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炎黄春秋200906 >

第21部分

炎黄春秋200906-第21部分

小说: 炎黄春秋200906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十年过去了,今日看“红色文学史”,那是地道的大跃进产物,与“深翻地”、“大炼钢铁”等并无本质区别。就其后果来说,确是“得不偿失”,“弊大于利”。首先,编书及其前后的大跃进活动,打乱了正常教学秩序,不少课程中断了,影响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全面性和系统性,破坏了人才培养计划,使学生的成长遭到严重扭曲。对此,当时在教师和同学中就有抵制,但被作为错误倾向压下去了。其次,“左”的学风盛行,给学生以误导。粗暴简单,浮夸虚假,偏激狂热,成为一时写文章的风尚。杨晦先生鉴于55级学风不正,曾语重心长地告诫说,“你们搞这些东西,当心害了自己!”有的学生在“一天等于二十年”口号鼓动下,表示要赶超游国恩教授。杨先生悲叹说:“你们在学术上20年赶上游先生就了不起了。”杨先生对“左”风的抵制,后来也遭到了打击,竞被当成“敌我矛盾”处理。(《杨晦先生和北大中文系1955级》,见《开花或不开花的年代》第249页)其三,在“左”的思潮冲击下,通过编书和其它活动,搞思想批判,也就是抓阶级斗争,不仅伤害了一大批专家学者,也摧残了一些无辜的学生,造成同学中人际关系的紧张和扭曲。比如杨天石同学,今天已是中外驰名的专家。他就是由于业务拔尖,个性又倔强,虽逃过右派一关,却被当作白专典型,再三批判。这样的优秀人才,毕业时竟被分配到拖拉机手短期培训班,除了教工人的语文课,就是看守传达室,上课下课打铃。在55级又何止一个杨天石,有的比天石的遭遇还令人辛酸。 
  当然,由于在55级中所处地位、境遇和思想状况不同,老同学们今天对编书及大跃进年月的种种活动的回忆,也不尽相同。有人至今还赞叹当年的革命激情,怀念55级的风光和荣誉,说什么青春无悔。凡此种种,见仁见智,亦属正常。我想,假如请贾府的焦大和王熙凤都写回忆录,焦大眼中所见大观园的阴暗面,琏二奶奶是绝对讳莫如深的,不但自己掩盖,还要给敢于曝光的焦大塞上一嘴的马粪。其实,我和天石之流,就是55级的焦大,虽然嘴里塞的马粪已被掏出,但,凡有所言,也绝不可能余香满口的……是耶?非耶?姑且略备一说吧。 
   
  (责任编辑 萧徐)

