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净空法师-第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龈美巍U飧龈У街螅苋诨峁嵬ǎ谌粘I畹敝校蘼塾龅绞裁词虑樗寄芙饩觯檬裁唇饩觯烤陀谩兜茏庸妗防唇饩觥!兜茏庸妗纷肿志渚湮蘖恳澹淙皇且话僖皇拢阋亲。鹪诰辖病笆埔档馈保拢兜茏庸妗繁绕鹗埔刀嘁话僮拢话僖皇拢庵挥惺隆5悄歉鍪乱徽箍谇懊娓钗蛔龉ǜ妫〕苏箍牵憧凑馐跻环糯螅酰辉诖蟪烁坏昧耍送蛩那酰腥送蛩那感校揪褪鞘啤K浴兜茏庸妗芬徽箍彩前送蛩那感校裁次侍獠荒芙饩觯≌庖嬷腔郏悴拍芴寤岬剑嬷腔鄄拍芄簧魄煞奖阌迷谌粘I畹敝校趺床豢炖郑∷裕鸱ㄐ扪В灰Ш芏喽鳎坎灰�
记住,惠能大师不认识字,一部经没学过,不认识字,没有听过经,也没有学过教,一生当中听讲经大概就是五祖忍和尚半夜三更在方丈室里面给他讲《金刚经》大意,我们估计不会超过两个小时,他就大彻大悟。怎么悟的?把妄想分别执着全放下,他就开悟,这一悟,世出世间一切法他就通了,为什么通?本自具足。你看他开悟的时候,向他的老师提出报告,见性,性是什么样子?性是清净的,性是不生不灭,性是本自具足,性是本无动摇,性能生万法。他这五句二十个字报告提出来,五祖说好了,衣钵就给他,送他离开道场,他的缘不在这个道场,缘在南方,送他回去。他一生听经就那么一次。在回到南方路上,在曹侯村遇到无尽藏比丘尼,这个比丘尼也是很有善根的。受持《涅槃经》,《涅槃经》的分量可大了,我们现在在《大藏经》里面看到两种版本,一种三十六卷,一种四十卷。经很长,她每天读诵受持,但是念得很熟,经的意思并不懂。她在那里念经,能大师在旁边听,听完之后就跟她讲,你念的这个经的意思很好,跟她讲意思。这一讲,无尽藏比丘尼愈听愈欢喜,就拿着经本向他请教。他说我不认识字,你不要拿经本给我看。你不认识字,怎么能讲得这么好?这个与识字不识字、与学无学没有关系。与什么有关系?与放下有关系。为什么?是你自性里头本来有的,是因为你现在有起心动念、分别执着把它盖住,把它障碍住,它不能现前。你只要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障碍没有了,你自性里面的智慧现前,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说的经教都从自性流出来的,你一见性,所有一切诸佛的经教全通了,没有一样不通。
再跟诸位说,现在科学家、哲学家所研究的这些东西,你说能大师知不知道?全知道,一点障碍都没有,为什么?一切法不离自性。我们一天到晚胡思乱想也是自性,也没有离开自性,用错了。所以十法界里面,大大小小一切众生的念头、言语、造作,没有一样不知道,他的心像镜子一样,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提出任何问题,他不用思考的,就答覆你。不是他一个人有这个能力,每个人都有这个能力。所以他的心目当中对一切众生是平等的,不会说我比你高、你不如我,不是,他绝对没有这个念头,为什么?他不生烦恼,他只晓得他已经放下,你还没放下;你放下跟他无二无别,他怎么可以轻慢你,哪有这种道理!真平等,佛菩萨才真平等,这个菩萨是法身菩萨,真平等。法身菩萨的心决定没有分别,《无量寿经》经题上讲“清净平等觉”,法身菩萨的心清净的,决定没有染污。没有染污就是决定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他的心是平等的,他的心是觉而不迷,所以他看一切众生都是佛、都是如来。