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下五千年(古)-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穆罕默德自称为安拉的使者,由于自己是安拉的第一个信徒,所以他就是信徒的先知,是安拉派到人间的使者,传达安拉的意旨。信仰安拉的人被称为穆斯林,意为信仰安拉和服从先知。
伊斯兰教有着严格的教规,教义的核心就是服从安拉,服从先知。所以在传教伊始,穆罕默德的地位就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这也是伊斯兰教的显著特点。穆罕默德强调教徒绝对服从教义,主要是为了统一人们的信仰和思想,用这种办法来解决社会中存在着的各种矛盾。穆罕默德教喻教徒必须要顺从,无论身处何种处境,都要安分守己,因为一切都是安拉的安排,自己是无法改变的。
伊斯兰教的另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一夫多妻。在伊斯兰教教义中,男女地位是极不平等的。
虽然伊斯兰教教义在解决社会矛盾方面,要求人民采取消极的态度。但在另一方面,又给教徒提出了作人的基本准则,如为人行善,买卖公平,救济贫困,照顾孤寡老人等。此外,对偷盗和欺诈等犯罪行为,伊斯兰教义规定要给予极为严厉的惩治。这些教义得到了阿拉伯下层劳动人民的拥护。伊斯兰教教义也被信仰伊斯兰教的一些国家长期奉为法律。穆罕默德创建伊斯兰教的初期,并没有得到许多人的响应,反而遭到一些麦加富商和奴隶主贵族的反对。因为伊斯兰教是一种一神教,同传统的古莱西部落的多神教是极不相容的。同时,教义中提出的施舍济贫的主张,也损害了大贵族和富商的经济利益。一些贵族和富商时刻准备谋害他。在这种险恶的情况下,622年7月16日深夜,穆罕默德率领他的信徒离开了麦加,移居到雅特里布,这就是伊斯兰教的“徙志”,伊斯兰教把这一年定为伊斯兰历法的元年。雅特里布在后来被改为麦地那,意为先知之城。
雅特里布与麦加不同,这里不是顽固的古莱西部落贵族统治的中心,手工业和商业也很发达,贫民也较多。在这里,伊斯兰教很快便被人们所接受。在这一基础上,穆罕默德又颁布了伊斯兰教社团的章程,建立了神权国家,树立了自己的权威。
不久,麦加贵族向雅特里布发动了进攻,企图消灭穆罕默德的势力。穆罕默德将雅特里布的教徒组织起来,建立了自己的军队,同麦加贵族进行了多次的战斗,打败了麦加贵族军队的进攻。628年,穆罕默德和麦加的贵族们签定了停战条约,使双方的战争暂时停止下来。
630年,穆罕默德率领大军进攻麦加城。在大军压境的情况下,麦加贵族被迫接受了伊斯兰教,承认了穆罕默德的权威和最高地位。为了缓和当时的敌对矛盾,穆罕默德也承认了麦加贵族的特殊地位和既得利益。不久,穆罕默德在麦加建立起一个军、政、宗教大权集于他一身的神权国家。
穆罕默德进入麦加之后,清除了克尔伯神庙中的所有的部落神,只保留了那块陨石,做为全体穆斯林的圣物,又把克尔伯神庙改为清真寺,并规定,每一个穆斯林一生中必须到这里朝圣一次。
阿拉伯半岛上的一些部落见麦加城如此强大,纷纷派来使节,表示愿意皈依伊斯兰教,承认穆罕默德的宗教领袖地位。
632年,穆罕默德在雅特里布病逝。这时半岛的大部分地区已经皈依了伊斯兰教。此后伊斯兰教又传到北非和中亚的大部分地区。到16世纪时,伊斯兰教徒已经遍布世界各地。伊斯兰教的产生促进了阿拉伯地区的发展,对于阿拉伯地区的统一发展,抵御外来侵略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伊斯兰教中让教徒进行“圣战”的教义,使它在传教的过程中,具有极大的侵略性。伊斯兰教徒们正是以“圣战”的名义,在新月的旗帜下,挥舞着阿拉伯弯刀,进行猛烈的扩张,建立起庞大的阿拉伯帝国。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
本书由“E书时空”免费制作;
想要更多的免费电子图书,请光临
eshunet/
《一千零一夜》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在中国和印度之间有个岛国,国王叫山鲁亚尔。有一天,国王偶然发现王后和奴仆们嬉戏取乐,他悖然大怒,怀疑王后对他不忠诚,就把王后杀了,并发誓要对所有的女子进行报复。他决定每天娶一位女子,第二天就杀掉再娶。
