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我是阿斗,我不用人扶3 >

第72部分

我是阿斗,我不用人扶3-第72部分

小说: 我是阿斗,我不用人扶3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大臣自然非司马懿莫属,他这分明是想当“江北王”了,自己怎能同意?其余武将更都是不想后退。为了激励他们,孙权经常把还没得下的土地封给手下,这些武将们眼下节节胜利,怎能后退?一时间,武将们一片反对之声。
  而文臣们本来是想拥护司马懿退兵地决定的,但是一见是司马懿率先提出的,却不由迟疑。若是司马懿提出进攻来,他们肯定要反对,而且反对的理直气壮。可是司马懿提出后退,他们却耻于附和。
  这样一迟疑,孙虑开口了。孙虑一开口就把司马懿批了个狗血喷头,他说东吴主力皆在江北,眼下又大获全胜之时,若非突然发起的疫情,东吴早取了青兖二州,兵临雒阳,又岂会为季汉所逼迫?此时自己若南下,岂不是将江北三州都交到季汉手中?整个东吴又有几州?而且,刘禅说什么洗冤而来,若自己直接逃走,那岂不是说自己怕了他,是心虚不成?孙虑骂到后来,声音越来越高,什么朕登基以来,一心要统一天下,兴盛大吴,眼下情势,比这当年曹操数十万大军阵兵赤壁如何?你想要朕当亡国之王不成?朕意已决,必要与季汉决战,谁也多言,有如此案。
  说到后来,孙虑抽出剑来,一剑将桌案斩断,头也不回的去了。
  群臣从没见过孙虑这样发怒,一个个胆颤心惊,就算原来曾想劝谏退兵的,也不敢再劝,个个退了出去。回头看看正在殿上发愣的太傅司马懿,心中又皆有幸灾乐祸之意。
  让你狂,这回没得可狂了吧。
  司马懿在殿下低头不语。表面上伤怀,其实心中只是冷笑。
  一时群臣散尽,中宫来请:“太傅大人,陛下在后面待侯大人。”
  司马懿随之走入后殿,见孙虑正抽着长剑在空中虚劈。见司马懿到了,急迎上来,道:“怎么样?我最后这一剑劈地怎么样?”
  司马懿施礼道:“威风凛凛,气势如山,群臣丧胆,不敢直面陛下之威严!”
  孙虑大笑,还剑于鞘,道:“还不是多亏了仲达的计策,看谁还敢小视于朕?不过,也委屈仲达了,当众被朕扫了颜面。”
  司马懿道:“陛下一片关爱之心,司马懿粉身碎骨,亦不能报答万一。眼下强敌压境,必得统一群臣的心思,陛下在殿中此举,正是表达了陛下一战的决心,从此再无人敢心思浮动,意欲退兵了。至于臣所受的小小委屈,又算得了什么?而且,臣被陛下当众责骂,也正好给臣减些灾祸。”
  “灾祸?”孙虑一愣,“此语从何说起?”
  司马懿苦笑道:“陛下不知么?眼下群臣常言,司马懿乃是魏臣,不知用了什么法子,骗得陛下信任,窃居高位,实乃一个大大奸臣。陛下当众骂臣一顿,实是为臣解了好多灾祸。其实,陛下若将臣贬官,才更遂群臣之心。”他话音诚恳,却隐隐把话说成自己是因为孙权之事而被群臣猜疑。
  果然孙虑大怒道:“说这话的人其心可诛!你能用什么法子?你靠的是真本事!满朝文武,谁肯如你这样真心为朕考虑?一见汉军来了,只恨不得早些逃走!朕听说还有人与陆逊那奸贼勾结,不论是谁,就算是官居极品,朕也绝不会姑息!”
  司马懿道:“是啊,这些人虽无甚能力,却在朝中却有总不小的势力,若我与季汉决战,他们却背后搞些小动作,只怕要动摇了大吴地根基。”
  孙虑点头道:“这些人,却是先帝留下的老臣,无罪加之,总是不妥。”
  司马懿道:“陛下岂不闻,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孙虑点头:“不错。你说该怎么办?”
