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妙法莲华经大意_净空法师共66会 >

第24部分

妙法莲华经大意_净空法师共66会-第24部分

小说: 妙法莲华经大意_净空法师共66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学里头可以设一个宗教学院,你们跑到大学里面去搞一个学士、硕士、博士头衔,有什么用?那还是生死凡夫,那是搞的佛学,不是学佛。学佛是要了生死出三界。我们实在没有这个能力,到西方极乐世界跟阿弥陀佛学,到了西方极乐世界给诸位说,第一个大便宜的事情就是无量寿,就占这个大便宜。我们这个世间寿命太短,要学的东西太多,时间不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不怕,到那个地方寿命是无量寿。就说有量的无量,一个无量,你们看看《华严经》,阿僧祗个阿僧祗叫一个无量,无量个无量叫一个无边,就算他的寿命是一个无量,你已经阿僧祗个阿僧祗的寿命。普通讲成佛三个阿僧祗,你是阿僧祗个阿僧祗,你已经成佛不晓得成了多少次了!这是西方极乐世界殊胜的地方,别的地方找不到的。所以我们在这一生千万不要放过这一个机会,我们能够说是闻到这个法门,这真正是无量劫中的大善根、大福德、大因缘,绝不是简单的事情。所以要珍惜自己,自己要晓得珍重。
  今天世界上人这么多,我们台湾一千七百多万人口,几个人听到这个法门?几个人相信这个法门?几个人认真的来修学这个法门?若非福德因缘,正像《阿弥陀经》里面所说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我们能够听、能够相信、能够修学,那我们的善根福德因缘统统具足,这个要放弃那就太可惜!所以心量要大,要把心量拓开,要想到我们的家,尽虚空遍法界是我们的家。不但娑婆世界不是我们的家,西方极乐世界也不是,娑婆世界没有留恋,西方极乐世界也没有留恋,你说这个心胸多大,处处都是家,这多么自在!决定不要害怕我什么都没有了,明天吃饭怎么办?今天晚上到哪去住?你要想这个,你什么也学不成功。所以我不是告诉你吗?你们先把《了凡四训》好好念念,念个十遍、二十遍。我学佛给诸位说,我那个时离开职务,身上只有一百九十块钱,社会什么关系都没有。我那些同事长官看到,「你这个不行,你这样出去了之后你怎么活?」我就告诉他,「你们放心,没问题,为什么?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我如果该饿死,你给我一个大金山,我还是饿死;我要不该饿死,我身上一分钱没有,到时候有饭吃,到晚上有地方住。」他们听了摇摇头,没有办法,他不相信,我相信。
  你看我什么都没有,我离开的时候大概三十二岁,离开到现在,我也没有饿著一餐,也没有冻过一天,什么都没有,是样样都不缺。我哪个庙也没有,到哪个庙都是上宾、贵客,都侍候得像老太爷一样,这个多舒服,这就跟自己家一样。所以给诸位说,脑子里头不要有五欲六尘,不要有这些东西,脑子里要有道,饿死了活该!没福报,有什么法子。如果你真正心在道上,我再给诸位说,如果你有一天是冻著、饿著,韦陀菩萨撤职查办。他是护法神,护什么法?那要拉出去打板子,撤职查办。我给诸位说,我好像民国五十几年,就是我四十五岁那一年,说我的寿命快到的那一年。我那年就是在大觉寺灵源老和尚,结夏安居的时候请我讲《楞严经》,讲堂就在韦陀殿的隔壁,我也是这么说的。韦陀菩萨在隔壁,他要不护法,我就劝大家不要攀缘,寺庙里头不要做法会,不要念经,大家老实修行。如果说真的没有饭吃,饿死了,韦陀菩萨拉出来打屁股,撤职查办,你护的什么法?你们自己不相信,要去找信徒,韦陀菩萨就好了,你们都有办法,都找信徒,我不管你的事。他老人家走了,那你就苦死了。我讲的是老实话,我信佛,你们不相信,才要去求人,求人我们的品格就下了,人家对我们就不尊重,讲话就不听;我不求你,你不听,不听倒楣的是你。不求人,世间法就讲「人到无求品自高」,出家一切都舍了,我还求你干什么?我们的一切生活有护法神,有诸佛菩萨照顾,有护法鬼神照顾,不要这些人照顾。
