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人生的智慧 叔本华 >

第5部分

人生的智慧 叔本华-第5部分

小说: 人生的智慧 叔本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使我们快乐或者忧伤的事物,不是那些客观、真实的事物,而 

是我们对这些事物的理解和把握。这就是爱比克泰德㈠所说的 



 “扰乱人们的不是客观事情,而是人们对客观事情的见解”。 


… Page 28…

   18                           人生的智慧 



我们的幸福十占其九依赖于我们的健康。只要我们保持健康, 



一切也就成了快乐的源泉;但缺少了健康,一切外在的好处— 



—无论这些好处是什么——都不再具有意义,甚至那些属于人 



的主体'17'的好处,诸如精神思想、情绪、气质方面的优点等, 



仍会由于疾病的缘故而被大打折扣。由此看来,人们在彼此相 



见时首要询问对方的健康状况,并祝愿对方身体健康的做法也 



就不是没有根据的了,因为健康对于一个人的幸福的确是头等 



重要的事情。我们可以由此得出这样的结论:最大的愚蠢也就 



是为了诸如金钱、晋职、学问、声名,甚至为了肉欲和其他片 



刻的欢娱而献出自己的健康。我们更应该把健康放在第一位。 



      虽然健康能极大地增进我们的愉快心情——这种愉快心 



情对于我们的幸福头等重要——但愉快的心情却不完全依赖 



于健康;因为即使是完全健康的人也会生成忧郁的气质和沮丧 



的心情。在这里,最根本的原因无疑在于人的最原初的、因而 



也是不可改变的机体组织的构成;也就是说,大致上在于一个 



人的感觉能力与肌肉活动、兴奋能力及机体新陈代谢能力之间 



构成的正常程度不一的比例。超常的感觉能力会引致情绪失 



衡、周期性的超乎寻常的愉快或者挥之不去的忧郁。天才的条 



件就是具备超越常人的神经力量——亦即超常的感觉能力。所 



以,亚里士多德相当正确地认为:所有杰出、优越的人都是忧 



郁的:“所有那些无论是哲学、政治学、诗歌或其他艺术方面 



表现出色的人,看上去都是忧郁的”。西塞罗在讲述下面这句 



经常被人们引用的话时,他所指的肯定也是上述那段话:“亚 



里士多德说,所有的天才人物都是忧郁的。”我在这里对人的 



与生俱来的基本情绪——它因人而异——所作的考察,莎士比 


… Page 29…

                             第二章      人的自身                              19 



亚曾经异常优美地加以描述: 



           大自然造就了奇特的人,'18'  



           一些人总是眯缝着眼睛,大声笑着,  



           就像看见苏格兰风笛手的鹦鹉;  



           也有一些人阴沉着面孔,笑不露齿,  



           虽然奈斯特发誓那笑话的确值得一笑。  



                                                   ——《威尼斯商人》 



      柏拉图用了 “郁闷”和 “愉快”这样的词语来形容这两种 



不同情绪,出现这些不同情绪是因为不同的人有着极为不同的 



感受愉快和不愉快印象的能力。因此,一件使一个人近乎绝望 



的事情,会让另一个人高兴发笑。一般而言,一个人接受愉快 



印象的能力越弱,那他接受不愉快印象的能力也就越强,反之 



亦然。同一件事情有出现好或不好两种结果的可能。“郁闷” 



