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长江文艺 2005年第12期 >

第23部分

长江文艺 2005年第12期-第23部分

小说: 长江文艺 2005年第12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旯竟竟玖蛑谌吮П谥谌司斓哪抗庵屑烦隹吞R晃豢腿烁械讲唤猓骸澳抑谢怪值兀俊彼毓防闯俏豢腿颂谷坏匦α诵Α
qikanumBKYr6NLzZhN6oV
  刘文革惊慌失措地赶了出来,连声说道“兄弟兄弟,偏席都不吃完?下午还有正席呢!是哥怠慢了你?”
qikanumBKYr6NLzZhN6oV
  他哈哈大笑,说:“哥,刚才你一席话说得好哇!——我今天有点事,刘伯‘复三’我一定来!”
qikanumBKYr6NLzZhN6oV
  “哦——‘复三’一定来!”刘文革释然了。“大临走前对我说南边那条路一定不能断。”
qikanumBKYr6NLzZhN6oV
  “不断!不断”他说着上了自行车。他把车子骑得飞快,几位骑自行车贩菱角的河南客慌忙避让。他想唱点什么,无师自通地唱起了“十八相送”,但只学父亲的声调拉长腔喊了一声“梁兄”,就自觉太柔气太女人味,稍一迟疑,一句“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就吼了出来……
qikanumBKYr6NLzZhN6oV
  


