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大乘起信论 义理新探 >

第4部分

大乘起信论 义理新探-第4部分

小说: 大乘起信论 义理新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析出《起信論》的緣起門(即所謂「真如緣起」或「如來藏
        緣起」),才有正面積極的詮釋意義。
            緣起乃是心生滅因緣之事,屬世俗諦,但《起信論》作
        者為了大乘所倡一切眾生皆能涅槃解脫的充份保證,也為了
        旁助大乘信徒的正信與修行的日益堅強,(裕14)必須強眨
        真如或如來藏的相大(「具足無量性功德」)與用大(「能
        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終可克服源乎無明的妄念
        妄習。作者依此如來藏緣起見地,對於心生滅緣起有關的染
        淨二法相互熏習的現象學描敘,似很樂觀地強眨麥Q法熏習的
        力量強過於染法熏習,故云﹕「染法從無始已來,熏習不斷
        ,乃至得佛後則有斷。淨

        129頁

        法熏習則無有斷,屬於未來。此義云何﹖以真如法常熏習故
        ,妄心則滅,法身顯現,起用熏習,故無有斷。」又云﹕「
        是心(新本作『心性』)從本已來,自性清淨﹔而有無明,
        為無明所染,有其染心。雖有染心,而常恒不變。」
            《起信論》中,心性門及是緣起門的理據(義理根據)
        ,如不肯定「心真如」、「心性(不生不滅)」、「如來藏
        」、「一心」、「心體(離念)」、「自性清淨心」、「如
        來法身」或即「本覺」在先,則不可能有淨法熏習的精神力
        量強過於染法熏習,亦不可能有轉迷(不覺)開悟(覺)的
        向上一路了。這就說明了為甚麼作者自始至終不得不強眨
        來藏緣起的心性論根基,而有下面報似語眨姆锤部隙īs「
        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依本覺故,而有不覺﹔依不覺故
        ,說有始覺」﹔「無明之相不進覺性」﹔「依覺故迷,若離
        覺性,則無不覺」﹔「所言滅者,唯心相滅,非心體滅」。
        《起信論》的心性論主張,實與中國儒家孟子以來的性善論
        (或本心本性論)相應配合,可能多少影響過宋明理學家對
        於心性問睿奶接懤砺贰.敶氯寮业闹饕砟沧谌希
        更明顯地在《中國哲學十九講》中借用《起信論》「一心開
        二門」的心性論架構,為儒家傳統重新建立哲學的心性論(
        裕15)。
            心性門雖是緣起門的理據,《起信論》中有關心生滅因
        緣的根本不覺(無始無明),枝末不覺(三細六麤),阿梨
        耶識(「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意(業識、轉識、現識
        、智識、相續識),意識(分離識)、六染心(執相應染、
        不斷相應染、分別智相應染、現色不相應染、能見心不相應
        染以及根本業不相應染)乃至染法熏習(妄境界熏習、妄心
        熏習、無明熏習)的現象學描敘,皆屬心識門之事。也就是
        說,《起信論》的(如來藏)緣起門乃是心性門與(一)識
        門和合而生,從作者規定阿賴耶識為「和合識」,這一點就
        可看出,這是唯識法相宗與《起信論》的根本差異。而作者
        所提出的三細六麤、(五)意、意識、六染心、染淨交相熏
        習等之心識論說,以及有關修行境界高低層次的說法,皆是
        大乘佛教思想的一大創獲,足以證明作者佛學涵養與論撰才
        華之高。難怪主張中國撰述說的佛教學者很容易假定作者必
        是真諦本人,或至少是當時地論或攝論派系的一代名僧了。
            與心性、心識門、緣起門三者關聯而予以主體性化的是
        實存門,亦即迷悟門。我從西方存在主義的日譯名辭「實存
        主義」(existentialism)借用「實存」(existential)
        一辭, 用意是在強眨ù蟪耍┓