  那人家无求於他的时候,你讲的话,他想想这大概是真的。有求,未必靠得住,说句好话,你有目的是想我供养,想把我口袋里的钱弄到他口袋里去。那不一样,效果不相同,我们说话就软了;没有像我这个理直气壮,不求人。所以说信佛难,信真难!相信佛菩萨照顾,什么都丢掉,就是对於自己生活一概不要去算,自然有佛菩萨照顾,有护法鬼神照顾,不操心,对这个事情决定不操心。一心在道上,如何弘法利生,如何利益众生,如何叫众生开悟,如何接引众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最低限度,我们这个身分,是西方世界阿弥陀佛派驻台湾的大使,代表,哪个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由我这里签证办手续才能去,稳稳当当,这个多自在!寺庙就是大使馆,这就如法。所以天龙八部鬼神都拥护,正法常住在世间。自己细细想想这道理,希望你们将来自己有道场的时候,都是弥陀使者,都是极乐世界的大使馆。你看你们多清净,人不巴结信徒,自己多清净。你要是照顾这些人,今天怕得罪这个,明天要照顾那个,怕他又不来了,这个头脑里尽是这些东西,你想想看,还有个什么道?那尽是烦恼了!那不是道。清净是道,放下就是道。是不是时间到了?好,时间也到了。
 

妙法莲华 经大意  (第十六集)  1981/7  台湾圆觉寺  档名:08…02…16
  这个讲义里面,比较上容易看得懂的,我们为了节省时间都略过了,必须要说明地方,会特别的提出来,与同学们研究。请看第五页后半页,在第一行里面有几句话说,从开始念起,前面还有一个字,说:
  【无求出意者。虽为三毒四倒所害。犹然耽著生死。不肯进修也。】
  这句我们也要特别的注意,为什么?怕的我们就是经里头讲的这样的人,『出意』就是出三界了生死。试问问,我们今天有没有这个意思?这光点头不行,说起来我们都要了生死出三界,真有这个意思吗?给诸位说,真有这个意思,这一切观念、作为就不一样,就不相同。真有走那就有走的样子,不想走的,口口声声说走又不想走,那样子一看就出来,所以这很要紧。它底下就把那个样子说出来,『三毒』是贪瞋痴,『四倒』是常乐我净四种颠倒。这个四种在我们凡夫可以说决定没有。佛在三十七道品,那是对於小乘的教学,一开端就讲的四念处,特别是世尊灭度之后。阿难尊者曾经请教世尊,佛不住世了,我们要依什么住?佛在世的时候我们依靠佛,佛不在世依靠谁?佛给我们讲依四念处住!可见得四念处是入道之要门。而四念处就是对治这个四种颠倒,教给我们都是真实话,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是不是时时刻刻作如是观?这个四念处观如果要是不得力,常乐我净这四种颠倒就离不开,何况贪瞋痴三毒这东西害惨了我们。我们恒古至今,过去世不知道经历多少恒沙大劫,我们过去生有过去生,一直到今天。过去生中给诸位说一个老实话,亦曾经亲近了无量无边的诸佛菩萨。那我们今天还做生死凡夫,不是说没有亲近过佛菩萨,亲近过,而且亲近过很多还当凡夫,为什么原因?就是四念处观不得力。说起来都知道,四念处什么你们都晓得,你们也都晓得它是怎么用。就好像这个药,知道这个药,也晓得这个药治什么病的,自己也有这个病就是不肯治,这有什么法子?
