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婚恋的性学分析-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现代主义的开先河者罗塔德以否定的态度揭示了所谓现代主义的思维特征。据他所称,现代主义是一种以元论述(Metadiscause)使之合理的思想体系,它借助诸如精神辩证法、意义阐释学、理想解放、劳动阶级的解放或财富的创造等“雄辩”得以发展;而以伟大历史和科学的描述来表达真理正义的社会则可称为“现代社会”。以工业化、商品化、竞争化再加民主化为特征的现代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也给社会本身客观自然界的惩罚——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带来人类本身的对抗、仇视、犯罪、争斗甚至杀戮;也带来来自人们内里的精神性和价值观的变态、反常、蜕化和解体。许多哲人把这一切都归结为现代主义带来的灾难。因此,他们寻求一种新途径来解决社会弊端的精神危机。于是,这种特征的思想探索便贴上了“后现代主义”的标签。
所谓后现代主义者,往往并非是自称,而是他称,即不少当事人并不自认为“后现代主义者”,而是他人主观的归类。“后现代主义”并无确切的定义。詹克斯(C。Jencks)认为,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悖论式的“二元论”或“双重性号码”,可将之看作是现代主义的延续和超越。在一定的意义上,它是最新阶段的现代主义或现代主义极端夸大了的变种。格林伯格(C。Greenberg)把后现代主义称为“人们所有热爱物的反题”或可当成在工业主义前提下文化民主主义美学标准的“弱化”。班纳德(W。D。Bannard)尖刻地指出: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无目的的、无政府主义的、无定型的、兼容并包的、表现为“边际型结构”的思想倾向,其目的在于我行我素的“通俗性”。胡森斯(A。Huyssens)乐观地称后现代主义为西方社会的“文化改革”。威廉姆斯(R。Williams)把后现代主义诗作“感情的结构”。意大利批评家塞维(B。Zevi)干脆将后现代主义归结为“古典主义的赝品”。还有的人把后现代主义等同于“虚无主义”、“折衷主义”、“多元主义”、“通俗主义”、“非理性主义”、“反科学主义”、“后结构主义”、“后马克思主义”、“新保守主义”、“后工业主义”以及“晚期资本主义”等等。后现代主义以它的不确定性引来不少新名词,如“超现代主义”、“反现代主义”、“非现代主义”和“晚现代主义”等。
在一定的程度上,后现代主义是一切对现代主义进行批判的形形色色思想体系或趋向的大杂烩,也可称为因对付现代主义而结成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不过在后现代主义中,也不乏相互对立的派别。敌人的敌人并非是友军,正如哈维(D。Harvey)所指出的,后现代主义成为各种冲突意见和不同政治势力的战场。甚至可说,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自身演化而不断脱胎出来的变种,并与其母体有着千丝万缕的牵挂。后现代主义在政治层面上,主要批判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层面上,则主要批判抽象的表现主义和存在主义。大部分后现代主义者反对采用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指示者与被指示者、潜性与显性(弗洛伊德)以及现象与本质(马克思)等模式。在哲学特征上,后现代主义主要表现为否定由启蒙时期以来作为蒙昧主义和盲从主义对立物的以个人自律为标志的理性主义,并以一种非理性主义取而代之。
对后现代主义可作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从广义上说,现代不少大思想家、大哲学家都具有某种“后现代主义”的色彩。一切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的哲人,像杜尔克姆、韦伯、霍克海姆、班杰明、阿道尔诺、卢卡其、弗罗姆、萨特、马尔库兹和哈伯马斯等皆是如此(但他们在思维特征上又可以是现代主义者或反现代主义者)。从狭义上说,是指以拉康、德里达、福柯和罗塔德等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阐释学”、“消解主义”等思潮。
