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净空法师-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嵌嗍5窃谙衷谡飧鍪贝蒲Ъ际蹩梢运凳窍嗟钡牟鳎环擅徒U獠烤诮裉煺飧鍪倍卫铮颐亲鲆恍┭芯刻致郏杂诟叩戎斗肿涌隙ㄓ邪镏谡飧鍪澜缟辖哟サ娜艘彩怯从啵馐歉龊孟窒蟆;褂幸徊糠秩税阉醋髯诮蹋阉醋髅孕牛辉敢饨哟ニ庋娜艘埠芏唷N颐亲约涸谀昵嵋卜噶苏飧龉В晕亲诮蹋晕敲孕牛幌肴ソ哟ァN叶苑鸾痰娜鲜妒欠蕉老壬樯芨遥腋д苎В獠胖婪鸱ú皇敲孕牛膊皇亲诮蹋墙逃歉鼍烤乖猜慕逃匏话N腋嚼鲜ρд苎В运诱苎У墓鄣憷纯捶鹁鹁歉叩日苎В淮涌蒲Ч鄣憷纯矗鹁歉叩瓤蒲А=裉煺苎в肟蒲Ю锩娼饩霾涣说奈侍猓痘暇飞隙加写鸢福夂苣训茫【拖裎颐墙灿钪娴钠鹪础⑸幽睦锢吹模驳帽认衷诳蒲Ъ医驳猛赋埂?蒲Ъ姨刚飧鑫侍馕颐腔勾蛭屎牛褂谢骋桑欢鸱ń驳囊坏慊骋啥济挥校馐欠鹪陟ɡ锩媲准木辰纾饩褪强蒲В皇撬姹闼党隼吹模皇峭评恚皇窍胂瘢钦娴目吹健�
下面讲‘唯了因之所了’,这一句非常重要,你怎么知道的?佛法《涅槃经》里面讲三因佛性,第一个是“正因佛性”,简单的说,什么叫正因佛性?佛在经上讲“离一切邪非之中正真如也”,中是中道,中是不偏不邪叫做中,叫中正真如,真如就是自性,正因佛性就是自性,“依之成就法身之果德,故名正因佛性”。你看这个有生因,有生因之所生。你怎么证得法身?是因为你离一切邪非,邪非是什么?“邪”,给诸位说,就是《华严经》上常讲的分别执着,自性里头没有分别、没有执着,这是邪。“非”是什么?非是妄想,就是起心动念。你只要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中正真如就现前,中正真如就是我们此地讲的“自性清净圆明体”,就现前了。所以大乘教讲得真好,简单明了。
我们一般讲佛法学什么?我们所求的是无上正等正觉。怎么样得到?你看佛教给我们多好,你能把执着放下,执着是邪,只放下执着你就得到正觉,你就超越六道。你就晓得,六道从哪里来的?六道从执着来的,只要你有执着就有六道。什么是执着?你要记住,一念,一念是多长时间?是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就那么短的时间,你起了个一念的时候相就出来,就是六道的现象,那你也在六道之中。如果对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执着,这个念头没有了,六道就没有,像个梦一样醒了,没有了。没有的时候,梦里面境界还能想得起来、记得起来,那叫习气,习气没有什么太大关系,习气到四圣法界再去断,习气断掉就叫辟支佛。在辟支佛的位次上,习气虽然没有了,可是有分别,分别也是邪,自性里头没分别,都叫邪念。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分别,四圣法界里面下面的两个声闻缘觉就没有了,剩下的是菩萨、佛,小乘没有了,大乘出现。菩萨虽然分别断掉,还有分别的习气,分别的习气没有那就成佛了。天台大师讲“相似即佛”,为什么?他还有起心动念,就是还有妄想,妄想是非,这个地方讲的非,离一切邪非,他还有非。妄想(就是起心动念)没有了,中正真如现前,中正真如就是实报庄严土,就是此地讲的自性清净圆明体,这都出现了。