  底下讲的『耽著生死』;换句话说,对於六道生死轮回,还是像以往一样的贪恋。也许你要问,我对六道生死轮回确实是不贪恋,你不贪恋,我也晓得你是真的不贪恋,为什么不贪恋讲果报,六道轮回生死的因你贪不贪恋?譬如说贪,你贪不贪财?我贪;贪不贪色?我贪。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你要贪你岂不是贪图地狱果报吗?你如果真正不贪三界六道生死轮回,给诸位说,财色名食睡不贪了,放下,才只是把欲界离开,这是大家要搞清楚的。欲界上面还有色界,还有无色界,所以说是五欲断掉了,也不过是到个初禅而已。说到这个地方,大家得要认真的去反省,现在有不少人,喜欢修禅,去参禅,他禅定,我们不说高,就说是初禅,这是禅定里面最低的了,世间禅是四禅八定,这是八个等级,算最低的初禅。初禅之人,财色名食睡决定不沾染,没有贪心,这个不贪,不是说事上不贪,事上不贪做得到的人多,不是事上;心上不贪,才能到个初禅。你们诸位去想想,禅定不容易得了。不是说盘腿面壁在那坐几个钟点,一天坐几个钟点某人有定了,你盘腿面壁坐个三个月、五个月不下来也不行!你五欲要没有离开,你这初禅功夫没成就,你这种禅定在佛法里有个名词,叫未到定,有没有定?有,功夫不到家的定。由此可知,禅不简单,纵然修到初禅,你要是通达佛法,初禅没什么了不起,别说初禅,四禅天也不行,还是免不了生死轮回。
  但是诸位要晓得,如果有初禅的功夫用在念佛上,给诸位说,功夫成片带业往生,生凡圣同居土是决定有把握。你们要是把这个帐好好的去算一算,你才知道净土法门的殊胜。所以净土法门带业往生要断五欲,要断名闻利养,名闻利养、财色名食睡要从心里面拔除。这个时候心清净,这是初步的清净,净土里面只是功夫成片带业往生;换句话说,功夫是由浅而深的。我们修行如果说连这个功夫都得不到,还要想断见思、破无明,证得事一心、理一心,那都是假的。就好比上楼一样,第一层楼你还没有上去,你说我要到第二层、第三层,第一层还没上去。这就是在平常,就是日常生活当中,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地方要舍,要放下!心一动立刻一句阿弥陀佛,把这个妄念压下去,贪心、瞋恚心、愚痴心都要压下去。这就是什么?就是出三界的相,他不想住娑婆,他真想到西方极乐世界的样子,这个样子看得出来,不是看不出来。这也就真正『进修』,说实在的话,一看就看出来,哪个人是真用功,哪是假用功装模作样。骗世间愚人容易,明眼人没有办法,明眼人是没有办法欺骗,人家一看清清楚楚,一听说话就清清楚楚,这是瞒不了别人的。
  这一段也是从比喻当中,世尊晓得,三界众生迷惑颠倒,真正肯发心舍离三界,而进修无上菩提的人太少了。可是佛菩萨并不灰心,总得以种种方法来诱导、来劝勉我们。实在这个诱劝都没有效,你看菩萨是了不起,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他能够有耐心随顺众生,等待众生回头,以种种方便来随顺。随顺的方法给诸位说妙极了,众生有什么嗜好,你贪财他也可以随顺你,教你修发财的方法,能修得到,教你修,修了之后发大财。当然你也会造恶业,财发了之后,再以后又会破产,又倒闭,又失掉了。在这里面备尝人间酸甜苦辣,到最后想想,人生没有味道,还来修道!这都是菩萨的随顺。所以善根将要成熟的时候,菩萨随顺是妙极了,高明极了,倒行逆施都随顺。为什么?俗话常讲「不到黄河心不死」,这些滋味你都尝过了,死心,没有意思死心,死心塌地的修行,知道这个娑婆世界没有味道。所以你要是面面都看清楚,你对佛菩萨佩服得五体投地,没话说。我们凡夫想不出的这些方法,他都用上了,这妙极了这是。
  所以《法华经》大家要细细的看,细细的去研究,这里面真是其味无穷。看不懂没有关系,以后慢慢再研究注疏,注解是帮助大家理解的。但是注疏里头的妙义还是不太容易看出来,为什么不太容易看出来?自己的心迷暗,自己的心不清净。你心清净了又看出一些东西,一分清净看一分的妙法、妙义,两分清净看两分妙义,这里头的妙义无有止境,好就好在这个地方,心愈清净看得愈多,看经是如此,看注解也是如此。一样文章两个人看,两个人就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看得深,意思深,有的人看得意思浅,道理就在此地。实际上这个文有没有浅深?没有,如果有浅深,大家看的是一样的。可见得它是个方便法,它没有浅深,程度深的人看得深,程度浅的人看得浅,这妙就妙在此地。程度的浅深,给诸位说,这不是讲世间学问、知识,是讲心地的清净,佛法里面讲浅深,从这里讲的。多一分烦恼就少一分清净,多一分清净就少一分烦恼,烦恼与菩提是互相消长的,烦恼去一分,菩提就长一分,菩提是智慧。诸位要想长菩提,要想增长智慧没有别的,去烦恼,去什么烦恼?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要把它远离,要把它舍弃、布施掉。这个东西要是布施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