你要问你自己哪天成佛?不要问别人,到哪一天你肯定了,你看所有一切众生都是佛,这个人对你很好是佛,这个人对你很残忍,侮辱你、毁谤你、陷害你,也是佛,没有两样,你就成佛了。成佛不难!放下就是。成佛也真不容易,为什么?你不肯放下,你不肯放下就难了,不容易,你要肯放下,太容易了。所以这个事情不要问别人,问自己,你什么时候成佛,你也用不着问别人,问自己,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成佛。放下执着你就是阿罗汉,放下分别你是菩萨,放下起心动念你就成佛。纵然成佛,还要发愿往生净土亲近阿弥陀佛,为什么?你才真正能证得圆证三不退。到极乐世界去镀金,到极乐世界才真正能得到永恒,到极乐世界就等于到一切诸佛刹土,游戏神通,上求下化的大愿才能够圆满。
所以我们学习的入门,必须要坚持三个根,三个根用多少时间把它学会,变成自己的生活行为?认真努力,半年。我们烦恼习气比较深一点,半年恐怕不行,一年,不能超过一年。从哪里学起?印光大师教给我们从《感应篇》学起,或者从《阴骘文》学起。《安士全书》这本书,印光大师对它赞叹到了极处,是在我们这个时代里头第一奇书,这是他老人家赞叹。《阴骘文》里头总共说了七十六桩事情,它的条文,《弟子规》是一百一十三桩事,《阴骘文》只有七十六桩事,要落实,以这个为基础,它是属于因果教育。人把因果教育搞清楚搞明白,学《弟子规》、学十善业就踏实,是真学,不是假学。如果没有因果教育,纵然学了《弟子规》、学了十善业,都是飘浮的,没根。境界现前的时候会守不住,名闻利养遇到的时候,他心就变了,会被外面境界转,这是不懂因果。如果懂因果,不会被外面境界所转,为什么?知道自己有命运,命里有的决定有,命里没有的不强求,竞争的念头会断掉,于人无争,于世无求。你所争来的,用种种非法手段得来的财富,财富得来了,应该什么?你命里没有,你用什么手段都得不到,如果得到,大概灾祸就跟着来了。如果你没有这个官位,你命里没有这么高的位置,你用不正常的手段、贿赂的行为,地位提升,做了高官。你命里没有,位置得到之后,恐怕没有几天你就死在这个位置上,把你压死了,你没这么高的位置。你得到钱财,也被钱财压死。所以真正明白这个道理,他不争、不求,一切随缘,真有这个命,他不断往上提升,慢慢升,不必求,自自然然的。
这桩事情,理、事讲得最透彻的是《了凡四训》。所以《了凡四训》我也想找人来细讲,在台湾有个专讲《了凡四训》的王警官王丽民,我跟他也很熟。他大概《了凡四训》应该讲了几百遍,我想请他来讲。找黄柏霖警官给我们讲现代因果报应,这他告诉我的,他是个高级警官,现在退休了,他搜集台湾这六十多年刑事案件破案的真相。他告诉我,破案的真相里面,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被害人被害死了,他的冤魂托梦给这些警员、办案人员,把他尸首找出来破案的。所以他们相信,那个被害的人没死,他的灵魂找来了,有时候灵魂附身引导你把这个案件破掉,他说如果没有这些灵来帮助,很多案破不了。台湾这些案件破案的时候,报纸杂志都有刊,都有报导,警局向大家宣布这案怎么破的,所以这些资料他很多。他告诉我他搜集很多这些资料,我说好,你慢慢的到电视台跟大家分享,告诉大家不能害人。你害他的命,你要还他的命,你夺他的财产,你要还他的债,这有什么意思?欠命的还命,欠债的还钱。命里没有的,得不到!你想得到,祸害就来了,这是多可怕的事情!
