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净空法师-第3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厝保馐撬捣鹩肫腥芄幌稚砦赵拢谔章糜危灰材芄皇鞠肿骱映乩锩娴乃栽谖薨U飧鍪治薨涤睿档氖亲约海谀鞘亲约旱姆ㄉ恚崮鞘亲约旱闹腔凵恚湾仁亲约旱挠ι恚皇撬当鹑恕J湾饶材嵋馑己茫湾仁鞘裁匆馑迹咳蚀龋源鹑艘蚀龋荒材岬囊馑际乔寰唬宰约阂寰弧<亲《宰约河涝妒乔寰黄降染酰员鹑耸谴蟠却蟊饩褪鞘湾饶材帷J湾饶材岱鸶颐亲龈鲅樱龈瞿7叮颐茄湾仍趺囱Хǎ烤褪茄蚀却耍寰欢约海憔褪鞘湾龋饨姓嫜Х稹�
第九“潜入无碍,谓佛智潜入众生心内”,这个潜入两个字很有味道,我们自心有没有佛智?有。为什么?佛智是我们的自性,怎么会没有!佛智本来就在众生心内。如来藏,如来就是佛智,藏是什么?藏在里面,藏是藏的意思,如来就藏在这里面,叫如来藏,迷的时候叫阿赖耶,觉悟的时候叫如来藏,阿赖耶就是如来藏。“虽作众生,不失自性,如大海水,因风成波,而不失湿性,佛亦如是”。所以诸佛如来应化在世间,他也用一个肉身,像释迦牟尼佛一样。除释迦牟尼佛之外,在历朝历代应化在世间,无论是什么样的身分,只要他有个身,我们就叫它做如来藏。中国的祖师里,我们华严宗的杜顺和尚、云华和尚、贤首国师、清凉国师、宗密这些人,只要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他们的阿赖耶就变成如来藏,他觉悟了!在我们凡夫没有觉悟,我们的如来藏就叫做阿赖耶,名称不一样,事实是相同的,迷悟不一样。所以他虽作众生不失自性,释迦牟尼佛示现在三千年前,八相成道,他也投胎,他也出生,也从小慢慢长大,可是他不失自性。不失就是不迷失,永远是觉悟的,在母亲胎胞里也是觉悟。诸位想想,一汗毛尖端那里头有大千世界,有无量诸佛如来。释迦牟尼佛在他母亲子宫里面干什么?在那里面开大法会,在那里面讲经说法,无量无边诸佛菩萨都在听经。我们现在明了,一毛端里头都是这样的,那子宫多大还得了!这真的,一点不假。
佛菩萨常转法轮没一天休息,法尔如是。我们凡夫不知道,凡夫迷失了自性就叫阿赖耶,阿赖耶坐胎,佛在经上讲那是胎狱,那很苦!母亲喝一杯凉水就像在寒冰地狱一样,吃一点热的、吃一点辣椒就像八热地狱,那是什么?那是迷惑。佛菩萨应化来,不迷惑,我们在《华严经》上才看到真相,比喻得很好,我在前面说比喻大海水,因风成泡,我们讲起了水泡,它这里讲波,波不失湿性。水的性是湿的,波也是湿的,讲性并没有丧失,形变了,水是平的,波是动的。佛亦如是,现身他有那个身体跟我们在一起,他不失自性,我们是迷失自性,他不失自性,差别在此地。他的一生表演给我们看的,所以叫八相成道。我们要想过一个幸福美满的人生,要学他,什么叫真正的幸福美满?是在这一生把所学的功课都学完。学什么功课?前面说过,行菩萨行,那是功课。布施修圆满,这六度是性德,对治的是什么?是六种严重的迷惑。贪婪没有了,不但贪婪没有,极小的那个贪的念头都不生,这一门功课学完。不但不造恶业,一丝毫的恶念都不起,你这门功课也毕业了,持戒波罗蜜圆满。没有怨恨心,不但没有瞋恚,无论受到什么样的伤害,没有一丝毫怨恨,忍辱波罗蜜圆满。也就是我们的烦恼习气统统断尽,这叫真正的幸福美满,为什么?你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你过的是什么生活?诸佛如来实报庄严土的生活。在哪里?就在现前,就在当下。你的贪瞋痴慢疑恶见统统断尽,你的六度四摄法圆满,人间天上没有能够跟你相比的。
我们再看下面,“随众生所感,万类殊形,而不失自性”,这是众生有感,佛就有应。“经云,汝应观佛一毛孔,一切众生悉在中,是为潜入无碍”。十方三世诸佛如来在哪里?每一个毛孔里头都具足。我们身上多少毛孔?再给你说得清楚,每个细胞都具足,细胞要再分析就分成分子,分子再分析就分成原子,再分成电子、再分成粒子,分到最小的现在称为夸克,每一粒夸克都是一切众生悉在中。我们起心动念要说瞒着人,没有人知道,这是笑话,这是自欺欺人。我们起心动念鬼神知道,鬼神知道的有限,诸佛菩萨是圆满的知道。
