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把信送给加西亚 >

第3部分

把信送给加西亚-第3部分

小说: 把信送给加西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整一个夏天都在为一个选美比赛收集那些订出去而未收上款来的票,那是一些中个人在甜言蜜语的竞争者劝说下订下的,但是他们根本无意去观看。我还做过数学课的家教、书店收银员、商店出纳员和夏令营童子军顾问。为了读完大学,我还打扫过院子,整理过房间和船舱。
这些工作大部分都低俗不堪,我一度认为它们都是下贱而收入不高的工作。
后来,我知道自己错了。这些工作潜移默化地给予我珍贵的教诲和机会,不管在什么样的工作中,也不管在哪个档次上,我都学到了不少东西。
就拿我在商店的工作来说吧。我觉得我是一个好雇员,我做了我应该做的事,主要就是记录顾客的购物款。
然而,有一天,当我正和一个同事闲聊时,地区经理走进门来。他环顾四周,然后示意我跟他走。他一句话也不说,开始整理已经订出的商品。然后,他走到食物区,清理柜台,把购物车清空。
我惊奇地看着这一切,逐渐醒悟过来:他也想让我做这些事!我之所以惊诧万分,不是因为这是一些新任务,而是因为这意味着我要一直这样做下去。
可是,从前没有人告诉我要做这些事啊!即使是现在,谁也没有说过。
那时,我学到了终生受益的经验。它不仅使我成为一名更优秀的雇员,还让我从每一项工作中学到了更多的东西。
这个教益就是我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我要更上一层楼,对自己的行为切实负起责来。总之:
不仅仅是别人告诉我要去做的事。
一旦获得这个教益,我以前认为低俗的工作开始有意思起来。我越是专注于我的工作,我学到的东西和完成的东西也就越多。
我离开那家商店去大学,但是这种经验对我人生和事业的影响是深远的。我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了一个认真负责的人。学业变得有趣了,兼职和实习成为探索未来发展的机会。
当我成为经理或者执行官时,我总是努力发现需要做的事。事实上,在各种各样的工作中,我都可以发现超过他人的机会——不仅让我的雇主与众不同,也让我自己出人头地。
我的结论就是,每一位雇员在每一项工作中都要倾听和相信这一点:你可以使自己的生活好转起来,就从今天开始,就从你现在的工作做起,而不必等到遥远未来的某一天你找到理想的工作再去行动。
阿尔伯特?哈伯德
 
 
>>拒绝平庸,选择卓越
 
如果说,生命力使人们前途光明,团体使人们宽容,脚踏实地使人们现实,那么深厚的忠诚感就会使人生正直而有意义。
——Harry Huntt Ransom
 
一百多年前,一篇用以补白的小文章放进了杂志里得以出版,这篇看似不经意的文章却获得了永恒的生命。为什么一篇描述美国军队中的一名战士的文章竟会成为世界上最畅销的出版物之一,为什么《把信送给加西亚》竟会被译成全球几乎所有的语种,并且发行量能够高达上亿册,这篇文章究竟价值何在,竟能够在全球范围内造就如此巨大的轰动?
 
神来之笔
 
1899年,阿尔伯特?哈伯德在自己创办的《菲利士人》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文章的起因,源于哈伯德与家人喝茶时有关美西战争的一次讨论。在美西战争中,每一个人都对古巴起义军首领加西亚将军赞不绝口,称赞他在战役中的关键作用。然而,哈伯德的儿子波特语出惊人:“在我的脑海里,罗文上校才是战争中真正的英雄,而不是加西亚将军。正是罗文把信送给了加西亚。”儿子的观点打动了哈伯德心弦,于是哈伯德一挥而就写下了这篇名叫《把信送给加西亚》的文章。
发表后,他也并不怎么关注这篇文章,直到他的公司接到了重印杂志的一个又一个的订单。越来越多的订单使得杂志迅速走红,繁重的任务几乎使公司陷于忙乱之中。
面对如此巨大的订单,哈伯德迷惑不解。他问人们,为什么会对这一期杂志如此青睐呢?他惊讶地发现:正是那篇用以补白的小文章。“订购10万份!”“订购50万份!”“订购100万份!”最后,哈伯德不得不将印刷业务外包,因为公司的印刷能力几乎瘫痪。
 
