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如意宝树史 >

第23部分

如意宝树史-第23部分

小说: 如意宝树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舾尚≌郏蚪倌甑笔苯鲈诟鞔蟪苏咧湔郏捎诖蟪司渖形垂愦饰匆鹕胖诘恼邸�
 迦腻色迦王去世后,在北方阿湿摩波兰多(藏文)地方有位叫阇胝(藏文)的长者,他迎请西方摩卢(藏文)地方的有部大德世友(藏文)和吐货罗的大德妙音(藏文)到其家乡,供养此二师及三十万比丘共十二年,并发无上菩提之愿,现出得成就的瑞兆;迦腻色加王之子于布色羯罗伐底宫(意具广宫)供养以圣者广成子(藏文)为首的万名比丘共五年;在东方的华氏城,有位叫毗度(藏文)的婆罗门写造出许多三藏经典;在波吒厘子城出有阿罗汉阿湿婆崛多(藏文)及其眷属阿罗汉难陀密多罗(意译为喜友)等;在西方,有名叫叉湿婆(藏文)的国王也信仰供奉佛教。特别,自难陀去世后,在印度弘传的大乘一度衰微,但在西南方的守罗史吒(藏文)国有位叫鸠梨迦(意译为具种)的婆罗门请来昂伽地方的阿罗汉难陀(藏文)讲授大乘法。这里大乘法一度弘传。后来,萨罗达(藏文)奉行密咒,证得法流禅定,从事部三怙主(观音、金刚手及文殊)和弥勒等处听受大乘经典,出现阿毗达迦(藏文)、罗睺罗密陀多(藏文)等唯识派师五百余众,属于该派的大乘师可能即在此时出现。虽有是说,但唯识派龙树在前半生撰理聚五论时,唯识派盛行。其他学者言,当时不仅声闻部,且唯识亦应遮除,后来写《宝鬘论》等时方予遮除,但这和唯识派前后出现的时间不相符合。
 当时,国王罗叉湿婆在阿部(藏文)山顶上兴建了五百伽蓝,将这些大乘师请去,并献眷属一千,听彼等讲授大乘教法,《宝积经》、《华严经》、《入楞伽经》等大乘经典亦在此时从天神、龙、乾达婆(寻香)、罗刹等处请来人间,写成经卷献给众比丘,后来这些经卷被请到那烂陀寺(藏文)。那时,众声闻不悦,诽谤大乘,但当时一千声闻中仅有个别大乘师,如同莲园中的白莲一般。
 在摩揭陀有名叫牟陀伽翟民(藏文)和商羯罗主(藏文)的婆罗门兄弟二人,其种姓之神虽为大自在天,但牟陀伽罗翟民对此怀疑,商羯罗商羯罗主则信奉佛陀。二人受其母教诲,修成神行成就,前往盖罗舍山(意雪山),看到大自天夫妇向飞来的五百罗汉敬礼,兄弟二人遂虔信佛陀,回到故乡后,受持优婆塞律仪(近事戒),区分佛教和外道的优劣,写成《殊胜赞》和《胜出灭神赞》,在集市及集会处歌吟。兄弟二人还在金刚座各供养五百名声闻比丘,在那烂陀寺各供养五百名大乘师。
 那烂陀是舍利子诞生、入灭的地方,曾有婆罗门的村庄,后来村落空废,仅存舍利子之塔,阿育王曾供养此塔,并建造了佛堂此后,牟陀伽罗翟民兄弟在这里建佛堂八座,往昔的诸大乘师迁来此地,法产随之扩大。至萨罗诃(藏文)和龙树时期,这里的大乘教极为兴盛。
 此后,在阿波兰多伽有法王旃檀波罗(藏文)。此王享年二百岁,在他执政时期,他的一位婆罗门朋友叫“因陀罗度卢婆”(藏文)者修持帝释法,写成《因陀罗文法》二万五千颂。约在旃檀波罗王即位之时,大波罗门罗睺罗贤(藏文)(亦作萨罗诃)出生于东方阇尼城(藏文)所属的毗婆沙(藏文)地方,为婆罗门空行母之子。当他信迟婆罗门教(白天)和佛教(晚上)时,饮用扮作买酒女的金刚瑜伽母所赐之酒,引起众婆罗门的非议,他在宝贤王(藏文)和众婆罗门面前说:“我若饮酒,······”投石于海立水面而不沉,又将手放在酥油、芝麻油锅中炸、放在滚沸的统液中烧等,都不能伤害,于是众人信服他,皈依了佛教,有人云,他曾去那烂陀寺,从大德后黑色师(藏文)或其弟子罗睺罗光(藏文)受具足戒,后任那烂陀寺座主,座主,也有人云,他曾拜依阿阇梨无寻思(藏文)等,以秘主金刚手为主要本尊,修学大乘显密经典。当时,有大德迦摩罗迦跋(藏文)、迦尼(藏文)、扎迦萨达摩末尼(藏文)等许多中观师出世,请来大乘显密教法;在尼古城(藏文),有精进(藏文)比丘出世;在婆罗奈斯,有说一切有部的觉天(藏文)出世;在迦湿弥罗,有经部的阿阇梨祥受(藏文)等出世,弘广小乘教法。当时,大德后法救(藏文)、妙音(藏文)、后世友(藏文)、觉天(藏文)等四人称之为有部四大论师,各有徒众十万。另外,在具卢(藏文)有婆罗门达弥迦(意译为具法),在诃鬙多补罗(意象城)有婆罗门毗梨耶婆那(藏文)等,各修建佛堂一百座供养僧伽。
