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净空法师-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挥凶约旱囊馑迹谏胧裁囱难樱拖质裁囱印K苑鹪诖蟪私汤锩娉=病耙磺蟹ù有南肷保飧龌笆嵌缘摹V罘鹌腥颐歉杏Φ澜唬谴游颐堑男南肷挥行南搿U馐兰淅锩娴氖拢蘼凼且辣ā⒄ǎ颐墙不肪常辣ǖ幕肪掣ǖ幕肪常徽ɑ肪常导噬暇褪且辣ɡ锩娴娜耸禄肪常挥幸环ú皇谴有南肷V来有南肷颐遣拍芄惶寤岬椒稹⑵腥拱ò⒙藓骸⒈僦Х穑裁矗克嵌加心芰υ诹览锩嫦稚硭捣ǎ颐敲靼琢怂鞘侨绾卫窗镏谏⒗唇右谏⒗闯删椭谏U饫锩娼驳闹谏胖傅氖橇乐谏�
顺,这个顺字意思太深太广了,我们这个世间圣人也教我们顺。顺用在哪里?用在孝。什么叫孝?顺,顺就是孝。这是讲我们,我们的范围讲得还窄小,顺父母,孝顺父母。把孝顺父母扩大,引申扩大,孝顺一切众生,为什么?这个事情我们不知道,我们没有智慧、没有神通,不知道。佛告诉我们,《菩萨戒经》里面讲得很清楚、讲得很多,“一切众生”,这讲有情众生,“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所有一切有情众生,这些有情众生包括一切动物,这把六道里头都讲尽了。天道、修罗道、人道、畜生、饿鬼、地狱,这里面所有的众生跟我们什么关系?这讲伦常、伦理,跟我们有什么关系?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佛经上佛常常讲,“孝顺父母师僧三宝”,那这个顺的意思范围太大了,真的是尽虚空遍法界全含摄在其中。从这个地方,我们要真正能体会到慈悲,慈悲心、爱心、尊重的心。我们的心生不起来,现在人对父母那个孝心都生不起来,这是什么原因?这是烦恼、业障把自己的性德障碍、盖覆起来了,将性德转变成烦恼。佛告诉我们,这种障碍(就是业障)太多了,无量无边,佛菩萨把它归纳为三大类,这说话就容易了。第一类,根本无明,也叫做无始无明。根本的意思,那就是所有的业障就从这里出生的,像一棵树一样,这是根,这是本,那些枝枝叶叶都是从这根本生的,所以称之为根本。无始,这意思就更深,无始是什么?无始不是说这个理太深、事太杂、时间太长,我们没有办法找到它的根源才说无始,这是我们把意思全都会错了。无始真正的意思,它没有开始,没有开始那就不是真的,是假的,这个意思好,没有开始。世出世间任何事情都有前因后果,唯独无始无明没有因,它没有原因,所以它是假的。
无始无明一发生之后,我们的自性就变成阿赖耶。阿赖耶有因,那个因是什么?就是无始无明,就是一念不觉,那个是因。一变成阿赖耶,就是惠能大师说的“能生万法”,宇宙出现,宇宙是依报,我出现了。我从哪里来的?我出现了,我跟宇宙同时出现的。这个我,诸位要记住,不是这个肉身,那我们这个宇宙多少年,我们这个肉身才多少年,不能用这个肉身来代表。就是肉身有生灭,我不生灭,我没有生灭。惠能大师明心见性,跟我们讲得清楚,“何期自性,本无生灭”。自性是我,自性也是整个宇宙,宇宙是自性变的,我也是自性变的,我跟自性是一不是二,宇宙跟自性也是一不是二,我跟宇宙原来是一体。无始无明起了之后,很快的连带就起了分别、起了执着。阿赖耶这里头有三细相,“无明业相”,业是振动,业就是动,就是一念不觉,就是无始无明,业相。业相才现前,马上它就有转变,速度非常快,“转相”,什么东西出现?我出现了,正报出现,用现在的话就是精神的现象出现,这就是末那识,第七识。从第七识,也叫见分,这一出现,有见分,见分是能见,所见的现象出现了,所见是物质现象,“境界相”,境界相出现了,这是阿赖耶的三细相。从三细相就变现出六粗相,宇宙形成了。
