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论语疏证:解读论语 的权威力作 >

第19部分

论语疏证:解读论语 的权威力作-第19部分

小说: 论语疏证:解读论语 的权威力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曰: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汉书儒林传》曰:周道既衰,坏于幽厉,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陵夷二百余年而孔子兴。以圣德遭季世,知言之不用而道不行,于是叙书则断《尧典》;称乐则法《韶》舞;论《诗》则首《周南》。缀周之礼,因《鲁春秋》,举十二公行事,绳之以文、武之道,成一王法,至获麟而止。盖晚而好《易》,读之韦编三绝而为之传,皆因近圣之事以立先王之教。故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说苑建本篇》曰:子路问于孔子曰:“请释古之学而行由之意,可乎?”孔子曰:“不可。昔者东夷慕诸夏之义,有女,其夫死,为之内私,终身不嫁。不嫁则不嫁矣,然非贞节之义也。苍梧之弟娶妻而美好,请与兄易。忠则忠矣,然非礼也。今子欲释古之学而行子之意,庸知子用非为是,用是为非乎?不顺其初,虽欲悔之,难哉!”(按顺读为慎。)
  窃比于我老彭。”
  《大戴礼记虞戴德篇》曰:昔老彭及仲傀,政之教大夫,官之教士,技之教庶人,扬则抑,抑则扬,缀以德行,不任以言。
  ○子曰:“默而识之,
  本篇曰: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本篇曰: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孟子公孙丑上篇》曰: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吕氏春秋尊师篇》曰:子贡问孔子曰:“后世将何以称夫子?”孔子曰:“吾何足以称哉!勿已者,则好学而不厌,好教而不倦,其惟此邪!”
  树达按:此章与本篇下文若圣与仁章意皆相反。盖此为圣人谦辞,而言之殆亦非一时也。
  ○子曰:“德之不修,
  《易象传》曰: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
  学之不讲;
  《易象传》曰:郦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
  《后汉书献帝纪》曰:诏曰:孔子叹学之不讲,不讲则所识日忘。
  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易象传》曰: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颜渊篇》曰:子张问崇德辨感。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
  《荀子大略篇》曰:君子之学如蜕,幡然迁之。故其行效,其立效,其坐效,其置颜色出辞气效。无留善;无宿问。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吕氏春秋抟志篇》曰:盖闻孔子、墨翟昼日讽诵习业,夜亲见文王、周公旦而问焉。用志如此其精也,何事而不达?何为而不成?故曰:精而熟之,鬼将告之。非鬼告之也,精而熟之也。
  ○子曰:“志于道,
  《礼记学记篇》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
  《孟子尽心上篇》曰:王子垫问曰:“士何事?”孟子曰:“尚志。”曰:“何谓尚志?”曰:“仁义而已矣。”
  《里仁篇》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据于德,
  《礼记乐记篇》曰:德者得也。
  又《中庸篇》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依于仁,
  《里仁篇》曰: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游于艺。”
  《礼记少仪篇》曰:士依于德;游于艺。
  又《学记篇》曰: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礼记学记篇》曰: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又曰:君子之教谕也,开而弗达,开而弗达则思。
  《孟子尽心下篇》曰: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春秋庄公四年》曰:冬,公及齐人狩于郜。《公羊传》曰:公曷为与微者狩?齐侯也。齐侯则其称人何?讳与雠狩也。前此者有事矣,后此者有事矣,则曷为独于此焉讥?于雠者将一讥而已。故择其重者而讥焉。莫重乎其与雠狩也。于雠者则曷为将一讥而已?雠者无时可与通,通则为大讥。不可胜讥,故将一讥而已。其余从同。
  树达按:《春秋》之择重为讥,正举一隅之义也。


