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念处 txt资料全集-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七年或六年。。。。七天中,他有望證得兩種拢兄唬窗⒘_漢或阿那含。懀
釋者們表示,這是意謂著中等智力的人。一個人若是智慧成熟(完滿),只要在早
上指點他,他可能會在下午覺悟;若是在下午指點他,他可能在明天早晨覺悟了。
(六) 修行四念處者有望在整個日夜中有所進步和吸取有益和無缺陷的佛法。
(七) 常例的修行四念處者將擁有分明的五官,純潔和愉快的面容。
(八) 當肉體疼痛時,常例的修行四念處者不會因而身心動搖。
(九) 常例修行四念處的比丘們將不會放棄訓練的規律而成為住家人,因為他們
的心已傾向長久以來的耄Ь印
(十) 正偏知稱修行四念處者為強人,因他的心通過修行四正知而得到了解脫或
解放。
(十一) 有些修行者尚稱為受訓者,因為他們還得繼續學習。他們是拢耍炎C
得了四道和三果。
(十二) 那些已完成修行的人便可稱為專家,因為他們不必再受訓。他們是阿羅
漢。
(十三) 一位修行四念處者擁有已建立的正定,斷除了煩惱以及能理解和知覺自
己的心意。
(十四) 修行四念處者將從惡魔(那是三界天)的此岸到達彼岸的涅盤。
(十五) 一位繼續不斷的修行四念處者,將會不斷的除掉慾望。
(十六) 一位修行四念處者是正確的走上滅苦之道。
(十七) 一位修行四念處者被稱為歸依自己而不歸依他人。
(十八) 一位修行四念處者是正確的遵行那導致脫離痛苦的八正道。
(十九) 一位修行四念處者是對三種感受(樂、苦、不樂不苦)有著覺念和分明
的覺知。
(二十) 一位例常修行四念處者,能擁有:
(a)神通
(b)天眼通能看到眾生的生死是因他們的業果。
(c)天耳通能聽到遠或近的聲音。
(d)他心通
(e)宿命通
(f)能進入解脫的心或智慧而且在這生中能經歷到完美無瑕的佛法,因為他們已除
掉所有的煩惱。
2.對他人的利益
(一) 一位修行四念處者能抑制和警戒自己和他人。
(二) 一位修行四念處者能使真正的佛法不會衰落,而置於良好的狀態中。
(三) 雖然正偏覺者已進入般涅盤,只要是還有人修四念處,那麼,這便是延長
真正佛法的壽命之條件。
(大部份得自相應部經書中)
若是要真正的瞭解四念處和得到以上所說的幸福,只是學習是不足夠的。除非他
真正的修行一段時期,那是精進和常例的修行,就有如經中所說:激起它,超越
的修行它,不然他是不會在修行的道路上得到真理和幸福的。這就是四念處的功
能,那是得到此福。
B.什麼是念?
四念處(satiptthana)是以Sati和patthana兩個字組合成的。
這有幾種說明,其中之一是「以設立念為主」。裕п屢灿羞@樣的說明:
*念的設立性
*以念為主的設立性
*與念一同建立
*念已建立
*念契入和繫住
在這之中,最後一句被加以解釋。它的意義是:「念的意思是回憶,Patthana
的意思是契入和繫住。念進入和停留因而被稱為四念處。」
Patthana在這裡是被指為「upatthana」(顯現)契入和繫住。即是:一位有正念
者是因為他擁有覺念和隨時保持唸唸分明。
由於念是個重要的因素,它也被解釋為「patthana」(建設/基礎)。那是說,念是
成為最主要的因素。就因為它的重要性,理所當然的每個人應先明白它。
*Sati(念)
念(Sati)這字已在好幾個地方被解釋過,但在特伲@方面解釋得最徹底的,就有
如論藏裡的法緊分別論、小誦部和小義釋。
什麼是念?(一)隨念、(二)記憶、(三)覺察、(四)憶起、(五)憶持、(六)緊系(事
物)、(七)不忘。
根據巴利拢鋮f會(Pali Text Society) 的譯本:「念在那個時候是隨念,憶起,
想起,憶持,與膚満屯鼌s相反。」
以上的摘要是有關念的特伲陀猛尽R韵率歉暾慕忉專
(一)anussati…隨念,如:
*戒隨念隨念起所持的戒德。
*捨隨念隨念起所施捨的捨德。
