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冯学成+通书+讲座文稿 >

第3部分

冯学成+通书+讲座文稿-第3部分

小说: 冯学成+通书+讲座文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与人的交往就会偏离正确的轨道。最近从中央到地方,从地方到机关,从机关到企业,从团体到个人,整个社会都在大力提倡诚信,亦即“诚”也,“信”也。可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由于对传统文化的摈弃,盲目追求西方文化,使整个社会失去了“诚” ﹑“信”的基准点,从而在某些方面陷入了无序的状态,影响了整个社会﹑整个中华民族的顺利发展。可以试想一下:人无“信”如何?企业无“信”如何?国家无“信”如何?在国际事务中无“信”又如何啊?“信”是人格的基点,人无信即无信誉。从五十年代反右以来,说大话,说空话,说假话,已成了某些人,某些事物,某些方面的固疾﹑顽症,长此以往,国将不国,民将不民!所以我们要弘扬传统文化,要大力提倡“诚”“信”,以重现中华民族作为礼仪之邦,以仁义治天下的形象。人智慧略低尚可,而只要有信那就值得人们的尊敬,有信就有诚,所以我们要牢守,坚守人格的基点,道德的准则——“信”。
上面我们谈到了“仁,义,礼,智,信”,如果我们能将心性安住于这几点,以这几点为基准,心安理得的处在其中,那就是圣人!这是圣人的本质,是圣人的基础。若当我们不能安于“仁,义,礼,智,信”,但我们愿意以这个为目标,执着的去追求这种境界,这种人格的品质,以这几点作为衡量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检点自己,那就是贤达!正如文中所说:“性焉安焉之谓圣,复焉执焉之谓贤”。
“发微不可见﹑充周不可穷之谓神”,神,不是神仙的神,也不是什么神气的神,孟子曾说过:“聪明正直之为神”。在中国古代讲究的是两世说法,即“生而为人,死而为鬼”,而在鬼里面那些聪明正直的就称为神。聪,指耳朵不乱听,要善听。明,指眼睛不乱看,要善视。正,即心正,道德基准要摆在正确的地方。行为妥贴,没有偏颇,没有差谬,称为直。在这里神是基于“诚几德”来谈的。“诚”以及“仁,义,礼,智,信”这些都是存在于细微之处的,它们是属于人的本源,是不容易看清楚的,是不容易用知识的层面来表述清楚的,它们存在与万事万物之中,是自然的法理,是自然的准则,是无所不在﹑无所不及的,庄子就曾说:“至小无内,至大无外”。虽似如此不可捉摸,但我们若能以前人所述“诚”,“圣”的道理,作为精神的理念去加以修行,去加以把持,我们就能够进入这种不可言说的神圣的状态和这种美妙的宏大的境界,愿诸君为此而努力。


题目: 《通书》第三讲 
————————
《通书?圣第四》:“寂然不动者,诚也;感而遂通者,神也;动而未形、有无之间者,几也 。诚精故明,神应故妙,几微故幽。诚、神、几,曰圣 人 ”。
我们经常谈到圣人二字;但圣人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是先知先觉吗?是神通广大吗?是能够预知未来吗?这些都是大多数人对圣人的误解;是不准确的;是空泛的。在本书里面就对什么是圣人谈到了三点,即“诚、神、几”。首先我们要对“诚、神、几”这三点打破以往的迷信色彩,他是要谈我们的思想,我们的工作,我们的能耐。在前三章的介绍里面,我们已经对“诚”做了比较详细的说明,在这一章里又对其做了更进一步的阐述—“寂然不动者,诚也”。
《易经》原文有云:“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於此”。易,是无思的,并不是一个具体的精神内容;也是无为的,并不是要去铸造一个有形的物体,而是寂然不动的。从而感而遂通通天下之故,即通过交感这个活动,就能明了天下所有的因果,所有的渊源。但是作为易来说,它是一个外在的东西,而大家都认为其是非常难的,是非常神圣的,是非常人所能理解的,周惇颐则是将其存放在我们的心上,并和我们的精神,我们的思维,我们的意志,我们的情感结合起来,放在我们这个存在于现实中的生命体当中。