去蒙马特高地
■ 刘继明
                            qikanfimPqTvxMdWCuUn9
  我们驱车去蒙马特高地时,天还没有黑。巴黎的夏天昼长夜短,晚上九点多才黑下来。开车的是严小苏的男朋友,严小苏是诗人董宏量的外甥女,一年多以前从上海来到巴黎,在一所大学读工商管理硕士。严小苏性格活泼,属于那种很容易跟人相处,让陌生人在较短时间消除隔膜和局促感的女孩子,她坐在前排座位上,不时回过头来向董宏量讲述她在巴黎的生活近况,看得出,她已经适应巴黎的生活了。严小苏的男朋友出生在柬埔寨,祖籍广东潮州,很小就随父母移居巴黎,所以不大会说中文,在开车和陪同我们的过程中始终沉默寡言,除了偶尔和严小苏用法语低声交谈几句,一直很少讲话。
qikanfimPqTvxMdWCuUn9
  车离开巴黎市中心不久,就行驶在郊区的街道上了。其实,巴黎的市区同郊区在我们这些第一次到巴黎的人看来,并没有太明显的差别。大约半个多小时后,严小苏忽然指着外面对我们说:“喏,前面就是蒙马特高地!”
qikanfimPqTvxMdWCuUn9
  我隔着车窗玻璃望去,看见了一片错落有致的房屋和高地,它们似远似近、影影绰绰,像海市蜃楼那样,给人一种虚幻之感。
qikanfimPqTvxMdWCuUn9
  哦,这就是蒙马特高地吗?
qikanfimPqTvxMdWCuUn9
  对于大多数到巴黎的普通游客来说,蒙马特高地也许是个无关紧要的地方。人们趋之若鹜的是诸如塞纳河、艾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凡尔赛宫、卢浮宫和红磨坊这样一些众所周知的景点,而对于那些搞艺术的或者艺术爱好者来说,蒙马特高地的名声和地位却一点也不亚于它们。如果说卢浮宫是欧洲艺术的神殿,蒙马特高地则堪称诞生艺术神话的地方。从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初叶的那些年代里,正是在这个当初还名不见经传的高地上,诞生了后来影响深远的现代艺术运动,许多现代主义大师如雷诺阿、凡高、马奈和毕加索、德加、马蒂斯等都同蒙马特高地结下了不解之缘,甚至连卢梭、左拉、雨果和大仲马、小仲马也先后在这儿留下过足迹,如卢梭曾经在蒙马特高地山坡上和磨坊底下采集过植物标本, 1849年和1871年间,从国外流放回来的雨果也在蒙马特高地逗留过两次,如今的蒙马特高地还有一座雨果的塑像。
qikanfimPqTvxMdWCuUn9
  在半山腰的一个僻静处停好车,我们徒步向蒙马特高地上走去。
qikanfimPqTvxMdWCuUn9
  天近黄昏,周围显得很静谧。由于街旁的树木异常茂盛,几乎遮住了整个天空,光线有些幽暗,再加上通向高地的街道又窄又陡,如同在峻峭的山道上攀援,使人有一种在梦中行走的感觉。
qikanfimPqTvxMdWCuUn9
  高地上的街道和建筑蜿蜒曲折、参差不齐,像积木一样层层叠叠,密密匝匝,显得有些拥挤,仿佛一个自然生成的村落。在不少艺术家的回忆录中,的确称之为“巴黎的小村庄”,但这显然不是一座普通的小村庄。从一排排白色的房子和房子间的小胡同、刷成综红色或墨绿色的咖啡馆,以及在某个街角或墙壁上特意制作的雕塑(通常都是西方美术史上的经典之作),你能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现代艺术气息,并且产生某种错觉:没准什么时候,就会在哪个街口,迎面碰上身穿蓝格子水兵服的毕加索或大腹便便的超现实主义诗人阿波里奈尔?
qikanfimPqTvxMdWCuUn9
  当然,这已经不是那个曾经令许多从欧洲各地来巴黎寻梦的艺术青年流连忘返的“法国之岛”蒙马特高地了。正如艺术史家让·保尔·克莱斯佩勒描述的那样,上个世纪初,蒙马特还有许许多多的乡下房子,大片的空地上疯长着各种果树和蔬菜。简陋的街道、破旧的房屋和商店,到处散发着最尘土飞扬的人间气息。在历经风雨冲刷之后,虽然蒙马特高地仍然幸存下来,但田野、果园、私人花园消失了;街道变了,房屋和小田舍被改造过了,古老的商店成了画廊或餐馆。而潮水般的观光者和蹩脚画家开着汽车来到这里,像制造垃圾似的画出一些工业拙劣画。“但蒙马特高地的魅力依旧,走在科兰古路和朱诺大街,或者登上富瓦亚蒂埃路的台阶,就会觉得到了别处。空气清新,风从北面吹来,吹过圣德尼平原的工厂,然后吹在人的心上。”这是让·保尔·克莱斯佩勒在半个世纪以前的感受。又过去了近半个世纪,眼前的蒙马特高地与上个世纪初的那个“小村庄”,无疑更是发生了难以想象的沧桑巨变。
qikanfimPqTvxMdWCuUn9
  值得庆幸的是,跳兔咖啡馆还在。在索利路和圣·樊尚路交叉口,严小苏提高声音对我们介绍道:“这就是毕加索经常呆过的跳兔咖啡馆……”
qikanfimPqTvxMdWCuUn9
  我的眼睛不禁一亮:出现在面前的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只有一层楼的房子,悄无声息地坐落在路边,房子刷了油漆,四周围着低矮的木栅栏,栅栏内长满绿茵茵的植物和鲜艳的花卉。一切都经过了精心的修饰,看上去像一座新落成不久的建筑物。
qikanfimPqTvxMdWCuUn9
  了解蒙马特高地的人,谁不知道跳兔咖啡馆呢?它简直是蒙马特高地的代名词。对于上个世纪初蒙马特高地生活过的人来说,这儿曾经是艺术家、诗人、作家和记者们聚会的最热门场所,是“不羁文人的文化中心”。
qikanfimPqTvxMdWCuUn9
  跳兔咖啡馆,也译作“蹦蹦兔咖啡馆”,原来叫“杀手咖啡馆”和“我的田野”,是蒙马特高地上最古老的咖啡馆之一。它的前身是一家马车夫住宿的小客栈。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初,幽默画家兼诗人安德列将它改建成了艺术家和文人的咖啡馆。正如招牌表现的那样:一只滑稽的兔子从一口锅里蹦出来,爪子上有一瓶酒,这显然是咖啡馆气氛轻松活泼的绝妙写照。
qikanfimPqTvxMdWCuUn9
  关于跳兔咖啡馆的历史变迁,大概可以写一本厚厚的书,而其中的每一章都少不了那些在蒙马特高地生活过的艺术家和文人们的身影。据说,穷困潦倒的凡高当年就在这儿画下了许多蒙马特的风情画,而刚到巴黎不久的毕加索,被他的一帮西班牙朋友带着经常光顾跳兔咖啡馆。那时候的毕加索也两袖清风、默默无闻,还是个一心想着成名的小青年。比凡高幸运的是,跳兔咖啡馆的老板弗雷德先生很喜欢这几个西班牙年轻人,因为他们虽然消费很低,待一个晚上只享用一份火腿肠和半瓶啤酒,但从不惹是生非,为此,弗雷德先生还特意留了一个房间给他们聚会。这自然使毕加索他们欣喜若狂,把小房间重新布置了一番,毕加索还画了一幅画《圣·安东的诱惑》,并就此与弗雷德先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38年,毕加索旧地重游,登上了蒙马特高地,在跳兔咖啡馆又见到了已经老迈的弗雷德先生。那一刻,这位立体主义的开山鼻祖回忆起自己年轻时在这儿度过的许多快乐时光,一定感慨万分吧。
qikanfimPqTvxMdWCuUn9
  但遗憾的是,跳兔咖啡馆大门紧闭,没有营业,这使我们无缘进去一睹咖啡馆内的面貌。我和董宏量在咖啡馆门前拍了一张合影,算是“到此一游”。
qikanfimPqTvxMdWCuUn9
  沿着圣·樊尚路倾斜的小巷往蒙马特高地上方走去时,我还不时回过头来眺望一下跳兔咖啡馆,有些依依不舍。伫立在空旷巷口的这幢小小平房,此时在我眼里显得形影单调,那么孤独、落寞。是啊,在当年那些才华横溢、个性毕露的艺术家们留下足迹和传奇的若干场所当中,像跳兔咖啡馆这样仍然完好无损保留下来的,的确是硕果仅存了。比如“洗衣船”,曾经是艺术家们生活和从事创作的重要场所,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野兽派、印象派以及达达主义的许多代表人物和重要作品都是在那儿诞生的。而现在,除了在艺术史、博物馆和传记当中,它们早已荡然无存了。
qikanfimPqTvxMdWCuUn9
  但我还是固执地企图在时间的累累尘埃中寻找一点关于“洗衣船”的蛛丝马迹。
qikanfimPqTvxMdWCuUn9
  1860年左右,“洗衣船”还是一家钢琴厂,大约在1889年,被一个名叫雅尼纳·塞巴蒂安·马亚尔的锁商买下了,他委托建筑师保罗·瓦瑟将木板楼隔成10间画室,然后出租给艺术家。于是,那些正愁无处栖身的艺术家和作家诗人们便蜂拥而至了。“洗衣船”每个房间的隔板有点像阿拉斯加猎人的小木屋,仿佛镶嵌在蒙马特高地头顶上一样,所以也有人称之为“猎人房”。1892年,新印象派画家马克西姆·莫弗拉在这儿画了不少布列塔尼风景画,据说他还在画室里接待过高更,当时,高更第一次从塔西提岛回来,在马克西姆·莫弗拉的房间里住了一夜,第二天,这个脾气古怪的人物就不辞而别了。但“洗衣船”真正声名鹊起却与毕加索有关。毕加索就是在那儿度过了他艺术生涯中著名的“粉红色时期”和“蓝色时期”,被称为立体主义开创之作的《阿维农少女》就是在此创作完成的。而后来令毕加索对“洗衣船”念念不忘的原因,还在于他和菲南蒂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正是在这儿轰轰烈烈地上演和落幕的。
qikanfimPqTvxMdWCuUn9
  
