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第1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如琉璃者,身有三身,三身中現自受用、他受用、大變化、小變化時,皆現佛相
,唯隨類變化,或現人天,或現鬼畜,無有定相。今身如琉璃之身,且據變化身言
。此變化身,如青色寶,內外明徹,淨無瑕穢。瑕為玉中疵,玉有污點,即成美中
不足;吾人之身亦具琉璃智光,而為肉血煩惱所障,不能內外明徹。例如水晶珠等
,亦能內外明徹,而每不免瑕疵。唯此藥師琉璃光身,內外明徹,淨無瑕疵,其廣
大遍一切處,功德無量,如山巍巍,善能安住燄網莊嚴,即所謂『藥師如來琉璃光
,燄網莊嚴無等倫』!燄、即光上之線,如曙光枺饩奪目。一光燄照一一光
燄,一一光燄照一光燄,光光相映,結成羅網;而此琉璃光身,即善安住於此由光
線所組成之光明燦爛的燄網之中。藥師如是,其土眾生亦各能身善安住於燄網莊嚴
,此其所以光明過日月也。蓋吾人所居之世界,以日、月、星為三光,而尤以日月
之光為大;然日月雖能照破幽冥,若黑夜即無日月。如今交通所及,知吾人所居之
地球上,亦有半年無日月光照者,有終年無日月光照者,而亦有人物生其處;此
如佛教所謂黑暗地獄眾生也。但淨琉璃世界,有藥師琉璃光身之光明,則一切黑暗
皆破除,幽冥眾生悉蒙開曉。如盲者得眼,即能於光明熙和中隨意所趣,平等自由
,作諸事業者也。
藥師法會願云:『第二遵行世尊本願,培植德本,發揚慧力,使一切人民本力
充實,光輝普耀』。培植德本,發揚慧力,使世界和平,人民安樂,一切作業,悉
得成就,亦藥師此願之實際應用者也。
己三 智慧資生
『第三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以無量無邊智慧方便,令諸有情皆得無盡所受
用物,莫令眾生,有所乏少』。
此第三願,標以智慧資生者,以藥師成佛時,欲以無量無邊智慧方便資濟眾生
。此第三願至第五願,依道諦而發。道者,廣則八萬四千波羅密多,略則三十七品
,再略之、則為戒定慧。而此三願,即依此三而發。是第三願,乃依慧發。無量無
邊智慧,出智慧之體;無量無邊方便,為智慧之用。故方便之自體即智慧,智慧之
妙用即方便;若無方便無以顯智慧之深廣,若無智慧無以起方便之巧妙。故智慧與
方便,皆是無量無邊。無量者,普通言量,約有二義:一、讀平聲,如升斗量米,
尺寸量布之量,為動詞,表現動作;二、讀去聲,如言度量數量之量,為名詞。又
如言不可以尺秤量其長短輕重,亦為平聲。此無量乃無有限量之量,乃去望之量也
。以今通用名詞言之,量即空間。空間在數理學上有三度量:一、量長短,二、
量闊狹,三、量厚薄高低。如一墨點,不成為量,須成一線,方有長短之縱量。但
祇一線不成為物,物必有闊狹,故有第二度闊狹之橫量,所謂先量長短,後量闊狹
。既有長短、闊狹,既有南北枺髦较颍灰辔闯善錇橥暾铩Iw完整之物,
既如一紙,必有其反面的厚薄,故第三度即量其高下溕睢H绱私涍^長短、闊狹、
厚薄之三度量,乃成為物,既有枺鳌⒛媳薄⑸舷隆⒅椒帧9薀o論何物,凡成
其為物者,須具足此三度量之空間,知其自南至北有幾何,自西至枺袔缀危愿
至下有幾何,方成一物,否則不成為物。小自茶杯房舍,大至地球、華藏世界,其
為有情世間及器世間,皆具此三度量以各佔其空間。若超此量,無彼此,無分別,
則不能說成一物,亦即無可思想分別而入於無量矣。此乃無量之本義,佛果智慧方
便功德,亦復如是無量。無邊者,邊依量立,若有量,即有四方上下,此量盡處即
有邊際、有此方物,有彼方物,即有邊際分齊;故立有邊,即基於量,若無量、則
邊亦不可得矣。今中國人皆能說佛法無邊之一語,佛法無邊,杖缢裕钪
義者鮮耳。其實、一切世法皆落邊際,唯有佛法確實無邊。然佛法無邊,非離世法
之外另有一無邊之佛法,若離世法另有一個無邊佛法,即此世法與佛法之間已落邊
際矣!故須無量,方成無邊。前言量有三度量,以明四方上下之空間,今更進而言
之:依最新學說有四度空間,乃將時間加入空間而成第四矣。楞嚴經言:『四方上
