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佛指南-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小乘的教义,莫不由业感的方面以求解脱。一切宇宙间的辗转变幻,万事万物的生住异灭;无不是受著业力的支配,而不能自主。因此而感觉著诸行的无常,而证悟到万法为无我,乃至求得寂静涅盘的解脱;这便是小乘经论的旨趣的通途。各小乘经论的说法虽或有殊别,而其符契於以上三种法印的,便未尝有异。
如上所说,小乘各宗的教义,即根据於小乘的经论。本此三种法印以研究小乘的经论,更可得小乘各宗教义的要旨。但是小乘各宗,於东土早已绝响;其中教典尚存,可资讲述的;仅存俱舍成实两宗。如次所举,便是这两宗所依的经论。
俱舍宗
此宗的成立,全在一部俱舍论的传持;因之所依的教典,亦仅仅是一部俱舍论,而并无其他的经论典籍。
俱舍论原有二种译本:陈真谛三藏所译的,称为旧译。唐玄奘三藏所译的,称为新译。在此两种译本之内,其辞意精确,研究深凿,乃至在中土树立宗教,为学者最所依传的,可就要推玄奘三藏的译本「阿毗达磨俱舍论」。
#科判= 阿毗达磨俱舍论 三十卷 世亲尊者造 玄奘三藏译
俱舍论的组织,分为九品。前八品内,宣说一切万法的有漏无漏的因果,便是契合了无常涅盘的两种法印。後一品内,阐明无我之理,便是契合了无我的法印。因为宇宙间的业力不灭,所以万法皆是实有;有漏的我亦无非由诸法的和合而成,所以我体亦是虚妄。此我空法有,便是俱舍论一部的旨趣。
本论以外,其他如「发智」「六足」「婆沙」等论,亦为此宗旁依的论典。
科判四 阿毗达磨发智论 二十卷 迦多衍尼子造(佛灭後三百年间) 玄奘译
科判四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二十卷 舍利佛造(佛在世时) 玄奘三藏译
科判四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 十二卷 目乾连造(佛在世时) 玄奘三藏译
科判四 阿毗达磨施设足论 七卷 迦多延那造(佛在世时) 玄奘三藏译
科判四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十六卷 提婆设摩造(佛灭後一百年间) 玄奘三藏译
科判四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 十八卷 世友尊者造(佛灭後三百年间) 玄奘三藏译
科判四 阿毗达磨界身足论 三卷 世友尊者造(佛灭後三百年间) 玄奘三藏译
科判四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 二百卷 五百大阿罗汉等造 玄奘三藏译
成实宗
成实宗所依的,便只是一部成实论;因之此宗的成立,亦不过一部成实论的传持而已。
#科判四= 成实论 十六卷 诃梨跋摩尊者造 姚秦鸠摩罗什译
成实论说:「佛法中有三法印,无常,无我,寂静涅盘;此三法印,一切论者,所不能坏」。此论的教义,即便建立於此三印上;而说示一切万法,皆是因缘假和合相,无有实体;显示我法二空的义理,而以涅盘的空寂为所归处。这便是成实论的旨趣。
丙 主要的教义
依据各小乘经论而发挥的,便是小乘各宗的教义了。各小乘经,既都离不了三种法印;而这依凭小乘经论以成立的各小乘宗义,自然也就不能外乎「无常」「无我」「寂静涅盘」的原则了。
今欲略说小乘的教义,必得先於三种法印的重要加以认识。