我们是愈迷愈深,不知道回头。所以从常寂光,要知道自性就是常寂光,变成实报土;实报土里头不觉、迷了,就变成四圣法界;四圣法界又迷了,就变成六道轮回,愈迷愈深。迷得再深,实际上讲关系不大,只要觉悟,只要回头,回头是岸。我们今天从很深的业障,来问我们几时才能够修成圆满的佛果?从理上讲,一念,一念觉悟就回头了。诸佛菩萨给我们表演,我们在这一段期间里面,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这我们中国历史上记载的,外国是二千五百多年,他做了一次实验,在菩提树下把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就回归自性。像我们这个题目“妄尽还源”,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妄就尽了,尽了就还源,就成佛,一念之间。非常明显做给我们看。释迦虽然如是的示现,真正看得懂的人不多,可以说在当时、在这个地球上没有人懂。释迦牟尼佛示现找不到知音,那来怎么?来的时候就没意义了,就只有回归自性,就还源。这个还源的念头,就是回到常寂光,这还源念头才动,净居天人知道了,净居天是四禅天,那里头有修行人,三果的圣人在那个地方修行。他们聪明,立刻就下来,从净居天下来,他们有能力变现成我们人的样子,做代表向释迦牟尼佛请法,为我们大众讲经说法,教化我们大众,帮助大众回头。所以佛法要有人启请,没有人启请,佛菩萨就灭度。释迦牟尼佛恒顺众生,留在这个世间教学,接受启请开始教学,到七十九岁缘尽了,缘怎么尽?根熟的众生都得度,缘最重要就是根熟众生,根不熟的那个不算数,最重要就是根熟众生。什么叫根熟?最低限度有能力证阿罗汉果,佛出世,没有这个能力,佛不出世。证阿罗汉果,我们晓得,最低限度要把见思烦恼放下。一般讲,你真有能力断见思烦恼,你才能感得诸佛如来应化到这个地方,我们有感,佛就有应。真干,真放下,这前面讲的请佛住世,这是请佛住世的条件,不是口里随便说的,那佛请不来的。你真正发这个心,佛菩萨就来了,感应道交,立刻就示现。
我们今天这个世界上,有谁真正放得下?我们常常讲的,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的享受,放下贪瞋痴慢,这很难!但是,这是只在佛的门口,没进门,能不能感动佛菩萨应现在这个世间?不能,但是能感动小果圣人,他们教我们就足够了。所以不发大心怎么行?一定要发大心,特别是在我们现前这个阶段,现前这个阶段是乱世,人心反常,起心动念完全违背性德。性德是纯善纯净的,中国人的老祖宗说得好,“人性本善”,所以《三字经》第一句话就说“人之初,性本善”。这个善不是善恶的善,善恶的那个善都不善,这个善是圆满的意思,没有丝毫不善的欠缺,这是说什么?这就是讲自性。我们在这篇文章里面读到,前面读过,“自性清净圆明体”,那就是“人之初,性本善”,不但没有善恶、染净,所有一切对立都没有。我们现在的人起心动念,伦理、道德、因果全没有了,伦理、道德、因果都是自性善里面的东西,与性德相应,就是与本性相应,是自性的性德。这个地方讲的恒顺,这顺是性德,性德虽然恒顺众生,但是性德永远没有改变,不变随缘,随缘不变。
我们就经论的教诲,我们做了一个例子,这三种不同颜色代表妄想、分别、执着,黄色的代表无始无明,《华严经》上讲的妄想,妄想就是无始无明,蓝色的代表分别,红色的代表执着。《华严经》上讲的妄想分别执着,全都有这是凡夫。我们把我们的眼睛比喻作法性,外面的境界是法相,法性是能现,法相是所现,法相也就是法身。凡夫因为有妄想分别执着,完全迷了,迷了之后就扭曲,好像我们眼睛戴上眼镜,遮住了,外面什么都看不见,这是六道凡夫。同时你想想看,它有没有障碍眼睛?没有,这就是它与法性不相干。它是不是障碍外面境界?也没有,外面境界它也没有障碍到。这个东西虚妄,不是真的,它为什么起作用?你以为它是真的就起作用,就让我们永远不能够回归自性,所以一觉悟,它就没有了。这是比喻,到底还有个形在,实际上妄想分别执着你也摸不着,你也看不见,你也听不到,你也想不出来。妄想是什么?想不出来,所以叫妄想!妄就不是真的,我们不得已用这个做比喻。你统统放下就成佛,就回归自性,法性跟法相就融成一体,这叫常寂光净土,身土是一不是二,佛经上佛常常把它比喻作性海,也是说这个意思。
