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如意宝树史 >

第6部分

如意宝树史-第6部分

小说: 如意宝树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笳倨碓阜ɑ幔踊鸺δ昶穑安厝酥髂谮鞍偷娜ɡ杂谢指础;鸺δ辏来锢蹈丶未胱の平艿哪嗵潦保构迸晌鸶衤撑桑旃げ急ノ挚ǎ僮谄渌拢看锿郯�0顿月引兵还击,止贡派虽未能毁寺,但奇去隆雪(藏文)、奥那(藏文)等十八座格鲁派寺院,改变了这里的僧帽、法衣和教派。水牛年,昂0噶丹巴向觉隆(藏文)等地发兵。就这样,在小藏区即卫藏德地区自朗达磨起,政教法律法规一再松弛(如玛鸠所预言“佛陀圣教分宗派”和“持律比丘当军官,沙弥执械相争斗”,“骄横蔑视对立面,住居村庄淫妇女,饮酒食肉图享乐。如此冒名出家人,地上各处都充斥”。)人们各持偏私,生性暴野,胡思乱想。尤其一些形似出家实为俗人者自诩是出家上师和修密咒师,随自己心愿伪编见修,设遇与自见不同和对自己略有危害者,则不是看是否合契印度学者所说和佛语、教理,以此三者为见证,以理论辩,循从真谛、静寂于佛法,却受愚蠢施主之鼓动,引兵毁坏僧寺和三所依,危害佛教众生,使其他许多亦积下巨大恶业,自己往往为一小事,如外道咒师,通过诅咒,使许多圣贤和持教首领死亡,积下无边金刚地狱因。有人还承袭往昔的争斗诅咒法承,至今还有致力于此者(萨迦和噶玛噶举派)。藏地的一些小头人和龙保〔17〕幼稚无智,听信妇言,没有远虑,只为眼前无义小事忙忙碌碌,从而做出许多错事和不顺心的事。又,母牛年,藏绒的仁蚌哇·才旦多杰及其子班玛噶波时期占据桑珠则,统辖后藏,这时出现“藏堆王”。其后,第十绕迥的铁马年(公元1570年),止贡与达垅相战;水猴年,于吉雪地方帕竹骚乱,虽有二世达赖格敦嘉措调解,但复于木猪年仁蚌巴领兵到吉雪,造成一些危害,仁蚌巴撤兵后,于铁蛇年止贡发生内乱。四世达赖永丹嘉措从蒙古地入藏后,红帽阿旺曲扎将所献诗歌体呈文作歪曲理解,在希喀热绛巴·格勒伦珠等人时期复函攻击,由此噶玛和格鲁派稍得和解的归隙重建加深。噶玛辛厦巴原为藏巴汗的大臣,后任日喀桑珠则宗本,联合南北一些小头领,经过阿哇绒瓦(藏文)的属民反叛,控制了后藏大部。木蛇年,帕竹和雪迦那的军队进攻第巴吉雪巴的营地,杀死侍从多名,使双方的旧日仇火复燃,夏玛尔哇将写上“在那胸上三油城(指色拉、哲蚌、噶丹寺)尔等利角铜色众,对彼雄踞法界兽(狮子,喻噶玛派),以角(牦牛,喻格鲁派)相抵徒费劳,此不发生佛自知”等恶语的哈达献给拉萨大昭寺的觉卧佛,在吉雪第巴索南南杰时期,蒙古人对此进行了报复。铁狗年,噶玛彭措南杰和其子噶玛丹迥旺波带领后藏军队进攻前藏,但因慑于蒙古兵而撤回,占据了雅嘉雄(藏文),并于水鼠年将绛、江孜则等后藏大部分地区归于其统治之下,称之为“藏巴汗”(后藏王)。同时,重新集结兵力进攻前藏,夺取内邬宗,划分地方、宗、谿卡地段。土马年,噶玛丹迥旺波的恶业之果成熟,这个被恶魔迷窍的恶棍,貌似信仰噶玛巴,其罪恶行径丝毫不改,对于无可匹比、光明如日的佛教精粹黄色僧帽的格鲁派仍不死心,存心压服,藏历七月,使色拉、哲蚌寺发生宗教内讧,僧侣被迫逃往达垅,在拉萨和哲蚌寺后山数千人被杀。但誓愿法王护教祈愿誓言的法力无敌之故,他们的心愿并没有实现。当时,凭依(四世达赖)永丹嘉措的慈悲和修行自在兰巴热绛巴·索南扎巴(此师从希康热绛巴·格勒伦珠出家,师事四世班禅仁波且曲吉坚赞、达垅扎巴和第三世都那巴合传弟子桑结嘉措,听授许多教诫)凭借大威德幻轮。催请诛业法王,使藏第悉七兄弟的心识不能伸展,阻0了恶流的蔓延。那时,扎西则巴闻说后他的眼和舍受到损伤,但因真谛之力和他意续功德的展现,眼和舍恢复,依旧传授教言,传说甚至还能看清很细的毛,这些都是此师的功德。