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佛性的开展 >

第5部分

佛性的开展-第5部分

小说: 佛性的开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次,作者以为大自然的种种境界与奥义,是人类共有的“无尽藏”,人人都有权利和机会去探索。在释迦牟尼诞生之前,印度固然出了不少可以深入“法界”的高士,在中国又何尝不是如此。我深信在佛法传入中国以前,在这块华夏的大地上,已有不少的人士,像老子、孔子一样,都在“上达”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只不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面世态度和使用了不同的词汇来表达而已。事实上,“法”是超越了传法者的身份和语言的。当我们想到“佛”的定义是“大觉者”时,就会自然明白这点。换言之,“法”是大自然界原本就有的东西,并非只有佛说了之后才成为“法”。释迦牟尼自己也曾说过:“若佛出世,若佛不出世,法尔如是。”就是一个例证。

    注释

    '1'老子是与孔子同一时期而略早于孔子的人,《史记》一书曾记载孔子会见老子的事。后来有人以《道德经》中文字过于优美等理由,怀疑不是出自春秋时代,于是主观地硬把老子考证成战国以后的人物了。1993年,湖北省荆门市郭店一号楚墓,出土了战国中期的《竹简老子》,才进一步证实了老子的时代地位。

    '2'古时印刷术尚未发明以前,经典著作都靠一代一代的学人,用手来传抄。所以,时间久了,免不了有抄错了的地方。“虚而不实”,在一般的《道德经》中是“虚而不屈”,我个人以为其中可能有误,应该是“虚而不实”才对。尚请高明指教。

    '3'“证悟”不是“大脑想出来了”的意思。读者看到后面自然明白,此时此处无法多说。

第四部分 1。与天地相容、相谐

    附文:

    笔者想乘此机会简略地介绍一下老子的“道化”思想。

    如上所述,笔者以为,其实老子也认同人类是充满希望,可以自我提升到一个很高的境界,高到与天地同“大”的,《老子》一书显然是他从一个极高的层次反观人类的杰作。从上往下看,他看见了人类的愚昧,实在可怜,于是他提出了主张。他认为人类的灾难起于不正确的生活态度。其一是过分疏离自然地使人智盲动,其二是欲望不加节制而导致人性迷茫,其三是过分突出“自我”。所以他主张在精神方面要守静笃;在欲望方面要知足;在生活的态度方面要有容,要挫锐,要若水,要玄同。他把守静笃而又知足的玄同生活态度叫做“朴”。他认为人们只要过着“朴的生活”,就能投身于“无为而无不为”的自然漩涡中,与大自然共舞,全面地与“道”的德性相结合。如此就可逐步地实现“归根复命”而得自“明”(不昧),达到与天地相容、相谐的光明境地。正所谓:

    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周,周乃大,大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

    既然要人与道的德性结合,那么德性的表现是些什么呢?《老子》书中有如下的描述: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执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以上这些话的意义,对个人、团体、社会、国家乃至全人类,都显现了广泛的指导意义和全方位的应用性。故而,它不但使得政治家、哲学家、军事家、企业家等思想类的人物喜欢它,而重视权术的权谋家与帝王之类的统治者更喜欢它,并称《老子》一书为帝王术。这个称呼对喜玩帝王术的人来说是对的,但老子的立足点当然更高,视野当然更广阔,笔者以为不如把它看成“入世兼出世的参考法则”似更适当。

    另外,顺便在此再提出一个我个人的看法,当作本附文的结束。我以为在老子以前的中华文化特色里,有“道化”的特征。老子不是“道化”的倡始人,反而是“道化”的最后呼吁者。从孔子那时开始,“道化”已经用不上力,因为社会已经转型。当时为数众多的“高士”皆被时势所迫,成为“隐士”。仁、义、礼、信等“德化”项目早已展开了新局。故而稍晚出现的天才——庄子,可被看成是“道化”的最后余光,可说是“道化界”在夕阳西下时,与落霞齐飞于天际的最后一只孤雁了。真是令人叹息不已。

第四部分 2。及多次元

    及多次元(高次元)

    本来,五次元或多次元是无法用文字语言来讨论的,姑且不论个人的文字能力如何,文字本身的局限性,注定了文字不是描写这些东西的正确工具。其不正确的程度,可说到了不写还好,一写就错的地步。但是,题目是浅说次元,其势又不能弃之不顾,不得已,只好采取烘云托月的方法,用些实属不可思议的现象在它的周围鼓噪一番,尚请见谅。

    什么是五次元呢?在“次元之一”中曾提到:五次元是四次元与“识”的结合体。我把五次元界叫做“识界”。事实上,“识界”的内涵非常深奥复杂,这样的说法只算提提而已。

    现在,先来解释“识界”中“识”的意思:这个“识”,不是六根对六尘而生的“识”。这个“识”相当于佛家所说的第八识(阿赖耶识)。它是一切认识觉知的大本源,也可说是众生“自有而兼共有”的广大超级能量体'1'。在四次元的时空界里,一切物质结构,不论是自然演化的或将来人造的,只要在机制上与它挂上了钩,就算“活”物,就算有了“生命”。

    其次,所谓“结合体”的意思当然不是指有如组件那般的结合体,也不是有如四次元中“时间特性或空间特性原为一个整体”那般的意思。这里的“结合体”是:“识”受到原始“无明”的蒙蔽,而“创始性”地投射出具有精神性和物质性的次元体,然后再不自觉地投身于这个次元体中,假戏真演的境界。(请注意:“识”包含了精神而不是精神。)

