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念处 txt资料全集-第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诙^去生,因為由於第二過去生的諸因,產生第一過去生的果。我們是否能夠說這樣就足夠了?這並不足夠。如果可能,觀察更多的過去生會更好。為什麼更好?
(一) 當有情見到他們如何以何種槳划船,如何被浪(輪迴中的世間法)衝擊,他不是就會失望嗎?他們將失望,慢心也會減低。他會常常被警惕心(samvega)所警策。這是一個原因。
(二) 另一個原因是如果禪修者能觀察多生,他對輪迴的厭倦將逐漸成熟。這厭智(nibbida bana)的成熟對毗婆捨那智是一個強大的助緣。這是証得道智、果智的強大支助。因此,禪修者應該嘗試令厭智成熟。有了這樣的目的,則觀察許多生是較好的。
當這禪修者被指示觀察過去,在他第二過去生中,他是一位僧人,修習四界分別觀、三十二身分、骨業處及白遍。他許願生為快樂的人及天人,對「人」及「天人」錯铡恼J知是無明,對生為人及天人的執著是愛,執取之是取。被這三法所圍繞,他聚集行。當他觀察產生第一過去生的因時,他發現到它也是由修四界分別觀的業力所形成。這修四界分別觀的業力也產生今生的生命。
當禪修者觀察他的第三過去生,他觀察到他是一位老人。他被指示觀察何種相於臨終時出現。他發現供養一位沙彌食物的業所緣出現於老人的有分意界。接著他被指示觀察供養食物的影像之四界,再分析那些名色。當觀察於兩個有分意界之間生起的心路之心心所時,他被指示觀察那時候許願之無明、愛及取。那時的願是希望像那位沙彌一樣,生為出家人。對「出家人」錯铡恼J知是無明,執著生為出家人是愛,執取之是取。被這三法圍繞,他做什麼呢?他供養食物,這是行及業。善心心所是行,當它們滅了,所留下的力量或潛能是業。總共完成了五因:無明、愛、取、行及業。由於五因已具足,他於第二過去生中成為僧人。
他觀察到他第四過去生是一位男人。在那生中,他於佛像前供養花並許願生為男人。對「男人」錯铡恼J知是無明,執著於生為男人是愛,執取之是取。被這三法圍繞,他聚於佛像前供養花的善思。這善思是行,它消失後所留下的力量或潛能是業。總共有無明、愛、取、行及業。當觀察他那一生中曾造什麼業時,他發現他也曾修四界分別觀直到色聚的階段。但是,他無法進入分析色聚的階段。之後他也曾修習三十二身分、骨業處及白遍。他可以證入白遍第三禪。以這樣的方法,他可以在建立定之後,觀察色法時見到色聚,但是他還是無法分析色聚,因此未到達真實法。無論如何,由於他已修習四界分別觀,他已經種下好的明種子。
播好種子——「明」種子及「行」種子
雷地禪師在他的著作Parami Dipani中說到兩種聲聞波羅蜜智(savaka parami bana )的重要因素:Adhikaro ca chandata adhikara kusala, 即聚集好的行種子及好的明種子以證得道果涅槃,這些不是輪迴的善。在諸多迴向於涅槃的善之中,佈施、持戒及修定是屬於行種子;從四界直到名色、因果及觀智則屬於明種子。行種子的功能是促使某人得遇良師及好的父母,教導他佛法以證涅槃。當遇到好的老師、父母及朋友,能接受他們的教導則是明種子的功能。雷地禪師提到在諸多種子之中,如果某人修習四界分別觀,將有親依止力(upanissaya satti)以助證得道果涅槃。那一種種子是最好的?如果證得觀智(vipassana bana),這是最好的。不然,第二好的種子是緣攝取智。Parami pubba sambhara即聚集以涅槃為目的,稱為行種子的佈施、持戒及修定,和稱為明種子的修毗婆舍那。有說到只有在某人擁有了這些波羅蜜種子,他才能證得道果涅槃。在許多教法中也提到波羅蜜是需要的。
觀察他的未來生