我们一般所说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十法界没有了。十法界没有,出现的就是实报庄严土。实报庄严土里面的众生,我们一般讲诸佛如来,或者是讲法身大士,他们决定没有起心动念,当然更没有分别执着,分别执着的习气都没有。他有什么?他有起心动念的习气,也就是说起心动念就是无始无明,他有无始无明习气,习气没断。这个习气没法子断,你不能去断它,你一断它,不就又起心动念了吗?不起心、不动念,用什么断它?让它自然的断,让时间去淘汰它。需要多长的时间?经上给我们说的,这佛说的,三大阿僧祇劫。诸位要知道,三大阿僧祇劫不是讲普通修行,是讲明心见性之后,就是不起心、不动念,要把那个起心动念的习气断掉,需要这么长的时间。这个事难懂,什么叫习气?古人这个比喻很好,古大德用酒瓶来做比喻,酒瓶里头盛酒的,把酒倒干净,里面擦干净,确实一滴都没有了,闻闻还有味道,那叫习气。这个味道你能不能断掉?断不掉,为什么?你清洗的时候都洗干净,没有办法把它洗掉。那怎么办?酒瓶塞子打开放在那个地方,放个半年一年再去闻,没有了。所以他要相当长的时间,自自然然没有了,这叫除习气。诸佛的实报庄严土从哪里来的?就是那习气,他只要有习气就有实报土出现;习气没有,实报土没有了。
所以实报土也是假的,《金刚经》上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统指一切,并没有说诸佛实报土除外,佛没这个讲法。所以实报土也不是真的,这个要知道。到习气断尽,实报土就没有了。大乘经里面确实有这么一句话,“留惑润生”,也就是到等觉这个位次,这个习气已经很微薄,这一点微薄的习气是可以,他把它保留住,保留住什么?就实报土它存在。如果不保留,不保留实报土就不见了,不见了的时候常寂光现前。我们净土里四土最高的是常寂光,常寂光就是自性,就是自性清净圆明体,出现了,这里头没有物质现象、没有精神现象。要知道实报土里头还有物质、精神现象,你看这个讲得多清楚,讲得多明白。所以我们了解,诸佛一真法界,实报土我们常讲一真法界,十法界依正庄严,怎么来的,到底怎么回事情,你看它的生因、习因、依因,这统统给你说清楚,说明白。明白这个道理,从理上讲凡夫成佛需要多少时间?一念,只要你真的能够把起心动念分别执着一下放下,恭喜你,你就成佛了,一念之间!有没有这种人?有,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这个示现,菩提树下一下放下,成佛了。
惠能大师在中国给我们做示现,五祖方丈室里头半夜三更,忍和尚给他讲《金刚经》大意,我们知道惠能大师不认识字,绝对没有经本,经本他不认识。祖师跟他讲《金刚经》大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放下了。就是说起心动念、分别执着放下,他就成佛,说出他见性的境界。他见性,性像什么样子?祖师需要考验考验,你说来听听。你看他说了二十个字,“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清净圆明体,第一个说清净,第二个“不生不灭”,第三个“本自具足”,第四个“本无动摇”,最后一个“能生万法”。忍和尚一听,不用说了,也不要讲了,衣钵就给他,叫他赶快走。为什么要赶快走?怕别人嫉妒、不服、要害他,叫他去藏起来。他到猎人队待了十五年,大家把这个事情也忘掉,他才出来。这也给我们示现嫉妒障碍是多么可怕,不可以抗衡,只可以回避。也是让时间久了,大家淡化,也就跟那个习气一样,慢慢没有了,他才出现。这是什么?这叫顿悟、顿舍,放下是舍,顿舍他一下就放下,上上根人。上中下三根都做不到,那怎么办?佛有方便法,你慢慢的放,先放下执着,再放下分别,最后再放下起心动念,这叫渐悟、渐修,渐渐放下,这个法子成就的人可多!