在前面我们曾谈到:“诚者,圣人之本”和“圣,诚而已矣”,现在又将其推进到“寂然不动者,诚也”。诚是我们的本元状态,是我们精神的无污染状态,只有达到这种状态,我们的精神力量才能真正的充分的发挥出来。诚的表象是什么?首先是精神力量,精神力量的表象又是什么呢?就是寂然不动。宇宙是寂然不动的,任群星在其中不断地穿梭运行;大地是寂然不动的,万物才能在大地上繁衍生息,生生灭灭;人心,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也是寂然不动的,才能让我们的思想,我们的念头来来去去。如果人心是动的,精神本元是动的,那就不可能有无穷的生机,无穷的活力来承载万变无穷的事物。佛学中就经常提到:如如不动,动亦如如。宋明理学是把佛学,尤其是禅宗作为基础之一发展出来的,它把佛学中道不清说不明,难以体验的理念,用儒教的说法对其人间化,用精神本身的“诚”涵盖和包容了这一切。
我们在学修儒家经典的过程中,要明白修为的重要,修为不是一种知识。在理学大师朱熹制订的白鹿洞书院学规中说到:“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称之为五教。从尧,舜,禹上古三代开始,就普遍把这五教作为人间教化的根本。我们这个有着两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所遵循的也就是这五条,而将这五条串联起来的就是“仁,义,礼,智,信”这五常,这样才能使社会处于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才能使我们有异于禽兽,有异于魔鬼,使社会有异于地狱,才能使我们人类社会拥有光明的一面,阳的一面。反之,就是阴的一面,不仁,不义,不礼,不智,无信。
学规依据这五条还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若夫笃行之事,则自修身以至处事接物,亦各有要”。道出了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在社会活动中,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语言要讲忠信;其行为要笃厚,要居敬;喜,怒,哀,乐称之为忿,酒,色,财,气称之为欲,要克服并消除自身这些种种不良的情趣,不健康的思维内容,脾气和麻烦等等,要尽力做到清心寡欲,清心是心性智慧的修养,寡欲则是道德的修养;要尽量保留和发扬自身善的一面,阳的一面,要勇于改正和摈弃自身的缺点。在古代能将这些学好了就能出将入相,这些都是衡量一个人能否为官的重要标准。
在汉代,创立了用于选拔官吏的举孝廉制度,由地方官吏根据前面所说标准在所属吏民中进行考核,将符合标准的上报中央,并提供车马和承担一应的开销,将其送入长安,再进行一番的考察,便送入太学进行学习,待学完后就可出仕为官了。这也是中国古代的用人之道,要用有德行的人,所以书院是要培养有德行的人。在社会中,谁都愿意与具有“仁,义,礼,智,信”的人交往相处,对不仁,不义,不礼,不智,无信的人都会避而远之,这一极其简单的基本道德操守,其有无就会产生极其复杂的因果关系,而这一因果关系是必然的。我们龙江书院愿意为诸君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进行引导和培养,并通过诸君自身的修行,共同做一个有道德操守的人。
让我们将思维的注意力拉回到周惇颐的《通书》,同此心,同此理,前三章在讲“诚”,到了第四章讲“圣”的时候,仍然要讲“诚”,但讲“诚”是不仅仅停留在纯精神,无污染的状态上,要有所作为。在面对社会,面对工作,面对生活,面对万般变化的人和事,它就会表现出相应的作用。
“感而遂通者,神也”。感,接物方能有感,佛学的说法则叫缘起,业感缘起,按现代科学文化的说法就是指事物和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就人本身而言,一个人都具有眼,耳,鼻,舌,身这五种感官,眼睛是视觉,耳朵是听觉,鼻子是嗅觉,舌头是味觉,身体是触觉。通过这自身的五道门,才能对身外的事物有所感知,有所感觉,才能对所接触的事物有所认识,有所感悟,这个认识就可以称其为通。平常我们说某人是一个通人﹑通才,是对其给予了非常高的褒奖,而且都会把他作为效仿的对象。
如何才能让我们感而遂通呢?要面对万事万物而通,首先要让自己的心做到寂然不动,使自己处于无污染状态。就如同一面镜子,如果上面满是灰尘,它又能怎样显现出外部事物在其中的镜像呢?又如同一张黑板,如果上面已经写满了字,要想再写一些东西,你又能何处下笔呢?再如同交通,如果某处出了事故,那就会塞车,就谈不上什么畅通了。我们的心也是这样,要经常陶冶,以达到一个通的状态,这样才能显现出感而遂通的作用,如果被其他杂念所干扰,所占据,那就不能如实的反映万事万物。