觀察了過去之後,以上所說的這位禪修者觀察未來。他許了什麼願?造了何種善?他在寺廟裏的塔前供養油燈之後,許願生為出家人。對「出家人」錯铡恼J知是無明,執著生為出家人是愛,執取之是取。被這三法圍繞,他聚集善行及業,即於塔前供養油燈。善思組是行,當它滅去所留下的力量或潛能是業。總共有五因,即無明、愛、取、行及業。當被指示精確地觀察無明、愛及取,其意門轉向有十二名法,速行有二十名法。在行組,他能夠精確地觀察到意門轉向有十二名法及速行有三十四名法。在坐禪中,他觀察了真正在塔前供養油燈時所許的願。當被指示把因與果關連起來,他能夠觀察到供養油燈之業與未來五蘊之關係。
接著,他觀察是否有下一個未來生與否,為什麼他被指示觀察下一個未來生呢?關於「生滅」(udayabbaya)的詳細部分,佛陀教導Avijja samudaya; Rupa samudayo…。Avijja nirodha Rupa nirodho。「由於無明生起,色生起……;由於無明滅,色滅」。色法何時滅?在無明滅的階段色法即滅。《清淨道論》的大疏(mahatika)第二冊第421頁:Avijja nirodha rupanirodhoti aggamagga banena avijjaya anuppada nirodha anagatassa rupassa anuppadanirodho hoti paccaya bhave abhavato。在「念住教示」(satipatthana desana)的「滅法隨觀」(vaya…dhammanupassi)的階段,要觀察「由於無明滅,色滅」等等。依據觀智的次第,這種觀法攝於詳細的生滅智。一如禪修者觀察「由於無明生起,色生起」,如是禪修者觀察「於由無明滅,色滅」。這滅意味著如果某人的無明滅,那麼一切煩惱滅。一切煩惱何時滅?當某人證得阿羅漢道智時。那麼是否可以說如果某人在今生未證得阿羅漢道智,那麼他將於未來生證得?是的。當證得阿羅漢道智時,色法完全滅。它們的滅是滅而永不再生起。因為若洠в幸颍瑒t不會有果。
有兩種色法的滅、兩種名法的滅。持續的生起又消滅稱為剎那滅(khanika nirodha)。雖然它們生起及消滅,但是如果因不滅,那麼它們將再次生起又消滅。這是持續的生滅之特性。這種剎那滅稱為生滅(uppada nirodha)。「生滅」指還會有生起之滅。上面所提到的滅不是剎那滅,它是無生滅(anuppada nirodha)無生滅指滅而不再生起之滅。對於一位證入般涅槃死(parinibbana cuti)的禪修者來說,名色將不再生起;如果能夠觀察到涅槃而又未證得涅槃,那麼不就表示它在未來嗎?因此,難道我們不能瞭解到佛陀在四念處中教導觀察未來的教法嗎?我們可以瞭解它。
以上所說許願來生生為出家人的禪修者,他觀察到將在第二未來生生為出家人時斷絕輪迴。能夠如是觀察之後,禪修者必須有系統地依手冊觀察詳細的生滅,即由於無明生起,色生起;由於無明滅,色滅。詳細的觀法,配合手冊內的表格來教導。如果您想要有實際的體驗,那麼您應該修習。
第二位禪修者的報告
另一位禪修者的經驗將提出來,以更好地瞭解觀察緣起的方法。這一生中她是一位女人。當她觀察前生及分析那一生的名色,她是一位男人。前生作為男人時,他做了些什麼?他的父母嘗試為他安排婚事。他口頭上答應他的父母以取悅他們,而事實上他並不願意結婚。當他見到她時,很快的就要娶她了。不想結婚的意願變得更強。因此有一天他騎著一匹馬,不考懀п峁靥优芰恕S伸端督浬蹋谀车胤阶瞿承┥舛挥衅饋怼.斔挥辛耍胱≡谝粋地方禪修。後來如何呢?在一個地方禪修時,他的心還是執著他的生意,他的心無法平靜地禪修。雖然他坐下修禪,他無法精進地禪修因為他的心跑到他的生意,所以後來他回家了。這樣的情況使他無法禪修。這是她的前世。
在那一生,他也曾到大金塔一撸В瑏K向塔頂禮。他供養油燈於塔前,並許願成為一位能禪修的人。當他五十五歲時,即將去世,病苦逼迫著他。當她今生嘗試觀察那一生的臨死速行,她見到他的心一方面執著於財富,另一方面他為無法禪修而不樂。在臨終時,在大金塔供養油燈時許願成為能禪修的人之影像呈現出來。這業所緣出現於臨死速行;就有如他又再次於大金塔前供養油燈一樣。由於他因他的生意而無法禪修,所以如果他再投生為男人,他將需要再去工作而同樣的洠в卸U修的機會。因此他的心傾向於生為女人較好。