*佛隨念隨念佛世尊的功德。
*法隨念隨念佛法的功德。
*僧隨念隨念拢さ墓Φ隆
*宿住隨念那能使個人隨念起宿世的知識。
(二)patssati記得,例如:知道,放在心裡直到。。。。或它是用在文字或特別的
詞句如「patissata」。例如:sampajano patissato(瞭解自己,記得)。。。。。,
rupam disvapatissato(見相,憶起)。
(三)Sati:念。這裡,念是隨念或系念於當刻。
例如:Atapi sampajano satima(他是精進驚覺,唸唸分明的覺知和覺念的。)或
Sosatova assasati satopassasati(當入息時,他注意觀察它。當他出息時,他
也注意觀察它。) 又Satokappeyyasato patikkameyya sato alokeyya
satovilokeyya(當他行走、站立、坐下、躺著、前進、轉身、望前、望向別方時
他都觀察著。)
(四)saranata:憶起。它的意思是提醒一個人某些事件,如我們所見過的、說過
或聽過的話。
我們因此而能記起所發生過的事件和它的來由。或是,有人可能提醒我們有關
saranata(憶念)這個字在Vinaya Pitaka (律藏)裡是sarana(憶念)。那是提醒僧
伽對所發生過的事情應有的責任。
(五)dharanata:憶持。這裡是指保留、記在心裡的意思。它和dhara用在其他形
式是同意義的,如:
*持聞者(sutadharo)將所聞的教理記在心裡的人。
*法持者(dhammadharo)將佛法記在心裡的人。
*律持者(vinayadharo)將戒律記在心裡的人。
*三藏持者(tipitakadharo)將三藏記在心裡的人。
在Caviki sutta裡,dharana這字的意思也是記在心裡。
(六)apilapanata:緊緊(目標)。這字可以分析為:
a不
pilapana漂浮
ta物體
因此,apilapanata的意思為不漂浮,就如水果沉入水中一樣。如果它漂浮,那麼
它是pilapana,不跟隨著目標。無論如何,當唸唸分明時,他是緊系著
(apilapanata),因此不會漂浮而去,它沉下或靠近著目標。
(七)asammusanta:不忘。它和appamada(不放逸)是相同的。它的意思是不疏忽。
以下是Buddhagosha如何的解釋念:
「念有著(不漂浮)為它的特伲徊煌鼮樗墓τ茫灰越鋫涞膽B度面對著目標;對
身體有深入的知覺和審觀念等等作為近因。所設立的念,如門柱般穩定,並如守
門人保衛著五官。」Nanamoli譯,或是:
「念的特伲蔷o靠著(目標),擁有不忘為它的功能;顯出保衛著和面對著目標的
形態或顯著之舉;即肯定正確之法門(拢溃┗蛏砟钐幍鹊葹榻颉D钣腥玳T柱,
穩繫於目標;它也如守門人,因為它守衛著五官如:眼、耳等等。」
通常念與智慧是同時出現的。所謂:「一個擁有念和分明的覺知的禪者,當唸唸
分明和堅實時,智慧生起而給予支持。」「比丘們啊!雖然是已做過的事或已說
過的話,拢t的弟子是保持正念,這是最高方智慧。」
念是包括在重要方經典中。例如:
念根在五官
念力在五力
念覺支在七覺支
正念在八正道
其中最重要的是appamada(不放逸)。在法句經的裕п屟e為:「不疏忽是時時以念
契入和繫住。」
一些導師給予這樣的解釋:「以警覺和唸唸分明深入四無色界是稱為不放逸。不
疏忽的意思是念隨時都驚覺,不忘審觀一切舉止。」
根據大般涅盤經典所記載,佛陀對比丘們所說的遺言:「你們應該不疏忽的完成
你的工作(修行)」
念亦稱為不疏忽,並教導為法之至上。
Buddhagosha Thera言在每時刻都能保持正念是可喜的,猶如餚饌裡的食
通於所有事務的部長,隨時都受用的。洠в姓睿蜎'有約束或激勵。
因此,佛陀所教導的念是到處都能應用的。為什麼呢?因為擁有念的意識是個庇
護所;念能防伲粵'有了念,心思便不努力和抑制。念是留心的御夫或忠盏拈T
犬。因此,所建立的念有如四念處的意義,那是,它等待著和觀照著我們如個監