下為界,過現未來為世』;以之說明世界為空間時間之交織,頗相近似。是故一物
之成為一物,不特有六方,且有三世;如今講經之法堂,佔有上下四方之空間,經
未造、落成、朽壞、三時之時間。有此一法堂,即具六方、三世四度量;擴而言之
,凡物皆有此空間與時間而成立也。故平常所謂人生幾何,天長地久,皆自空間量
上顯明時間。六方、三世界量無,則邊際乃無矣。但如何言唯佛法無邊耶?此蓋諸
法實相,法爾如是,本無邊際;故無量無邊,實為諸法之本來面目。自佛法言之,
若真若俗皆無量無邊。何以故?自第一義之真諦言之,量不可得;以量從分別而起
,諸法真實相無此分別量故;既無量,復何有邊耶?自眾緣所成之俗諦上觀之,諸
法亦無量邊,以諸法從眾緣生,緣生無性,一法之生,即依法界諸法為緣,故一切
法不出一法,一法即括盡一切法,則無一一之定量可得,何有一法一切法之邊際哉
?如一小杯,為四大成,土伲鼮榈兀{泥為水,燒煉為火,鼓扇為風,容受為空,
加以人工之思想模樣,由此種種因緣,即成此一小杯;則此小杯,即依虛空法界眾
生輾轉增上之緣力而成,即可攝盡宇宙萬法。故能通達一物,此物即遍虛空法界,
無可限量,亦無邊際,此在俗諦而論諸法,諸法亦無量無邊矣。但諸法小自微塵草
木,大至華藏世界皆無量邊,何獨唯指佛法無邊耶?良以諸法雖無量邊,倘無佛智
慧,即不得而知,而妄執有量有邊,並認定此有量有邊之法,方為實法,而以無量
無邊為非實法,顛倒是非,混亂黑白!自具俊卜蚰酥寥速t拢吹弥T佛智慧,
皆不免此顛倒分別而執有量有邊!是故唯有佛法無邊,其理亦了然矣。
復此、人之心境上有此分別量故,世界隨之有成住壞空,人生隨之有生老病死
,一切皆由此分別心量境之生滅而生滅,則世界人生皆落生滅之窠臼矣!若了真俗
諸法其實本無量邊,如是如是,則當下即不生滅,當下即了生死矣。如人計我,我
生於何時,我作若干事業,我經幾何年月日時而死,此在量上作邊際想,故人生之
生老病死起矣。又如!計此世界為上帝創造,創造於何時,至何時毀滅,則世界之
成住壞空作矣。若知佛法真俗二諦之理,諸法本性無量無邊,一法如是,一切法亦
如是,一即一切,一攝一切,一入一切,一切即一,一切攝一,一切入一,無定量
可立,無極邊可得,則人生生老病死即非生老病死,世界成住壞空即非成住壞空,
當下本無生滅生死可了,即是菩提大般涅槃。是知法法無邊,洵惟佛無量之智慧方
顯焉!復依此無量無邊之智慧,等起無量無邊之方便,依方便之權智,達智慧之實
智。由智慧之本體,起方便之妙用,隨機設法,應物施功;是知一切方便,皆由智
慧而成。如十度之方便、願、力、智,皆依般若而開發。經云:『菩薩於菩提,當
於何求?當於五明處求』。五明者:一、因明,二、聲明,三、醫藥明,四、工巧
明,五、內明。此除內明為佛學外,其餘四明皆為濟世利人之方便用;而此方便之
無礙自在,功由智慧。如今科學發明,供給吾人衣食住行上種種享受之物伲允
方便之用;但因無無量無邊之智慧以為妙體,故雖有用而非妙用,有盡際相可得,
此有彼無,起貪瞋癡互相爭奪,世界禍亂從此起矣!人民痛苦由是生矣!故此世界
非無方便,實由無無量無邊之智慧不成妙方便耳。由此、今日之人世,若依藥師之
智慧,則科學資生之方便,妙用無盡,鬥爭永息,世界和平,人民衣食豐富,所受
無缺乏矣。
藥師法會願文云:『第三遵行世尊本願,廣行四攝,勤修六度,使一切人民自
他方便,萬事咸宜;世尊第三本願,如實成就』
己四 導入大乘
『第四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安住菩提道中;苦行
聲聞獨覺乘者,皆以大乘而安立』。
前願明佛之智慧無量無邊,由此無量無邊之智慧,復起無量無邊之方便妙用。
正如法華所云:『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此願使諸凡外、三乘
安立大乘,即屬於定。蓋安立即安定,如大學所謂:『知止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