此后不久的铁鸡年,蒙古军队于绛塘岗(藏文)击败后藏军队,围困杰波日山(藏文)时,因班禅仁宝且的帮助,救出了近十万人,被抢夺的桑俄喀(藏文)等格鲁派寺院和寺属庄园神民,因慑于密咒瑜伽法力和施主蒙古大军的力量,他们不得不恭敬归还,这和心脏虽然被挖但空心壳仍存胸腔一样,低下的面容仍旧昂起了头。然而,由于坏心的黑毒根还没有挖掉,藏巴汗仍在寻求恶伴。以前,察哈尔林丹汗破除蒙古六大部的法规契约,引起内乱时,与许多人逃往喀尔喀。后来首领内部互相倾轧争斗,却图被驱逐,从喀尔喀跑到青海湖畔,击败土默特的火硕赤(亦称火洛赤)部,占据其地。他听信后藏红帽派热绛巴的话,欲灭格鲁派,于木猪年派其子阿尔斯兰(亦称阿巴兰)领兵一万余来到卫藏。但阿尔斯兰没有侵害格鲁派,红帽系热绛巴遂向青海湖的却图去信。后来他们按却图的回信所示计杀阿尔斯兰,军队亦如虹失散。这时,为支持藏巴汗从察哈尔而来的成吉思汗后裔林丹呼图克图汗(藏文)亦死于青海湖地区的夏拉塔拉(藏文)。后来,巴喀木(藏文)的白利土司顿悦多杰及其属众欲共灭萨迦、格鲁、噶玛、主巴等佛教教派,弘广本教。由于蒙古诸部中的厄鲁特诸王誓愿数代之间在动乱时期护持宗喀巴大师的格鲁派,这时已到了护教的时候。固始汗是厄鲁特四部之一和硕特部首领哈那(藏文)五个儿子中的第三子,为誓愿法王的化身,本名图鲁拜琥,后来藏人称“丹增曲杰”(持教法王译者),蒙古人称“固始汗”或“格根汗”(藏文),他在十三岁时击败果噶尔〔18〕人,二十五岁时曾和解厄鲁特部和喀尔喀部的武力争端。就在这个时候,他接到了第悉索南群培带给他要求护教的信,于是,带着大军,于藏历火牛年的正月来到青海湖畔(以巴图尔洪台吉为助伴),以一千之兵全歼喀尔喀却图的四万军队于乌兰和硕(藏文),并杀死却图。尔后,他去藏地,途径噶丹寺的二十七日黄昏,出现白光照亮一切的征象,成为他持教的缘起。是年冬,固始汗返回青海湖畔,安定辖境。兔年,击败喀木的白利,夺去其大部辖地,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捉住白利土司,投入监狱,放出全部被捕入狱的萨迦、格鲁、噶玛、主巴、达垅等派系的上师,将萨坦王(藏文)的绛地〔19〕以上地区统统收归权下。尔后,大军经前藏开赴后藏,于藏历水马年正月初八日攻下桑珠则等十三个大宗,二月二十五日生擒藏巴汗。固始汗本来不打算杀死藏巴汗,后当他听到藏巴汗曾在后藏什伦布寺侧修建噶玛派寺院,寺后筑起很高的围墙,取名“扎什思南”(意为威震扎什伦布寺…译者)等等情况后,十分气愤,遂装入牛皮袋(处死)。此后,开始修建十三座扎仓、寺院,于时轮历的年初三月望日,武力统一藏地三区。同时,固始汗又武力夺取喀木盒西藏交界地带噶玛派的香火庄园
部众,从而登上无畏狮子承举的法王宝座。当时,印度(科辛王)、泥婆罗(彦布王)、阿里等地诸王亦献来贺礼,藏人们也称固始汗是阿阇梨莲花生的化身。那时,整个佛教、特别是宗喀巴大师教派的宝贝白伞盖高擎于三有之颠,所有蒙古、藏地均统属于此伞盖之下。(亦由于却藏热绛巴·索南扎巴和第巴·索那群培的恩德)由此看来,对于宗喀巴大师的善妙之教无论如何侵害,都将是如施毒于孔雀,由于此教圣洁无暇,一切根本护法都会助伴护持,这时显而易见的。此法王政教双运之法规无可匹敌,其属下寺庙禅院及一切臣民均享安谧之乐,从而圆劫之喜庆仿佛来到了此土。往昔,宗喀巴大师显见弥勒时,文殊赐给多丹坚见嘉措〔20〕一本幻化书(藏文)。此书后来次第单传给瓦索·曲坚赞、成就者曲吉多杰、温萨·洛桑顿珠、桑杰益希、四世班禅·洛桑曲吉坚赞等。此书若由没有信仰者或见行不洁净者等观看,则字迹不显。出自此书的《授记明鉴》中说:“对于你的教法,在卫、藏交界地带出势力颇大的魔王,将加以侵害,魔持比丘装束,……然而将由一化身加持,而得平息”。此则预言在这个时候得到了证实。