                            qikanGYLTKt0kw3pX3PrR
  当然,后世的艺术史家和传记作家对“洗衣船”的生活多少有些美化了,因为当初许多人之所以看中“洗衣船”,完全因为那儿的租金低廉,这对于一贫如洗、尚未成名的艺术家们来说,无疑是一块风水宝地。事实上,“洗衣船”的确是艺术天才们的贫民窟,他们不仅整日与贫民们为伍,过的生活也相差无几,所不同的只是他们把“洗衣船”当作暂时的容身之地和成功道路上的“初级阶段”,一旦功成名就,便会毫不犹豫地搬到那些与他们的身份和地位相称的高等住宅去,而那些普普通通的居民却只能继续在这儿苟延残喘下去。尽管如此,当时过境迁之后,他们还是对“洗衣船”充满了无限的怀念之情,将那儿当作自己艺术生涯的一个重要起点。
qikanGYLTKt0kw3pX3PrR
  1971年5月21日,“洗衣船”在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中被化为灰烬。据说,就在火灾发生前几个月,当时的法国文化部长马尔罗还想着把“洗衣船”列为文物。听到这个消息,已近耄耋之年的毕加索感慨道:“他早该那么做了!”
qikanGYLTKt0kw3pX3PrR
  沿着圣·樊尚路倾斜而寂静的小巷,一直向上走,不多一会儿,就到了一片热闹的街区。这儿店铺林立、人群熙攘,沿街的铺面除了旅游用品商店,大多是小酒馆、咖啡馆和画廊。画廊里里外外张贴或悬挂着许多临摹的名画,大多数是毕加索、凡高和其他一些现代派画家的作品,即使有少量当代画家的新作,也由于混杂其中而被淹没或忽略了。街头倒是有不少穿着奇异的人现场作画,有的在画建筑物和人群,有的在为游客画肖像素描,也有的蹲在地上旁若无人地埋头创作,面前摆满了油彩和画笔,以及画好的作品。当年,毕加索也曾经拿着他新创作的作品四处兜售,常常奔波了一整天,一个子儿也卖不出去,反倒惹来一片冷嘲热讽。
qikanGYLTKt0kw3pX3PrR
  现在的蒙马特高地上同样聚集着不少来自世界各地的毕加索式的艺术寻梦者。听严小苏介绍,法国政府对艺术家的政策颇为优厚,包括入境、税收和房屋租赁等方面,都享受着让一般人羡慕的待遇。比起当年的艺术前辈们,他们的条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