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大学人文读本 夏中义 >

第9部分

大学人文读本 夏中义-第9部分

小说: 大学人文读本 夏中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种恒远同时又是不具形的巨大的存在,那是一种北大特有的精神现象。这种存在超越时间和
空间,成为北大永存的灵魂。
  北大学生以最高分录取,往往带来了优越感和才子气。与表层现象的骄傲和自负相联系
的,往往是北大学生心理上潜在的社会精英意识:一旦佩上北大校徽,每个人顿时便具有被
选择的庄严感。北大人具有一种外界人很难把握的共同气质,他们为一种深沉的使命感所笼
罩。今日的精英与明日的栋梁,今日的思考与明日的奉献,被无形的力量维系在一起。青春
曼妙的青年男女一旦进入这座校园,便因这种献身精神和使命感而变得沉稳起来。
  这是一片自由的乡土。从上个世纪末到如今,近百年间中国社会的痛苦和追求,都在这
里得到集聚和呈现。沉沉暗夜中的古大陆,这校园中青春的精魂曾为之点燃昭示理想的火炬。
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学者,从这里眺望世界,用批判的目光审度漫漫的封建长夜,以坚毅的、
顽强的、几乎是前仆后继的精神,在这片落后的国土上传播文明的种子。近百年来这种奋斗
无一例外地受到阻扼。这里生生不息地爆发抗争。北大人的呐喊举世闻名。这呐喊代表了民
众的心声。阻扼使北大人遗传了沉重的忧患。于是,你可以看到一代又一代人的沉思的面孔
总有一种悲壮和忧愤。北大魂——中国魂在这里生长,这校园是永远的。
  怀着神圣的皈依感,一颗偶然吹落的种子终于不再移动。它期待并期许一种奉献,以补
偿青春的遗憾,并至诚期望冥冥之中不朽的中国魂永远绵延。
                  编者旁白


  天地间,大概没有比每个人都想过好日子更天经地义的了。
  这落实到人权层面,便是人人皆有追求现世幸福的权利。
  幸福,实属人体会到美好愿望兑现时的心理满足,旋即,生命之欣悦如朝霞从脸庞透出
光束,这便是笑——列夫·托尔斯泰说,当安娜心里想笑,她便笑出声来一笑是人世间表情
最丰盈、最柔美亦最撩人销魂的肢体语言,因为它发自灵魂深处。
  但远不是所有愿望的实现,皆值得人陶醉如此。按马斯洛“行为级差”理论,愿望本有
高下之分。一个人在有生之年,最值得他(她)不懈追求的终极目标,当是使自己真正“成人”,
亦即使自身这一生物学层面的生命个体,真正转化为文化学层面的独立、自由的价值主体,
所谓“大写的人”是也。
  何谓“志存高远”?这就是:人生有涯,难道还有什么比渴望自己“成人”更高远的么?
没了,“悠悠万事,惟此为大”。