罗文究竟做了什么
 
为什么故事中罗文——一个原本默默无闻的人会引来如此多的人的兴趣呢?原因在于每个人、每个企业、每个国家都在寻找像罗文这样的人,寻找能够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在1895年,古巴,一个小岛国家正在为从西班牙的统治中争取自由而努力。西班牙的军队占领了小岛,野蛮地奴役着人民。古巴人民奋不顾身地追求着自由。美国密切关注着古巴的形势,不仅仅是因为古巴在地理位置上临近美国,而且是因为美国在古巴的投资。到了1897年,古巴形势恶化到了极点,导火索源于古巴民族主义者和西班牙士兵在哈瓦那街的冲突。麦金莱总统派遣了一艘“玛恩”号军舰作为美国存在的标志。军舰驻扎在哈瓦那海湾,鲜明地向西班牙表示美国政府会尽力保护美国在古巴的利益。“玛恩”号军舰主要是发挥着威吓的作用,并没有想真正采取对西班牙的军事行动。
然而,在1898年2月15日,这艘驻扎在哈瓦那海湾的军舰竟被西班牙击沉,并且事发地点离美国的海岸线不到100英里。麦金莱总统向西班牙发出了“从古巴离开”的通牒。
同年4月,美国正式向西班牙宣战。最终这场战争不仅仅使古巴获得了自由,也使菲律宾获得了自由。就在宣战前夕,美国总统会见美国军事情报局局长瓦格纳时说:“哪里可以找到一个可以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和古巴起义军的合作是美国赢得这场战争的至关重要的因素。而与古巴起义军首领加西亚将军的联络则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加西亚将军在古巴小岛的某个地方为着独立自由而不屈奋斗。他是一个被西班牙军队恨之入骨的人,因此没有人知道他确切的地址。面对总统的问题,瓦格纳局长毫不犹豫地回答:“有一个人选,就是罗文上校。如果有一个人能够把信送给加西亚,那么这个人一定是罗文。”一个小时之后,瓦格纳局长召见了罗文,说:“你必须把信送给加西亚,在古巴东部的某个地方你能够找到他。你必须自主计划行动。这个任务是你的,你必须独自完成。” 瓦格纳局长握了握罗文的手,再次重申:“把信送给加西亚。”罗文没有问任何问题,就出发去寻找加西亚。
罗文出色地把信送给了加西亚,并从加西亚那里给麦金莱总统带回了宝贵的情报。当罗文面对那封写给加西亚的信时,没有问任何问题,没有问:“他在哪儿?”“他长的什么模样?”“如何与他联系?”“如何才能到达那儿?”他只是接受了命令而且做了他应该做的事情——把信送给加西亚。
我们当中有没有罗文?有不对上司提出任何疑问就能“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吗?有不需要雇主监督就能完成自己工作的人吗?如果没有那老板就只有事必躬亲了。
有那种接受任务之后,他会回来向你说:“那项任务我已经完成了,还有需要我做的吗?”的人吗?
我到哪里可以找到这样的人呢?
罗文在哪里呢?
我能够找到一个像罗文这样的人吗?
谁能把信送给加西亚?
可能有一些,但十分罕见。
但到底怎么样的人才是罗文呢?我可以说,现在可能就有一些罗文正在读这篇文章。他们是那样的人,一种异常优秀的人。异常意味着超越平常。他们不仅会做别人要求他们做的,而往往能够超乎人们的期望,不断追求卓越,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
阿尔伯特?哈伯德100多年前写就的文章就像是今日之笔。100多年来人们并没有多少改变,难道不是吗?当我每一次交付任务的时候,人们总是要问我一大堆的问题。这时候,我总是立即对自己说:“这个可怜的人不能把信送给加西亚。”
能够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十分稀少。因为大多数人满足于平庸,对此我难以理解,可以说是无法理解人们为什么会安于平庸。成功是因为你一定要成功;走向成功是因为你选择了不让生活选择你的选择。每个人都要自己选择。你可以选择一种得过且过的生活,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一种追求完美的生活。
 
