认识,原来痛苦是可以彻底断除的。因为对事物错误的颠倒认识,虚妄的执著为实有,不好认为好的,这称为颠倒执著。 
  对事物正确的认识,实际它的本体具有一种条件或性质,无有偏差,如实论事,这叫正确的认识,也叫做证量;只有持续培养增长此种证量,自然能把强有力的颠倒执著渐渐消除。对实际的事物,没有偏差的认识,会产生极大的快乐感受和力量,但从长期而言,会带来损害。这种无法以智慧成办的。由智慧辅助的,却另有一种感受,一时虽无法令我们内心带来安宁和快乐,也不会感受产生极大的力量;但以长期而言,它却能帮助自己和他人带来极大利益。同样的感受有以上不同点。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内心的感受,心类学(佛学院的初级课程)是很重要的,更广泛了解这两种情绪,何者是正面,何者是负面。 
  由智慧成办的感受,是有利益、有力量的,这是我们所需要的。如何产生呢?首先必须具有抉择事物的智慧,了知对事物的认识是否正确。因此要学习外在的一切事物的定义,才知道是对或错,才知内心的认识是证量,或是错误的颠倒执著。 
  外在的事物分为常法及无常法,无常法的种类有不同的性质。在佛经中常说五蕴、十二入、十八界等,其用意是要我们广泛的,了知外在的常和无常万法。若只以虔诚心信佛,就不必学这些了;学佛只靠信心可以维持下去的话,学法无意义。因由这些事物定义的认识,才可以了解真正的智慧和正量,进一步得到必要的感受。佛法是探讨真实情况,是以正知去观察,不能堕党类的心去观察。如同科学家,他们在做实验时,是以正直的心态,不渗杂个人意见或自私念头。同样地,一位佛教徒要观察事物(万法)变化时,必须具有此种精神及态度,不能以自私的念头坚持主见;假使主见和了知的宗义,只是一种幻想、捏造、夸张的理由,是无法由此而获得真实的安乐。 
  因此,有了正确基础和学习精神,改变我们的内心。观察事物的心态及观察後所得的决定,和强有力的感受,以佛教教义为智慧及方便,观察事物变化时所生的心态,称为智慧,由此所获得的决定和感受,称为方便。 

    丙、正释 

    一、礼敬 

(道炬论) 
  顶礼妙吉祥童子 
  礼敬曼殊师利菩萨。 
  礼敬三世一切佛 及彼正法与众僧 应贤弟子菩提光 劝请善显觉道灯 

  这是礼敬三宝及造论前的承诺,一定要好好的著这部论。 
  道炬论是阿底峡尊者所造的,尊者在阿里地方,就是国王菩提光迎请入藏之後。原本国王名智慧光,菩提光叔父,他想去迎请尊者入藏,在边境被捕,後来逝世在狱中。继位国王菩提光为了完成前王的心愿,再度派人迎请尊者入藏弘法。菩提光要求尊者说一部利益所有藏人的论典,於是尊者说了这部菩提道炬论。本论在西藏如同日月,弘扬西藏所有地区,非常广泛。 

    二、释菩提道 

  菩提二字,藏文菩是净化,提是觉悟;原本未净化的内心,以甘露法来净化,使我们内心的污垢获得净除。因为断除了内心的烦恼及所知障之後,自然可以圆满内心领悟一切事物的能力,而成办一切遍智;因为得到这些智慧,称为觉悟。了知万法,是获得觉悟的智慧。大菩提唯有佛果位、佛的境界。净化和觉悟是由心成办的,菩提的境界,是经由内心改变,得到净化,使内心获得觉悟的智慧。菩提是由内心成办,成办菩提的方法,是由菩提的道路,同样也由内心形成的。 
  道有五种: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由这四种而获得无上道,也就是无学道。以上略分为方便品及智慧品,我们修学时,为了使我们去除对法的疑惑及颠倒的认识,必须具有火炬般的智慧,让我们知道何谓善,何谓恶,何谓所取,何谓所断。因此这部论典,如开启我们智慧的火炬,让我们了知如何学法?如何净化内心。为使我们对法的性质、数目、次第能圆满了解,说了这部菩提道炬论。 
  菩提二字再以两种角度解释:一、於何处菩提。净化烦恼业,是指自性法身。又可分为二:去除原始污垢的自性法身,及去除暂时污垢的自性法身;当然须先去除原始污垢的自性法身,才能成办去除暂时污垢的自性法身。二、由何而菩堤。是由智慧法身而觉悟获得菩提。因为由去除原始污垢的自性法身,可了知一切事、境、物等的究竟性质,本体并无具有原始的、真实的污垢,本就清净的性质,这称为自性涅槃。因为一切事、境、物均有究竟性质,由於无始来对事、境、物的错误认识,以为一切均有自性的颠倒执著,这是可以破除的;由正面的认识去除负面的颠倒执著。因为有自性涅槃,故能成立有馀和无住涅槃,就是诸法的究竟性质是无真实。由於同一事物的认知有错误及正确;所执的境与事实不符合,是属於错误的,与事实相符合,即是正确的认识。我们时常产生错误的认识,而引生苦恼。所以无论做任何事,应该以正直的角度观察事物实际的性质,之後再著手较为妥切。 

    三、法和法相 

  法和法相存在的究竟性质,我们是否见到?共同所见是取名安立为有,假相唯名而已;若能审慎思惟和观察,对事相的寻思而获得法性,我们称为胜义谛,是诸法的究竟性质;前者存在的现象,有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