  司马懿道:“擒贼擒王,这些人,以阚泽为首。没有他的居中调度,便起不了什么风浪了。”
  孙虑一愣,随之睁圆了眼睛,半晌,他咬牙道:“着人请他,来宫中赴宴。”
  司马懿道:“陛下当心,他或许会君前无礼,当面谤君的。”
  孙虑转头看司马懿,嘴角一丝一丝的向上翘,露出雪白的牙齿:“他肯定会的。”
  司马懿看着被自己一手教的越来越阴险地孙虑,面容肃然,不带丝毫表情。
  是夜,阚泽赴宴,果然因为“君前无礼,当面谤君”,被打入大牢,并且不得任何人与之想见。
  朝中文官,再不敢有任何动作,上下一心,皆为着抵挡季汉而开始运作起来。
  丁奉悄悄入城,才入城中,就听到了阚泽被抓起来的消息。他有如当头挨了一棒。阚泽,是下坯的文臣领袖,也是他入城的目标。只有通过阚泽,他才能进一步联络其他的官员,才能进一步配合陆逊来揭发司马懿的阴谋。如今计策还未施展,就已功亏一篑,失了先机。下一步该如何进行呢?
  “好一个司马懿,下手好快好毒,根本不给人留手啊!”
  丁奉没敢停留,立即悄悄去见自己的第二个联络目标,虞翻。
  虞翻见到丁奉的信物,吓了一大跳。他虽然也算是文臣领袖,但比起阚泽来,却远没有阚泽那样的胆略。他知道丁奉因接手陆逊的地盘被陆逊扣住了,也正因如此,陆逊被孙虑定性为叛逆。眼下丁奉从叛逆处归来,不入朝见陛下,反来见自己,其中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虞翻想想还在牢中的阚泽,摸摸自己的脖子,把信物交给家人,道:“对外面那个人说,我不认识他。另外,让他早早离开下坯,就说这两天阴云密布,只怕要下大雪,他这样的异乡人,当心会冻死在这里。”
  第三部  第八十九章 将计就计丁奉在虞翻处碰了个钉子,心中恼怒不已却又无计可施。眼下没了阚泽,下坯这般文臣只怕没有几个可以指望得上了。可是武将皆是既得利益者,他们拥护的孙虑当了帝王,就算是孙虑采取了什么阴暗的措施,也与他们无关。莫说是他们,就算是自己,若不是被陆逊所擒,也一样是抱着清楚不了糊涂了的心思。没想过主先帝的死进行什么彻查。
  他不由苦笑:“伯言啊伯言,早知今日之难,当日你在荆州擒我之时,还不如一剑将我斩了。被你如簧七舌说动,只身入下坯,想我一国大将,官拜征西将军,却只如过街之鼠,藏头避尾,到处经营,有家不能回,有国不能投,有名不敢露,过得是个什么日子。眼下的情况,已不是自己不努力,而是自己无力可施了。”
  他也算是聪明才智之士,可是此时此刻,以一己之力来对抗整个大吴,想来想去,只是无路可走,只想离开下坯,去寻陆逊。正要出城门时,突然间一个乞丐在他身上一撞,他微微一愣,已觉了手中多了点东西,他一愣之间立即转入一条小苍,在无人处张手看去,那是一张小小的细绢,轻轻打开,现出陆逊绢秀如女子的字迹:“贤弟若离城,则阚德润必然遭难。文臣不可依,且寻武将。”
  丁奉见此字,又是惊疑,又是不解,看来陆逊果然了得,他身在城外,不可能这么快得到消息,而是早自己入城可能遇上的麻烦,暗中令人辍在自己身后。所以自己才会拿到这纸细绢。眼下失了阚泽这个文臣领袖,彻查孙权之死同时对付孙虑和司马懿已不可为。但他让自己寻武将做什么?难道说武将还能反孙虑不成。他拿着那纸细绢发愣,半晌将那细绢翻转,只见上面又有一个小字:“降。”
  丁奉想了半日,突然一笑。他明白了。
  他从孙虑处出来,自然没有什么降不降之说。但陆逊却是太子一党,他是要自己向孙虑表明。他想归顺孙虑,以此与孙虑讨价还价。眼下季汉在北,孙虑虽敢对文臣下手,但有半点心机,也不会同时攻击陆逊这样身统重兵的大将。
  陆逊这样做,是在无法利用文臣同时对付孙虑和司马懿之后,退而求其次,要让他联合诸武将,离开司马懿与孙虑的关系,想办法消灭司马懿。逼孙虑以陆逊代司马懿主掌东吴兵权,对抗季汉。
  这条计相比之下也并不容易,孙虑信任司马懿是人所共知的,不过这次司马懿受窘却给了他一个希望,那就是司马懿已经失宠了,司马懿失宠之后,就离着他被杀不远了。
  沉吟良久,他一咬牙。径自来投徐威府中。
  徐威得知丁奉下落,也是吃了一惊。他与丁奉当年并称东吴,这个小老弟本领既强,人又机警,与他配合默契,十几年的深交,非比寻常。只是后来有孙韶,孙权为提携孙韶,这才常让丁奉与他搭档,与自己略为疏远。他立即让人把丁奉请入密室,询问究竟。
  丁奉将前情之事一一说起,徐威听说陆逊有意归顺,大是欣喜。正如丁奉所猜,陆逊所想,他对这个爬到他头上的司马懿并无多少好感。与陆逊相比,他自然更希望陆逊归来,更何况陆逊还带着数万精兵。只一归来,东吴实力大增,徐州若发生大战,东吴实力已在季汉之上。就算季汉再增兵前来,平安后退的机率也是大增。
  “只是,陆逊是真心归顺么?我在朝中得到的消息是前去了汉营?”