选择完美
 
我想起了我在《马太福音》里的一个发现。
耶稣和他的门徒在跋涉途中感到饥渴劳累。耶稣发现了一棵无花果树,长得漂亮但没有果实,耶稣因为它没有果实而诅咒了它。第二天,当他们再次路过这棵树时,门徒发现这棵树已经枯死了。
最近当我重读这个故事时,我注意到了一些我以前忽略的地方。故事说这棵树不结果实是因为季节的原因。很显然,我的困惑就是:“上帝啊!如此严厉的惩罚,难道不是太过分了吗?那棵树在那个时候不结果实是很正常的。
当晚的凌晨两点,我从睡梦中醒来,因为我听见上帝在说话。他说:“如果人们所做的一切都会自然而然地来临,那么人们就不会记得我了。“
是呀!上帝不希望我们只做那些自然而然的事情,不要只做那些习以为常的事情,他希望我们做一些超越平凡和舒适生活的事。一切顺其自然是平庸的想法,平庸是上帝最不希望看见的结果。耶稣借那棵无花果树来教导我们应该怎么做,他希望那棵树终年结果实并且是甜美的果实,同样也是这样要求我们的。为什么能够选择更好的时候,我们却部是选择了平庸呢?为什么你恨不得一年之外再多出几天,但却不好好地利用这一年的365天?为什么我们总是做一些别人做过的事情呢?为什么我们不可以拒绝平庸,选择完美?
如果冠军总是选择顺其自然的话,那么他就不可能赢得奥林匹克竞赛,他必须是超越已有的记录才能把金牌拿在手上。
我厌倦了平庸。正如哈伯德在《把信送给加西亚》这篇文章中所说的。
不要总说别人对你的期望比你对自己的期望值高。如果别人能够在工作中挑剔出错误来的话,那些正是你不够完美的地方,你就不需要去寻找借口,坦然承认我还不够完美。千万不要捍卫自己的缺陷,更不要藉此而故步不前。当我们可以选择完美时,为什么要选择平庸呢?人们常常认为是他们的本性如此,对自己的要求不高,他们可能会说:“我野心没有你那么大,我的天性不是那么野心勃勃,我们性格不同。”
我对他们的回答是,这与天性无关,你可以改变,事实上,这就是一个有关选择的问题。你可以选择卓越,为此先做一个去改变的决定吧!
在《圣经》中就有这样一个以完美为主题的故事。《马太福音》中说道:一个人要往外国去,就叫了仆人来,把他的家业交给他们,按照各人的才干分配给他们银子:一个给了五千,一个给了二千,一个经了一千,就往外国去了。那个领了五千银子的人随即拿钱去做买卖,另外赚了五千。那领二千的也照样另赚了二千。但那领一千的去掘开地,把主人的银子埋起来了。
过了许久,那些仆人的主人回来了,和他们结算。那领五千银子的又带着那另外的五千来,说:主啊,你交给我五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五千。主人说:好,你这又善良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许多事交给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那领二千的也来,说:主啊,你交给我二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二千。主人说:好,你这又善良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许多事交给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那领一千的也来,说:主啊,我知道你是要强的人,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我就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银子埋藏在地里。请看,你原来银子在这里。主人回答说:你这又恶又懒的仆人,你既知道我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就当把我的银子放给兑换银钱的人,到我回来的时候,也可以连本带利收回。于是主人夺过他这一千来,交给那二千和五千的。他们有生产的就会更多,那没生产的话就会拿走。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把这无用的仆人丢在外面黑暗里,在那里哀哭切齿了。
这个可怜的仆人认为自己没丢失主人给的一个钱,主人就会赞赏他。因为在他看来,尽管没有使钱增值,但也没有使钱丢失,就算完成任务了。然而他的主人却并不这么认为,他希望他的仆人能够优秀一些,而不是让他的仆人顺其自然。他想让他们拒绝平庸,追求卓越。其中有两个仆人做到了——他们使他们的钱增值了,而那个愚蠢的仆人得过且过,没有任何作为。
在我的一生中,我遇见的很多人都拥有这种心态:“我仅仅做一些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