  固始汗(在位14年)去世后,由其子达颜汗执掌藏事(10年)。达颜汗去世后,由其子达赖汗或称“宝王”者即位。其后,宝王之长子丹增旺杰即位,但为时不长。这些人执政期间,任职第悉的依次有:索南群佩(17年)、赤列嘉措(10年)、洛桑图多(6年)和洛桑金巴(3年)。此后,阿哇尔·桑杰嘉措从土羊年起任第悉二十五年,修建布达拉的九层红宫。火虎年,喀尔喀部和厄鲁特部征战,赤洛追嘉措〔21〕为之和解。丹增旺杰之后,宝王之幼子拉藏即位,但因丹增旺杰被毒毙、诅咒格鲁派上师和施主蒙古汗王、拉藏被驱赶到那曲等原因,拉藏引兵五百进攻藏地,以鹞捉小雀之势击败十三万户及工布等地大军,于木鸡年杀死大第桑杰嘉措,复做藏王十三年。期间,一度教派不定,元如(藏文)的蒙古汗王噶丹洪台吉听说后,又有送礼的一些事件发生(桑杰巴送给拉藏汗马鞍),于是引兵击藏,火鸡年拉藏兵败,曾整顿佛教,清除污垢。此后于铁鸡年,青海和清朝的官员、大军从塔尔寺护送(七世)达赖格桑嘉措到前藏。自此清朝重新管束藏地,委任香·康济鼐为第悉,七年之内,卫藏平安幸福。此后,魔类大臣隆布鼐(多杰嘉波、阿博罗桑)等挑起内战,火羊年杀死第悉康济鼐。这时,后藏的颇罗鼐台吉发动后藏和阿里之兵,与前藏的六万户和工布之兵交战取胜,俘获杀害康济鼐的首要人物,待清军到来后将彼等处死。从土猴年起颇罗鼐被委任为第悉,上师仁波且格桑嘉措一度请至喀木的噶达〔22〕八年,后复由奉清朝〔23〕雍正皇帝之诏的章嘉活佛仁宝且益希丹贝仲美(亦名阿旺却吉扎巴)请至西藏,置藏地于安宁。颇罗鼐(其内心信仰宁玛派,但因慑于清朝和蒙古……)任第悉二十一年间,于拉萨设祈愿供,其规模堪与宗喀巴大师所献相比,并为噶丹和宗喀巴的塔尔寺新铺盖金顶,维修哲蚌寺的大经堂和桑洛扎仓的密殿。第十三绕迥的土龙年(公元1748年),颇罗鼐郡王去世(被诅咒而死),其子达赖巴图尔〔24〕一位举止粗野凶残者管辖着卫藏。
注释:
〔1〕梨波底(藏文):蔡巴·贡噶多杰 《红史》中说他是杰桑王的小儿子。
〔2〕三哲:愿意不清,疑指藏地的卫藏、朵多、朵麦三区。
〔3〕斑足王(藏文):古印度一国王名,相传此王足色斑杂,杀人甚多,断人指头以为项链。
〔4〕猛光王(藏文):即迦旃延那王,相传此人秉性凶暴,后来经释迦牟尼教化向善。
〔5〕天赤七王:原文只列六赞普名,据《王统世系明鉴》,梅赤赞普之后尚有达赤赞普。
〔6〕升:指藏升,每升盛青稞约一斤2两。
〔7〕上师仁宝且格桑嘉措:即第七世达赖喇嘛。
〔8〕耶则瓦(藏文):指《青史》作者桂译师循努贝,由来不祥。
〔9〕上师仁宝且第五世:指第五世达赖喇嘛阿旺洛桑嘉措。
〔10〕邬坚林巴:宁玛派掘藏师,公元1285年,他从前藏桑耶和协扎地方掘出《莲花生本生传》。
〔11〕红山宫:即拉萨红山上的布达拉宫。
〔12〕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藏文名(藏文),直译是《文殊根本续》,由释迦罗哲于十一
世纪初将梵文本译为藏文,共三十六章。《汉藏大辞典》等将此经名译为宋代天息灾所译《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但天息灾所译共二十卷,内无松巴堪布所引授记(详见《大正藏》第二十册密教部三,第855页至904页),疑汉藏译本非出自同一梵本。
〔13〕香仁波且:指宇扎巴·宗哲扎巴(1123…1193),开创蔡巴噶举派,尊称为“香众生怙主”。
〔14〕素尔本(藏文):此处指萨迦本钦管辖下的万户长。
〔15〕森本:负责上层大贵族衣服起居等内部事务的侍寝官。
〔16〕赤曼兰巴:全称热绛巴曼兰贝巴·勒贝罗哲(?1491),后藏叶如北部地区人,公元1480
年起任噶丹寺第八任赤巴,直至去世。
  〔17〕龙保:头人属下的办事官员。
  〔18〕果噶尔(藏文):直译“白头”或“缠白头巾者”,今新疆境内当时的一个部族。疑即多罗那他《印度佛教史》中的“吐货
罗。”
  〔19〕绛地:今云南丽江一带地区的古名,在明代为沐英王封地。
  〔20〕多丹坚贝嘉措:宗喀巴的出名弟子之一,他与喜饶扎巴、坚贝扎西、贝姜等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