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大智度论 >

第81部分

大智度论-第81部分

小说: 大智度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方佛。复次又如以般若波罗蜜心布施。无所著故得大果报。复次为涅槃故施亦得大报。以大悲心为度一切众生故布施亦得大报。复次大果报者。如是中说生刹利家乃至得佛者是。问曰。云何布施得生刹利家。乃至得佛。答曰。若有人布施及持戒故。得人天中富贵。如有人至心布施持戒故生刹利家。刹利者王及大臣。若着于智慧经书而不恼众生。布施持戒故生婆罗门家。若布施持戒减少而乐着世乐生居士大家。居士者小人而巨富。若布施持戒清净小胜厌患家业。好乐听法供养善人生四天王处。所以者何。在彼有所须欲心生皆得常见。此间贤圣善人心生供养以近修福处故。若布施持戒清净。供养父母及其所尊心欲求胜。生三十三天。若布施持戒清净。而好学问其心柔和。生夜摩天。若布施持戒清净令二事转胜。好乐多闻分别好丑。爱乐涅槃心着功德生兜率天。若布施深心持戒多闻好乐学问自力生活生化乐天。若布施时清净持戒转深好乐多闻。自贵情多不能自苦从他求乐生他化自在天。他所思惟勤心方便。化作女色五欲夺而自在。譬如庶民苦身自业强力夺之。复次布施时以愿因缘故生天上。如经说。有人少行布施持戒不知禅定。是人闻有四天王天心常志愿。佛言。是人命终生四天上必有是处。乃至他化自在天亦如是。复次有人布施持戒修布施时其心得乐。若施多乐亦多。如是思惟舍五欲除五盖入初禅乃至非有想非无想天如是。四禅四无色定义如上说。复次有人布施佛及佛弟子从其闻说道法。是人因此布施故心得柔软。智慧明利即生八圣道分。断三结得须陀洹果。乃至佛道亦如是。因是布施闻其说法。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复次未离欲布施生人中富贵及六欲天中。若离欲心布施生梵世天上乃至广果天。若离色心布施生无色天中。离三界布施为涅槃故得声闻道。布施时恶厌愦闹好乐闲静喜深智慧得辟支佛。布施时起大悲心欲度一切。为第一甚深毕竟清净智慧得成佛道

【经】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布施时。以慧方便力故能具足檀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云何布施时以慧方便力故。具足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佛告舍利弗。施人受人财物不可得故。能具足檀波罗蜜。罪不罪不可得故。具足尸罗波罗蜜。心不动故具足羼提波罗蜜。身心精进不懈息故。具足毗梨耶波罗蜜。不乱不味故。具足禅波罗蜜。知一切法不可得故。具足般若波罗蜜

【论】具足义先已广说。慧方便今此中说。所谓三事不可得者是。问曰。慧方便者。能成就其事无所破坏更无所作。今破此三事应堕断灭云何言慧方便。答曰。有二种不可得。一者得不可得。二者不得不可得。得不可得者。堕于断灭。若不得不可得者。是为慧方便不堕断灭。若无慧方便布施者取三事相。若以三事空则取无相。有慧方便者从本以来不见三事相。以是故慧方便者不堕有无中。复次布施时坏诸烦恼是名慧方便。复次于一切众生起大悲心布施。是名慧方便。复次过去未来无量世所修福德布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名慧方便。复次于一切十方三世诸佛及弟子所有功德。忆念随喜布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慧方便。如是等种种力是为慧方便义。乃至般若波罗蜜慧方便亦如是