建议开放中南海
  重新开放中南海 丁东
   
  中南海位于北京城区的中心,成为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办公地点已经六十年了。社会一直有呼声,要求中南海向公众开放,供游人参观。北京市的旅游管理部门前些年也曾向中央提出报告,建议重新开放中南海。 
  现在的中南海具有二重性质,既是历史文化遗产,也是政治运行中枢。从两个方面看,我以为都有开放的必要。 
  从历史文化遗产的角度看,中南海的前身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园林。当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平民百姓想进去游玩,自然是白日做梦。当然,光绪皇帝在戊戌政变后被西太后所困,幽居瀛台,想出中南海而不得,也体现了专制政治最残酷最黑暗的一面。在长达两千年的皇权专制时代,中国有皇家园林,贵族有私家园林,不曾有过公园的概念。直到清朝末年,上海的租界才出现最早的公园。进人民国,从1914年夏起,京城一些名胜陆续对公众开放,成为公共场所。1924、1925、1928、1929年,颐和园、北海、景山和中南海相继辟为公园。三十年代卢作孚在重庆北碚创建公园,至今为人们所怀念。公园是近代出现市民社会的产物,不论购票有偿享用,还是免票无偿享用,都是公共空间。把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辟为公园,让公众参观游览,是当今世界各文明国度通行的做法,也是遗产保护的应有之义。 
  公园的兴废,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公民权利伸张与收缩的晴雨表。我们说,文革是公民权利被践踏的时期,也可从公园的命运来验证。1971年后,与中南海一桥之隔的北海公园及附近的景山公园长期关闭。后来才知道,不是北海、景山本身出了什么毛病,不适宜游人进入,而是成了江青等权贵的游乐场所。江青垮台以后,北海、景山公园于1978年重新向市民开放,受到一致的好评。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南海也曾经部分开放,周末供游人参观。北京市许多单位都曾有组织地分配门票。我在当时也参观过。当时的感觉是,不但观看了风景和文物,而且感受到执政者的自信和开明。可惜这种开放到1989年停止了,至今尚未恢复。现在如能开放中南海,其意义不仅是增加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旅游景点,而且是一种主权在民的政治宣示。对于中国公民来讲,既可履行保护文化遗产的义务,也可享受欣赏历史文化遗产的权利。这种公民权利,当然越早归还社会越好。 
  从政治活动中心的角度看,开放中南海也有很多好处,有利于增加政治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今年二月,温家宝总理邀请十三名基层代表到中南海座谈,征求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他说,你们都是第一次到中南海,不要拘束。大家都来自基层,其实中南海你们应该是主人,来到这里就像回到家里一样。中南海这个大门是向广大群众开的。我认为,不应当把这些话理解为总理的客套话。根据宪法的规定,中国各界公民的确应当是中南海的主人。领导人的国务活动本身是履行社会公仆的职责,不应当形成高高在上,不可接近和神秘化的意味。领导人只有牢记这一点,才能形成执政的公信力。在制度安排上,也要切实体现中南海的大门对公民是敞开的,而不是关闭的。 
  其实,国务活动场所向公众开放,是许多国家的通行做法。我经历有限,曾经作为普通游客在堪培拉参观过澳大利亚议会的辩论,在渥太华参观过加拿大总督府,看到很多成人在那里运动,孩子在那里游戏。八十年代的经验表明,部分开放中南海并不妨碍领导人的国务活动和中央机关的办公秩序。现在重新开放,在技术层面并不存在难以克服的障碍。只要领导人有诚意,事情并不难办。 
   