美国后现代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詹姆森、德鲁兹、卡勒、哈维、哈桑、洛蒂以及女权主义哲学家哈钦等人。这些哲人进一步发扬了法国后现代思想家罗塔德等人的理论。总的说来,他们大致同意罗塔德对后现代社会条件的讨论,如对社会的媒体化、繁荣化、消费化、官僚化、多族裔化、电脑信息化以及后工业化等的分析。他们指出,后现代主义是随着新社会经济秩序和新文化特征而产生的一种周期性概念。作为新思潮,它不赞成任何以伟大哲学为表现的元描述(Metanarratives)方式。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2)
美国后现代主义的主要领袖之一,身兼实用主义分析哲学家的洛蒂批判了从笛卡儿到尼采的一系列哲学家,因为他们的思想与具体创造了当代北美文化的那种社会工程的历史南辕北辙,尽管这种社会工程对文化有利有弊。哲学不可能在探索中界定永恒的认识论构架。哲学家的惟一作用在于斥责那种为避免具有“有关具有观点”的观点时,而具有一种观点的做法。伟大哲学家的政治观不必比自己的哲学观更严肃认真。任何观念与现实的关系、道德的状况以及哲学写作纯粹为暂时性和偶然性的。于是,一种新的研究方式不再是对文学生产的评估,也不再是理智历史、道德哲学、认识论和社会预言,而是一种新样式的重新组合。尼采、詹姆斯、海德格尔、维特根施坦和杜威可以称作“形而上学的破坏者”,因为他们摧毁了奠定知识根本训练的哲学基石。洛蒂不同意所谓原创性,因为它使许多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如自我意识、反人性主义、反映性及教科书化等难以从现代主义的框架中解脱出来。
詹姆森在其名著《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中,从文化、意识形态、经济、语言、空想主义以及艺术等方面详尽讨论了后现代主义。对他来说,后现代主义是在现代化过程完结时产生的,它具有更充分的人性。不过,在这个世界,文化成为可变的“第二自然”。后现代主义并非为全新社会秩序的文化主宰者。人们爱用这个词,却不求甚解。只有明了这个概念的哲学和社会功用,才能打破其神秘性。然而我们不能一劳永逸地完全理解和掌握它。后现代主义是彻底商品化的消费过程,是对消费资本主义的逻辑运用。在后现代的条件下,甚至美学的生产与商品的生产也融为一体。后现代主义注重大众生活的固有领域和文化层面的日常变化。
与罗塔德如出一辙,詹姆森也反对现代主义的描述或元描述的方式,反对将之奉为认识范畴的结构。但他不完全同意后结构主义的看法,特别指出,有的理论大师的描述还是有用的。对他而言,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转型是以主体的“分化”来代替主体的“异化”为标志的。因此,个性主体、惟一性以及个人风格便被仿造性取代。
后现代主义有两个标志:一是“仿造化”。现代主义建立在个性私人方式的发明之上,而形而上学则为这种个人主义的理论基础。资产阶级的个性主体以一种“过去之物”的形态显现,但不外乎是一种海市蜃楼,一种神话的虚构。在当今社会,个性风格的发展已随风飘逝,只有仿造品才独领风骚。这种仿造的实践和死去类型的模拟,可在许多“怀旧”影片中重现。人们既不能注重现在,也难以在历史上安置自己,甚而整个社会也无法对付时间。二是“精神分裂化”。后现代主义者以拉康的“精神分裂”理论来解释时间的观念。所谓精神分裂,是一种语言失序。诸如暂时性、时间性、过去、现在、将来、记忆及个人认同等概念都是语言的效应,因为只有语言有过去时和将来时,故可在时间中移动。精神分裂者的经验表现为暂时的、非连续性的,所以是一种孤立的、无关联的物质象征。一方面,精神分裂者具有更多的有关世界的当下经验;另一方面,它又不具有个性的认同。
后现代主义企图从三个来源来寻求有效的思想武器:一是“以古代来否定现代”,“托古改制”,表现为某种“怀旧”的心态,即从古希腊和传统思想来源上找出可改头换面的原始素材,并对此加工后用以批判现代主义。二是“以东方否定西方”,“东为西用”,表现为某种“猎奇”的心态,即从东方文化传统思想来源上找出某些相应有价值的东西,进行加工后,同样用以批判现代主义。三是“以明天否定今天”,“诉求未来”,表现为某种“空想”的心态,即以某种超越现代社会思想条件可能的理念价值的假象,来批判现代主义,但在某种意义上,它又反对传统空想主义的思维与论述方式。