【经】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得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功德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论】问曰。过去佛功德已灭。未来佛功德未有。现在佛功德不可得。又三世中佛功德皆不可得。云何言欲得三世佛功德当学般若波罗蜜。答曰。不言欲得三世佛功德自欲得。如三世佛功德无所减少耳。所以者何。一切佛功德皆等无多无少。问曰。若尔者何以言阿弥陀佛寿命无量光明千万亿由旬。无量劫度众生。答曰。诸佛世界种种有净不净有杂。如三十三天品经说。佛在三十三天安居自恣时。至四众久不见佛愁思不乐。遣目连白佛言。世尊。云何舍此众生住彼天上。时佛告目连。汝观三千世界。目连以佛力故观。或见诸佛为大众说法。或见坐禅或见乞食。如是种种施作佛事。目连即时五体投地。是时须弥山王跛'跳…兆+我'大动。诸天皆大惊怖。目连涕泣稽首白佛。佛有大悲不舍一切作如是种种化度众生。佛告目连。汝所见甚少。过汝所见东方有国纯以黄金为地。彼佛弟子皆是阿罗汉六通无碍。复过是东方有国纯以白银为地。彼佛弟子皆学辟支佛道。复过是东方有国纯以七宝为地。其地常有无量光明。彼佛所化弟子纯诸菩萨。皆得陀罗尼诸三昧门。住阿毗跋致地。目连当知。彼诸佛者皆是我身。如是等东方恒河沙等无量世界。有庄严者不庄严者。皆是我身而作佛事。如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以是故当知。释迦文佛更有清净世界如阿弥陀国。阿弥陀佛亦有严净不严净世界如释迦文佛国。诸佛大悲彻于骨髓不以世界好丑。随应度者而教化之。如慈母爱子子虽没在厕溷。勤求拯拔不以为恶

大智度论卷第三十二大智度论释初品中到彼岸义第五十(卷三十三)

    圣者龙树造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经】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到有为无为法彼岸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论】彼岸者。于有为无为法尽到其边。云何是彼岸以大智慧悉知悉尽。有为法总相别相种种悉解。无为法中从须陀洹至佛悉皆了知。有为无为法相义如先说

【经】菩萨摩诃萨欲知过去未来现在诸法如诸法法相无生际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论】问曰。上已说如。今何以更说。答曰。上直言诸法如今言三世皆如。上略说此广说。上说一此说三。法相即是法性。无生际即是实际。过去法如即是过去法相。未来现在亦如是。复次过去法如即是未来现在法如。现在法如即是过去未来法如。未来法如即是过去现在法如。所以者何。如相非一非异故。复次如先说二种如。一者世间如。二者出世间如。用是世间如三世各各异。用是出世间如三世为一

复次法相名诸法业诸法所作力因缘果报。如火为热相水为湿相。如是诸法中分别因缘果报各各别相。如是处非处力中说。是名世间法相。若是诸法相推求寻究。入无生法中更无过是者是名无生际。问曰。如法相可分别有三世。无生际是未来法云何有过去现在。如阿毗昙说。生法者过去现在。是无生法者未来及无为法。是云何欲令过去现在有无生。答曰。如先种种说破生法。一切法皆无生。何但未来无生。如一时义中已破三世。三世一相所谓无相。如是则无生相。复次无生名为涅槃。以涅槃不生不灭故。涅槃者末后究竟不复更生。而一切法即是涅槃。以是故佛说一切法皆是无生际

【经】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在一切声闻辟支佛前。欲给侍诸佛。欲为诸佛内眷属。欲得大眷属。欲得菩萨眷属。欲得净报大施。当学般若波罗蜜

【论】问曰。若菩萨未得漏尽云何在漏尽圣人前。答曰。菩萨初发意时已在一切众生前。何况积劫修行。是菩萨功德智慧大故。世世常大能利益声闻辟支佛。众生知菩萨恩故。推崇敬重乃至畜生中亦为尊重。如菩萨昔作鹿其色如金其角七宝。五百鹿随逐宗事。若在人中好世作转轮圣王。恶世恒作大王护持佛法利益众生。若出家值有佛法则为世作大度师兴显佛法。若无佛法则为外道大师行四无量。阿罗汉辟支佛虽有无漏利益事少。譬如一升酥虽精不如大海水酪。菩萨虽有漏智慧及其成熟利益无量。复次罗汉辟支佛四事供养助道之具。多由菩萨得。如首楞严经说。文殊师利七十二亿作辟支佛。化辟支佛人令其成道。以是故在声闻辟支佛前。欲为诸佛给使者。如释迦文佛未出家时。车匿给使优陀耶戏笑。瞿毗耶耶输陀等诸婇女为内眷属。出家六年苦行时五人给侍。得道时弥喜罗陀须那刹多罗阿难密迹力士等是名内眷属。大眷属者。舍利弗目揵连摩诃迦叶须菩提迦旃延富楼那阿泥卢豆等诸圣人。及弥勒文殊师利颰陀婆罗诸阿毗跋致一生补处菩萨等。是名大眷属。复次佛有二种身。一者法性生身。二者随世间身。世间身眷属如先说。法性生身者。有无量无数阿僧祇一生补处菩萨侍从。所以者何。如不可思议解脱经说。佛欲生时八万四千一生补处菩萨在前导。菩萨从后而出。譬如阴云笼月。又如法华经说。从地踊出菩萨等皆是内眷属大眷属。菩萨眷属者。有佛纯以菩萨为眷属。有佛纯以声闻为眷属。有佛菩萨声闻杂为眷属。是故言但欲得菩萨为眷属者。当学般若波罗蜜。眷属有三上中下。下者纯声闻。中者杂。上者但菩萨。净报大施者。有人言。菩萨多集福德未除烦恼。受人信施未能净报。佛言菩萨行般若波罗蜜。诸法皆空不可得。何况诸结使。菩萨入法性中故不证真际。是故能净报施福。复次菩萨功德广大。从发心已来欲代一一众生受一切苦。欲以一切功德与一切众生。然后当自求佛道。但是事不可得故。而自成佛度一切众生。又菩萨志愿不以阿僧祇为拘。如世间及如法性实际虚空等久住菩萨心住世间利益众生故。亦如是久住无有穷已。是人不能净报施福者谁能净毕。如父母虽有结使诸恶。以一世利益子故。受其供养令子得大福。何况菩萨无诸结使。而住无边世中利益众生而不净毕。又复菩萨但有悲心而无般若尚能利益。何况行般若波罗蜜。问曰。若菩萨无结使云何世间受生。答曰。先已答。菩萨得无生法忍得法性生身处处变化以度众生庄严世界。是功德因缘故虽未得佛能净报施福

