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婚恋的性学分析-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一种情况是极少数追求性猎奇的美国女人,可能想在某些中国男人那里寻寻刺激。在美国读书的中国男留学生们经常可以遇到这种情况。
在美国女人眼里,对中国男人比较正面的评价是:(1)注重家庭价值,责任感强,遵守男人和当家长的承诺;(2)感情内在、细腻、相对忠诚;(3)对女人比较舍得花费,不太计较利益得失,不像美国男人在经济上分得很清;(4)讲义气,重信诺,人情味浓,重视社会人际关系;(5)心理素质很独特,有很强的坚韧力和克制力,不容易情绪用事,变通的能力很强,较容易适应各种困难的社会和自然条件;(6)对事业比较踏实、刻苦、耐劳;(7)智力优秀,反应敏锐,领悟力强;(8)动作灵活快捷,容易掌握各种技巧性的运动。
美国女人眼里的中国男人(2)
相反,对中国男人的主要负面评价是:(1)不重视男女平等,有一定的大男子主义;(2)不善于浪漫的外在表现,不太注意仪表和包装;(3)大多数不注重体育锻炼,身体不够强壮;(4)过于强调烹调的口味,而不注意健康食品,因而往往显得营养不良;(5)不太注意卫生,不太注意养成良好的教养和生活习惯;(6)不太热心公益事业,也不太注意社会公德;(7)法律观念不强,凡事喜靠人事通融;(8)创造力不强;(9)过于依赖金钱和物质利益来吸引女性。
根据有关研究材料,包括华裔在内的亚裔男人被认为保守、乏味、缺少吸引力。例如,他们一般不会参与像飞行、跳伞、登山、野营、摩托、航海、深水潜海等西方男性喜欢的激烈运动。此外,亚裔男性通常被认为具有大男子主义和性自我主义。
《白人男性特质》一文的作者认为,与美国白人男性相比,美国亚裔男性是“矮小、固执、不雅观、其貌不扬和缺乏自信”。在美国,对多数亚裔男性最普遍的负面评价是男性魅力不够,在生理和心理上不容易满足女性的需要。例如,一位身高1。70米的女子,至少要找一个1。82米的男子才觉相配。
方教授与杨教授在她们的研究中认为,随着亚裔各种地位的提高,美国人对亚裔男性的偏见逐渐有了扭转,所以亚裔男性与白种女性的通婚率有很大的提高。她们指出了三个新趋势:一是美国影视中出现了李小龙、李杰森和王慎德一类的英武形象,甚至在一些日历中也出现亚裔男性健美的体魄;二是亚裔男性作为模范族裔被认作其经济地位比其他族裔更为稳固;三是不少女性从过去西方过于追求外在体魄的“理想男性”开始转为更注重具有内在力量的男性。例如,有一个叫兰斯·觉的华裔男士只有1。60米,但他的白人女友对他说:“你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小个子。”另一个叫威尼·方的华裔男士的白人妻子对他说,开始她并不觉得他很具吸引力,但被他的“灵魂”征服了。
当然,所有上述所谓对中国男人的评价,可以说大都是出于某种原型偏见,因为中国是一个大国,无论从人种的角度、地理分布的角度、地区文化的角度或其他社会政治的角度,都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模式来评价中国男人。例如,中国北方人和南方人、大陆人和台湾人,或在体质特征上,或在思维和行为特征上,都有着相当的差异。再如,以不热心公益事业一条为例。过去美国主流社会总是抱怨,华人不把自己当作美国人,因而对美国政治不感兴趣。然而近年来,出现所谓亚裔政治献金案以后,美国的政客们和媒体却又极力丑化和排斥亚裔参政。
美国人常常把华人一类的亚裔看作“模范族裔”。在一些社会人士和专家学者看来,这未必是好事,有时甚至带来不利的后果,其中之一就是形成某种刻板形象的代名词。在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富勒顿分校组织的一次讨论会上,亚裔问题研究的学者们就多数认为,对亚裔的刻板形象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当然,美国社会对亚裔男性的形象更是相当地刻板,如只是数理好、能赚钱、不问政治及人文精神不强等。不过以笔者的意见,这些偏见不能单怪美国人,华裔男性应该更多地进行自我反省。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男人来到美国,呈现一种更加多元的状态。此外,越来越多的美国女人访问过中国,因而对中国男人也有了更立体和多角度的观察。这一切都会使对中国男人的原型偏见有所改观。
中国男人眼里的美国女人(1)
有人说,美国女人是世界上最独立、最自由、最傲慢,也是最狂妄的女人。这也许同样出于某种原型偏见。不管怎么样,美国是女权主义运动的大本营,美国女人当然是这个运动的主体。美国社会因最年轻而是一个最少包袱的社会,美国女人当然也是一个最少包袱的阶层。
从狭义界定出发,我们所说的美国女人是指占美国女性人口大多数的美国白种女性。
公正地说,美国女人现有的社会地位是她们自己奋斗的必然结果。
那么,在中国男人眼里,美国女人有哪些正面或负面的特点呢?