護者。
C.四念處經論說
南無婆伽梵,阿羅漢.三藐三菩陀
三藐三菩陀指導四念處為唯一能淨化眾生的法門。。。。。
「比丘們啊!這是唯一的方法能使眾生清淨,制勝悲哀和憂愁,克服痛苦和煩惱,
趨入正道,證入涅盤。」
四念處被指導為唯一的法門,因為這是高尚的修持,它能淨化修持四念處者。眾
生執著生命,洠в写说溃麄兊男谋惚荒俏廴颈娚拘约靶袨榈臒⿶浪曰蟆_@
些污染出自邪見,它把醜惡看成美麗,痛苦當著快樂,無常為有常及無我為有我。
這致使貪、嗔、癡生起,並帶來煩惱、悲哀、憂愁。這對眾生來說,確實很危險。
當眾生依著此道(四念處)修行,他們將會見到真理,明瞭那馴服及把心安定下來
的法門,並得到生命中最高喜樂,雖然修行者未得到神拢郎缈嘀琅c果,可是在
努力的修持中,他尚能定下來而不受擾亂。當修行者已斷除煩惱,證入正道,即
是證悟涅盤。
四念處,這唯一的法門,是以念為主的修持。這是因四念處以念為棟樑。Sati
譯為念。它檢討那混亂的心,眨匾男乃迹ㄈ缧判摹⒕M、智慧。。。),並每
時每刻注正確的舉動、言談和意念。
四念處也可譯為念的目標。因為念須有現象為觀照的目標,所以就以此現象來安
定心。談到這些現象,它們可分為四種:
*身念處以念觀身體為目標。
*受念處以念觀感受為目標。
*心念處以念觀心意為目標。
*法念處以念觀心態(法)為目標。
*身念處*
經典所記載有關身念處:「比丘們啊!在日常生活中,一個比丘(在這達磨昆奈
耶)精進的,唸唸分明和注意的以身體來觀身,則能隨處祛除貪慾和悲痛。」
這段記載指示觀照身體的方法是依於三個條件:(一)精進、(二)明覺、(三)正念。
它亦告知此觀照是斷絕痛苦的根源,即貪慾和悲痛。
這以「身體來觀身」的修習是不可被參雜的。身念處須以身體為觀照的目標;受
念處觀照感受;心念處觀照心識;法念處觀照諸法。就這樣,以所說的目標來馴
服心思。如果以眩s的方式來觀照,比如以感受、心識或法來觀照身體;以身體、
心識或法來觀照感受;以身體、感受或法來觀照心識;以身體、感受或心識來觀
照法。那麼,心將胡思和受支配以致不安和無法祛除我見。
身念處的目標可分為三種:(一)身體的狀態,(二)身體的舉動,(三)身體的四大元
素。
*身體的狀態*
在這方面,我們可以將觀照入息和出息為安般念(Anapanasati)。呼吸對身體是很
重要的,因身體是依於呼吸來生存。洠в辛撕粑@身體就不能維持下去。如果,
風界不眨停眢w將受苦,疼痛及不適便是顯明的證據。例如一個完成粗重工
作或攀登後已精疲力倦、生病或悲哀的人,他的呼吸就會短促和快捷。當他忿怒、
憎恨或做一件困難的工作時,他的呼吸就會沉重。這一切顯示出內心的困擾,所
以佛陀教我要唸唸不離呼吸的入息和出息。我們觀照和明覺入息和出息之長短,
並明瞭它為何會如此,那時我們就會覺察到心的狀態,因此我們便能觀照和眨
呼吸而使心加以平定。
所以,要把心定下來,我們需要注意和唸唸不離入息和出息,時時刻刻觀照每一
呼每一吸,當心定下來時應明覺,這樣心便無法激動。
有很多方法可以將心念集中於呼吸。其一的方法是把注意力集中於鼻尖下的唇
端,在那裡可感覺到氣息的接樱H绱说刈觯谋慵性谀莾憾环稚ⅰ3酥
外,每當我們出息時,我們也能數(數息須進行在感覺到呼出氣息的接樱且
刻)。首先是從一數至五,然後一至六,一至七,一至八,一至九,一至十,過
後又從一至五開始。這是保持念力的最初步驟,以安定那激怒、不安和粗獷不馴
的心。雖然一個人能如此修行於合宜的時刻,但是在面對不愉快及令人激動的事
物時,他也能即刻保持內心和鎮定下來。這種觀照身體的呼吸就叫著觀身的身念
處。
*身體的舉動(姿勢)*
這舉動是行、坐、往前進、向後退、回顧前瞻、伸屈、穿衣、吃喝、咀嚼、□、
大小解、眠、醒覺、言談及靜默。身體的一舉一動時時刻刻都要了了分明。那麼,
一切的舉動都拘謹正規。這是世間的利益。
另一方面,此觀照可使一個人明瞭身體舉動的實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