所谓无常:便是说一切万法,皆是无常生灭,而不常住;涤除凡夫妄执为常的观念,破斥外道自性常住的妄说,这便是第一法印。所谓无我:便是说一切有情的身心,皆由因缘的知合,而非实我;斥除凡夫的我执,破斥外道的神我,这便是第二法印。所谓寂静涅盘:便是厌离有情生死之苦,而欣求寂灭常住之乐,这便是第三法印。
如是离了三种法印,便不成佛法。小乘二十部乃至五百部,虽则各树一帜;然实莫不依此三种法印,而从各方面以发挥,遂乃成立种种不同的小乘教格。至於俱舍宗发扬诸法的有谛,成实宗发扬诸法的空谛;便皆根据此三印上,而成立其所谓小乘的教法。
如次所说,便是这小乘两宗的教义。
俱舍宗
欲明俱舍宗的教义,就莫如根据三法印而说明。今先就无常的法印,而述此宗所显的一切无常生灭的法相。
此宗对於宇宙间一切万有的认识,别为五位:一色法,二心法,三心所法,四心不相应行法,五无为法。又大分之:色法十一,心法一,心所法四十六,不相应行法十四,无为法三,合为七十五法。
科判 眼根 耳根 鼻根 舌根 身根
科判 色法(十一) 色境 声境 香境 味境 触境
科判 无表色
科判 心法(一)
科判 受 想 思 触 欲
科判 慧 念 作意 胜解 三摩地
科判 信 不放逸 轻安 舍 惭
科判 愧 无贪 无瞠 不害 勤
科判 疑 放逸 懈怠
科判 不信 沈 悼举
科判 无惭 无愧
科判 忿 覆 悭 嫉 恼
科判 害 恨 谄 诳
科判 寻 伺 悔 睡眠
科判 贪 瞠 慢 疑
科判 得 非得 同分 无想
科判 心不相应行法(十四) 无想定 灭尽定 命根 生相
科判 住相 异相 灭相 名身 句身 文身
所谓一切诸法,皆由色法而生。因色法而有心法,而有与心相应的心所有法,而有非色非心的心不相应行法;这便是万有的生起,为一切因缘和合生灭无常的法相,此又称为「有为法」。至於对待以上的诸有而常住不变的,便是「无为法」。
一切有情界所发於内而接於外的万法的现象,便不出乎如上七十二有为法的生灭变化,亦即不出乎五蕴的和合生起。因为诸有为法,又可摄为五蕴;便是范围有情界的无常的万有之网。
色蕴 色法十一
受蕴
想蕴
行蕴
识蕴(心王)
要明白这一切万法的无常,就不可不一说业感的缘起。
业的意义,便是造作;既有造作,於是有因必有果,有感必有应;前谢必有後代,此生必有彼灭;於是乎有四相的变幻(生,住,异,灭),於是乎有四有的轮转(死有,中有,生有,本有),於是乎有十二因缘的迁流(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便是业感的无常现象。一切万法,无不受著这无常的支配;无不被著这轮回的驱使,而不能凝然常住;长受著这苦恼惑业的缠缚,而不能超然自立;这便是「诸行无常」的现象。
於此而深生厌离,别求解脱,这便此宗所显的「无常」的教义。
说到无常,便可以推想到无我了。所谓我者,便不外乎五蕴诸法的和合所成;五蕴之外,别无有我。但是一切有情,不明此义,执著有我;於是一切虚妄,依我而附;一切业感,依我而生;而有轮回苦宅,生死流转。须知我非实有,唯是五蕴的生灭变化;於此而观一切诸法,毕竟无我;远离惑业,而趣解脱;这便是此宗所显的「无我」的教义。
了知一切万法的无常无我;於是乎断烦恼集,趣解脱道,而证入无为常住的涅盘境界;诸漏永尽,不受生死,这便是此宗所趣的「寂静涅盘」。
如上所说,便是此一宗教义的所在。唯明我空,不说法空;而以法体恒有三世实有为宗要,因之又称为小乘有宗。
成实宗
此宗对於宇宙间一切万有的体认,总摄为八十四法。
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
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
地大、水大、火大、风大
想、受、思、解、念(作意)、欲
喜、信、勤、忆(念)、觉(寻)观(伺)