        130頁

        學如何重視並如實描敘或迷或悟的實存主體性狀態。「實存
        」一辭兼涵(人的)現實存在與真實存在二義。轉化個別主
        體的現實存在為真實存在,即不外是佛教所云「轉迷開悟」
        。如再借用西方實存主義哲學的一對名辭,則隨波逐流的現
        實存在(迷或不覺)可稱「非本然的實存」(inauthentic 
        existence),轉迷開悟了的真實存在則稱「本然的實存」
        (authentic existence)。我在這裡借用西方哲學名辭的
        另一用意,是要標榜《起信論》為代表的大乘佛教思想,就
        實存主體的迷悟以及向上轉化問睿慕鉀Q,遠遠超過西方實
        存主義,不像後者僅僅探討實存的自由抉擇問睿耸露选
        《起信論》作者就實存門所開展出來的義理,如覺與不覺的
        同異,本覺、不覺與始覺(復覺,相似覺,隨分覺與究竟覺
        四位),根本不覺與枝末不覺的分辨,染淨互熏的迷悟現象
        之描敘,「分別發趣道相」之中有關正信發心的細說等等,
        皆具創新的深意,難能可貴。譬如下面數例具有強烈的實存
        主體性意味,足以發人深省,很值得有心的佛教思想家繼續
        探討﹕「以不達一法界故,心不相應,忽然念起,名為無明
        」﹔「以一切法本來唯心,實無於念,而有妄心,不覺起念
        ,見諸境界,故說無明」﹔「依阿黎耶識,說有無明,不覺
        而起,能見能現,能取境界,起念相續」﹔「所謂不覺義者
        ,謂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而有其念。念無自相,
        不離本覺」﹔「無明之相不離覺性」﹔「心起者,無有初相
        可知。而言知初相者,即謂無念。是故一切從生不名為覺。
        以從本(已)來念念相續,未曾離念故,說無始無明。若得
        無念者,則知心相生住異滅,以無念等故,而實無有始覺之
        異。以四相俱時而有,皆無自立,本來平等,同一覺故」。
        作者這裡所說的「無始無明」、「忽然念起」、「不覺心起
        」、「四相俱時而有」等語,義理極為吃緊﹔作者卻輕輕帶
        過,從增我們困思苦索。此類語眨坪醢挡囟U家機鋒,是否
        具有聯貫到慧能頓悟禪教的義理線索的可能性呢﹖我們在「
        意謂」層次祇能如此點到為止。
            業報門緊接著實存門,隨著實存主體的或迷或悟,就有
        善惡苦樂的不同業報。《起信論》作者說及業報門處,既少
        又無新義。他那三細六麤之說中,第五麤相即起業相,「依
        於名字,尋名取著,造種種業」,乃指業緣﹔而第六麤相,
        亦即業緊苦相,「以依業受果,不自在」,則指苦果。他又
        提到(五)意之中最後的相續識,謂「以念相應不斷故﹔住
        持過去無量世等善惡之業,令不失故﹔復能成熟現在未來苦
        樂等報無差摺省埂S朱督Y尾特別警告毀謗此論的眾生,「
        所獲罪報,經無量劫,受