所以佛法契入境界的秘诀,就是看破放下。我跟章嘉大师见面,头一天就向他请教这个问题。我从方东美先生那里知道,佛法殊胜,佛法太好了,我向他老人家请教,有没有秘诀让我们很快就能契入?我提出这个问题。他看了我半个小时不说话,我也看着他,他也看着我,我等他回答。他看我,看我什么?心浮气躁,年轻,心浮气躁的时候跟他讲什么都不能接受。所以他看我,我看他,我们才晓得这是修定,让你整个心情定下来,静下来,他才跟你说。半个小时,跟我说了六个字,“看得破,放得下”,放下什么?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他没有给我说,我也没有问,因为我听不懂。看破、放下,好像似懂非懂,我就问他从哪里下手?他告诉我“布施”,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他教我这个,这个我懂,叫我要认真去做,这真是“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到此地,这段还没有讲完,明天我们继续再学习。谢谢大家。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十三集) 2009/3/25 台湾华藏电视台 档名:12…47…13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第四面第二行:
【唯了因之所了。】
这一句还没有讲完,我们接着说说三因佛性。“正因佛性”介绍过了,正因佛性是“离一切邪非之中正真如也”,换句话说,它是法身的因,所以他接着讲,“依之成就法身之果德,故名正因佛性”。证得法身就是佛果,我们通常讲成佛。在《华严经》里,什么时候证法身?我想很多同学都曾经耳熟,听多了都知道,佛门里面常讲“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破一品无明是在什么时候?圆教初住的时候,这一品无明就破了。无明有多少品?按照《华严经》所讲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破二品无明就证二分法身,其实这里面真正的含义我们必须要懂得。无明是什么?现在我们学了这么多年,也总算有具体的印象,无明是起心动念,不起心、不动念,无明就破了。不起心、不动念,这个叫破根本无明,证法身,这称之为正因佛性。后面四十品无明到底是有还是没有?如果说是有,我们能够体会到,起心动念都没有了,还有什么无明?起心动念没有了,他入的是平等法界,没有高下。所以这个问题,给我们初学佛的人始终是有怀疑。无明怎么是一品一品断的?哪有这么多品?分别执着一品一品慢慢的断,起心动念一断不就是一切都断了吗?怎么可能还有断的?清凉大师在《华严经》里面告诉我们,这四十一品是讲无明习气。我们就明白了,无明虽然断了,习气没断,习气厚薄不相同,所以佛说四十一个品级。
习气不好懂,什么叫习气?古大德用酒瓶,盛酒的酒瓶,把酒比喻作无明,酒倒掉了,酒瓶擦干净了,确实一滴酒都没有,擦得很干净,可是闻闻那个瓶子还有酒的味道,把这个比喻作习气。我们就明白了,无明断掉就成佛,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初住菩萨真的成佛了,他无始无明断了。所以有习气,习气没有办法断,要是有办法,诸位想想这又起心动念了,起心动念无明就现前。无明断掉了,那怎么能再现前?再现前,不就又堕落了吗?有起心动念就落到十法界里面去,不起心、不动念,十法界没有了。十法界没有了,现的是什么境界?大乘经里面告诉我们,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我们讲四土,从上面讲起,第一个常寂光土,第二个实报庄严土,第三个是方便有余土,第四个是凡圣同居土。现在我们很清楚,常寂光净土就是佛性、就是法性,我们这部经上这段所讲的“自性清净圆明体”这是常寂光。有起心动念的习气,常寂光就变成实报庄严土,实报庄严土里面有物质现象、有精神现象,但是常寂光里没有,这个诸位要晓得。常寂光里面没有物质现象也没有精神现象,一片光明,所以称之为大光明藏。前面这一句说的“非生因之所生”,一切万法都有生因,唯独常寂光没有生因,就是自性它没有生因,它没有起源,有起源就有终了,所以它确实不生不灭。
释迦牟尼佛明心见性,把这个事情告诉我们。在中国六祖惠能大师,他老人家放下起心动念、分别执着,他也见性了,他入的境界跟释迦牟尼佛菩提树下大彻大悟是同样的境界,一丝毫差别都没有。能大师对五祖的报告,说了五句话,二十个字,确实也把这桩事情说清楚了。他第一句话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你看清净圆明体,第一个就是清净。第二个说“本不生灭”,自性没有生灭的,没有生灭就没有生因,有生因它当然就有生灭,它没有生因。所以诸位要晓得,唯独自性不生不灭,它不是生因之所生,但是它可以‘了因之所了’,了因是智慧。如果统统放下之后,自性里面的智慧现前,这个智慧对他的自性能明了,这就是法身,真正的法身。
在实报庄严土里面,可以说也有法身。不但实报土,方便有余土就是四圣法界,凡圣同居土就是六道轮回,有没有法身?有!所有的现象都是法身,只是我们迷而不觉。为什么?物质现象不能够离开自性的,所以古大德把自性比作金,把现象比作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