国王的命令在京实施了3年之久,整个京城充满恐怖气氛,青年女子不是成了国王的刀下鬼,就是外出逃命,城里的人都快逃空了。
国王不管这些,继续命令宰相为他寻找女子进宫。宰相找遍京城,也找不到女子了,他忧心忡忡地回到家中,准备等候国王的处决。他的女儿山鲁佐德为了拯救所有的女子,便自告奋勇地进宫嫁给国王。
进宫后她请求国王让她见妹妹一面,国王同意了。山鲁佐德说:“妹妹我给你讲个故事,因为明天国王就要把我杀掉了。”国王听到山鲁佐德见妹妹竟是为了讲故事,引起了他的兴趣和好奇。他也跟山鲁亚德的妹妹一起听故事。
山鲁佐德给他妹妹讲了阿拉丁和神灯的故事。
阿拉丁是中国一个穷裁缝的儿子。他从小游手好闲,不干正经事,居然把他的父亲给气死了。阿拉丁和他的母亲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穷日子。
阿拉丁15岁的时候,他从没见过面的伯父找他来了,并要带他去找神秘的宝物。原来,这个伯父是假的,他是一个非洲魔法师。他从占卜中知道,中国的地下埋藏着稀世宝物,可以满足人的一切愿望,但必须有一个大胆、机灵的叫阿拉丁的男孩去取,所以他冒充阿拉丁的伯父找来了,实际上是想利用阿拉丁。
他们一起到荒凉的郊外,魔法师念动咒语,大地竟然就裂开一个缺口。魔法师把一个神奇的戒指戴在阿拉丁手上,告诉他怎样取得神灯。当阿拉丁取到神灯想爬出缺口时,魔法师只想得到灯,不想让阿拉丁出来了。阿拉丁很生气,二人争吵起来。魔法师一气之下,念动咒语,把大地合起来了。阿拉丁在黑乎乎的地道上急得直搓手,不想触动了法师戴在他手上的戒指。忽然,一个巨神出现在阿拉丁的面前,问他有什么吩咐。阿拉丁要求把他送回家。阿拉丁回家后,把自己从地下得到的珠宝和神灯拿了出来。阿拉丁的母亲想擦干净很脏的神灯,不想一擦又出现一个巨神,问阿拉丁有什么吩咐,阿拉丁说想一点食物,灯神马上送来了美味佳肴。
有了神灯后,阿拉丁母子的日子越过越好了。但他们没有乱用神灯。阿拉丁也改了游手好闲的坏习惯,学会做生意,过着节俭的生活。
阿拉丁爱上了公主,为了娶公主做妻子,他让神灯给他盖了一座世界上最富丽堂皇的宫殿,他和公主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一天,阿拉丁去打猎了。非洲法师又来了。他沿街叫喊:谁家有旧油灯,拿来换新灯。公主不知道神灯的秘密,把又脏又旧的神灯换了一盏普通的新灯。转眼之间,法师命令神灯把公主和宫殿移到非洲去了。
阿拉丁回家后,急得团团转,在戒指神的帮助下,他来到了非洲。公主在酒中下了麻醉药把法师醉倒,阿拉丁趁机杀死了法师,重新夺得了神灯,并命令神灯把宫殿搬回中国。国王年老死后,阿拉丁继承了王位,成了一个贤明的国君,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和爱戴,他和公主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故事讲完了。国王十分高兴,说:明天不杀你,但是你还要讲一个故事。
山鲁佐德又讲了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
古代波斯有两个兄弟,哥哥叫高西睦,弟弟叫阿里巴巴,但兄弟两人的命运却很不一样。哥哥和一个福商的女儿结了婚,做起生意,成了全城有名的富人。弟弟阿里巴巴娶穷人家女儿做妻子,整天以砍柴卖柴为生。
一天,阿里巴巴在山上砍柴时,无意中听到一群强盗在对一山洞念咒语:“开门吧,芝麻芝麻。”只听轰的一声,山洞的大石门开了,强盗们把带来的东西放进山洞后出来,又念咒语:“关门吧,芝麻芝麻!”又听一声响,洞门又自动关了。
等强盗们走远了,阿里巴巴怀着好奇心也念了咒语,山洞大门自动开了。原来这是强盗们窝藏抢来宝物的秘密仓库,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的金银财宝、锦缎地毯等。阿里巴巴背了几袋金币回家。阿里巴巴贪心的哥哥探知秘密后,也到山洞去运财宝,但却忘了出洞的咒语,结果被强盗们发现杀死了。高西睦的女仆马尔基娜设计把高西睦尸体抬回家,全城的人却不知道高西睦的死因。