不放逸、不贪、不瞠、不痴、猗(轻安)、舍
贪、瞠、无明(痴)、 慢、疑、身见
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
睡、眠、掉、悔、谄、诳、无惭、无愧、放逸
诈、罗波那、现见、 切、以利求利、单致利
不喜、频申、初不调、退心、不敬肃、乐恶友
得、不得、无想定、灭尽定、无想处、命根
生灭、住、异、老、死、名众、句众、字众
凡夫法、无作
无为法(三) 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虚空无为
如是八十四法,皆是因缘假合,变幻无常;虚妄无实,一切空寂。因为此宗从诸法的空谛上演说一切的教法,不独显示「人无我」的至义;亦复开显「法无我」的教理。如成实论说:
「实无我法,所以者何?如众经中:佛说比丘,但以名字,而假施设,故名为我;但以名字等故,无有真实」。又此论说「空观者,假名众生;如人见瓶,以无水故空;如是五阴之中,不见有人故空。又如瓶体非实,是假名有;如是五阴之中,不见有五阴故空。」
因之这成实一宗的归趣,便在於这空寂的灭谛上。灰身灭智,以求趣於无余的涅盘,这便是此宗契合於三法印的教义。
通常所谓小乘的教义,唯说我空,不明法空;此宗却并显二空之理,几乎突破小乘的 篱,而跻於大乘的境界。但是此宗所显的,却是小乘,不是大乘;因为小乘所说的「空」义,与大乘的「空」义,有四种最显著的分别之点,可者而言:
第一,小乘所说的空,乃是析法的空;而大乘所说的空,却是本性空寂。第二,小乘但明三界内的人法二空,空义便狭;大乘却明三界内外人法并空,空义便广。第三,小乘但说於空,未说不空;大乘却既说空义,复辨不空。第四,小乘名为但空,谓但住於空;大乘名不可得空,空相亦不可得。
如是,大小二乘所显的空义,判然殊隔。而此宗虽说二空,却仍是根据三法印而显的小乘教义。
丁 行证
因为厌离三界的无常,觉知万法中无我,而求趣於寂静涅盘的境界;假使徒事空谈,不务修证;也不能够达其目的,竟其全功。所以要谈到小乘的教法,就不可忽略於小乘各宗的行证。
一切有为界的轮回生灭,无不由於业力的所感。因之小乘教中所谓修行,便不外乎避免这三界中的无常的业报。所谓趣证,也便不外乎趣证於不受业报而无为常住的灭谛。这便是小乘各宗的行证的大意。
要论到小乘教中如何的修行,又可从四谛的法门上加以体认:
觉知三界的一切无常苦恼而深生厌离,便是苦谛。了知一切诸有,皆是无始以来的烦恼诸业所感,便是集谛。为欲断除业苦而修习无上的圣道,便是道谛。乃至证入於一切空寂无为涅盘的境界,便是灭谛。小乘各宗的因行证入,固不外此四谛;即小乘教的一切法门,何一不从此四谛上发生。因为这四谛,便是小乘三法印的变相。
而一切小乘教中的「五停心观」「四念处观」「十六行相」等等的修行,又悉皆是四谛的变相;而悉契合於三种法印。
数息观
不净观 苦谛
慈悲观
因缘观 集谛
六界观 道谛
观身不净 苦谛
观受是苦
观心无常 集谛
观法无我 道谛
苦 (观此身是苦)
空 (观因缘所生故空)
无常 (观因缘假成故生灭无常)
无我 (观因缘假成故无我体)
集 (观招集苦果)
因 (观苦果之因)
生 (观苦果生相续存在)
缘 (观诸缘成就苦果)
灭 (观诸漏已尽生死断灭)
静 (观三毒皆无此心不乱故静)
妙 (观出离三界无有忧患故妙)
离 (观一切灾害皆已远离)
道 (观是法门为至涅盘道)
如 (道契正理故如)
行 (由此以行趣涅盘)
出 (由此道以出生死)
从修行以至证入,所观有 细,修行有浅深;遂乃成立了小乘各宗种种的行位次第不同。今复藉俱舍成实二宗以略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