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谬人格-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系,这就是广义的冲突。 这时一个外人突然出现,看见他们在谈话,这两个人发现有第三者把自己看成“他们”
,就立刻意识到自己(谈话人)是共在的,是“我们”。与“我”的存在是在“他”的注视下实现的一样,“我们”的共在也是在第三者的注视下实现的。 比如说,一个阶级中的人是怎样意识到自己属于某一阶级的呢?一般人会认为是他们共同的生活水准、共同的生活方式和类似的生活遭遇造成的,但按照萨特的理论,阶级意识的产生只能是别人把他们“看成”一个阶级的“注视”造成的。 一个社会由于它的经济和政治结构,分化为压迫阶级和被压迫阶级,那就是压迫阶级的处境向被压迫阶级提供了第三者的形象,提供了“他人”
的注视,而不是由于被压迫阶级工作的艰辛,生活水平的低下或难以忍受的苦难。 因为“生活水平是相对的东西,并且随着不同情况对其估计也不同,如果人们按照他们所遭受的痛苦本身去考察,那么,与其说这些痛苦使人们联合起来,不如说它们会使这些人孤立起来,一般说来,它们是冲突的来源。”
(《存在与虚无》第541页)那么,被压迫阶级的成员把他们艰辛的生活与压迫阶级的优裕生活进行对比,是否能产生阶级意识呢?萨特认为,也不能。 这样的比较充其量只会引起一些个人的嫉妒和绝望,它没有使一个阶级自觉地团结起来一致行动的可能性。 在被压迫阶级成员之间,存在着大量的基本冲突,存在着个人之间的爱与恨,存在着利益的竞争,这些随时都在阻止着他们形成“我们”这
111
601萨特:荒谬人格
个整体的概念。 那么被压迫阶级的阶级意识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
是压迫阶级造成的。是奴隶主造成了奴隶阶级的意识,封建主造成了农民阶级的意识,资产阶级造成了无产阶级的意识。 他们不仅是有支配权的人,而且还是第三者,他们在被压迫阶级之外注视着被压迫阶级,从而使被压迫阶级的实在性得以实现,使其切实地感受到“我们”的存在,感受到“我们”是同一个阶级。这个道理也可以用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 中国的父母总是免不了要干涉儿女的恋爱婚姻,但其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本来还有些犹豫不决的恋人因家长的反对而坚定了决心,本来在闹矛盾的一对青年因家长的反对而停止“内战”
一致对外,于是,本来很可能成不了的事反而因为家长的反对而弄成了。 在这种情况下,性急的家长是在不自觉中充当了造成恋人“共在”的第三者,他以他的反对来使一对恋人觉得“我们”是一体的,反对越强烈,“我们”就越需要“枪口对外”
,“我们”就团结得越紧。 于是家长没有办法了,只得由他们去,他撒手不管了,谁知没人反对,这对小冤家反而自己散了。 因为没有第三者的注视,我们已经不存在,他和她的冲突显出来了。于是我们看到,这里的共在——“我们”
,基本上只是一个作为对象的共在,是作为宾语的“我们”。萨特认为,作为主体的共在应该只有一个意识,只有出现了意识的整体的时候,整体才能成为主体,而这只不过是人们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的主观体验而已,在现实的共在中,在实际的“我们”的内部,个人之间仍然是处于冲突之中的。
112
勇敢地承担起自由yongandechengdanqiziyou
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并不否定人的绝对自由,恰恰相反,冲突的根源正在于人是绝对自由的。 对此,萨特其实一点也不悲观。 他认为,如果人能认识到自己的自由,勇敢地承担起自由的责任,承担起自己的存在,那么人生就完全可能不像《间隔》中所表现的那样。关键在于不要像加尔森等人那样徒劳地逃避与他人的关系,逃避自己的自由,而是要勇于正视自己的自由,反抗他人的压迫,使自己的存在真正存在起来。如果你敢于承担起自由的责任,那么他人的限制就不仅不能
113
801萨特:荒谬人格
否定你的自由,而且还是你自由实现的必要条件。 人生的辨证法是:英雄是困难造成的,正如“犹太人是排犹主义造成的”
,“他人的限制使人的自由客观化”。
关于人是自由的,这我们可以相信,因为萨特已经作了必要的论证,在本书第三章第一节中,我们已经顺着萨特的思路去论证过了。 尽管这种论证还不够严密,也许还不能让所有的人完全信服,但毕竟还算是一个完成了的论证。现在,使人感到很不大放心的是萨特关于人是“绝对自由的”这种观念。 我们知道人总是受限制的,我们随时都能感受到外部世界的种种限制,说人是绝对自由的,是否有讳常情、有悖常理呢?