【经】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不起悭心破戒心嗔恚心懈怠心乱心痴心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论】是六种心恶故。能障蔽六波罗蜜门。如菩萨行布施时。若有悭心起令布施不清净。所谓不能以好物施。若与好物不能多与。若与外物则不能内施。若能内施不能尽与。若由悭心故。菩萨行般若波罗蜜。知一切法无我无我所。诸法皆空如梦如幻。以身头目骨髓布施如施草木。是菩萨虽未得道。欲常不起是悭心。当学般若波罗蜜。诸余人离欲得道故不生破戒心。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故不见破戒事。所以者何。戒为一切诸善功德住处。譬如地为一切万物所依止处。破戒尚不得余道。何况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故不生破戒心。复作是念。菩萨法者安乐众生。若破戒者恼乱一切。以是故菩萨不生破戒心。何况破戒。小乘及诸凡夫尚不应生嗔恚心。何况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身为苦器法自受恼。譬如犯罪之人自致刑戮自作自受不应怨人。但当自护其心不令起恶。譬如人遭恶风雨寒热亦无所嗔。复作是念。菩萨求佛以大悲为本。若怀嗔恚则丧志愿。嗔恚之人尚不得世间乐何况道乐。嗔恚之人自不得乐。何能以乐与人。懈怠之人世间胜事尚不能成。何况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譬如钻火数息无得火期。散乱之心譬如风中然灯。虽有光明不能照物。乱心中智慧亦复如是。智慧是一切善法根本。若欲成就是智先当摄心然后可成。譬如狂醉之人自利他利好丑之事都不觉知。散乱之心亦如是。世间好事尚不能善知。何况出世间法。愚痴人心一切成败事皆不能及。何况微妙深义。譬如无目之人或坠沟坑或入非道。无智之人亦复如是。无智慧眼故受着邪法不受正见。如是之人世间近事尚不能成。何况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力故。能障是六蔽净六波罗蜜。以是故说若欲不起六蔽。当学般若波罗蜜

【经】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使一切众生立于布施福处持戒福处修定福处劝导福处。欲令众生立于财福法福处。当学般若波罗蜜

【论】问曰。云何名为福处。答曰。阿毗昙言。福者善有漏身口意业。复有人言。不隐没无记是。所以者何。善有漏业因缘果报故。得是不隐没无记。福是果报亦名为福。如世间人说能成大事多所成办是名福德人。是福略说三种。布施持戒修定。何等是布施。有人以衣服卧具饮食花香璎珞等与人。是名布施。问曰。饮食等物便是布施。为更有布施。答曰。饮食等物非布施。以饮食等物与时。心中生法名舍。与悭心相违。是名布施。福德是或有漏或无漏。常是善心数法心相应随心行共心生。无色无形能作缘业相应随业行业共生。非先业果报得。修行修慧证身证凡夫人得亦圣人得。有人言。是舍法相应思是名布施福德。所以者何。业能生果报故。思即是业。身口不名为业。从思生故得名业。此布施有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