这个道理与事实真相,美国心理医生魏斯在他的著作里面,他讲得很多。所以他劝导人,在这一生当中一定要守本分,你才会得到真正幸福圆满。你要懂得断恶修善,改过自新,要能诚心诚意的帮助别人,佛教给我们布施。佛说财从哪里来的?从布施来的,过去生中财布施得多,这一生当中你的财库,你命运里的财库就很多钱,自己修得来的。聪明智慧是法布施来的,健康长寿是无畏布施来的,你要是害众生、威胁众生,得的果报是短命报。你要有能力的时候,化解别人的灾难,别人有恐怖的时候,你能安慰他、你能保护他,这就是健康长寿的果报。财富、聪明智慧、健康长寿那是果,果必有因,你真正修因,自然果报现前,这个道理要懂。现在在这个社会要讲透,人那种贪瞋痴的念头自然就化解掉。为什么有这么坚强的贪瞋痴慢?他不了解事实真相,他不知道人身体有死亡,灵魂没有死亡,灵魂会再去投胎,不是死了就完了。我早年讲经常常讲到,死了就不得了,这不是开玩笑。为什么?我们要趁这一口气还在的时候,认真提升自己的灵性,这个太重要了。身体总会有消失的一天,我们的灵性不消失,灵性决定要向上提升,不能叫它堕三恶道,这就需要时间来好好修行。我们遇到许多挫折、遇到许多艰难困苦,有一些无知的人就自杀,用这个方法来解决,这不能解决问题,自杀不能解决问题,这是完全错误。你要能够忍受,忍受就是消灾免难,消业障。你要依靠圣贤教诲,提升你自己,这就对了,不可以用消极的行为;积极的断恶修善,赶快回头,回头是岸。
我们把三个根扎下去之后,这个很重要,要把其他的放下,你才能把根扎好。你先试试看,用二、三个月的时间,别的都放下,专门学《弟子规》,读诵受持。读诵是先决条件,你要把它念熟,念到能够背诵最好,文字不多,只有一千零八十个字,句句都要把它做到,要落实在生活上。然后接着落实《感应篇》、《十善业》,你有这个基础的根,那两部就不难。第一部选《弟子规》可以,选《感应篇》也可以,《十善业》决定是在第二部,没有前面两个基础,《十善业》不行,你学不到,所以它有先后次第。这三个根扎下去,我们相信一年就成就了,然后你在大乘经教里头选择一门,一门深入,我相信小林居士能够两年的时间有这么好的成就,你不会输给他。你的两年也能达到他的效果,那你对佛法就充满信心,你对于古圣先贤的教诲你就会佩服得五体投地。古人不欺骗人,句句都是老实话。
然后你要学净宗,有这个能力,也就是说你有这个善根、有这个缘分,你就把我们净宗五个科目学好,这也是真实的佛法的基础,就是三学、三福、六度、六和敬、普贤菩萨十愿,这些东西全都要落实。十愿里面头一个“礼敬诸佛”,毋不敬,我们怎样对佛菩萨礼敬,要用那种心、恭敬的心对一切众生。不要有分别,不要有执着,我心里很敬佩的人我对他恭敬,我心里很不喜欢的人,对他也一样恭敬,你才学会。所以,他叫礼敬诸佛,为什么?他是真佛,不是假佛。“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你要记住《华严经》上这句话,不是假的,你轻慢一个人,你就是轻慢佛。他是真佛,他不是假佛,为什么?他有佛性,只是他现在自己迷惑了,他有妄想分别执着。他要是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他不就成佛了吗?没放下,没放下他还是佛,总有一天他会放下,肯定他会放下,只不过是早晚的问题。我们明白,我们觉悟,我们的知见跟一般人就不一样。他怎样设计,想方法来害我,我对他还是尊敬,为什么?他是佛。他现在为什么有这种行为?那是他迷惑颠倒,他要放下分别执着的时候,他的思想见解是佛的思想见解,不是这样的。这是在迷惑的状态之下做错了事情,不要放在心上,好像一个人酒喝醉了发酒疯,你得要原谅他,他清醒过来了,他就是很好的人,很有理智的人,要明白这个道理。不可以跟人计较,跟人计较,你跟他一般见识,他迷你也迷,两个人才会发生争执。如果一个是迷惑,一个是觉悟,觉悟的人一定会让,一定不会跟他争执,所以什么样的冲突都不可能发生。
觉悟重要!觉悟就是菩提,对人要有礼貌、要有恭敬。即使在一个公司里面,机关里面同事,自己是长官的身分,对于部属也要恭敬,也要懂得。现在职位不相同,工作性质、任务不相同,除此之外毫无差异。从我们现前来看,差异之所在是我们修行功夫不相同,可是从自性上讲那就丝毫差别没有,总要明白这个道理。佛法把礼敬摆在第一,世间法也把礼敬摆在第一,你看儒家《礼记》,你翻开头一句话,“曲礼曰,毋不敬”,跟礼敬诸佛意思相同,没有不值得我们礼敬的,一切都要恭敬。世出世法圣人把这个摆在第一条教给我们,对人要有礼貌。海口的教育成功,这是监狱,成功在什么地方?执法的人员对于受刑人有礼貌,他成功了。在过去没学《弟子规》,他们认为受刑人是比他们低一等,他是来管他们的,所以态度都不好。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