  “惟此为大”即最大,即人生意义之极致,近乎“神性”。本土语境对“神性”一词大
多持异议,也有将其误读成“迷信”的。其实,任何词汇的涵义皆属人为,约定俗成而已,
全取决于你作何界定。就人生价值体悟而言,我眼中的“神性”无非有两解:一日“神圣”,
二日“神秘”
     。
  “神圣”
     ,好讲,简言之,是指意义最高级,
                    “至高无上”的意思。
  “神秘”
     ,则惹我想起另一句古话:“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若将
“信仰”理解为纯属个人的心灵事件,则自己是否真有所信,是否真将“精神成人”当作人
生头等大事来信奉且践履——这倒确确凿凿是一件无须公示、更忌炫耀的“私事”,甘苦自
知也。“同心同德”者或许尚能体味我心境,“谓我心忧”;但若奢望普天下皆能对我表同情
乃至体恤,近乎苛求,这就难免有人“谓我何求”了。此情境酷似恋爱:未涉情场或从未有
幸尝过爱之刻骨铭心者,对正爱得昏天黑地的情侣,往往看不懂——据说“神秘”
                                   。
 大凡未被人的智慧、情商、学识所即兴破译的诱人对象(从星空、旷野到人间情缘),皆可
姑且划入“神秘”一类。但对那双正在杨柳岸苦苦辞别、执手凝噎的泪人儿来说,则一切都
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刻在心头,写在眉头,丝毫不像虚幻的风、飘渺的雾,一点不“神秘”
                                        。
  不仅不“神秘”,进而,真正拥有人生信念者,还能明晰且诗意地叙述其灵魂历程,如
王国维。王国维年轻时曾说,一切有大学问、成大事业者无不经历如下“三境”:一是“昨
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三是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阕千古箴言堪称“诗语蒙太奇”
                                        。
  这就是说,王国维上述诗语虽分别摘自宋词(依次为晏殊、欧阳修、辛弃疾所撰),但在
王国维笔下,却又奇妙地叠出他对人生境界的诗哲体悟。细深体会王国维“三境界”说,你
会发觉“第一境”旨在突出人生抉择的“独立性”,世上的路万千条,最值得你走的可能只
有一条,此路在何方,当亟须你苦苦寻觅,这就不免逼你“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了;
                                      “第
二境”则是渲染生命体验的“亲证性”,一个人首先须面对的是自己,一个最终将面对的仍
是自己,没有谁能代替你去爱或恨,更没人能代替你的生与死,你既然选定了自己的路,你
就得斗胆乃至咬咬牙走下去,哪怕一路坎坷,折腾得你形神“憔悴”,你仍须无怨无悔;
                                      “第
三境”当是在庆幸且喟叹价值实现的“自明性”,那可是多少次山重水复,濒临绝境啊,最
终命运还是公正的,“天道酬勤”,修得正果——亦即明白“人何以成人”的艰辛与尊严。

  试比较王国维“三境界”说与本章所辑西哲之“论人生”,你可能发现王国维之诗语,
虽与西哲之学理表述语式不一,但中西贤哲所面对的人生课题及其所给出的答案,却是异曲
同工、神理相接的,故当王国维说“学无中西之分”,我是极佩服的。
                                       (夏中义)


              成为一个人意味着什么?


                  罗杰斯
                  美国心理学家。本文选自林方主编《人的潜能和
                  价值》,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常常有人这样问我, 人们究竟因为什么问题前来咨询中心求助于你和其他心理顾问?”
          “
对此我总感到难以答复。我只能说,他们有着你所能想象的任何一种问题,而且有相当部分
我敢肯定是你连做梦也想不到的。例如,有学业上一败涂地的大学生,有被婚姻弄得苦恼不
堪的家庭主妇;有感到自己已经濒临精神崩溃或精神病变的人;或是某个担任要职的专业人
员,由于过分沉溺于性方面的胡思乱想而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或是一个在班上拔尖的优秀
学生,仅仅因为相信别人断言自己是无可救药的蠢笨而变得绝望呆滞;也有被孩子的顽皮行
径搞得焦头烂额的家长;有活跃于交际场所的时髦女郎发现自己突然被一阵无可名状的沮丧
心情所压倒,有的女性因感到生活与爱情都正在从身边悄然逝去而万分忧虑,纵使她的大学
毕业成绩优良也不足以补偿她失去的一切;有的男子则确信某些强大的邪恶势力正在积极策
划阴谋,企图暗算他,……。我可以这样无休止地列举出一大堆人们需要我们帮助解决的各
式各样的问题,它们真可说是集各种生活经验之大成。然而,我对这种开清单的作法是不会
满意的。作为一个心理咨询顾问,我很清楚,人们第一次向你诉说的问题隔上两、三个小时
后就会完全变成两样,即便到了第十次来向你诉说时,问题还会变。现在你们该明白了为什
么我会感到难以回答我们一开始提出的那个问题。
  不过,我已逐渐相信这么一个事实:尽管人们的问题包罗万象、错综复杂,但回答却只
有一个而且非带简单。我们努力为咨询者创立了一种利于治疗的关系,这样,我们可以倾听
他们诉说自己的经验。从许多咨询者的谈话中,我感到他们每个人其实都为同一个问题所困
扰。人们主要诉说的问题可能在情境上有所不同,他们苦恼的原因也可能大不一样,有的来
自学习,有的源于妻子,有的因为老板,有的是因为自己失去控制的或荒唐古怪的行为,有
的却因为某种恐惧心理等等。但是在所有这些差异后面,有一个人们共同探求的中心问题。
在我看来,每一个人似乎都在心底深处反复自问;“我到底是什么人?我怎样才能接触到隐
藏在表面行为下面的真正的我?我如何才能真正变成我自己?”