    在“识界”里,“识”的特性显得非常突出。例如说,假设我们是五次元的人,我们就可以主动地以“识”来“切”出无限量的四次元时空界。其情形正如一个立体可以被切出无限量的“面”一样。处于这样的次元界,我们可以自由地随意往返于不同的时空界,而无需借助像“时空隧道”(目前科幻所标榜的最高速交通法)那样的次等交通工具。在这里无所谓过去,过去的实未过去;无所谓未来,未来的并非未来。也无所谓这里和那里,这里包含着那里,那里包含着这里。

    更有一种高次元的境界显现了“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景象。在那儿,我的里面有你,你的里面也有我;你里面的我也有你,而那个你又有我。我的里面有大家,大家的里面也有我;大家里面的我又有大家,而那大家又有我。如此,有如无限的明珠浮悬于虚空之中,光光相映,彼此含摄,重重叠叠,无有止境。由于这种彼此含摄穿透的关系,一切具有相对性的东西,仅能保有其名相,不能维持其意义。大的东西可以比小的还小,小的东西也可以比大的还大。高大的须弥山可以纳入一个微小的介子中。须弥无须缩小,介子也无须放大。一粒尘沙,可以含摄大千,同时它又是大千中的一颗微粒。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对我们来说,实属不可思议;对那次元的生存者而言,实属正常而平常。

    假如站在佛家最高层次的立场来看,上面所说种种次元,还不能算究竟。最高的次元是“无次元”(非零次元),是破“识”成“智”后的大觉境。迷情破了,才知道悟是本相,迷也是本相。菩提固然是菩提,烦恼原来也是菩提。“我”也无所谓破不破,用时就有我;不用时本来就没有我。有众生才有我,本来无众生,本来无我。有宇宙才有我,本来无宇宙,本来无我……

    注释

    '1'我在此要向读者说声抱歉。因为无法形容,所以用“超级”二字以示有别于一般能量的概念。

第四部分 3。“侧次元”界

    附文:

    由于本章所说相当抽象,曾有甲、乙两位读者来信,讨论到一些问题。笔者觉得有必要录出,或许有助于本章意义的再阐明。

    甲问:你说“识界”是五次元,而近代物理学讨论到“量子世界”时已到达10或11次元或更高。请问你要如何区别两者的关系?

    民元:我说的5次元或高次元有“识”的特性,的确不同于物理学的次元界。我把近代物理学的次元界叫做“侧次元”界。

    所谓“侧次元”,意谓次元的“次数”因“次元因素”的乘除而有所改变。这改变了次数的次元就叫“侧次元”。例如“速度”与“加速度”。速度的数学式为L/T,所以是长度除以时间的二次元。加速度的数学式为L/T/T,是长度除以时间平方的三次元。两者的“次元因素”(长度和时间)未变,而“次数”变了,我们就可称“速度”与“加速度”互为“侧次元”。

    其次,对“时空侧次元”可用如下式子表示之,即:时空侧次元=Tnx×Lm。其中,T代表时间次元,L代表长度次元,n代表时间次元的方次,如1,2,3,4……m代表长度次元的方次,如1,2,3,4,5,6……在这式子中,当n=1、m=3时,就是我们熟知的四次元时空界。如果n+m超过了4,例如n+m=11;就叫多次元时空或高次元时空,而所有定值的“次元态”皆互为侧次元。而所有的“时空侧次元”,不论它的次数有多高,在本论中皆属“色法”,不高于本书所提的以识为主体的五次元界,这是必须说明的。

    甲问:你书中说,“此识非意识之识,而是相当于第八识的超级能量体,并且只要和它挂钩就算‘活’物,就有了‘生命’。请说明为何挂钩就有了‘生命’,就‘活’了,不挂钩的是非生物,那在什么情况下会挂钩呢?”

    民元:万物本来是一体的,但既然称之为万物,则是指“现象”而言,明矣!就现象而言,生物之不同于非生物,端在有无生命的迹象,亦即是否有“精神”的象征,这是常识,无须辩论。而我所谓“挂钩就有了‘生命’,就‘活’了”,是要告诉人们,将来有“人造生命”出现,不用大惊小怪。人造生命和自然生命的“生命体”都是一个“壳”,而任何“壳”只要适合识的显现(注意,我说显现,不是说寄生),这个显现了生命迹象的“壳”就是“活”的生命体了。

    甲问:你特别说,“‘识’包含了精神而不是精神。”是什么意思?可以说明白点吗?

    民元:我说“‘识’包含了精神而不是精神”,是要提醒读者,我们所谓的“精神现象”是“识”显现于“生命”的一种认知,而另一种认知则为“非生物”现象的自然显现。换言之,主要是提醒读者,不要把“精神”的概念用来理解“识界”。“精神”只是“识界”显现于生物的一种表相或特征。

    乙问:你说高次元界的种种,相当令人迷惑。佛法说:“信为功德母。”我想要一种稳固信念的真相,你可以谈一下吗?

    民元:我想,或者信念与真相在你的心中有所混淆。这样来说吧:其实我们人世间所见的现象,从某个角度来说,多属幻生类。要找真相,就要往深处走。但是,当你愈走愈深时,你发现你已不自觉地进入了“高次元”的境地。在那里,你想看别人时,却看见了自己;看自己时,却弄不清到底是自己还是别人;你发现昨天好像与今天有些重叠,而太阳向东转的同时又向西转;你发现一个苹果可在两棵不同的树上成熟;你搞不清楚台湾的牛是不是在帮蒙古的马吃草……说真的,你要真相,这就是真相。至于生不生信念,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第四部分 4。浅谈“般若”

    我们常常在佛经里看到“般若”二字。“般若”的意义不太好讲,我想从三方面来加以解说。

    第一,从“般若”的名称来说。

    “般若”是一种智慧,由于这种智慧在人世间并不普遍存在,古时译经的高僧,为了避免后学把它和一般智慧的概念相混淆,故不作意译,而采音译的方式,把它直译成“般若”。(至于“般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