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净空法师-第1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唇玻庹罚趵砥趸�
三皈是什么意思?皈依佛是觉而不迷,我们从迷惑颠倒回过头来依觉悟,这叫皈依佛。皈依法,法是正知正见,我们从邪知邪见回过头来依正知正见,这叫皈依法。皈依僧,僧是清净的意思,六根清净一尘不染,这是出家人。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做出最好的榜样给我们看,我们想到皈依僧,就是从染污,精神的染污、物质的染污回过头来依清净心。这个叫真的接受老师教导,要保持不失,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是不是与觉正净相应,是不是真的从迷邪染回过头来依觉正净,那叫真的三皈,那不是假的。这是佛法修学的总纲领,总的方向、总的目标,你看你一入佛门,老师就传授给你。我们接受了,是不是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都想到觉正净?如果我们还是迷,迷而不觉;还是邪,邪而不正,我们的思想邪,我们的言行也邪;我们的心不清净,我们的身也不清净,起心动念是自私自利、是贪瞋痴慢,这就不清净,我们没有三皈。要说我们有三皈,我们三皈是反过来的,我们三皈是皈迷、皈邪、皈染,这就错了。迷邪染前途是黑暗的,迷邪染是三恶道,来生得人身都成问题。所以,没有前面十善,你就没有办法受持三皈。什么条件佛会传授三皈给你?你前面第一条做到了,“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你做到了,佛就传授三皈给你,把学佛的总的目标、方向传给你,你就向着这个方向,向着这个目标,保持住,不能越轨。怎样才能完成?底下讲“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众戒是觉正净的标准,你怎么样做就觉,怎么样做就是迷,《弟子规》是标准、《感应篇》是标准、《十善业道》是标准,再深入大乘的经藏,这才是真正的佛弟子。
你基础有了,你能够入门,入门之后要向上提升,最后一条,“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是第三条,这一条是大乘。声闻、缘觉,菩提心还没有发起来,你只要一发菩提心,就超越声闻、缘觉。这里面“深信因果”不好懂,我在早年初学佛的时候,这一句对我产生很大的困惑。为什么?它要摆在第一条,我一点都不怀疑,它摆在第三条,我的问题来了。为什么?它这个三条,诸位要晓得,第一条是人天善,第二条是小乘善,第三条是大乘善,大乘是菩萨,菩萨还不信因果吗?这问题来了。对菩萨讲深信因果,菩萨对因果还有不相信的?有,真有。对什么不相信?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不相信,这个深信因果是专门讲这桩事情。佛在大乘经论里面说得很多,许多的菩萨对于这桩事情有疑惑,所以世尊为了应机说法,说八万四千法门,说无量法门,让你选择,你喜欢哪个法门你就依那个法门学;修学,只要你方向不变更,目标不变更,决定可以成就。所以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你会有成就。
为什么特别讲念佛法门?因为念佛法门的成就快速,无论是什么人,三根普被、利钝全收,这法门还了得!其他法门不是一般人都能成就的,一定要跟他的善根福德因缘相符合,他才能修学;不像净土,净土只要你相信,只要你发愿,你相信这个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第一个相信释迦牟尼佛不骗我;第二个相信西方真的有极乐世界,真有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确确实实曾经发了四十八愿,接引十方世界一切有缘众生,有缘众生就是肯念佛,愿意往生,这就有缘。所以对这个事情深信不疑,他决定一生成就,修其他法门一生很难成就,这个法门一生就成就。
许许多多菩萨心目当中想这么一个法门,法门很容易、很快速、很稳当,这多好!可是诸佛说了这个法门,他又半信半疑,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情?这太容易了,太不可思议。太容易反而不相信,生起怀疑,这问题就严重了。所以大乘教里面佛常讲,疑是菩萨最大的障碍,把疑放在根本烦恼里面,根本烦恼是贪、瞋、痴、慢、疑,疑什么?就是怀疑净土法门,不是说别的。别的疑没有什么大关系,这个法门要是一疑的话,你这一生这么好的机会错过了,下一次再碰到不知道是哪一生哪一劫。经论上的话我们要相信,百千万劫难遭遇,偶然遇到了,遇到了信心不足,你看多可惜,当面错过。谁相信了,谁就成就,就在一生就成就。这个法门要修多久的时间?一般讲大概是三年,你看《净土圣贤录》、《往生传》里面,念佛三年预知时至,真往生了,瑞相稀有,真的走了。他不生病,站着走的、坐着走的,你看多自在、多潇洒!
