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入佛指南 >

第11部分

入佛指南-第11部分

小说: 入佛指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如涅盘经说:「唯一真谛,方便说二」。因之建立真俗二谛,以摄一切。
  依真谛故:直说一切诸法,非有非无,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体性空寂,无行无证。
  依俗谛故:仍然是由修行而证道,由妄尽而还源;所以此宗,也就建立五十二位的行证。
  十信  伏见一处住地
  十解
  十行  伏色爱住地
  十回向 伏有爱住地
  十地
  等觉
  佛果
  如中论疏说:
  「若心无生,则无所依;离一切缚,即便得中道故。五十二贤圣,皆就无生观内分其阶级。」
  如上所说:「心无生则无所依,离一切缚而得中道」者,即是依真谛的说法。「五十二贤圣,皆就无生观内分其阶级」,即是依俗谛的说法。此宗趣证实相的行证,就不外依此二谛而立教。
             天台宗
  天台宗将如来所说的一切教法,别为「藏」「通」「别」「圆」的四教。而以四教中的圆教,为一宗实质的所在;此外「藏」「通」「别」三教,皆是此宗对於他宗教法的称谓。所以若就此宗的行证而论;就得要撇开藏通别的三教,而独举圆教中的行证。
  在四教中圆教之所以不同余教的,因为藏通别三教,当於「小乘」「声缘菩三乘」「大乘」教的地位;惟有圆教,却是一乘教,或称为佛乘教。直说三法无差,一切皆如,诸法即是实相,众生本来成佛的妙义。而在修道的过程上,就有所谓「六即成佛」的教法。又在这六即佛位的当中,复含摄著八种位次的行证。
  六即,乃是顿即成佛的说法。即谓一切众生,皆即是佛;随其阶位,说有六种即佛之义。
  一、理即│││一色一香,无非中道,凡夫理性,与佛均等,谓之理即。
  二、名字即││或由讲习,或由经卷,闻知一实菩提之道;於诸佛法中,一切名字,通达解了,谓之名字即。
  三、观行即││更进而依教修行,心观明了,理慧相应,修习五品观行(随喜 读诵 说法 兼行六度 正行六度)谓之观行即。
  四、相似即││由此更进而得有六根清净之德,入十信位,发相似无漏的观行,谓之相似即。
  五、分证即││更由相似的观力,启发真智,入於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的位次;渐次断破无明,分证中道实相,谓之分证即。
  六、究竟即││趣最胜果,成最上觉,果德圆极,名究竟即。
  如上六即,又称六佛:一者理佛,六道众生具有佛性属之。二名字佛,能解佛法名字者属之。三观行佛,修诸佛法之观行者属之。四相似佛,入十信位发相似无漏者属之。五分证佛,十住乃至等觉菩萨属之。六究竟佛,大觉佛果属之。一切有情,无非是佛;十界众生,悉具六即。因为此宗的教旨,安立於圆融无碍的上面;如是六即教义,便是无碍成佛的行证。
  六种即佛,虽是此宗顿即成佛的说法;而在此六即的里面,又包含有五品,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的八种位次。而此八种位次,却又是五十一位所开出,所以此宗的行证,亦未尝超越於渐次断证的事实与阶位。
  理 即
  名字即
  一·五品弟子位 外凡 观行即
  二·十信位   内凡 相似即
  三·十住位
  四·十行位
  五·十回向位     分证即
  六·十地位
  七·等觉位
  八·妙觉位      究竟即