述而篇(2)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礼记檀弓上篇》曰:食于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礼记曲礼上篇》曰:哭日不歌。
  《论衡感类篇》曰:子于是日也哭,则不歌。《周礼》:子卯,稷食菜羹。哀乐不并行。
  《白虎通丧服篇》曰:凶服不敢入公门者,明尊朝廷,吉凶不相干。故《周官》曰:“凶服不入公门。”《曲礼》曰:“居丧不言乐,祭事不言凶,公廷不言妇女。”《论语》曰:“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礼记檀弓下篇》曰:吊于人,是日不乐。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季氏篇》曰:孔子曰: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树达按:行义以达其道,用之则行也;隐居以求其志,舍之则藏也。
  《孟子尽心上篇》曰: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唯我与尔有是夫。”
  《孟子公孙丑上篇》曰: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孔子也。
  又《万章下篇》曰: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孔子也。
  《韩诗外传卷九》曰:孔子与子贡、子路、颜渊游于戎山之上。孔子喟然叹曰:“二三子各言尔志。由!尔何如?”对曰:“得白羽如月,赤羽如日,击钟鼓者上闻于天,下槊于地,使将而攻之,惟由为能。”孔子曰:“勇士哉!”“赐!尔何如?”对曰:“得素衣缟冠,使于两国之间,不持尺寸之兵,升斗之粮,使两国相亲如弟兄。”孔子曰:“辩士哉!”“回!尔何如?”颜渊曰:“愿得明王圣主,为之相,使城郭不治,沟池不凿,阴阳和调,家给人足,铸库兵以为农器。”孔子曰:“大士哉!由来!区区汝何攻?赐来!便便汝何使?愿得衣冠,为子宰焉。”(《外传卷七》别一条略同,《说苑指武篇》 文亦略同,末云,子路举手问曰,愿闻夫子之意。孔子曰,吾所愿者颜氏之计,否愿负衣冠而从颜氏子也。) 
  树达按:颜子欲铸库兵为农器而孔子称之,此又孔子尚和平反武力之一事也。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
  《周礼夏官序官》曰: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尔雅释训》曰:暴虎,徒搏也。冯河,徒涉也。
  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尸子发蒙篇》曰:孔子曰:临事而惧,希不济。
  《大戴礼记曾子立事篇》曰:居上位而不淫,临事而栗者,鲜不济矣。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周礼秋官》曰:条狼氏,掌执鞭以趋辟,王出入则八人夹道,公则六人,侯伯则四人,子男则二人。凡誓,执鞭以趋于前,旦命之。
  树达按:《秋官序官》,条狼氏是下士,故云执鞭之士。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颜渊篇》曰: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韩诗外传卷一》曰:卑贱贫穷,非士之耻也。士之所耻者,天下举忠而士不与焉;举信而士不与焉;举廉而士不与焉。三者存乎身,名传于后世,与日月并而不息。然则非恶生而乐死也,非恶富贵而好贫贱也。由其理,尊贵及己而仕,不辞也。孔子曰:“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故厄穷而不悯,劳辱而不苟,然后能有致也。(《说苑立节篇》同。) 
  《盐铁论贫富篇》曰:孔子云:“富而可求,虽执鞭之事,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君子求义,非苟富也。故刺子贡不受命而货殖焉。
  ○子之所慎:齐、
  《乡党篇》曰:齐必变食,居必迁坐。
  战、
  本篇曰: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礼记礼器篇》曰:子曰:我战则克,祭则受福,盖得其道矣。
  疾。
  《乡党篇》曰: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八佾篇》曰: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史记孔子世家》曰:鲁乱,孔子适齐,与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
  《汉书礼乐志》曰:夫乐本情性,浃肌肤而臧骨髓。虽经乎千载,其遗风余烈尚犹不绝。春秋时,陈公子完奔齐。陈,舜之后,《韶》乐存焉。故孔子适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美之甚也。
  《说苑修文篇》曰:孔子至齐郭门之外,遇一婴儿,挈一壶,相与俱行。其视精,其心正,其行端。孔子谓御曰:趣驱之!趣驱之!《韶》乐方作。孔子至彼,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故乐非独以自乐也,又以乐人;非独以自正也,又以正人矣哉。于此乐者,不图为乐至于此。
  《太平御览卷八十一》引《乐动声仪》曰:孔子曰:《箫韶》者,舜之遗音也。温润以和,似南风之至。其为音如寒暑风雨之动物,如物之动人,雷动兽禽,风雨动龙鱼,仁义动君子,财色动小人,是以圣人务其本。


述而篇(3)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
  《史记卫世家》曰:太子蒯 与灵公夫人南子有恶,欲杀南子。灵公怒,太子蒯 奔宋,已而之晋赵氏。灵公卒,夫人命子郢为太子。郢曰:“亡人太子蒯 之子辄在也。”于是卫乃以辄为君,是为出公。赵简子欲入蒯 ,卫人闻之,发兵击蒯 ,蒯 不得入。
  树达按:冉有所问之卫君谓出公也。
  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史记伯夷列传》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
  出曰:“夫子不为也。”
  《春秋哀公二年》曰:晋赵鞅帅师纳卫世子蒯 于戚。《谷梁传》曰:纳者,内弗受也。帅师而后纳者,有伐也,何用弗受也?以辄不受父之命,受之王父也;信父而辞王父,则是不尊王命也。其弗受,以尊王父也。又《哀公三年》曰:春,齐国夏、卫石曼姑帅师围戚。《公羊传》曰:“齐国夏曷为与卫石曼姑帅师围戚?”“伯讨也。”“此其为伯讨奈何?”“曼姑受命于灵公而立辄,以曼姑之义为固可以距之也。”“辄者,曷为者也?”“蒯 之子也。”“然则曷为不立蒯 而立辄?”“蒯 为无道,灵公逐蒯 而立辄。”“然则辄之义可以立乎?”曰:“可。”“其可奈何?”“不以父命辞王父命。以王父命辞父命,是父之行乎子也,不以家事辞王事。以王事辞家事,是上之行乎下也。”
  《子路篇》曰: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孟子尽心上篇》曰: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孟子曰:“执之而已矣。”“然则舜不禁与?”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然则舜如之何?”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礼记中庸篇》曰: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