我前两天看到一个文件,以前我没有听说过,云南鸡足山这个地方我去过几次,祝圣寺,虚云老和尚的道场,我也去参观过。就在这个庙里面,一个出家人,虚云老和尚的徒弟,这个人非常可怜。二十岁的时候,不认识字,生长在农村,做小工维持生活。这一年饥荒,没有收成,生活非常艰难,没有人雇他做工,他就可怜了,他没饭吃。听说虚老和尚这个寺庙他们在建寺庙,建寺庙当然需要小工,他就找到这个庙里来,他说我只要有饭吃就行,给我一点饭,我在你这里做工,帮助你们建寺庙,做小工。老实、勤奋,所以住在庙里大家都欢喜他,在庙里做了四年。这一年,建筑大概都完成了,老和尚传戒,他就发心出家,要求老和尚收他。老和尚看这个人非常好,话很少,什么苦事情都干,别人不愿意做的他去做,而且都做得很好,修苦行。没有念过书,不认识字。老和尚传什么给他修行?就教他念阿弥陀佛,就传授这个“南无阿弥陀佛”,教他念。他就学会了,无论干什么事情,佛号不离口,不干事情的时候,心里佛号不断。念了几年,寺庙里面老和尚修一个普同塔,就是寺院里面往生的出家人放骨灰的地方,他也参加修塔,每天搬石头、砌墙,他也帮着做。到快建好的时候,他给老和尚说,他说:师父,塔完成之后我来守塔好不好?老和尚听了心里一惊,这个话话里头有话。塔建好了他就往生了,他要第一个进塔。虚老听了没有答应他,他又说:好不好嘛!又说个好不好。老和尚说:好吧!别人听的时候好像在开玩笑的话,他是真的。
塔建好了,他自己坐化,他也没有告诉任何一个人,在庙后面,找了几把草堆起来,坐在草堆上盘腿打坐。他火化,用什么火?用三昧火,这不是人间的,这不容易!他的功夫如果没有得到念佛三昧,他不可能用三昧火焚身。念佛三昧是什么?一心不乱,这个功夫还得了!在庙里没有一个人瞧得起他的,走的时候这么殊胜,老和尚给他顶礼。三昧火,身体整个烧成灰,衣服如如不动,衣服没有烧,你们想想这是什么功夫?虽然烧成灰,还跟活人一样,实际上已经烧成灰了。手上拿的引磬,引磬把子是木头的,烧成灰了,引磬在,引磬是铜的。所以老和尚聚集大众,几千人来看,老和尚把他引磬拿在手上敲了三下,祝福他,你放心,你可以走了,他身体马上就倒下去变成骨灰,骨灰装成骨灰盒,他第一个进塔。真的,塔建好他第一个进去。这是什么功夫?这真正念佛人!虚云老和尚是禅宗道场,教这个徒弟教念佛法门,为什么?别的他什么都不会。念佛法门,佛在经典上讲,在《大集经》里讲,念佛法门是“无上深妙禅”,你得要相信才行!你怀疑,不相信,那就没法子。这是我们所听过的,古往今来这些念佛往生的人,什么站着、坐着走的,我们听的很多,见的也有,也见过,像他这样走,是用自己三昧火焚身的,这个我们没听说过。当时云南督军,这个地方上的领导人,军阀,那是民国初年的事情,唐继尧,听到这个消息,这是虚云老和尚通知他的,他带他全家老老少少都来看,赞叹,太稀奇了!为什么身体都烧化了,衣服没有动,衣服一点都没有动,这真奇怪!烧成灰了他不倒,他还是坐在那里。到老和尚送他的时候,唐先生全家跟着老和尚一起,对着具行法师顶礼三拜,老和尚敲三下引磬他才倒下去。当时云南省的新闻,这些记者都来采访,头条新闻报告。这是给我们做了最好的榜样。他的成就有秘诀,秘诀是什么?一心不乱,《弥陀经》上所讲的。念佛,功夫是什么?功夫就是一心不乱,心不颠倒,不仅是在临终走的时候心不颠倒,日常生活当中穿衣吃饭、工作应酬,心都不颠倒。心怎么叫不颠倒?与觉正净相应,与阿弥陀佛相应,与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相应,心不颠倒。我们想想,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想什么?不但是佛的行愿我们忘掉了,连佛的名号都忘掉了,那怎么能成就?