型的人会因为 “不好”的结果而感到悲哀和烦躁,对好的结果 



也提不起高兴劲儿。“愉快”型的人却不会为不幸的结果悲哀 



和烦恼,但对事物的好结果却会深感高兴。对 “郁闷”型的人 



来说,尽管他们实现了十个目标中的九个,他们仍然不会为已 



实现了的目标高兴,而仅仅因为一个目标的落空而烦恼、生气。 



愉快型的人则相反,他们会从成功实现了的目标那里取得安慰 



和愉快。不过,正如没有一丁点好处的十足坏事并不容易找到, 



同样,“郁闷”型的人,亦即阴沉和神经兮兮的人,虽然总的 



来说比无忧无虑、快乐的人承受更多只是想象出来的不幸和苦 



难,但却因此而遭遇更少真实的不幸和苦难因为他们把一切都 


… Page 30…

  20                            人生的智慧 



看成漆黑一团,总是把事情往最坏的方面想,并因此准备着防 



范措施。这样,与那些总是赋予事情以愉快色彩和大好前景的 



人相比,他们更少失算与栽跟斗。但如果一个天生具有不满、 



易怒心态的人,再加上神经系统或者消化器官'19'疾病的折磨, 



情况最终可以发展成这个样子:持续的不幸引致了对生活的厌 



烦,并由此萌生了自杀的倾向。由于这个原因,最微不足道的 



不便和烦恼都会引致自杀的结果。的确,当情况变得最糟糕的 



时候,甚至连这点不便和烦恼也不需要了,一个人会纯粹由于 



持续闷闷不乐的心情而决定自杀。这种人会以冷静的思考和铁 



定的决心实施自杀行为。这种情况经常发生:一个病人尽管处 



于别人的监视之下,仍会随时留意着利用每个不被监视的机 



会,迫不及待地抓住这现在对于他来说是求之不得的和最自然 



不过的解脱痛苦的手段——整个过程没有犹豫、退缩和内心斗 

争。关于自杀方面的详尽论述,可阅读埃斯基罗尔㈡的《精神 



疾病》一书。但除此之外,在某种情况下,就算是最健康的和 



或许是最愉快的人也会想到过自杀。那就是当痛苦非常巨大, 



或者,步步逼近的不幸实在不可避免,这一巨大的痛苦或不幸 



已经压倒了对死亡的恐惧。不同之处只在于自杀所必需的诱因 



的大小,这一诱因和人的不满情绪成反比例。不满情绪越厉害, 



则自杀所需的诱因就越小,到最后,诱因可以减至为零。相比 



之下,愉快情绪越强烈,维持这一情绪的健康状况越良好,自 



杀的诱因就必须越大。因此,导致自杀的原因大小不一,但构 



成两个极端的就是:与生俱来的忧郁不满的心理得到了病态的 



加剧;天性是健康、愉快的,只是客观的原因所致。 



      健康和美貌有着部分的关联,虽然美貌这一属于主体的好 


… Page 31…

                             第二章      人的自身                              21 



处不会直接带给我们幸福——它只是间接通过留给别人印象 



的方式做到这点——但美貌仍然是至为重要的,甚至对男人来 



说也是如此。良好的长相是一纸摊开的推荐书,它从一开始就 



为我们赢得了他人的心。因此,荷马这些诗句尤其适'20'用于 



我在这里所说的话: 