我们再看最后一条,“圆通无碍,谓佛融大法界而为其身”。大法界是什么?《华严经》一开头,“华藏世界品、世界成就品”,这两大段的经文讲大法界,大法界是什么?大法界就是如来身,就是自己的身,这叫法身。所以整个宇宙是自己,自己是全宇宙,全宇宙是自己。“理无不具,事无不摄”,理具足,惠能大师讲“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事无不摄是他末后说的一句话,“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就这两句经文。“故一多、依正、人法、因果,此彼无碍”,清凉大师作《华严经疏钞》,这解释《华严经》,讲《华严经》上四无碍,四种,第一种理无碍,第二种事无碍,第三种理事无碍,第四种事事无碍。我们这次学的这十种,这十种完全是事事无碍。“经云,一身为无量,无量复为一,了知诸世间,现形遍一切。是为圆通无碍”。这话是真话,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我们从事上说,一切是整个宇宙,万事万法,一是什么?一是自己,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我这一身向外看,向外看那整个世界就是的,一身为无量,无量复为一,一即无量,无量即一,是一桩事情,这圆融无碍。
这桩事情佛为我们说出来,如果不为我们说出来,我们不知道。说出来,我们现在明白了,接受大乘经教的薰习有几十年,现在看到这个经文、听到这个讲法,不怀疑、能接受、能生欢喜心。怎样证入?这是我们当前的课题,证入的方法就是放下。总的来说,不要说这些细相,总的来说,放下执着是见思烦恼,放下分别是尘沙烦恼,放下起心动念是无明烦恼,你就证得,上面讲的十种无碍,你全都得到。现在虽然从经典里面明白、觉悟,在实际生活上用不上,原因在哪里?你有妄想、有分别、有执着,所以不得其用。虽不得其用,你今天能够得到这个信息,这是稀有难逢。几个人在一生当中能够听到这个信息?你想想现在这个世界六十七亿人口,几个人在一生当中得到这个信息?这叫佛法,这叫正法。释迦牟尼佛在世讲经说法四十九年,用人间话来讲,苦口婆心,来教导我们。再看历代祖师世代的相传,续佛慧命、弘法利生,不是说利己,是利生,做真佛的传人、真佛的弟子,这个缘分多么稀有、多么难逢,我们在这一生遇到了。可是现在众生福薄,也许同修们听到我这个话不以为然,认为我们现在的生活比古人好,怎么说我们没有福报?这个没有福,是闻不到佛法,真正的佛法闻不到。所以佛在经上讲“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就讲这个道理。得人身、闻佛法,那才叫真正有福报。得人身、没有闻佛法,那福报是很平常的,为什么?出不了六道轮回。你这一生享再大的福报,来生还是搞轮回,不究竟。闻到佛法,最低限度你来生要生到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有福,不但永远脱离六道,脱离十法界,这才叫大福德之人。还有人能比这福报更大吗?到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是一生成佛,不可思议!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
古时候真有护法,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前,把护法的工作托付给国王大臣,他们能护持。现在变成民主,没有国王只有总统,总统是民选的任期很短,他不懂佛法,对佛法他从来没听说过,所以对佛法不关心,于是佛门的问题出现。我们看看现在的护法,你从全世界去看,道场不少,哪一个道场像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一样,每天讲经教学而不中断?这一点诸位要记住,世尊当年在世,一生四十九年就是教学。开口,你把它记下来,都是经典;不开口,你看他的威仪,行住坐卧、一举一动那是身教,记录下来那叫戒律、叫威仪。他的教学日夜不间断,看到这伟大的教师,在世间找不到第二个人,不能不佩服,不能不感恩。你没有看出来,你怎么会学?你看出来之后,你就会向他学习,他做了个好样子给我们看。今天佛法式微,后继没人,这是众生福报问题,没有人,说实在话是没人护持。现在不能靠国王大臣,国王大臣没有了,现在要靠什么?长者居士真正发大心。