  六种即佛,乃是就悟界的理体而言的行证。八种位次,乃是就迷界的事修而起的行证。而二种行法,互相融摄;迷悟一如,理事无碍;即是此宗教义的所在,亦即此宗行证的所循。
  复次,须附带言及的:即是四教中藏通别三教的行证。虽说唯一佛乘的圆教是此宗教法的所在;而其他三教,却也未可以废而不论。
  藏教,是小乘教。通教,是声缘菩三乘共通的教法。圆教是大乘教。今欲明了三教的分齐,而略举三教的行证位次如次。
           随  信
           随  法
           信  解
           见  得   修道
           身  证
           时解脱
           不时解脱
  初地  乾慧地  外凡
  二地  性 地  内凡
  三地  八人地  初果向
  四地  见 地  初果
  五地  薄 地  二果
  六地  离欲地  三果
  七地  已办地  四果
  八地  支佛地  缘觉
  九地  菩萨地  菩萨
  十地  佛 地  佛
  十 信    伏见修         外凡位
  十 住    断见修习气并少分尘沙
  十 行    断尘沙         内凡位
  十回向    伏无明
  十 地 
  等 觉
  妙 觉                极圣位
          华严宗
  若将华严宗修道的行证以比况天台宗,那就颇有许多类似之处可得而言。如天台立有四教,华严亦说有五教。天台以自宗的教义安立於圆教的上面,以高出於其余的三教;亦如华严之以自宗的教义安立於圆教一乘的上面,以高出於其余的四教。故今就华严宗内,先复略说「小」「始」「终」「顿」四教中的行证,次复详举「圆教」的行证。
  小始终顿四教,仍不过是小乘三乘大乘教的变称,各教中行证的位次,略说如次,详可类推
  小乘教  如俱舍成实等小乘论中所明
  判   终教  如楞伽经起信论等所明
  判   顿教  不立行位之相
  至於圆教,宣说一即一切,圆融无碍,相即相入的法门。圆教的修行,便是一多无碍,久暂互融,一行一切行,一证一切证;是为此宗的根本要义。
  此宗虽以圆融的教法,导诸众生;若欲正说此宗的行证,却又可分为圆融行布的二门。
  初圆融门,即是圆融即入的行证。就其体言:便是本来自性清净法身;所谓不断而断,不证而证。就其用言:便是事事无碍,主伴具足;所谓一断一切断,一证一切证。在行位上:行行相即,位位相入,因果不二,信满成佛。在时量上:一念即多劫,多劫即一念;念劫融即,长短即入。这便是由圆融门而顿即成佛的行证。
  次行布门,即是次第差别的行证。此又分为寄显说与三生说的二义:寄显於余经中所说的三乘断证的教法,是为寄显说。就「见闻」「解行」「证入」的三生,以说其断证之道,是为三生说。就中尤以三生断证的说法,为此一家不共的极谈:初见闻生,乃是於过去闻说一乘妙法,而种解脱善根的位次。次解行生,於现在开圆解,修圆行,由十信以至十地满位的位次。三证入生,於当来证入妙觉佛果的位次。又於见闻生中,未有断证;解行生中,渐次断证;证入生中,一断一切断,一证一切证。虽是无碍的证入,却还是渐次的修断。又即以此三生的位次而论;仍不外乎五十一位的行相,这便是由行布门而渐次成佛的行证。
  见闻生    凡位
         十信
         十解
  解行生    十行
         十回向
         十地
  证入生    妙觉