  丁奉应声道:“小弟愿以人头担保,陆伯言一心为了大吴,绝无半点异心。”
  “那么太子现在哪里?”
  丁奉想不到徐威突然问及此处,愣了一下道:“我哪里知道?”
  徐威冷笑道:“休来瞒我,孙登就在陆逊军中,是也不是?”
  丁奉道:“想来应是如此,不过我却是当真不知此事。”
  徐威冷笑道:“那么,孙登和陆会不会因为帝位之事,在交战中暗地下手,若当真那样,你便是万恶不赦的罪人!”
  丁奉沉吟半响,摇头道:“徐大哥,陆伯言观象台非那等不知轻重之人,我相信他不会做对不起大吴之事。而且,他说他早有了对付季汉之法,自可安然退去汉军。”
  此语一出,徐威大是惊疑:“退去汉军之法?战场之上,瞬息万变,胜败只是毫厘之间,他以为他是谁,怎敢说这等大话?不过地,陆逊并不是大语欺人之人,此人若非江东陆氏之后,又为孙策之婿,早获重用了。”
  徐威这话话出有因。江东陆氏乃是豪门大话,孙权对之一向采取打压相结合的办法,一则启用,一则绝不轻易重用,以免出现无法控制的局面。但对孙策,他就实在有些对不起人了。小霸王孙权,乃天下豪雄,东吴建立,割据江东,实乃孙策打下的基业。但是孙权对哥哥和侄子不够意思。孙权称帝后,只追谥策曰长沙桓王。那么长沙桓王是个什么意思呢?孙权追谥父亲为武烈皇帝,照理孙策也应追谥为帝,(或称为桓帝),才合于“义”,因为立基的是孙策,而且从理论上说,孙策当时传于儿子孙绍,令孙权,张昭,周瑜辅佐亦无不可,而且很自然,就象孙坚死后,孙策继承,有孙静(坚弟)什么事?谥封为王,规格降了一等,还长沙王,在吴国中心之外的一块地,规格更低了,干脆谥为吴王有何不可?可是孙权地气量实在太小,觉得自己比长兄相差太远,很怕长兄一支会压倒自己一支,所以极尽打压之能事。孙策之子孙绍更是只封为侯爵。撇开宗亲不说,对孙策的恩义报答,他的嫡子即使不封王,封公爵也不为过啊,稽、丹杨、豫章、庐陵,是江东立业之本,中心地带。吴尤为重要(所以国号也称吴)。当年“曹公表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屯吴,使丞之郡行文书事。”而上虞只是会稽的一部分,和吴相比差得很远。这明显亏待了孙绍。对孙策孙韶尚且如此,对孙策的女婿陆逊自然也不会例外了。
  丁奉也是不明白陆逊为什么会说此大话,只道:“或许他另有奇兵?卫温部眼下在冀州,或许能起什么作用?或许他准备用什么奇计?便如当年周都督和徐兄你用火攻魏一样?”
  两人摇头不解。不过,却对联手对付司马懿取得了共识。
  司马懿当然并不知道陆逊联合文臣不成。又联合武将来对付他。不过他深知自己能在东吴立足,实是由于孙虑的原因,眼下他身在东吴,意却不在东吴。对他来说,最好的结果是利用有勇无谋的孙虑,逐步撑控东吴的基业,然后抓到自己手中,来个鹊巢鸠占。坐领江南,再与季汉争锋天下。若是短时间内代不了孙虑,当一个一个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也未为不可。若还不成,那就顺手把东吴交给季汉,凭这份功劳,就算及不得孔明,日后也不失三公之位,而且又可以重振司马一族了。
  眼下控住了东吴的文臣。又悄悄利用孙权死后的时间,利用孙虑接箮了部分兵权,最重要的是,他的儿子司马师已经接管了染疫死去的孙韶部众,在下坯的实力虽不及四征将军,却也算得一股极强的力量了。
  但是,仅仅如此却还是远远不够,若要掌控东吴,就必须要掌握更多的权力,而这兵权只能从四征将军手中来取。幸好季汉眼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