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四念处 txt资料全集 >

第43部分

四念处 txt资料全集-第43部分

小说: 四念处 txt资料全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aceva samupanna paccaya dhammaca。 「過去只有緣及緣生法,未來與現在也只有緣及緣生法」。禪修者被指示觀察三世,即過去、現在與未來之間的因果關係。如果觀察過去,只有因與果;如果觀察現在,只有因與果;如果觀察未來,也只有因與果。

因此,為了能夠瞭解屬於過去五蘊一部分的諸過去因,禪修者必須觀察過去的五蘊。同樣的,為了能夠瞭解屬於未來五蘊一部分的諸未來因,禪修者必須觀察未來的五蘊。如果禪修者欲觀察較近的過去果,即由較遠的過去諸因所產生的五蘊,他必須觀察過去的五蘊。如果他想觀察未來果,即由諸現在因所產生的未來五蘊,那麼他必須觀察未來的五蘊。進一步,如昨晚的開示,第七章2所說,禪修者應如何依《中部後五十經注》(Uparipannasa mentary)及Bhadekarattha Sutta修習以去除對五蘊的見與愛呢?有說到人被見與愛所征服,是由於他洠в信派崮侵恰H瞬槐灰娕c愛所征服,是由於他生起了對五蘊的毗婆舍那智。Vipassanaya bhavena tanha ditthihi nakaddhiyati。 「透過毘婆舍那的修習而不被愛見牽去」。因為毗婆舍那智生起,人不被見與愛牽去。因此,為了不生起對現在五蘊的見與愛,人必須精進嘗試獲得現在五蘊的毗婆舍那智。如果他不想生起對過去五蘊的見與愛,他應該做甚麼?他應該於過去五蘊修毗婆舍那。如果他不想生起對未來五蘊的見與愛,他應該於未來五蘊修毗婆舍那。

佛陀在《大緣經》(Mahanidana Sutta)中說:Gambhiro cayaj Ananda paticca…samuppado gambhiravabhaso ca 。 Etassa Ananda dhammassa ananubodha appativedha evam ayaj paja tantakulakajata gulagunthika…jata mubja…babbaja…bhuta apayaj duggatij vinipataj samsaraj nati…vattati。 「阿難!此緣起法甚深,有甚深相。阿難!因不隨覺、不通達此法,有情,如絲鏤纏結;如織巢鳥的巢;如文邪草;如燈心草;故不能出離惡生、惡趣、地獄及輪迴」'ANG1'3'ANG2'。佛說這一經,因為有一天下午,阿難尊者來請教佛陀。為甚麼阿難尊者來問緣起法呢?因為那一天中午,阿難尊者以四種方式對緣起修毗婆舍那:
一、 順觀。觀察緣於無明故行生起,緣於行故識生起,………。。
二、 逆觀。與上相反。
三、 從中間至開端。
四、 從中間至末端。
這樣,緣起在他的內觀變得非常清楚。

為了要聆聽好的開示,阿難尊者來到佛前,請教緣起法。以這樣的目的,阿難尊者白佛言:「佛陀!雖然說緣起甚深,但是以我的智慧,卻覺得很容易、清楚。」佛告阿難尊者:「不應這麼說,不應這麼說。」於是佛陀教示如上所引之法,即:「有情由於不能隨覺(anubodha)及通達(pativedha)緣起法,而被捲入輪迴,如絲浚p結;如織巢鳥的巢;如文邪草(mubja);如燈心草(pabbaja)(這兩種草,可編織而作為擦腳布用,用久之後,即成為破爛及糾纏不清。那時,便分不清何處是開端,何處是末端。) 有情這樣地流轉於輪迴中。他們無法脫離惡趣及輪迴。」佛陀這樣的教示。

在這例子,隨覺智(anubodha bana)即知遍知(bata paribba)。如果隨覺智與通達智(pativedha bana)二者結合,即是知、度及斷遍知(bata paribba ; tirana paribba ; pahana paribba)。名色區別智(namarupa pariccheda bana)與緣攝受智(paccaya pariggaha bana)可稱為知遍知。能夠以相、味、現起及足處觀察所有的緣起支稱為名色區別智。如您能夠觀察到三世的關連,您即可以覺悟因果關係,即由諸因產生果,果又產生諸因。這種瞭解因與果的智慧稱為緣攝受智。名色區別智與緣攝受智即稱為知遍知。它們獲得這樣的名稱,因為能透徹地觀察到毗婆舍那禪所有必要的所緣。在知遍知之後是度遍知,亦即思惟智(sammasana bana)與生滅智(udayabbaya bana)。斷遍知是從壞智(bhavga bana)以上的各種觀智。