  又此宗说:「圆融不碍行布,行布不碍圆融,一念不妨三祗,三祗即是一念」。虽同说有「圆融」「行布」二门的行相,虽并举有「渐次成佛」与「顿即成佛」的行证;而其归结,却仍是圆融贯摄,无碍即入;这便是此宗对於行证说法的胜义。
            禅 宗
  假如向那些禅门的大德,而叩以本宗的行证;那所得的答案,必然是一阵呵斥,或者是一个默不置答;这是何以故呢?
  在禅门这条修行的途径上,本来不可以言说表示;所谓不许你开口,开口便错;不许你动念,动念即乖。因为一切的言语思念,都不能离诸吾人的情见;而实相的理体,却又超出乎情见的以外。所以人们的言语思念,皆不能表显实相上的行证;而与般若实相,乃有格格不入之势。因此禅门历来祖师度人的教法,便是「实修实证,不立文字」。而禅宗行者修行证入的分齐,也便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所以若问此宗行证的位次如何,那就有不容在言说上表示之处。
  此宗行证的位次,虽不可说;至於此宗修行渐顿的程度,古德也还说过,所谓: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又谓:
  「言虑泯绝,不立阶位」。
  可知此宗的修行,乃是一超直入,而不经一切的行位的。历来大德在判教的上面,称此宗的顿教;便是因为此宗的修行顿即,而直接显示诸法实相之故。
  在各宗的里面,唯三论与禅,独标真谛,直显般若的理体。而在这两宗之内,三论宗的教法,尚可藉诸经论说示;至此宗的行证,则必须於实际上体会。所以三论又或称为观照般若之教,而此宗又或称为实相般若之教。
            净土宗
  净土宗修行,虽然不拣根机,无论五逆十恶的人,闻名信受,皆可往生;在这人人可行人人可证的法门的行证上,但也还有种种的差别,可得而言。
  本来此宗的因行,便是观佛与念佛;所欲达到的,便是往生净土。而最後的果位,便是成佛。从此土修行以至於往生,是一段落;从生入彼土以至於成佛,又是一段落。因为往生之後,即有无量胜缘,使行者自然增进,至於佛地。既然往生,成佛自不成问题。所以在此宗的行者,所侧重的,却专在於净土的往生;因此之故,而称净土宗。
  净土往生,原不像他宗有所谓五十一位的行证。但依经论所载,却还有三辈九品的阶位。
  三辈往生,开之则为九品。
  生因 具三种心 或复慈心不杀 具诸戒行 乃至读诵大乘方等
  经典 修行六念 回向发愿 具此功德 往生彼国
  (一)上品上生  生相 阿弥陀佛 观世音大势至 无数化佛菩萨 比丘声闻 诸天大众 现七宝宫殿 持金刚台 放大光明 授手迎接既生 如弹指顷 往生彼国 霎时见佛闻法 即悟无生法忍 须臾遍事十方诸佛 次第授记 得无量陀罗尼门生因 善解义趣 於第一义 心不惊动 深信因果 不谤大乘以此功德 回向愿生
  (二)上品中生  生相 临命终时 阿弥陀佛 与观音势至 无量大众 持紫金台授手迎接既生 如一念顷 即生彼国 经宿花开 见佛闻法 七日得不退转 遍事十方诸佛 经一小劫 得无生忍 现前授记
  生因 亦信因果 不谤大乘 发无上道心 回向愿生
  (三)上品下生  生相 临命终时 彼佛二菩萨等 持金莲华 化五百化佛来迎既生 往生宝池 一日花开 七日见佛 三七日乃闻诸妙法 然後遍事诸佛 经三小劫 住欢喜地
  (以上三品 又称上辈生者 系明大乘机根众生往生之相)
  生因 受持五八诸戒 无诸过患 以此善根 回向愿生
  (四)中品上生  生相 临命终时 阿弥陀佛 与诸比丘众 放光说法 赞叹出家华台迎往既生 未举头顷 即得往生 莲华寻开 闻四谛法 即得阿罗汉道
  生因 一日一夜 持八斋戒 或沙弥戒 或具足戒 威仪无缺回向愿生
  五)中品中生  生相 临命终时 阿弥陀佛 与诸眷属 放光持华来迎既生 生彼宝池 七日花开 见佛闻法 得须陀洹 经半劫巳成阿罗汉
  生因 孝养父母 行世仁慈 临终闻净土事 及彼佛本愿
  (六)中品下生  生相 命终即生彼土既生 生经七日 遇观音势至 闻法欢喜 经一小劫 成阿罗汉
  (以上三品 又称中辈生者 系明二乘机根众生往生之相)
  生因 造众恶业 无有惭愧 临终闻赞十二部经首题名字 又遇智者 教念阿弥陀佛
  (七)下品上生  生相 临终 彼佛遣化佛化观音势至来迎既生 经七七日华开 观音势至放光为说十二部经 经十小劫得入初地
  生因 毁犯诸戒 应堕地狱 临命终时 地狱众火俱至 遇善知识 为说阿弥陀佛威德光明等等
  (八)下品中生  生相 於是狱火化为凉风 吹诸天华 华上有化佛菩萨来迎既生 生经六劫 莲华乃开 观音势至 为说经法 应时即发无上道心
  生因 造诸恶业 应堕恶道 临终苦逼 善友告令具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