 4。旃陀网世系时期
 那时,在东方的潘迦罗国(藏文)有属于月种姓的第一月统王诃梨旃陀罗(藏文)出世,彼有眷属千人共同修得持明悉地;婆罗门罗睺罗(藏文)曾从欧提毗舍国王毗苏迦罗婆(藏文)等受学金刚乘教法,于南方摩罗诃吒(藏文)地方拜依化作箭师之女的瑜伽母,修学大手印法和密咒三行【29】,获得悉地,被称之为“萨罗诃”(藏文),他以道歌教化国王等五千人,使之悟见真谛,最后去吉祥山,修炼虹身,驻锡多年。在罗睺罗之前,密乘四部基本形成,除《般若经十万颂》外,诸大乘经典也已出现,密乘瑜伽亦早以隐匿状态修持传播,出线了不少瑜伽师。《妙吉祥根本续》中云:
 “密乘分三部,
 修法亦为三,
 三之三时期,
 即许三修成。”
 按是说,修静猛妙吉祥文殊的三时中,第一善时即初期为阿育王时期,迪尔时即中期为阿阇梨摩梨支(藏文)等人时期,第三时即末期为许多天、人、龙出世时期。另外,有人将阎摩敌瑜伽师的出现分为五个时期,即修欲悉地时期(200年),有国王耶舍薄伽(藏文)(东方)、毗舍耶悉陀(藏文)(南方)、波罗沙摩(藏文)(西方)、敢陀罗提婆(藏文)(北方)和迦湿弥罗的诃梨诃罗商主之子阿罗(藏文)和萨罗(藏文)等出世;有害者时期,有烂遮那伽(藏文)和婆罗门善成(藏文)等出世;定行时期,有阿阇梨罗梨多伐折罗(藏文)等出世;支分行时期,有小罗梨多(藏文)和中阿摩迦诃(藏文)等出世。这些瑜伽师均称为“诸依止阎摩敌成就者”。
 阿阇梨龙树(藏文)出身于南方皮多罗婆国(藏文)的婆罗门种姓,出生时,一位相师曾预言:若宴请普通人、婆罗门和比丘各一百人,此儿可活七年七月零七日。父母按此办理,将近七年时,不忍心见儿死去,让人带着儿子浪迹他方。他行至那烂陀寺,遇见萨罗诃,受无量寿灌顶,颂其密咒,得以增寿。此后,依止座主罗睺罗出家,学习说一切有部经典八年,学成善巧,并向萨罗诃受学集密灌顶秘诀,十九岁时从座主罗睺罗受近圆戒,取名“具祥慧言”(藏文)继修大孔雀法和鸠卢俱哩(藏文)等法,获得颇多共同悉地,尤凭亦摄生术【30】修成金刚身。他曾向跋罗婆(藏文)请授教诫,于林婆罗(藏文)虽取得变金术之药曲,但未能变成真金,复向一卖酒女请问教诫,终于修成变金术,于灾荒之年供职那烂陀寺时,供养大乘僧侣的生活。他修持旃提迦(藏文)天女法,在十二年内让天女向僧众供给一切资具。一次他在说法时,安止龙王(藏文)的两个女儿来人间听法,将他请到天龙住处,从龙界请回底部未全的药泥塔及许多陀罗尼,从此称他为“龙树”。他在梨喀罗木增(藏文)用变金术广施布施;他曾向婆罗门拘诃耶尸罗(藏文)弟子三藏师诃耶波罗(藏文)之门徒诃耶翟沙(藏文)学习《救度母续》等;他从多纽迦吒迦道(藏文)请来《大黑天续》(亦译《摩诃伽罗续》)和《鸠卢俱哩续》等。自此以后,在印度再没有新的大乘经典出世。继后,他于中印度修建了一百零八座佛殿,设置大乘法产,献给摩诃伽罗(大黑天)护法像。为了保护金刚座的菩提树不受大象的损害,他树立石碑,用石格子围护之周围,外建佛塔一百零八座;为了防护金刚座东侧的水患,他分别在七块盘石上雕刻释迦牟尼佛像,形成水堤状;在南方,他为米聚塔修建了围墙,塔与围墙之间建佛堂一百座;在其它地方,他也修建了佛殿,曾利益非人;在南方的阇吒僧伽罗(藏文)曾论败五百外道师等,总之,广做了佛事。