有人列出以下八条正面特点:(1)思想和行为的自主性,强调积极的个人价值,主张自身独立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地位以及应得的权益,不像大部分东方女性那样有很强的依赖性;(2)相对来说,注重以爱情为诉求、性吸引为动力的两性关系和婚姻模式,不太注重对方的家庭背景、物质条件、职业情况及宗教信仰,不像一般东方女性那样以现实或功利为诉求和动力;(3)因优越的社会条件,普遍受过一定程度的高等教育,具有相应的专业或技术能力,大多数属于白领阶层,而不像多数东方女性那样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甚至根本没有受过教育;(4)因营养良好,注重体育锻炼,故发育完全、身材健美、外形相当性感,不像一般东方女性那样纤细体弱;(5)因早年的性教育和性经验,普遍较为性成熟,在性生活中容易有性主动、性高潮和性快感,不像许多东方女性那样性被动、性冷淡,甚至性厌倦;(6)因精力旺盛、身体条件好,在不误自己事业的同时,很能操持家务和照顾子女,不像不少东方女性那样喜欢单纯做家庭妇女;(7)性格率真,做事坦荡,喜怒于形色,不大有心计,不像相当多的东方女性那样内向、含蓄而难以捉摸;(8)因性观念的开明,打破传统规范的束缚,经常将性、爱情和婚姻相对分开,也就是说,性或爱不一定非要婚姻来做保证,不一定非要什么形式上的名份,例如,双方可以因爱情或某种需要而自愿性伴侣式地同居,不像一般东方女性那样将三者绝对混为一体。
1997年,北美地区包括美国和加拿大在内的心理学会年会上,专家宣读了三份对女大学生约会和择偶标准的研究报告,这些报告表明,对多数女生,“富有”排在“诚实”、“相貌”和“重视家庭生活”之后。例如,其中一份报告的内容是让103名女生在四种男性中选择一人。这四种男性分别是:外形漂亮,但伪善的研究员;外貌平庸,但忠诚、乐于助人、与人为善的汽修工;有很多钱,但没有时间陪妻子儿女的医生;年薪只有2万美元,但喜爱孩子、有较多时间投入家庭生活的教师。结果,第一受欢迎的是那位教师,有60多名女生选择他为择偶对象;而选择那位医生的则只有15名。
加拿大多伦多的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女大学生有较高的文化水准,但在择偶问题上往往富于浪漫色彩。不过,应当指出:由于北美地区经济发达,高等教育非常普及,绝大多数女青年都有机会上大学,故大学女生可以作为同龄女青年的主体代表。
专家认为,北美大学女生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感情型”的女生较喜欢用个人的价值观来判断事物,婚姻关系多能维持得久;“思考型”的女生较喜欢分析人与人的关系并进行逻辑推理,其婚姻往往是最短的;“感觉型”的女生喜欢有变化而顺其自然的生活方式,离婚率也较高;“判断型”的女生喜欢条理,善于权衡利弊,故离婚率往往比“感觉型”的要低。
一个旅美日本作家在一首诗中竟然吟道:“我因为我妻子的黄脸而恨她”,而他的白人情人的脸蛋却是那样的亮丽。他还觉得自己本族的妻子与白人女友相比,更是缺乏优雅和智慧,因为他的妻子“就像老家乡下的水牛”,一点不知道任何新事物。
一个叫卡尔文·钟的华裔男士认为,因为自己相当美国化,也许华裔女性喜欢他,他也喜欢某些美国化了的华裔女性。既然如此,互相为什么找这种白人的“模仿品”,而不找货真价实的白人呢?另一个姓方的中国男士也提到,自己的华人女友通过他从一个唐人街的“土女孩”变成了美国化的“洋女郎”,她毕业了,当然要找原原本本的“美国男士”。