,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懀А唬淮艘嘌杂啥ǘ惨病K帋煷祟姡挂磺行行暗乐
有情,捨邪歸正,安住菩提正覺之道。正覺、邪道,相對而立,未入究竟之正覺,
皆不免落邪,唯斷善根之闡提種姓純是邪,佛純是正,故正邪亦不能定限。但依普
通標準言之,除人倫道德等世間善法,與出世之三菩提法為正道外,其自虛妄分別
而執為有道者,皆為邪道。其所執道,與諸法實相,及世間資生事業倫理道德相摺
,而另有其無上至高之道,奉為最勝,餘若無賭。瑜伽戒本所謂:『若諸有情,安
住自見取中,起如是見,立如是論:唯此是實,餘皆虛妄』;此即為邪見師資矣。
昔有一人,終日思金,神經失常。一日上市,忽見有金,當眾即取,遂被捉住。詢
其何以當眾盜金?彼言:我取金時,唯見有金,不見餘人。此與邪見眾生自立邪道
,不見正理,恰恰相同。故邪見眾生深深安住自邪見道,雖有菩提正道,說之不信
,須由諸佛威神之力,方便善巧之用,方能醒其頑迷,使之捨向邪見,安住菩提道
中。菩提道者,即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道。然此菩提,通指三乘菩提,皆為正道。
此使邪見外道安住菩提,乃為第一重意義。苦行聲聞、獨覺乘者,皆以大乘而安立
之,此為第二重意義。聲聞者,聞佛說四諦音聲,知苦、斷集,慕滅、修道,證得
須陀洹等四沙門果。獨覺者,出無佛世,弧峰獨宿,秋觀黃葉落,春聞百花香,覺
榮枯無常,由之悟道;亦曰緣覺,緣佛說十二因緣之聲音,如眾生由順生門流轉生
死,由是入還滅門,即得證果。於中聲聞根鈍,緣覺、獨覺根利,故增道損生皆有
遲速。乘者,咻d之義,如以車代步,達目的地。明聲聞、獨覺,各依四諦、十二
因緣之教乘,度分段之生死海,到生空之涅槃岸。此行聲聞、獨覺乘者,若已證、
若未證,皆使由二乘心而安定於大乘法中,一入永入,毋令退墮。故此願可為二重
:一、對二乘眾生,使安立於大乘中;一、對邪外眾生,則先破其頑迷,使之捨邪
入正,安立於世間倫理道德,即佛教人天、二乘、五戒、十善法中,然後再由人天
進入三乘,復由三乘使安立於大乘。此與法華會三乘歸一乘之理相符。實則全部法
華。明一佛乘,不外此『皆以大乘而安立之』一句也。故佛法於邪外二乘,皆能導
入於大乘。又、大乘之法,乃諸佛通達諸法實相之智慧,無量無邊,故為眾生開示
,皆悟入佛之知見也。是則此願雖寥寥數行,可判攝一切佛法,蓋一切佛法歸迹
,不外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而此由邪外二乘以至導入大乘,皆可包
括之。
藥師法會願云:『第四遵行世尊本願,服務社會,盡瘁人群,使一切人民,咸
歸大乘,捨身救世;世尊第四本願,如實成就』。
己五 得戒清淨
『第五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無量無邊有情,於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
皆令得不缺戒、具三聚戒;設有毀犯,聞我名已還得清淨,不墮惡趣!』
前二願明慧與定,此明得戒清淨。無量無邊有情,顯有情數目之多。使此無量
無邊之有情,皆於我藥師佛法中,修行梵行。梵、譯為淨,超出五欲之清淨行,乃
為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者,即使行者得具足戒。不缺、顯不缺漏,大智度論明
不缺、不穿、不漏等十事;並設喻云:凡夫持戒至於佛地,如渡海浮囊,中盛空氣
,無少缺漏,方渡彼岸。囊即喻戒,戒行無缺,方至佛地;若稍缺漏,如浮囊有孔
,即便沉洠В式湟舱撸豢身汈щx也。傳戒者須如法傳授,受戒者須如實修行,
方能具足,無所缺漏。三聚戒者:一、攝律儀戒,二、攝善法戒,三、饒益有情戒
。攝律儀戒,即持身口七支等戒。攝善法戒,即持善法戒。平常戒律中說有『止作
持犯』;止持,即止一切惡行,所謂諸惡莫作;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