诸位知道,我在早年修学,学习讲经的时候,韩锳馆长护持三十年,没有这三十年我就不存在了。那个时候只有两条路,一个还俗,一个就是赶经忏去,跟一般出家人一样,他们欢喜。如果你是讲经的话,没有一个人欢喜你,不但不欢喜还讨厌,这是现代的现象,我们不能不知道。可是一个人护持一个法师、成就一个法师,是大功德,无与伦比的功德,很少人认识、很少人能坚持把他培养成人。所以我感激老师,老师指我的路,指示我的方向,要不然我们这一生当中就迷失了正道,就走上邪道去。感激护法,不是三十年的照顾,我们在正法里头不能生存。所以今天的成就,我常常讲不是我的成就,是我的老师、护法他们的成就。我明白这个道理,我亲身走过来,所以在这个晚年我发心护法。现在想来想去澳洲这个环境不错,澳洲图文巴这个城市佛教只有我们一家,一家就是没有嫉妒障碍,这最重要,就是我们一家,所以在那个地方可以延续经教。我希望我们净宗学院,无论是常住,或者临时在那边学习,至少每个人都会讲一部经,都知道怎么个修行方法。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一生当中成就清净、平等、正觉,念佛求生净土,这叫大圆满。在今天世界上灾难很多,我们是真正佛弟子,不能不把这个事情放在心上,那就是时时刻刻要为国家、民族、人类,特别是造作恶业的,为他们回向、为他们祈福,化解冲突、化解灾凶,要从我们自己做起,这就对了。今天我们就学习到此地。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一0五集) 2009/9/16 台湾 档名:12…47…105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第二十一面最后一行,从当中看起:
【经云。或以自身。作众生身。国土身。业报身。声闻身。缘觉身。菩萨身。如来身。智身。法身。虚空身。如是十身。随举一身摄余九身。故曰多身入一镜像观。】
这个地方讲到《华严经》里面所说的“融三世间十身”。融是融通,“融者,通也、会也”。三世间,第一个是“有情世间”,第二是“器世间”,第三是“智正觉世间”。有情世间,我们现代人讲动物,有感情的,很明显能够看得出来。器世间,我们现在叫它做植物、矿物,这是器世间。现代人把世间分为三类,如果我们称四类就更清楚,动物界、植物、矿物、自然界,自然现象,就全都包括了。在佛法里面,它只用两个,一个有情世间,一个器世间。智正觉世间是诸佛菩萨,不在六道,十法界里面的四圣法界,声闻以上的,证得阿罗汉果以上的,叫智正觉世间。这个意思是说“菩萨知诸众生心”,知一切众生心,“随其所乐,融会三种世间以为十身”。这个地方讲的菩萨,是法身菩萨,不是权教,权教没有这个能力,至少也是破无明、证得法身,在《华严经》上初住以上,天台大师称为分证即佛,他们才有这个能力。知道众生心,就是知道众生的念头、众生的思想。乐是爱好,《楞严经》上讲了两句话,“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就是众生心有感,众生心里动念头就有感,诸佛如来与这些法身大士他就有应。应会现身,现什么身?现三世间的身,能示现跟我们凡夫一样的,所谓是像《普门品》里面所讲的,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三十二应里头说,应以国王身得度就现国王身,应以宰官身得度就现宰官身,应以比丘、比丘尼身得度就现比丘、比丘尼,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即现童男童女身。经上讲了三十二应,这个都属于有情世间。应以菩萨身得度者即现菩萨身,应以佛身得度即现佛身,那是智正觉世间。他还能现花草树木,能现山河大地,那就是器世间。一切众生念头不一样,念头又常常在变化,所以感应也是不断在变化,随着众生的念头起灭。
随现一身,里面统统都含摄十身,十不是数字,代表圆满。由此可知,我们举个例子说,这个世间有几百种宗教,大的宗教,世界性的,诸位晓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