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11月4日 摄影的情感表达 梅生 >

第3部分

11月4日 摄影的情感表达 梅生-第3部分

小说: 11月4日 摄影的情感表达 梅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会用,为什么有的就是逆光的时候呈现黑暗状态,有的色彩还非常,它的光比非常小,表现得非常均匀,这个是经幡外边的光线发生变化,在强光下肯定就光比非常大,阴影部分和明亮部分就会有很大的反差,在散射光的情况下,它光比小,所以这时候表现出来它就会差不多,你看到那里面有一个就是下面一幅绿草地,那个弧旋状的经幡,色彩非常漂亮的那张,你仔细看经幡上有很多水珠,那是刚下过雨,小毛毛雨,雨刚停我就开始拍,雨刚停天还阴着呢,所以那个光比很小,所以它的整个色彩也非常漂亮。

    具体如何从情感升华到精神,这个不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没有办法用确切的语言去讲它,但是很重要的一点,你必须得有文化,这首先是一点,就是一个普通的山野村夫的这种情感,和一个文化人的情感,或者是一个普通贫民百姓和一个伟人的情感,虽然在表现形式上都是喜怒哀乐,但是精神内涵绝对是不一样的,这个是为什么呢,就是由于每个人的知识结构不一样,他对事物认识的深度不一样,而认识了之后,又有这个事情发展延续的一个过程,这个就是我们讲内涵,什么叫精神内涵,就是情感到精神实际上是内涵延伸的深化的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对于每个人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一样,每个人的知识结构也是不一样的,刚才我简单讲了一下,这个荷它是中国传统文人,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精神象征,不同时代的知识分子,对同样一个精神象征的物象他会有不同的认识,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浊清涟而不妖”,李商隐:“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朱自清,《河塘月色》, “不折铮铮铁骨”,不同时代的文人对同一个物象,荷生长了千百年,不同时代的文人对荷他有不同的认识,前面这些大师,前面这些大艺术家,他对于我有一种精神上的启迪,但是它没有对我有一种题材上的限定,他们看到的都是荷,荷的不同状态,他们看到的是盛开的荷,我看到的是凋残的荷,这就是每个人他的精神认识不一样,所以他对一个物象的不同认识也是不一样的,同样对于黄河,王之焕“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他看到的是黄河对人精神奋发的一种启迪,而李白呢,那种浪漫的诗人情怀,“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他看到的是人生的一大境界,两个人的这种差别是不一样的,我第一次拍黄河的壶口瀑布,对我的印象非常深,这么多年我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我第一次看黄河,第一次拍黄河瀑布的时候,几公里以外就听到隆隆的雷声,当我走到黄河瀑布跟前的时候,铺天盖地而来,一下我就被震惊了,我当时呆呆地就坐在黄河瀑布那儿,我四个小时没有动,耳听的是雷鸣,眼看的是飞瀑,这么多年我的这种技术积累,我不知道我用什么办法去表现黄河,这种气势已经把我给震慑住了,而这第一次的震慑之后,这一晚上的反思之后,第二天对黄河有了一种这种新的认识,这个认识基于中华民族摇篮的这一个基础,黄河是民族的一个象征,但是黄河它铺天盖地的这种气势,它的这种内在的动力,它推动历史前进的这种力量,是我表现黄河的一个基础,我只能去表现我对黄河的这种民族精神象征的一种认识,而这种认识,是基于你对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的认识,对于黄河的认识,对于这个具体物象反映到你脑子里之后,你的这种认识,很多人,一见到黄河,或者一见到黄山,黄河黄山都是我拍了很多年的,但是想到我用什么方法表现这张照片,跟别人不一样,用什么方法去表现,方法是很次要的一个问题,你自己心里的这种对黄河的独特的认识,对一个题材独特的认识,我觉得才是最最重要的,方法只能区别于一个照片的这种在一个面上的这种差别,我曾经也做过很多影赛的评委,反正我做评委我认定的一个标准,不管你的照片再好,如果跟别人相似,或者以前我看过,我绝对不投票,为什么,就是刚才我讲的,你问我这张照片它的具体数据,我非常准确地告诉你,带你去拍,你重复一张,你拍一张跟我一样的,你是重复我,你就是拍得比我好,也是超过我,你超过的是我,而不是你自己,最重要的一点,一个艺术家最重要的一点他的独立的人格,他独立的精神,他独立的表现形式。

    … 返回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