           神祇的神圣馈赠不容遭到蔑视,  



           这些馈赠只能经由神祇的赐予。  



           任何人都无法随心所欲地获取它们。  



                                                      ——《伊利亚特》 



      对生活稍作考察就可以知道:痛苦和无聊是人类幸福的两 



个死敌,关于这一点,我可以作一个补充:每当我们感到快活, 



在我们远离上述的一个敌人的时候,我们也就接近了另一个敌 



人,反之亦然。所以说,我们的生活确实就是在这两者当中或 



强或弱地摇摆。这是因为痛苦与无聊之间的关系是双重的对立 



关系。一重是外在的,属于客体;另一重则是内在的,属于主 



体。外在的一重对立关系其实也就是生活的艰辛和匮乏产生出 



了痛苦,而丰裕和安定就产生无聊。因此,我们看见低下的劳 



动阶层与匮乏——亦即痛苦——进行着永恒的斗争,而有钱的 



上流社会却旷日持久地与无聊进行一场堪称绝望的搏斗。而内 



在的或者说属于主体的痛苦与无聊之间的对立关系则基于以 



下这一事实:一个人对痛苦的感受能力和对无聊的感受能力成 



反比,这是由一个人的精神能力的大小所决定的。也就是说, 



一个人精神的迟钝一般是和感觉的迟钝和缺乏兴奋密切相关 


… Page 32…

  22                             人生的智慧 



的,因此原因,精神迟钝的人也就较少感受到各种强度不一的 



痛苦和要求。但是,精神迟钝的后果就是内在的空虚。这种空 



虚烙在了无数人的脸上。并且,人们对于外在世界发生的各种 



事情——甚至最微不足道的事情——所表现出的一刻不停的、 



强烈的关注,也暴露出他们的这种内'21'在空虚。人的内在空 



虚就是无聊的真正根源,它无时无刻不在寻求外在刺激,试图 



借助某事某物使他们的精神和情绪活动起来。他们做出的选择 



真可谓饥不择食,要找到这方面的证明只须看一看他们紧抓不 



放的贫乏、单调的消遣,还有同一样性质的社交谈话,以及许 



许多多的靠门站着的和从窗口往外张望的人。正是由于内在的 



空虚,他们才追求五花八门的社交、娱乐和奢侈;而这些东西 



把许多人引人穷奢极欲,然后以痛苦告终。使我们免于这种痛 



苦的手段莫过于拥有丰富的内在——即丰富的精神思想。因为 

                                    .. 

人的精神思想财富越优越和显著,那么留给无聊的空间就越 



小。这些人头脑里面的思想活泼奔涌不息,不断更新;它们玩 



味和摸索着内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多种现象;还有把这些思想 



进行各种组合的冲动和能力——所有这些,除了精神松弛下来 



的个别时候,都使卓越的头脑免受无聊的袭击。但是,突出的 



智力是以敏锐的感觉为直接前提,以强烈的意欲,亦即强烈的 



冲动和激情为根基。这些素质结合在一起提高了情感的强烈程 



度,造成了对精神,甚至肉体痛苦的极度敏感。对任何不如意 



的事情,甚至细微的骚扰,都会感觉极度不耐烦。所有这些素 



质大大加强了头脑里面事物的各种表象,包括拂逆人意的东 



西。这些表象由于头脑强烈的想象力的作用而变得生动活泼。 



我这里所说的比较适用于所有各种精神思想能力参差不一的 


… Page 33…

                             第二章      人的自身                              23 



人,从最呆笨的头脑一直到最伟大的思想天才。由此可知,无 



论从客体抑或从主体上说,如果一个人距离人生痛苦的其中一 



端越近,那他距离痛苦的另一端也就越远。据此,每个人的天 



性都会指导自己尽可能地调节客体以适应主体,因而更充足地 



做好准备以避免自己更加敏感的痛苦一端。一个精神富有的人 



会首'22'先寻求没有痛苦、没有烦恼的状态,追求宁静和闲暇, 



亦即争取得到一种安静、简朴和尽量不受骚扰的生活。因此, 



一旦对所谓的人有所了解,他就会选择避世隐居的生活;如果 



他具备深邃、远大的思想,他甚至会选择独处。因为一个人自 



身拥有越丰富,他对身外之物的需求也就越少,别人对他来说 



就越不重要。所以,一个人具备了卓越的精神思想就会造成他 



不喜与人交往。的确,如果社会交往的数量能够代替质量,那 



么,生活在一个熙熙攘攘的世界也就颇为值得的了。但遗憾的 



是,一百个傻瓜聚在一起,也仍然产生不了一个聪明的人。相 



比之下,处于痛苦的另一极端的人,一旦匮乏和需求对他的控 



制稍微放松,给他以喘息的机会,他就会不惜代价地寻找消遣 



和人群,轻易地将就一切麻烦。他这样做的目的不为别的,只 



是为了逃避他自己。因为在独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