华裔男士温斯顿·方对父母的婚姻家庭持批判的态度。尽管他父母在美国已是第四代,但仍然保留传统文化中男女不平等的劣根性。他不喜欢父亲的霸道,也不喜欢母亲经常用对孩子撒谎来控制他们。他起初遵照家庭的旨意找一个华裔妻子,但一连交了两个华裔女友,都发现她们具有他父母身上的那种他受不了的烙印。后来,他认识了白人女友贝蒂,同居五年后结了婚,他俩之间有着平等的关系和良好的交流。
威斯·金不愿意与华裔女性结婚,因为这样一来就好像“娶了自己的姐妹”,有一种乱伦的感觉。他结过两次婚,但都是与白人女子。第一个妻子格瑞丝有传统西方女性美的原型,但生活九年后离异。第二个妻子丽阿是一个“冷静、智慧、可信赖的女性”,他与她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和生活目标,但绝没有那种她是“我的姐妹”的感觉。
拜伦·吴认为他与白人妻子很容易沟通,而且不讲什么形式,双方也没有什么实用的物质要求。他们是在学校里认识的,不久同居在一起,并合资买了房子,开始并不认为正式结婚有什么重要,后来水到渠成,便到赌城雷诺办了手续。
中国男人眼里的美国女人(2)
第三代华裔丹尼尔·陈谈到同他的白人妻子结婚是“遇到了自己想遇到的”。他认为自己的婚姻完全是建立在“浪漫爱”的基础上。
前面谈到的卡尔文·钟也有同威斯一样的看法。对他来说,华裔女性都像他的姐妹,而且从她们言谈举止可以看到自己母亲的影子。同她们结婚,就像同自己家里的人结婚一样。他后来交的全部是白人女子,“你应该知道白人姑娘,并同她们约会”。他认为,同美国白人女子交友和结婚就是最终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有效途径之一。后来,他同一个白人女子简结了婚。简对他的事业和政治理念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汤姆是生长在夏威夷的华裔男士,他认为自己所以同白人女性结婚,是因为他居住的地区具有多族裔色彩,那里的白种女性比别的地方对少数族裔更能接受。
洛杉矶一位中国大陆留学生对笔者说,他自己在学校里总是约美国女孩子,因为她们只要喜欢你,就不在乎你家里有没有钱、有没有权。好就聚,不好就散,也许是一夜风流,也许是数月同居。两人各自付账或轮流付账,谁也不欠谁,大家相处得很痛快。可要是找了中国女孩子,那事情就麻烦了。本来两相情愿,都是平等的,结果好像被玩弄了,吃了大亏,不是寻死觅活,就是闹得沸沸扬扬,定要搞个是非曲直,或是某种物质的报偿。
还有一位在国内离过婚的中国大陆男士与一位白人女士建立了家庭。他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做了比较,认为不能认为中国女人一定贤惠,而美国女人就一定不贤惠。他过去的中国妻子简直就是一个泼妇,可以把丈夫折磨死。“妻管严”在国内城里普遍成灾,并非只是他自己一家。他说过去自己是“小男子主义”,家务活做得比前妻多多了,而她才是“大女子主义”。他现在的美国妻子相当温良柔顺,很会持家,两个孩子也照顾得很好。的确,到她家做客或参加晚会的中国同胞们都有这种感觉。
丹尼尔是当小学生时随父母自中国大陆来美的高中应届毕业生,他对笔者说,从中学一年级起自己就有了第一个白人“女朋友”,到现在为止,已交过七八个。为什么这么多?因为她们有的转学、有的搬到外州去了。为什么不交华人女朋友?他回答说,华人女生像墨西哥裔女生一样,一个个穿戴打扮都怪怪的,说话和举止也很别扭。相比之下,美国白人女生大都比较Normal(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