一、人是绝对自由的吗?
要弄清人是不是绝对自由的,首先要弄清“绝对自由”
到底是什么意思。 一般所谓的“绝对自由”就是不受任何限制,行动和思想都如天马行空,随心所欲。 在这种一般意义上说人是绝对自由的,实在是痴人说梦。 但这并不是萨特所说的人的绝对自由。恰恰相反,萨特十分看重的“死”
、“他人”
等,都是对人的重要限制,萨特之所以提倡存在主义,就是要研究在这些限制之中的人的存在。可见,他说人是绝对自由的,绝不是说人的存在是绝对不受限制的。 那么萨特所谓人的绝对自由到底是什么意思呢?钻进《存在与虚无》中去找,那未免枯燥,在上一章中我们刚刚才陪着他钻了那么久的概念堆了。 幸好萨特自己也是个讨厌枯燥的人,他也不愿意让
114
勇敢地承担起自由 901
“人是绝对自由的”这类关系重大的命题只有一副枯燥的面孔。 在1946年,也就是《存在与虚无》出版后的第三年,萨特又推出了他的重要剧作《死无葬身之地》,其中对人的绝对自由问题作了生动形象的说明。《死无葬身之地》塑造了几个在极限环境中仍然保持着自己的自由的英雄。 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 盟军胜利在即,而五个游击队员卡诺里斯、索尔比埃、昂利、吕丝和弗朗索瓦却在一次战斗中被敌人俘虏了。 他们是因为执行了一个愚蠢的命令而遭到失败的,他们的三百个战友全部在战斗中牺牲,只有他们的队长若望得以逃脱。 这几个被俘的游击队员将被枪毙的命运几乎是注定的,而在这之前,敌人还要用酷刑逼迫他们供出他们的队长若望的下落。他们并不怕死,也不想在敌人的酷刑面前屈服,但他们确实都不知道若望的下落,所以他们不知道他们与敌人的这种抗争有什么意义。他们都明白自己将“毫无价值地受苦,不知有什么价值地死去”
,看不到有什么斗争实际意义,但他们还是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意志战,绝不在敌人面前示弱而丧失尊严,绝不像懦夫那样死去。 这样,是做英雄还是做懦夫本身,就成了斗争的唯一意义,成了他们忍受那难以忍受的痛苦的唯一意义。首先被敌人带去用刑的比尔索埃,他忍受不住难耐的疼痛而嚎叫起来。 就在人们在议论索尔比埃在受刑时是否应该因痛苦而叫喊的时候,队长若望被带进了牢房,不过他没有像一般重要囚犯那样给戴上手铐。 他是在路上碰到敌人一支巡逻队被捕的,他的真实身分还没有暴露,所以他完全有机
115
01萨特:荒谬人格
会获释,脱身出去通知其余的战友们转移,到别处去坚持斗争。这样,被俘的游击队员们的斗争立即就有了实在的意义:为队长保守秘密。 为此,他们团结一致,与敌人展开了顽强的斗争。现在我们可以考察一下这些游击队员们的处境:他们已经被关起来,而且随时都可能拉出去枪毙,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还是自由的吗?剧作向我们显示,他们是自由的,而且是敢于正视自己的绝对自由的真正的英雄。半小时后,刚才还在受着“无意义”的痛苦,并因痛苦而惨叫过的索尔比埃被押回来了。 他一见若望也被捕了,反而感到来了精神,因为他终于有一件事情可以向敌人隐瞒了。同时他又担心,他怕自己经不住酷刑会把真相招出来,成为懦夫和叛徒。 因为现在若望的秘密既给他提供了作真正的英雄的机会,也给他提供了当叛徒的现实可能。卡诺里斯被带出去了。 他经受住了敌人的酷刑,没有叫喊。昂利被带出去了。 敌人用两根棍子插进昂利的两只手腕里,不停地绞动,昂利熬不过剧烈的疼痛,终于叫喊了。 但他宁死不屈。 敌人无奈,只好把他送回牢房。 他们又把索尔比埃带来,企图从他身上打开突破口。敌人把索尔比埃绑在椅子上,命令士兵用钳子将他的手指甲一个一个地拔掉。 对疼痛非常敏感的索尔比埃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他只好假装愿意招供,骗敌人给他松绑以后,他跳楼自尽了。恼羞成怒的敌军官下令把女队员吕丝带来。 敌人对吕丝
