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净空法师 >

第124部分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净空法师-第124部分

小说: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净空法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镉械牟磺笞匀换崂矗锩挥械南胧裁囱姆椒ㄒ捕嫉貌坏健K孕扌姓娓桑拖裨硕芤谎纫锤雠恚檬裁炊髋恚坑谩读朔菜难怠罚谩队峋灰夤鲈钌窦恰罚茫≌馐呛苡斜匾摹N易约赫庖簧扪В谡馍厦娴靡婧艽蟆C窆氖昴且荒晡叶辏哟サ椒鸱ǎ蕉老壬樯艿摹N矣懈雠笥芽吹轿已芯糠鹁樯芰艘桓隼暇邮扛遥炀抵胬暇邮浚艺飧雠笥咽峭纭@暇邮磕歉鍪焙蚪呤辏也哦杆辏娓副驳摹K谝槐臼榻涛铱吹木褪恰读朔菜难怠罚铱吹煤苡形兜溃夷玫秸獗臼椋孟裨诙⑷鲂瞧冢乙槐橐槐榈目矗铱戳巳椋吹猛纯蘖魈椤N蚁嘈帕朔蚕壬驳幕安皇羌倩埃嵌运拥慕萄担皇橇魍ǎ皇歉鹑私驳模幕笆歉犹模彝ニ难怠L乇鹆钊烁卸模诿挥薪哟シ鸱ㄖ埃昵岬氖焙颍灰桓龅澜痰牡莱た紫壬忝愕靡坏愣疾淮怼K悄钍槿耍磕瓴渭涌际钥嫉诩该忝磕甑枚嗌儋郝唬歉鍪焙蚩贾行悴牛揖团嘌悖愕纳罟一嵴展四悖淙徊欢啵芄谎一羁冢暌凰亢炼疾徊睢K运驼嫦嘈帕耍磕瓴渭涌际裕档诩该涂嫉诩该K哪钔贰⒃幽蠲挥辛耍胛一瓜胧裁矗胍蚕氩坏剑障耄蝗绮幌搿�

  有一年到栖霞寺去玩,云谷禅师是方丈和尚,他修禅的,禅堂,他跟云谷禅师在禅堂上坐了三天三夜,没有一个妄念。云谷禅师很佩服,凡夫妄想纷飞,三天三夜不起一个妄念,这个功夫了不得,就问他,你怎么修的?他说我没功夫,我之所以不起妄念是我的命被人算定了,一点都不差,二十年。云谷禅师听到之后就哈哈大笑,我以为你是圣人,原来你还是个凡夫。然后再跟他讲佛法里面的道理,佛法里面承认人有命运,是真的,不是假的。命运从哪里来的?是你自己前生造作。所以佛门讲“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我这一生所享受的果,因是前生自己造的;“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我来生怎么样?我这一生所作所为,我的思想、我的言语、我的行为,这一生所造的,来生的果报。这一下子了凡先生明白了,原来命是自己造的,自己造自己当然可以改。怎么改法?断恶修善。他就真干了,这个心才一发,第二年参加考试,名次就不对了,孔先生给他算定的考第三名,他考到第一名。你看那一念善心他命运就改了。孔先生给他算命,他没有功名,也就是读书他命里没有功名。功名,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学位,从前考到举人就相当现在讲的硕士学位,进士就是博士学位,他命里没有。他认真努力断恶修善,求功名,他考取了,也考取了举人,也考取了进士。命里没有儿子,他求儿子,得了一个好儿子。命里面只有五十三岁,他没有求长寿,但是他确实延寿了,他活到七十四岁,多活了二十一年。这就是命运有,但是可以改。如果你造罪业,你的命运可以缩短,你命里是八十岁,说不定你六十岁就死了,或者五十岁就死了,因为你造的恶业太多。是个短命的人,你天天做好事,你的寿命延长了,这是真理!所以一般人相信命运,相信命运是可以改造的,不是定数,它有变数,要懂这个道理。