我们不能像佛、像大菩萨根性那么利,一听,他就放下,他立刻就成就,这个难。我们不是这种根性,佛教我们,你慢慢放,一点一点的放,先把执着放下,执着是最严重的烦恼,我们这红色代表执着,执着放下。执着放下,看外面好像戴太阳眼镜,就能看得清楚了,这是什么境界?这是阿罗汉、辟支佛,他们在这个境界里头,他们有分别、有妄想。如果再把分别放下,分别是蓝色的,把它放下,这个是只有无明,这是什么?这是十法界里面的佛、菩萨,这叫无始无明、叫起心动念。这个再放下,就没有了,回归自性,十法界就没有了。不但六道是假的,有执着就有六道,就现六道的境界,执着没有了,六道就没有了。执着叫做见思烦恼,见是见解,就是你看错了;思是思想,你想错了,你的想法绝不是正确的,你的看法也是错误的,这是六道。
六道是什么?实报土里面的一真法界扭曲了、变形了,像我们有了这个障碍,外面境界统统都变色、变形了,本善变成不善。你看看自性随顺,自性实在有没有障碍?没障碍到,我们这个比喻你能看得很清楚,它障碍不到,并没有真的障碍到我们的眼,就是障碍自性,没有,也没有妨碍法相;换句话说,与法性、与法相不相干,自以为有这个东西。这是什么东西?我们讲得粗一点,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贪瞋痴慢,就这个东西。诸位要细心想想,你去追究追究,自私自利在哪里?你到这个身体每个细胞里找,找不到。你看不到它,你抓不到它,甚至你也想不出来它,想不到,这个东西害了我们。要怎么样才把这个事情解决?不想就没事。佛确实有他的善巧方便,头一个你不要想身体,身体不是真的。所以《金刚经》上讲得很好,“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个寿者是什么?时间,告诉你时间跟空间都是假的,根本不存在。这个理跟事讲得深,它是真的,都是一种虚无飘渺的抽象概念,你生活在这里头,真是所谓作茧自缚,你跳不出来。所以佛菩萨称六道叫苦海,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只要你肯回头,不再想。头一个,不要执着身是我,可以说无量无边的烦恼都是从这个执着里生的。
第二个严重错误是对立,佛经上讲的边见,跟人对立,跟事对立,跟一切万物对立,有我、有你、有他,就对立。有对立就有矛盾,有矛盾就有冲突,错了、冤枉了,没有对立。在《华严》,这是大乘、一乘法里面,佛给我们讲,整个宇宙跟我们是一体,好比我们的身体是整个宇宙,我是什么?我是身体里的一个细胞。我们身体细胞很多,细胞跟细胞是不是对立?那一对立麻烦大了,不对立。细胞你不容易体会,器官容易,外面眼耳鼻舌,里面五脏六腑,不一样,它对不对立?它要一对立,人就生病,严重那就得死亡。它是和谐的、和睦的,它是一体的。牙齿跟舌头,一不小心牙齿咬到舌头,舌头咬破了,舌头跟牙齿对不对立?要不要报仇?没有,为什么?一体,知道是一体。一体和睦,身体健康长寿。如果身体眼睛都对立,眼睛好,耳朵聋,人残废了。每个器官都第一,这个人健康。我们地球上这么多个国家,一百多个国家,各个对立,所以这个地球社会麻烦来了。如果放弃对立,大家和睦相处,这不是世界和平吗?人人都享福,所以幸福的人生。佛在这里提示我们恒顺,顺是性德,像自性一样,无论我们起什么念头,起念头它就变化,它变化,随你怎么变,它不变,它能随你变。像道家讲的“上善若水”,上善是大圣,明心见性的人,他像水一样;你是方的,水流到你那里现出方的,你是个圆的,他流到你那边就现成圆的,他能随顺,他一点都不执着,他也不分别。
所以我们要想到性德是那么样的圆满,无论众生怎样分别执着,他不执着。见性,见性的人就不执着、就不分别,没有见性的人就分别执着。所以见性的人能够恒顺众生,你造作极重的罪业堕阿鼻地狱,他也随顺你,因为阿鼻地狱也是自性现的,离开自性就没有法相,相就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