116
勇敢地承担起自由 11
进行了百般侮辱,最后强奸了她。 但她没有招供。 她担心的是弟弟弗朗索瓦,他太年轻,意志也不够坚强。 她要弟弟无论如何要保持沉默,使敌人丢脸,但弗朗索瓦早就被吓破了胆,他口口声声地说要揭发队长若望。 于是昂利等人处死了弗朗索瓦。 吕丝安慰昂利和卡诺里斯,说是敌人通过他们的手杀死了弗朗索瓦,作为他的姐姐,她认为他们没有罪;而且他一死就是自己人了,他保住了大家的秘密。 她说,同大家在一起,她不感到孤独。 他们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若望想了一个两全的主意,他说如果敌人放他出去,他就把一个战友的尸体拖到他们藏武器的山洞里,冒充他自己。当敌人再审问他们的时候,他们就可以说出这个山洞的秘密,可以免受痛苦了。 话刚说完,若望被敌人叫出去放了。第二天早晨,绝望的敌人企图从那个叫弗朗索瓦的孩子打开缺口,可是他们得到士兵的报告说,弗朗索瓦已经被弄死了。 他们只好下令把剩下的三个游击队员都带来,并向他们保证,只要他们供出队长,就让他们活命。 听到他这样哀求他们活下去,吕丝高呼胜利了,他们终于在精神上压倒了敌人。 她大声痛斥敌人的兽行,使敌人大为恼怒,正要对他们用刑的时候,卡诺里斯说话了。 卡诺里斯说他准备供,但他需要单独与吕丝和昂利呆一会儿,好说服他们。三个游击队员单独在一起的时候,卡诺里斯解释说,他刚才是骗敌人的,他并不怕死,但他们没有权利死得毫无意义。昂利却说他不愿在弗朗索瓦死后再活下去。卡诺里斯说,如果你今天死去,人家盖棺论定:你是出于自尊才杀死了弗朗索瓦的,这就永远确定不变了。 而如果你活下去,那就什
117
21萨特:荒谬人格
么也尚未确定,人们评判你的每一个行动都要根据你整个一生。 如果你还能工作就让人杀死,那就没有什么比这更荒谬的了。 吕丝本来也坚决不同意卡诺里斯的计划,但经卡诺里斯的劝说,她最后同意放下自尊心,以便把敌人引到错路上去。敌人果然上当了,但还是枪毙了他们。那么为什么说这些游击队员是敢于正视自己自由的英雄呢?他们在什么意义上是“自由”的?
从人身自由的意义看,这几个游击队员是最不自由的,他们已经被囚禁,他们的生命掌握在别人手中。 可见,萨特所谓的自由不是人身方面的自由,他更不是像有的人那样在“为所欲为”的意义上使用自由一词。 通过剧情的显示,我们可以确认,萨特所谓的自由是指人的精神方面的自由,是人自由选择人生,掌握自由命运的自由。 萨特的英雄们面临着最为严酷的处境,在一般意义上讲,他们是最不自由的。 但尽管如此,他们仍然有两种以上的选择:屈服,或不屈服;像英雄那样高傲地死去,或作为懦夫、叛徒而活着;机动灵活地与敌人斗争,或是宁折不弯保持人的尊严。 所以,他们仍然是自由的,他们仍然可以作出自由的选择。 英雄与懦夫的区别,不在于他是不是怕死,是不是怕苦怕痛,而在于敢不敢正视自己的这种自由。 所谓正视自己的自由就是自己承担起自己的存在,自己选择自己的本质。 在这个意义上,萨特是强调人的自由的绝对性的,必须承认人是绝对自由的,否则,人就总能找到逃避自由及其责任的借口。 为了说明这个道理,萨特把他的主人公放在了最为极端的处境中去考验,让
118
勇敢地承担起自由 31
他们在那种看似最不自由的地方自由的选择,他们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