《易经》中有云:“无思也,无为也”,今天在这里讲的是周惇颐的《通书》,我们思维的主体和语言的主体就只能占据在这里,不能放在别的地方,否则就会乱套,所以我们要将心放在一个无思无为的状态,才能够应付来来往往的各种事物,才能做到古人所说的日理万机的境界。如果不能无为,那就会是狭隘的,局限的,就会很容易被杂念所左右,就不能正确的反映事物,判断事物。所以“感而遂通”和“寂然不动”是紧密相连的,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才能称之为“神也”。假设在一个黑暗的房间里,周围环境和事物无法看清楚,这时候有了一个电筒,将光束聚焦在某一点上,那我们就能看清光束所照亮的环境和事物,随之移动电筒,就能看清整个房间了,而这个光束就可以称之为神。我们的思想,我们的精神,我们精神的作用,就称之为神,非神仙鬼怪的神。我们要通过对自己的修炼,对自己的陶冶,从而让自己的思维清纯起来,自己的精神清纯起来,进而达到“寂然不动”的状态。
“动而未形、有无之间者,几也”。在上一讲里,在对《通书?诚几德第三》进行阐述的时候,就谈到了几这一概念。《易经》中有云:“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其意是要让我们把握住世界上极深的道理。几,可能性,潜在性,还没有成为有形有相的的那么一种存在,还不是必然的,但随着事物的发展,就有可能成为必然的。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履霜坚冰至,我们要见微知著。如果不知几,就不能择断事物。我们平常所见看相看命看风水,预测等等,其前提就是要知几,要从细微之处予以推理,判断。
几的依据是什么?我们若总是请高人打卦,那就永远都是让自己处于一个盲目的,被动的可怜状态。但我们通过对易理持之以恒的学习,就能够掌握识几的技巧,久而久之,我们也就如同圣人一样能够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易经》中又将其分成了三个部分:“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惟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惟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你能够通天下之志吗?你知道全世界五十亿人在想什么吗?知道全中国十三亿人在想什么吗?知道四川一亿多人在想什么吗?知道成都一千多万人在想什么吗?知道在座诸君在想什么吗?人与人打交道,就是要知几识人。如果连一个简单的对象都不能认识,都不能理解,你还能通天下之志吗?对那些想要有大作为,胸怀大志的人,就必须极深而研几。
只有知几,见微知著,才能完成天下的事务。在经济活动中,只有能知几,才能善于捕捉商机,捕捉战机,善于识别杀机,善于认识人与人之间的人事之机,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史上三国末期,曹魏渐渐衰微,其朝堂已被司马一族所掌控,魏晋玄学的创始人,曹操的假子何晏就曾说到: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夏侯玄以之(曹操本为夏侯一族,原名夏侯玄,在小的时候过续给曹腾,才改名曹操);惟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司马师以之;惟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吾不知其人(意指何晏自己)。然而不管你是“惟深”也好,还是“惟神”也好,都被“惟几”者所掌握。其后曹魏就被司马师篡权,建立了晋朝。
大家都比较熟知诸葛亮的隆中对,其意就是知几。想想刘备那时还只是寄人篱下,为荆州刘表管理新野以防御曹操,然诸葛亮审时度势,从天下诸侯纷争的混沌的势态中见微知著,预知了其后几十年的走向,并辅佐刘备建立了蜀国,创立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我们开办龙江书院也是几,从戊戌唯新以来,废书院办学校,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