思惟智與生滅智為度遍知,因為能夠在具有觀察、審懀Ъ按_定諸緣起支的無常、苦、無我相的能力之後,透徹地覺悟緣起。壞智以上的觀智稱為斷遍知,因為在這些觀智的時候,透徹地覺悟在那個階段所應斷的煩惱已斷、色法、名法及行法。這是三種世間遍知(lokiya paribba)。

在出世間遍知(lokuttara paribba),當拢乐且阅鶚劄樗墪r,禪修者只知無為涅槃,這是所緣通達(arammana pativedha)。禪修者知四拢B,這是無癡通達(asammoha pativedha)。知苦拢B、集拢B、道拢B及滅拢B的作用已完成(kicca siddhi)。這表示當須陀洹拢乐姛o為涅槃時,這拢劳耆コ烁脖稳鐚嵵穆}諦的癡。因此接下來,禪修者能夠容易地觀察到四拢B。為甚麼?因為他已經去除了能夠覆蔽如實知四拢B的癡。所以接下來,(如實)知的作用自動地操作。

它(拢溃┮部梢苑Q為知遍知,因為知四拢B的作用已成就,及因為可以分別知苦拢B與集拢B。這拢婪ㄒ惨雷饔贸删投Q為知遍知。

這拢酪踩コ脖慰嗦}諦與集拢B的無常、苦及無我相的癡。因此,每當禪修者再次觀察稱為集拢B的緣起,及稱為苦拢B的名法與色法時,無常、苦及無我相明顯地顯現。因此,也依作用成就而稱之度遍知。

主要的,這拢酪卜Q為斷遍知,因為它完全去除相關層次的煩惱。它也被作為相關層次的無為涅槃,因此稱之為斷遍知。佛陀教示由於缺少透過三種世間及出世間遍知,而徹底覺悟緣起的智慧,有情無法脫離輪迴。

  關於這道理,注釋說:「Banasina samadhipavarasilayam sunisitena ; bhava cakkam apadaletva; asanivicakkam iva niccanimmathanam; samsara bhayam atito ; na koci supinantareyyatthi。(Vism; XVII; 314) 「甚至在殊勝的定石上磨利了的智劍亦難擊破有輪;如雷電之輪而常摧碎於人的輪迴的怖畏,即使在夢中也洠в姓l能超越。」4 緣起是一直在如雷電般地壓迫有情的實相。這是擁有無窮盡老病(死)的實相。 緣起的轉動,令有情於輪迴中老,於輪迴中病,於輪迴中死。強烈的提到如不以依定石磨利之慧劍切斷壓迫有情的緣起,即使在夢中,也洠в腥魏稳四苊撾x輪迴。這見於《清淨道論》第二冊二二○頁﹙緬文版﹚。同樣也見於Sammoha Vinodani注釋中的「緣起分別」﹙Paticca Samuppada Vibhavga﹚之末,對「有輪論」 Bhava Cakka Katha所作的注釋,因此有必要觀察緣起。觀察緣起不能不觀察過去及未來五蘊。佛陀教示若不知緣起,洠в腥魏稳四軌蛎撾x輪迴。在注釋中也提到這點。
  
那麼,如何觀察過去及未來諸因呢?關於這點,佛陀教導四種觀察緣起的方法:
一、 順觀。緣於無明故行明生起,緣於行故識生起,…。乃至老死憂悲苦惱。
二、 逆觀。與上相反。假設有一未來生。甚麼是來生老死之因呢?那是生。緣有故有生,…。乃至無明。這樣的逆次序。
三、 從中間至末端(未來)。
四、 從中間至開端(過去)。
全部四種方法。另一種方法述於注釋:
五、Atite hetavo pabca; idani phalapancakam ; idani hetavo pabca ; ayatim phalapabcakanti(Vism; XVII; 291)。 「過去有五因,今世有五果;今世有五因,未來有五果。」5
這述於《清淨道論》第二冊第二一四頁,也同樣述於Sammoha Vinodani。這偈頌與《無礙解道》一致。依這方法,是把因與果分組。這樣便有五種方法。禪修者可以選擇這些方法中的任何一種方法以觀察緣起。大多數這裡的禪修者觀察從中間至開端(過去)。

舉個例子,有人在森林中尋找藤,首先見到藤的根。他切斷藤的根部,開始從根削到上端。當他削完之後切斷,取他所需至滿足。如是,佛陀教導從無明至生老死來觀察緣起。另外,有人尋找藤,首先見到藤的上端,他從上端開始慢慢削至根部,切斷而取用之。如是,佛陀以逆的次序,教導從生老死至無明來觀察緣起。另有一人尋找藤,首先見到藤的中部。他從中部削至根部之後,切斷而取用之。如是,另一種觀察緣起的方法,是從中間至開端(過去)。另一個人也是首先見到藤的中部。不過,他從中部削至上端,切斷而取用之。如是,有從中間至末端(未來)的觀察方法。禪修者可以依其中的一種方法來禪修。6