        131頁

        大苦惱。是故眾生,但應仰信,不應毀謗,以深自害,亦害
        他人,斷絕一切三寶之種」。作者撰論的旨趣似在教導眾生
        「起大乘正信」而勤修方便,等入涅槃,故對六導轉回,苦
        樂業報等事無甚興趣,隨便帶過罷了。
            也就是說,作者想要強眨氖墙饷撻T,因此處處顯揚大
        乘所倡一切眾生皆能平等獲致涅槃解脫的宏旨﹔特依《起信
        論》的摩訶衍心真如法,講說「熏習淨法不斷。…以熏習故
        ,則自信己身有真如法,本性清淨。知一切境界唯心妄動,
        畢竟無有。…無明滅故,心相不起﹔心不起故境界相滅。如
        是一切染因染緣,及以染果心相都滅,名得涅槃,成就種種
        自在業用」(此段引用語義似較清楚的新本)。作者雖如此
        強眨巳四堋傅媚鶚劊删头N種自在業用」,由於他又堅持
        《金剛經》,《維摩經》以來的不二法門,故亦同時弔詭地
        說﹕「一切眾生本來常住,入於涅槃。菩提之法,非可修相
        ,非可作相,畢竟無得」。又云﹕「以五陰法自性不生,則
        無有滅,本來涅槃故」。然「菩提」或「涅槃」畢竟無得(
        吉藏所云「一切不可得」),則所謂「本來涅槃」的真諦又
        是甚麼﹖而作者在論中所云「真心,常恒不變,淨法滿足」
        ,或「眾生自性清淨心」,或「唯心相滅,非心體滅」等語
        所指謂的「心體」或「真心」又作甚麼解釋﹖是否在「言語
        道斷,心行處滅」之上仍有甚麼「心體」存在﹖對於中觀,
        唯識兩派來說,《起信論》一系的「真常唯心論」是很難自
        圓其說的。(裕16)我們在「意謂」層次,還無法處理此一難
        睿葆嵩偬帷
            有了解脫門,接著就有修行門,原指四拢B中第四道諦
        的戒定慧三學。我將慧學配屬上面已提的二諦門,狹義的修
        行門就可分開,形成禪定門與戒律門。《起信論》是一部思
        想相當完整而有系統的論書,故除「一心二門三大」之外又
        有「四信五行」,構成「修行信心分」。作者修行論的一大
        特點是,強眨扌兄鞍l起大乘正信的必要。四信指謂信根
        本(「所謂樂念真如法故」),以及信佛法僧三寶。作者在
        「分別發趣道相」中亦提信成就發心,闡明正信與發(菩提
        )心乃一體兩面,其中有關發心之相的根本三心(直心、深
        心、大悲心),不妨看成各別眾生的真如一心在正信發起之
        時的具體表現。杖绱苏摃荆@個特點充份反映著作
        者對於理論(知)與實邸ㄐ校┖弦粊阒氐膶氋F見地。
            作者所講說的修行五門,即施、戒、忍、進與止觀,其
        實祇是大乘菩薩道中六波羅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
        、禪定與智慧)的重組

        132頁

        ,其中止觀分別等於禪定與智慧。不過他的止觀說有些新義
        ,對於後來枺鼇喆蟪酥褂^論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他論「修
        止」云﹕「一切諸相,隨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來
        無相,念念不生,念念不滅。亦不得隨心外念境界後以心除
        心。…即復此心亦無自相,念念不可得。」此一禪定法,似
        已預期後來慧能的無相三昧,幾乎無異作者又說,此禪定法
        能入真如三昧,依此三昧,得知「法界一相,謂一切諸佛法
        身,與眾生身平等無二,即名一行三昧」。作者又主張止觀
        雙撸w因「唯修於止,則心沉洠В蚱鹦傅。粯窂纳疲
        遠離大悲」之故。「觀」之修習,分為法相觀、大悲觀、大
        願觀與精進觀,乃屬智慧波羅蜜之事。
            廣義的戒律門,可以包括持戒以外的布施、忍辱、精進
        等三波羅蜜,以及其他佛(大乘)佛教本身的倫理道德。關
        於持戒,除不殺、不盜、不婬、不妄言等一般在家戒外,勸
        導出家者「修習少欲知足頭陀等行」,「不得輕於如來所制
        禁戒」。如此而已,泛泛而無新義,亦未提及一般廣泛的佛
        教倫理道德問睿c作者對於大乘起信與禪定的討論相比,
        無甚份量,可能是由於作者的關注重點不在戒律,或是由於
        他的專長不在戒律的緣故。
            應病門關涉種種煩惱、痛苦、邪執的祛除,佛教本身一
        開始即有「應病與藥」的實用作風,猶如西方之精神醫學與
        精神治療﹔佛陀本人即如良醫,四拢B說(尤其道諦)乃是
        良藥之一。在《起信論》也專設一章討論種種邪執的對治,
        謂「一切邪執皆依我見,若離於我則無邪執」,不外重述大
        乘佛教對於人法二我的破除,而於應病對治,強眨咦銦o量
        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