所以人在这个世间,世尊对我们教诲的确是真实不虚,佛在灭度之前,教导后世的弟子怎样学佛,他讲了两句话,“以戒为师,以苦为师”,这两句话太重要了。为什么我们的心是散乱的?为什么这个具行法师有这样了不起的成就?他就是从小苦吃太多,从小父母双亡,真正是个孤儿,没有念过书,不认识字,做小工,做小工是童年,我们讲童工。他二十岁才遇到虚云老和尚,老和尚收留他在庙里做小工。以苦为师,他知道人间苦,对人间没有留恋,为了讨生活,要做到让大家欢喜,全心全力工作,为别人服务,无依无靠,这是他成就真正的原因。所以无依无靠的人,想到我将来怎么办?不靠自己,没有人靠得住。特别是在现前这个社会,你要是生病了,谁照顾你?你的家亲眷属多,那行,有人照顾你。如果你是个孤儿,亲戚朋友什么都没有,这时你怎么办?你自己不能不发愤,不能不真干,全心全力依靠佛,佛真灵,佛真的帮助你、成就你。这是给我们做了最好的榜样,在现前这个时代,选择法门,除净宗之外,你选择什么?净宗还有五经一论,六门功课,全学未必能学好。应该怎么办?六门里面选一门,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要像具行法师一样,你会成就。你能舍得干干净净,这个传记里面讲的,他在往生前两天,把他自己衣钵,出家人就这点东西,都拿去卖掉,什么都没有了,只是身上穿的一件衣服,多余的全部都卖掉。卖了干什么?打斋供众,在寺庙里请大家吃饭。第二天他走了大家才晓得,他请客是饯行,他走了。什么都没有了,真干净!为我们真正做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你生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带来,死的时候一样带不去。留一个纪念,那就是他穿在身上的衣服,身体火化了,衣服完整的,衣服留下来给大家做纪念;留了一个引磬,引磬在云南博物馆里面。这真觉悟了,真会选择!老和尚慈悲,教他这么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他成功了。所以我们想到现前这个环境,我们要不以他为榜样,还是这样每天混日子,将来,古大德常讲,腊月三十你怎么过?腊月三十是形容,你临命终的时候你怎么办?所以法门的选择太重要了。
今天在这个时代,成就自己,成就别人,现在讲经说法很辛苦,别人未必相信。在台湾、在中国还算不错,还有不少人听;在外国,没有接触中国文化的,他不听,他不相信。外国的社会还是信基督的多,全世界信基督教的超过十亿,这是最大的一个教派,基督教、天主教合起来超过十亿。阿拉伯的世界,回教(伊斯兰教),他们告诉我,在全世界大概也接近十亿人。全世界的人口六十多亿,这两个教就占三分之一。佛教殊胜,能遇到佛的人与佛有缘,稀有难得。在今天的社会,修行的榜样少了,由于科学技术发达、印刷术发达,经书的获得比从前容易太多。从前太稀少,可是那个经真看作法宝,珍惜!现在因为印刷术发达,价格低廉,流通量很大,不稀奇,不重视了。在从前一部《大藏经》还得了,见到《大藏经》拜啊!现在看不见了,对于法宝不重视、不尊重。从前佛弟子见到佛菩萨的形像如同真人一样,他有那么样的恭敬心,现在这个现象看不到了。这都是佛法衰的原因、衰的现象。真正发心,发菩提心,要发心护持正法,从哪里做起?从自己做起,就把佛的这两句话做到,我能持戒,我能吃苦,你就真正能护持正法,真正能弘法利生;这两句话做不到那就难了,不是真的。持戒,《太上感应篇》、《弟子规》、十善业要把它落实,变成自己的思想、言行,那就叫真正持戒。有这个基础,再学出家或者是在家的戒律,佛法就兴了,我们就对得起佛菩萨,对得起祖师大德代代相传。每天读经,我刚才讲了,选择一门。五经一论里面,面面都讲到的是《无量寿经》,所以《无量寿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