  中南海曾经是公园  智效民 
   
  2000年上半年,《北京档案资料》连续刊登一组《中南海史料》。这些史料告诉我们,早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中南海就变成公园了。把皇帝禁苑与军阀官邸变成公园,是臣民社会向公民社会过渡的一个标志,对于当前的社会转型具有某种借鉴作用。 
  早在金、元时期,“太液秋波”就是“燕京八景”之一,当时太液池的位置就是现在的北海与中海一带。明成祖定都北京以后皇城南移,为了丰富皇城园林景观,又开挖南海,使太液池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清朝建立后,几代皇帝都喜欢园林生活,于是他们在中南海兴建殿宇馆轩,作为避暑听政之所。相比之下,紫禁城则受到冷落。 
  辛亥革命后,中南海为袁世凯占用,成为中华民国的总统府。袁称帝时,以建立“新中华民国”为名,将中南海改为新华宫,并将原来的宝月楼改建成新华门。此后,中南海又相继成为黎元洪、曹锟的总统府和张作霖的大元帅府,它一直是平民百姓无缘涉足的禁地。 
  1928年北伐成功后,时任北平市公务局局长的华南圭致函北平市市长,要求对中南海予以保护。这件事引起国民政府的注意,经过一番努力,中南海董事会于当年12月15日准备召开成立大会。该董事会筹委会为邀请公务局派员出席大会,特在邀请函中表示: 
  中南两海系自远至清帝王苑囿之一部,其风景清嘉,宫室壮丽,为国内有名建筑。但其经费所出,无非我民众先代之脂膏,乃以供少数人之娱乐,实为我民众所不甘。民国成立以来,又为十数军阀所把持,藏垢纳污,罪恶丛集。今幸北伐告成,豪酋敛迹,而此历史上之园林不为民有,坐视荒废,殊为可惜。同人等谨遵先总理天下为公之意,佥以中南海应归市民直接管理,以绝罪恶之根株,以供游人之玩赏。因于本月十三日召集北平各届民众代表开一联席会议,设立中南海董事会筹备处,以筹备真正代表民意、直接管理中南海的董事会。当决议于本月十五日(星期六)午前十时在南海大礼堂开董事会正式成立大会。 
  与此同时,中央政治会议北平分会亦函请北平特别市政府、平津卫戍司令部、北平警备司令部和宪兵司令部,共同成立“接收中南海办事处”,并准备让中南海“依中山、北海公园成例,从速正式开放”。随后,有关方面还希望“中南海为北平市民共同游憩之公园,永远开放,不收门费。”1929年4月,中南海董事会推举熊希龄为主席委员,李光汉为事务主任。不久,北平市政府也成立“整理中南海公园临时委员会”,负责中南海的有关事宜。至此,中南海向市民正式开放。 
  抗日战争中,中南海虽然还是公园,但许多殿堂被日伪机关侵占。据1938年《中南海公园事务报告书》反映,进驻中南海的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占据居仁堂)、“中华民国政府联合委员会”(占据勤政殿)、“临时政府侍卫处”(占据时应宫和喜福堂)、“司法委员会”(占据丰泽园)、“中国大辞典编纂处”(占据锡福堂)、“国立医学分院”(占据运料门迤北)、“最高法院检察处”(占据丰泽园)、“满洲帝国通商代表部”(占据静谷)、“新民会新民青年实施委员会”(占据春耦斋)、“教育部直辖编审会”(占据怀仁堂)等机构。后来,上述一些机构搬出中南海,但又进来更多单位。于是,中南海被搞得杂乱无章。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决定进驻中南海。周恩来请毛泽东快点搬入。当时毛泽东并不愿意搬进去,他对周恩来说:“我不搬,我不做皇帝。”与此同时,周恩来也对维修中南海的工人们说:“中南海自古人民建,人民修,但人民却没有享受到它的美丽。这次修成后,我们要请人民代表来这里做客观光,今后还要逐步让中南海成为人民游乐的场所。”上世纪80年代胡耀邦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时,曾经局部开放过中南海。由此可见,尽快开放中南海是历史的要求。 
  中南海作为历史文物,具有不可取代的特殊价值。因其相连紫禁城,清代皇家在此曾上演了许多历史大戏,高阳先生的《瀛台落日》精彩地再现了王朝的最后几幕大戏中让人无限感慨的往事。风流水转,到了1949年9月,中南海怀仁堂成了新政治协商会议的会址。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通过政治协商会议,制定《共同纲领》,选举中央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由此诞生,中南海从此成为中央人民政府所在地,迄今正好六十年。 
  现代政府是社会的公共权力组织。人民共和国的中央政府,应是为全体公民服务的公器。办公场所向本国公民和外国宾客适当开放,有序参观,就是体现这种公器性质的方式之一。事实上,随着现代公民权利的普及和当政者社会公器意识的觉悟,许多国家的政治中枢都在考虑到安全和办公秩序的前提下,采取适当的方式向公众开放。以美、英、法、俄几个其他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为例: 
  美国总统府为白宫,始建于1792年,每周二至周六开放五天,如遇白宫有活动,则不开放。一般参观者可进入东厅、绿厅、蓝厅、红厅、国宴厅及图书馆等10多个房间。“9·11”后出于安全原因,参观者需要提前申请预约才有可能得到门票。很多中国游客都参观过白宫。 
  英国是君主立宪国家。白金汉宫始建于1703年,1837年以来历代英国国王都住在这里。从1993年开始,每年8、9月两月对外开放,游客可购票参观。英国首相府是唐宁街10号,内部未对外开放,外部建筑游客可以参观。 
  爱丽舍宫始建于1718年,1891年以来一直是法国总统府。从1989年开始,每年9月文化遗产日有两天对外开放,游客排队参观,残疾人、孕妇优先。各个历史名厅,都向游人展示。总统夫人还会抽时间接见来访游客,其中也有外国游客,但法国游客居多,有人也利用这一时机向总统夫人陈述民情。 
  俄国总统府克里姆林宫的历史更悠久,始建于1156年,几经扩建,成为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斯大林时代不开放,1955年后开放让市民参观。现在游客可以购票参观克里姆林官,但不能进入作为总统官邸的一号楼。 
  我在网上看到2006年参观过爱丽舍宫的中国游客的一篇文章。他说,“九月十六号是欧洲遗产日,很多地方都对公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