  所以佛教导我们断恶修善,教导我们积功累德,向上提升。世间人没有了生死出三界这个愿望,佛教他断恶修善,在六道里面不堕三恶道。如果你哪一天觉悟到了,六道是不究竟的,天上福报是大,寿命是长,但是还是有尽头,福报享完了,你过去生中造的不善的业报会现前,你还要堕落。看清楚事实真相,这不是好办法,不是一个妥善的办法,最妥善的办法还是脱离。所以佛把六道称之为苦海,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这个回头就是还源,这才真能解决问题。可是,我们业障这么重,习气这么深,现在的环境不好,对我们修行人来讲非常不利,你找不到净土去修行。在过去,没有资讯,交通不方便,找个深山人迹罕至,那个地方清净,可以修行。现在找不到了,现在交通方便,网路、电视,深山里面一样收看,这些东西都是染污你。所以现在的环境修行很难!只有一个方法,我们天天把凡是染污我们的,我们放下,我们不看电视,不听广播,不看报纸,不看杂志,凡是染污地方尽量的减少,保持自己的清净心。每天读经、听经,我刚才讲的这个方法,一部经反覆的去听,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我们修什么?修清净心,这是一种方法。我读两个小时的经就是修两个小时,听两个小时的经就修两个小时,无论是读经、听经,不起妄念,这比什么都重要。听懂很好,听不懂没关系,再听第二遍。有些时候,十遍、二十遍,不懂的地方慢慢都懂了,念上一千遍、二千遍、三千遍,全懂了。这是真修!事情要知道,本分的事情当然要做,不是本分的事情少攀缘,古人教导我们,多事不如少事,好事不如无事。绝对不为自己,现在这个世界灾难很多,众生很苦,如果是利益社会、利益众生的事情,我们应该要做。做的时候不为自己,没有名利在其中,你的心还是清净的,这就好,这对我们求往生净土也能提升我们往生的品位。

  一尘何以能出生无尽?大师底下有个解释,‘谓尘无自体起必依真’,这句话重要,尘怎么起来的?前面讲一念不觉,出现了物质现象跟精神现象。依什么起来的?它是依真心、依自性起来的。“尘”是法相,“真”是法性,法性跟法相永远离不开的。就好像我们电视的屏幕一样,屏幕是法性,里面的频道,频道所现的是法相。法相刹那生灭,这个道理我们懂,这个屏幕不生不灭,它绝对没有生灭现象,里面现出来的色相音声都是刹那刹那在变。没有体,你怎么能现相?所以在这里面,什么是真,什么是妄,我们就要知道。真妄永远在一起,我们要取真,不要执着妄,这就对了,这就是佛菩萨。妄不碍真,真也不碍妄。‘真如既具恒沙众德,依真起用亦复万差’,万差是从恒沙讲的,恒沙是比喻像恒河沙一样,起作用。这个真,真性,真性里头什么都没有,它不是精神也不是物质,能现物质又能现精神。在没有起心动念它不现,所以你不能说它没有,它不现;起心动念它现前了,现前不能说它有。就像我们现在看电视,看电视会开悟,会看的,不会看的不行,会看的会开悟。会看的是什么?屏幕是法性,里面所有一切色相是法相,法相依法性显现出来,性相一如,性相不二,或者说性是性,相是相,你明了事实真相,怎么讲都对;你不明了,怎么讲都错。所以不要着相。不要着相就见性,不要去找性,找性就错了,你又起分别执着,你永远找不到,你不找它它就现前。古人教导我们,只要把妄除掉,不要求真,求真又是一个妄,妄除掉了,不求真,真自然现前,就这么个道理。

  为什么出生无尽?这个事实要明了,我们就不至于迷惑。出生无尽是个自然现象,为什么?前面讲过了,念头无尽!念念成形,形皆有识。不要说芸芸众生,就是说我们自己一个人,你这一生当中,不知道起多少念头,没有两个念头是相同的,决定找不到。一秒钟里面有一千二百八十兆的念头,这是弥勒菩萨告诉我们的,就这一秒钟之中,一千二百八十兆的念头没有两个念头相同的。所以它现的相,起的作用,千差万别。如果你随顺法相,那苦恼无边,随顺是你在这里起心动念、分别执着,那就苦不堪言,那就会愈来愈复杂。一定要知道回头,回头就是不随顺它,我们随顺法性,法性永恒不变,法性清净无为。怎么随顺?现象里面学不执着、不分别就是随顺法性。有分别执着就随顺法相,就随顺幻相;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是随顺自性,这就好,这个理一定要知道。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四十集)  2009/6/7  台湾高雄  档名:12…47…40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经文第六面第七行,我们从二者这里念起:

  【二者。一尘出生无尽遍。谓尘无自体起必依真。真如既具恒沙众德。依真起用亦复万差。】

  上一堂课我们学到这个地方,今天我们接着看下面,大师引用《起信论》的一段文:

  【起信论云。真如者。自体有常乐我净义故。清凉不变自在义故。具足如是过恒沙功德。乃至无有所少义。】

  这一段是《起信论》里面所说的,这是讲起用一定有三种周遍。自性是一真,在哲学里面讲是宇宙人生的本体,在佛法里面称为自性,“自性清净圆明体”,自性它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它是永恒的。前面跟诸位有详细的报告,在中国唐朝时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明心见性,性是什么样子?这个见性就是见到自性清净圆明体。他向五祖忍和尚提出报告,报告讲得很简单,确确实实把性体说出来,他是真的见性,他不是假的。第一句话他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诸位要知道,这是我们的本体,我从哪里来的?我从自性清净圆明体里面生出来的。禅宗有所谓“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这个自性清净圆明体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你能够证得,那就叫圆满成佛,就成佛了。所以释迦佛在大乘经里面常常跟我们讲“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我们学的本子是贤首大师的著作,贤首是清凉的老师。你看他题目里面就说“妄尽还源”,我们在六道里头是妄,不但在六道,在十法界也是妄。妄要是尽了,还源,还到哪里?还到自性清净圆明体,那就没事!

  在净土宗,净土宗讲四土,最高的是常寂光土,常寂光就是自性清净圆明体,就回到常寂光。第二个实报庄严土,这是有形相的,有世界、有形相,就是有精神现象、有物质现象。常寂光没有,精神现象没有,物质现象更没有,这是不可思议的境界,这是纯真无妄,它是“本来清净”,决定没有染污。第二句话,能大师说“本不生灭”;换句话说,所有现象都有生灭,唯独清净圆明体没有生灭,它不是生灭的,不生不灭。第三句是“本自具足”,这句话很重要,虽然没有精神现象、没有物质现象,它能现,所以你不能说它没有;它现出来的,也不能说它是有,这个道理很深。第四句是“本无动摇”,第五句说“能生万法”,这就讲尽了,惠能大师开悟说出来。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也是先开悟,所以说夜睹明星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他开悟也把开悟的境界说出来,他说得很详细,就是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诸位要知道,《大方广佛华严经》里面讲的是什么?就是惠能大师讲的二十个字,讲的“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就讲的这个,所以世尊讲得详细。我们要如何能够契入华严境界?我们学的这门功课就是《修华严奥旨》,就是帮助我们要契入华严境界,这是最高的境界,没有比这再高。要怎样才能契入?妄要尽。我们今天感官当中这个世界,不是真的是假的。第二大段就讲起二用,起两种作用,从体起用,体没办法说,用就有办法讲,两种作用,第一种世界出现,宇宙出现,宇宙怎么来的?第二种我出现,生命出现,这生命不是讲别人讲我。宇宙、我、一切万物可以说是同时出现,虽然有先后,速度太快,我们没有法子能够体会到。

  今天讲‘一尘出生无尽’,“尘”是依报,此地举的例子,三种周遍都举一尘。在自己身上讲,佛在大经上常常用毛端,我们的汗毛,毛尖端或者是毛孔都是一样的。依报里面讲最小的一尘,这个一尘我们很不容易体会,我们说一尘一个微尘,其实它比微尘小。最小的微尘,我们肉眼看不见,用现在科学的名词,应当是原子、电子、粒子、夸克,科学上的名词。因为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微尘,这一粒微尘,什么人可以看见?阿罗汉的天眼可以看见。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天人的天眼都不行,都看不见,阿罗汉的天眼能看见。这还不是最小的,微尘还能够分,再把它分成七分,七分之一佛学的名词叫色聚极微,那个阿罗汉看不见。色聚极微还能分,再分七分之一叫极微之微,这是微尘最小的,再不能分,再分就没有,所以也叫邻虚尘,跟虚空做邻居,不能再分,这是佛经里面所讲最小的。今天科学家发现的粒子,基本粒子、夸克,是不是佛经上讲的极微之微,那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