后来,他受救度母的催劝,去吉祥山修持,商羯罗王(藏文)的幼子薮沙迦底罗摩(藏文)心怀恶意向他乞头,《显句论》中说他施舍自己的头后去西方净土,将头抛出约一或四旬远,后来抛出头颅返回重接于头上,又利益众生。藏地相传,龙树住中印度二百年,住北印度和非人之地十二年,住南印度和其它地方二百年,住吉祥山一百二十九年或一百七十一年,共享寿五百多岁。有人按龙树于龙种姓灯佛(藏文)尊前发心的说法说他曾三宣法音,即第一,教诲那烂陀寺比丘商羯罗(藏文)等,向律戒松驰者讲说律经,整饬戒规;第二,年近一百岁时,破斥商羯罗破遮大乘的《理庄严论》,从龙界请来《般若经十万颂》,著理聚五论【31】,开深奥中观大车之轨;第三,去北俱卢洲途中授记王子耆多迦(藏文)将为王,返回赡部洲后向此王赐《宝鬘论》,当人寿八十岁时期他已年高五百岁,这时得到《大法鼓经》等,造《赞颂集》。
 龙树得佛陀悬记的情形大致如前文所述。《大云经》中说龙树“于信光刹土佛智生处光中正觉”。有种《八十四位大成就者史》中说,龙树出生于迦尼吉(藏文)所属的迦肖罗(藏文),去那烂陀寺学成善巧,在修持时显见救度母,他于王舍城用密咒役使十二女鬼为他提供生活资具,修持十二年。他欲将迦诃多尸山(藏文)变为金山,因妙吉祥文殊劝说如此会称为纷争只因而终止。他去吉祥山途中遇一河流,一位牧童背他过河,他将一根木棍变成大象赐给牧童酬谢。此童靠着头大象成为跋诃多那国(藏文)萨罗跋那多(藏文)王,统辖十万村庄、八十四部族共一百年,后付国政给王子(旃底鸠摩罗),自己去吉祥山闻法修持,最后梵天化作婆罗门,求龙树施舍头颅,当龙树施头时,国王(萨罗跋那多)生悔心,故龙树于此地圆寂。该书还说其身将在弥勒时期再度饶益众生。
 龙树的心传、近待弟子等贤哲大德颇多,在共同的觉象中,他在吉祥山修持,获得第一或第七地,以随顺的三十二种名号相庄严;非共同的密宗之规认为,他于此生获得持金刚果位,这在《月灯明论》中有阐述,观之便知。龙树在中年时,与净行难陀(藏文)、圣军(藏文)、正谛(藏文)等三人奉持唯识学规,被称之为早期瑜伽行师。
 当时,在欧提毗舍国,有纹阇王(藏文)及其一千眷属修持明法;在西方摩腊婆国(藏文)的兜陀诃梨(藏文),有堡至提婆王(藏文)及其一千眷属依止真言道获得隐身成就;在摩揭陀国的那烂陀,婆罗门须毗瑟纽(藏文)建佛殿一百零八座,广事供养。
 此外,当时商羯罗贤王(藏文)有一个排末的妃子略通声明,一次国王与妃子在林园戏水时,国王用水泼洒妃子,妃子说了句“玛摩多迦斯尼遮”的话(意即“不要向我泼水”),国王将此语与南印度的方言相混,误解为“给我芝麻油炸的泥婆罗豆饼”,给饼予她,因此受到妃子的讥讽。当时,龙树的朋友婆罗门流支(意译为胜爱)在东方的罗罗(藏文)地方修持观世音菩萨十二年,获得成就,役使摩诃迦罗(即大黑天)神,在西方删底婆诃那王(藏文)和婆罗奈斯的毗摩叔迦罗(藏文)王的国度里,以八种成就利益有情。最后,婆罗流支来到南方,陪侍国王(商羯罗贤),国王欲向他学习声明,他以明咒法力召来施舍龙王(藏文),设帷幕屏,让龙王撰写《波尼声明摩诃婆舍释》,自己于帷幕外笔录。一次,他揭帷幕观看,见一大蟒,龙因羞渐遁去,注释仅成二万五千颂,其后的一万二千颂则由他补写。写成后献给国王,但国王对此不能相信,命其舅父婆罗门飒多跋摩(藏文)修六面童子法,获得成就后,六面童子向飒多跋摩讲授以“悉途跋那三曼那耶”起首、每十五句为一颂的《因陀罗文法摄义》。相传后由飒多跋摩将此文法录出,上添沙波多跋摩(藏文)和婆罗流支所写文法,成为《迦罗波须多罗文法》(藏文)。此文法如由各种色彩集合而成的孔雀尾,汇集必需的声明要义为二十五品四百颂。该书写成后献给国王(商羯罗贤),国王按此学习,成为智者。
 往昔,婆罗流支受婆罗奈斯国王毗摩叔迦罗(藏文)供养时,国王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