总而言之,美国的后现代主义者坚持一种非历史化、非个性化、非建构化、非描述化、非差异化、非整体化、非专门化、非理性化及非政治化的思想倾向。
在社会生活上,后现代主义表现为大众消费文化或通俗商业文化,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迪斯尼和好莱坞。几乎所有的文学、艺术、音乐、建筑和电影都成了为向客户有效推销而加以漂亮包装的仿制货品。它们不强调艺术个性和审美的孤芳自赏,而强调对众多买者的吸引效果。其中好莱坞就是后现代主义文化特征的最全面的体现者。我们在这里所谈的好莱坞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包含整个美国影视界。“好莱坞”是最大的工业帝国之一,其产品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一层面。人类的一切文明的物质或精神成果马上在这个庞大的帝国中得到利用和复制。这个帝国的势力甚至影响着这个星球的观念和行为的走向。整个美国社会的好莱坞化,使人们仿佛就生活在电影中。电影不断仿造着生活,或以想象来虚构生活。一方面,社会上发生的形形色色的事情,只要有社会轰动效应,马上就会被好莱坞复制;另一方面,好莱坞不断超越时空地预言人类最担心甚至最恐惧的危机和灾难。人们在生活中模仿电影,不知不觉将自己进入角色。儿童模仿电影中各种角色的语言、姿态、想法的行为,甚至连罪犯和恐怖分子也从电影中模仿犯罪和暴力的方式。电影中虚构的情节不断转变为生活中的真实效应。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3)
性爱同暴力一样是好莱坞最主要的题材。一代一代的年轻人不断从好莱坞的银幕上获得直观形象的知识,并加以模仿。许多外来的移民,尤其他们的子女,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好莱坞或电视节目的“感染”甚至“污染”。
中国大陆的新移民们正在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夹角中疲于奔命。
访谈录:六十位中美人士谈中美婚恋
中国女士的看法(1)
王小姐(中国大陆新移民,律师助理,35岁)
如今的华人女性的确与老一代不一样,中国大陆来的女性当然更是如此。马上就要跨入下一个世纪了,我不明白,我们的同胞为什么还是那么苛刻和挑剔,永远地说三道四,就像鲁迅小说里的“九斤老太”,没完没了地抱怨从前的豆子没这么硬、天也没这么热。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只不过每个人自己对自己的选择负责罢了。一个称为现代女性的女性,就是她有权力选择任何适合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方式。爱美、爱钱、爱名、爱性都是她自己的事。交友婚配更是女性自己的选择。找老中,还是找老外,全凭自己当家作主。
丽莎(中国大陆新移民,旅行社导游,36岁)
中国女人跟洋人跑,也不能怪她们见异思迁、崇洋媚外。我看主要还是看咱们的男同胞不是很争气,大多数不是很有出息。很多男士,在国内时,吃大锅饭惯了,不善于竞争。到了新大陆,在一块陌生的土地上,过去就算一个英雄,到这里也无了用武之地。过去的后门关系什么的也没有了用。不少人即便靠奖学金读了学位,出来也找不到工作。还有许许多多不知用什么方式来到美国的人,英语不行,又没有什么可以谋生的专长,只能在中餐馆打打工。好多爷们儿身份也黑了,混一天是一天。女人跟他们混到哪一天才是头?!
我的几个女朋友都把老公甩了。两个跟了老美,一个跟了ABC(美国生华人),还有一个跟了台湾人。为什么?不是绿卡就是钱。说到我本人嘛,不瞒你说,老美、ABC、港台人,咱都交过。实践出真知嘛。到底跟老美还是老中,我还没有最后决定。说实在的,老中只要有钱,就比老美强。但不管怎么,我不想找大陆来的老中了。
珠蒂(中国大陆新移民,中文报纸工商记者,39岁)
我认为中国男人的最大缺点就是不浪漫,不管大陆来的,还是港台来的,都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