我們取從中間開始觀察的方法來說明。關於這方法,有現在業輪轉作為來生生命之因的教法。依這教法,我們發願未來欲證得涅槃。每次行善業時,皆發了欲證得涅槃的願。有不需要等到來生便能肯定證得涅槃之可能。無論如何,如還未得涅槃,還會有一些較小的願望,諸如:「願我生為人,願我生為天人,願我生為梵天」等等。在行了某一善業之後做這些願。觀察這些業,即趨向輪迴之因。

  如果在禪那之後許願,那麼您所進入的禪那也攝入業輪轉。假如您在禪那之後許願欲來生轉生為梵天,那麼對梵天錯铡恼J知是無明。在真實法中,洠в袑嵲诘摹改腥恕⑴恕⒂星椤⑻烊恕㈣筇臁沟拇嬖凇H绻麄儾淮嬖冢钦嬲嬖诘氖鞘颤N?它們只是一堆色法、一堆名法,及一堆組合在一起的名色。如果知道只是一堆色法,一堆名法及一堆組合在一起的名色,那是正確的。如果知道只是一堆因與果,那也正確,因為這些名色從各自的因而生起。因與果皆是無常,生起又消滅;皆苦,為生滅所持續地逼迫;皆無我,洠в徐‘魂,洠в胁豢善茐牡膶嶓w。因此,知道這些色法、名法、因與果是無常、苦及無我是正確的。如果他不瞭解這些,而瞭解與之相反的,那麼這知解便可說是錯铡恕
  
  《清淨道論》第二冊第一五七頁說到無明之定義。這是一個容易讓禪修者明白的定義。Paramatthato avijjamanesu itthi purisadisu javati; vijjamanesupi khandhadisu na javatiti avijja。 (Vism; XVII;43)「奔走於第一義不存在的男、女等之中,而不奔走於第一義存在的蘊等之中,故為無明。」7心取在第一義諦中不存在的諸所緣,如男人、女人、有情、天人及梵天。真正存在於第一義諦中的色法、名法、因及果洠г谛闹猩稹_@表示不如實知第一義諦中的色法、名法、因及果;不如實知無常、苦及無我。存有著男人、女人、有情、天人及梵天的錯铡娊猓@於第一義諦中不存在的錯铡娊馐鞘颤N呢?即無明。
  
回顧上面的例子,某人在出禪定之後,許願生為梵天,那禪定可能是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或任何無色界定。所許的願可能是「願我生為梵天」。對梵天錯铡恼J知是無明,執著生為梵天是愛,執取生為梵天是取。這三法是凡夫貪見組的其中一部分。如果有喜,則有二十名法;如果無喜,則只有十九名法。如果迫切地許願,則不包含昏沈睡眠(thina…middha)。如果平淡地,或不迫切地許願,則可能包含昏沈睡眠。生起意門轉向及七速行心。彼所緣可能生起,也可能不生起。因此意門速行心路可能多次生起:意門轉向、七速行及二彼所緣。這稱為煩惱輪轉﹙kilesa vatta﹚。他為三法(無明、愛及取)所圍繞而聚集。聚集什麼?進入禪那(的業)。這禪那是什麼?它是行。禪那心心所﹙禪那名法﹚是什麼?它們是行法,一生起,便消滅。它們也是無常。它們只有在把能產生未來梵天(五)蘊的力量或潛力傳達至下一個名色過程之後才會消滅。這力量或潛能稱為什麼?即業。總共有五因成為一組:無明、愛、取、行及業,禪修者必須觀察這五因。

  在這例子,在進入禪那之前,許個欲生梵天的願。入禪之後,從禪出定。出定之後,觀察許願欲生梵天之無明、愛及取。觀察在這禪那名法中有多少名法。觀察這些禪那名法消失後所留下的力量或潛能。之後,觀察「為什麼『有』(bhava)生起?由於取的原故」。取是執取來生生為梵天。「為何取生起?因為愛。為何愛生起?因為受,取未來生的梵天名色為所緣而生起的受。為何受生起?因為樱楹斡|生起?因為六入。等等……。。」;以逆的方式觀察。
  
如是逆觀察名法至到最初階段的羯羅耍╧alala rupa)。在那階段,有三種色,即身十法聚、心所依處十法聚及性根十法聚,或者說有三十種色。關於他的名法,如果含有智(nana)及喜(piti)則有三十四名法。這些色法是色蘊,而這些名法是名蘊。如果把名法分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