                从面具后面走出来
  看来每个人最希望达到的目标和他有意无意追求的目的不外是要变成他自己罢了。这
里,让我先解释一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当一个人因为自己的种种烦恼来找我咨询时,我发现首先最好是努力与他建立一种可以
使他感到自由安全的关系。我的目的是要了解存在于他内心世界里的感受方式,认识他的本
来面目,并创造一种自由气氛,使他对自己的思想、感受和存在感到无拘无束,爱怎样就怎
样。在这种情况下,他会怎样利用这种自由呢?
  我的经验表明,他靠这种自由可以变得愈来愈接近他真正的自己。他开始抛弃那用来对
付生活的伪装、面具或扮演的角色。他力图想发现某种更本质、更接近于他真实自身的东西。
他首先把那些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意识地用来对付生活的面具扔在一旁。在一次咨询中,一位
年轻女人在对我描述她一直长期使用的面具时,她表示自己已完全不能确信在这种四面讨
好、八面玲珑的伪装后面还存在什么她的真正自身:

    我正在考虑有关是非标准的问题。我不知怎么学会了一种窍门,我想,嗯,或者说
  是一种习惯,即老是想使我周围的人感到轻松自在,或使事情进行得一帆风顺。我们周
  围总得有些能息事宁人的和事佬吧,他们就象能平息海浪的油一样。无论是在小型会议
  上,或是在朋友们的聚会时,还是在其他什么场合,我总能帮助把事情搞得顺顺当当的,
  而又总是显得自己过得挺快活。有时,我连自己也感到惊讶地提出与我真实想法完全相
  反的意见,因为我注意到如果我不这么做,负责召集的人就会很不高兴。换句话说,我
  简直从来就不曾有过——我的意思是我从未发现自己对于事物曾有过——什么明确固
  定的看法。现在看来我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在家里长期养成的习惯。开始,我只是不坚
  持自己的信念;到后来,我已经不知道我是否还有什么应该支持的信念。我从来没有诚
  实地成为我自己,我也从来不清楚我自己究竟是什么,我只不过一直在扮演某个虚假的
  角色。

  从这段谈话里,你能看到她如何审视自己长期沿用的假面具,如何认识到自己对它的不
满,并努力思考怎样才能认识到面具后面的真正自身,如果这自身确乎存在的话。
  在这一努力发掘真实自身的过程中,咨询者特别愿意利用我们为他建立的治疗关系去探
索考察他的经验的各个侧面,并勇敢地承认和正视自己常常面临的深刻矛盾。他懂得他有不
少行为,甚至有不少情感都不是真的,都不是他的机体的真实反应。所有这些不过是某些表
面的东西,某种伪装而已。在这背后,他自己却深藏不露。他发现,他在许多时候是按照自
认为应该的那样去生活,而不是根据他本身的要求。他常常感到自己只是应别人的需要而生
存在世,他似乎根本没有什么自我,他只是试图按照别人认为他应该的那样去思维、感受和
行动罢了。
  在这一点上,我非常吃惊地发现,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曾经以他敏
锐的心理学洞察力极其准确地描述了人的这种困境。最常见的使人沮丧的情景是一个人不能
根据其选择或意愿而成为他自己;但最令人绝望的则是“他不得不选择做一个并非自己本身
的人”。另一方面,“与绝望相反的情景就是一个人能够自由地真正成为他自己,”而这种自
由选择正是人的最高责任。当我在读他的某些著述时,我几乎觉得他曾听我们的咨询者描述
过对自我的探索。这种探索常常使人感到痛苦不安。
  当人们看到自己正在摆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