强盗不见了高西睦的尸体,知道还有第二个懂咒语的人。他们千方百计找到了阿里巴巴的家,并在他家墙上划上白记号、红记号。马尔基娜发现后,料到强盗作标志的阴谋,她分别两次把全城的房子都标上同样的标志,强盗又找不到懂咒语的人了。
最后,强盗头子决定亲自出马来杀阿里巴巴。他赶了19匹骡子,有一只骡子驮着油,其余每个骡子上驮了两个大瓮,每个瓮中又藏了两个强盗。这一行数人假扮油商到阿里巴巴家借宿,企图一有机会就杀死阿里巴巴。夜里,油灯的油不够了,马尔基娜想到油商的瓮中取点油。强盗们听到脚步声,以为是强盗,便轻声问动手的时间到了没有。马尔基娜马上就随机应变地说,还不到时候呢。
马尔基娜无意中识破了敌人的阴谋。她赶紧把强盗带来的一瓮油烧沸,然后把滚烫的油浇进其它油瓮中,把他们都烫死了。强盗头子发现同伴都死了,连忙狼狈逃窜。
强盗头子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他通过和高西睦的儿子玩耍,接近阿里巴巴,并一起喝酒。马尔基娜认出了强盗头子,并发现他的衣服下藏有一把短剑。她马上换上舞衣,主动请求为客人跳舞助兴。正当大家为马尔基娜优美的舞姿出神的时候,马尔基娜趁强盗头目不注意时,把匕首刺进他的胸中,结束了他的性命。
阿里巴巴很感激马尔基娜的救命之恩,他释放了这位女奴,让她成为自由民,并让侄儿与她结为恩爱夫妻。
从此以后,山鲁佐德凭她的聪明才智,给国王讲了一个又一个动听的故事,这些故事深深地吸引了国王,使国王每天都不舍得杀她,国王终于被她的故事感动了,不再杀害女子了,并和山鲁佐德白头到老。国王还命令史官记下山鲁佐德所讲的故事,命名为《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很多故事来源于古代波斯、埃及和伊拉克的民间传说,但阿拉伯人民经过吸收、溶化、改造和再创作,使它们真实生动地反映了阿拉伯社会的生活。这些故事多是赞美和歌颂人民的善良和智慧,抨击和揭露坏人的邪恶和罪行。《一千零一夜》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享有“世界最大奇书”的美称。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
本书由“E书时空”免费制作;
想要更多的免费电子图书,请光临
eshunet/
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是世界著名的旅行家,1254年生于意大利威尼斯一个商人家庭。17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途径中东,历时四年多来到中国,在中国游历了17年。回国后出了一本《马可·波罗游记》,记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西方地理学家还根据书中的描述,绘制了早期的“世界地图”。
马可·波罗小时候,他的父亲和叔叔到东方经商,来到元大都(今天的北京)并朝见过蒙古帝国的忽必烈大汗,还带回了大汗给罗马教皇的信。他们回家后,小马可·波罗天天缠着他们讲东方旅行的故事。这些故事引起了小马可·波罗的浓厚兴趣,使他下定决心要跟父亲和叔叔到中国去。1271年,马可·波罗17岁时,父亲和叔叔拿着教皇的复信和礼品,带领马可·波罗与十几位旅伴一起向东方进发了。他们从威尼斯进入地中海,然后横渡黑海,经过两河流域来到中东古城巴格达,从这里到波斯湾的出海口霍尔木兹就可以乘船直驶中国了。然而,这时却发生了意外事件。当他们在一个镇上掏钱买东西时,被强盗盯上了,这伙强盗乘他们晚上睡觉时抓住了他们,并把他们分别关押起来。半夜里,马可·波罗和父亲逃了出来。当他们找来救兵时,强盗早已离开,除了叔叔之外,别的旅伴也不知去向了。
马可·波罗和父亲、叔叔来到霍尔术兹,一直等了两个月,也没遇上去中国的船只,只好改走陆路。
这是一条充满艰难险阻的路,是让最有雄心的旅行家也望而却步的路。他们从霍尔木兹向东,越过荒凉恐怖的伊朗沙漠,跨过险峻寒冷的帕米尔高原,一路上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