當他許願時,並洠в蟹謩e成為男人或女人,而只是希望能夠禪修而已。當這業所緣在臨死速行呈現,發生什麼呢?他的心傾向於生為女人。為什麼?因為「男人需要工作而洠в袝r間禪修,不如成為女人」,他這麼想。接著當他精確地觀察對女人錯铡恼J知之名法,他發現有十九名法,洠в邢病km然有心生為女人,但是並不熱切希望,只是傾向於生為女人以便有機會禪修。
觀察隨眠,煩惱輪轉的一分(kilesa vatta)
在解釋上,通常煩惱輪轉即無明、愛及取,它們先生起,然後業輪轉即行與業生起,之後才異熟輪轉生起。這三種輪轉持續地流轉。如果禪修者不及時於異熟輪轉修毘婆舍那,那麼因為異熟輪轉的原故,煩惱輪轉將再次生起。依於這煩惱輪轉,業輪轉再次生起;由於業輪轉,異熟輪轉再次生起。如是循環不已。關於這點,佛陀在《相應部?因緣品?思經》(S。 12。 38'8' Cetana'1' ) 中教示:No ce bhikkhave ceteti ; no ce pakappeti ; atha ce anuseti。 Arammanam etaj hoti vibbanassa thitiya。 「諸比丘!若無思量,無企劃,然有隨念。此成為識住之所緣」8。雖然無思生於痛苦的輪迴,而修集行及業,即善行或不善行;也洠в幸詯垡姡汲蔀槟小⑴⑷恕⑻欤坏侨绻S眠界(anusaya dhatu )還未去除,佛說這便是煩惱輪轉。
對於這位禪修者,就發生如以上的教法。在他供奉油燈於塔的業中,包含了欲有能夠修禪的生活之無明、愛及取,並洠в忻鞔_想成為女人的願望。在那時候,存在著傾向於生為女人的潛在力量,如果因緣成熟的話。由於有這種力量,傾向於生為女人的心生起。這力量稱為隨眠(anusaya)。但是,如同業,這力量很難被覺知。在觀察因果的階段,把隨眠當作煩惱輪轉來觀察。在輪迴中,觀察以知隨眠作為煩惱輪,即無明、愛及取而存在。
在那一生,他小時候曾經出家當沙彌,那時他的父母還在世。他修過四界禪法,而且也修不淨業處而證得初禪。因為這禪修的力量或效果,後來不願意結婚。他十五歲時還俗。當他大約二十到二十五歲時,他的父母為他安排結婚。那時候他逃離家庭而必須工作。在他五十五歲臨終時,他傾向於生為女人。
我們無法確定地說一生中造了多少業。將產生果的業會在死心顯現。有些禪修者能生起三或四個業所緣。在我們上面的第一個例子裡,生起了三或四個業所緣。如果這樣,則觀察它們全部的因果關係,看看它是否產生果。不過,在目前的例子,只有一個業所緣,即供奉油燈於塔,在臨死速行(maranasanna javana )中出現。
當她觀察她的第二過去生,他是天人。他(天人)常被許多仙女及四位男天人圍繞著。他的身體比其他天人更加光明。洠б姷剿诙U修。不過,在那一生中,他執取人類的生活,雖然並洠в忻鞔_地在塔前供奉花及燈時許願(在天界還可以這麼做)。不必要許願,因為心的傾向已足夠。他於天死後,即生為人。所以當他觀察,果然如此,因為曾經生起傾向人類生活的心。對人類的生活之執取生起。對「人」錯铡睦斫饧礋o明;染著人類生活是「愛」;執取之是「取」。供奉花與燈於塔之善法即「行」;行法滅後所留下的潛在力量即「業」,總共有五因:無明、愛、取、行及業。她能夠觀察這五因與前一生作為人的五蘊異熟之關係。
觀察第三過去生,她是一位出家人。他開始修四界,他以光觀察三十二身分,接下來修骨觀。他也修白遍至第四禪。他進一步分析名色至到見真實法。他在那一生中已經能夠區別名色(nama…rupa pariccheda),有許多像她這樣的禪修者。
當指示她觀察第四過去生,她觀察到她是一位老人,在他八十歲時,他每天供養食物於托缽者,並許願成為出家人。他只是作為年老的夫妻生活而已,他們似乎並不富有。由於他的願望,他在來生(這位女性禪修者的第三過去生)成為出家人。
當她觀察第五過去生,她是一位婦女。她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