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经 的佛性论-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者:一闡提無,善根人有者,指「修善性」。
三者:二人俱有者,指「性德性」(亦即正因佛性)。
四者:二人俱無者,指二人俱未證入的「果佛性」。
一闡提雖然現在有修惡性而無修善性, 但並不意味他們
永遠如此。 藉由佛菩薩的慈悲力和自身具有的「性德性」,
未來還是可證得「果佛性」, 因此,不可說一闡提定有佛性
或定無佛性。
根據章安灌頂的《大般涅槃經疏》卷二十
八,「迦葉菩薩品」的一闡提觀有幾個特點。 第一,此品著
重在佛性的勝用, 因此,能攝受極惡的一闡提和偏邪外道。
第二, 此品認為一切惡的五蘊皆是佛性,此為因性,而從惡
五蘊能生善五蘊,則為果性,亦即五蘊因性通果性。 第三,
此品闡明一闡提依「正因佛性」能再生善法, 並強眨茞航
是佛性,故可說佛性「善根人有一闡人無」 ( 修善性 ),亦
可說「一闡提有善根人無」 ( 修惡性 )。 ( 裕А71)
總之, 《大般涅槃經》對一闡提的最後定論是佛陀所說
的「一切眾生定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以是義故,我
經中說,一切眾生乃至五逆犯四重禁及一闡提悉有佛性。 」
而能下此定義的理由,是因為 (1) 一切諸法無有定相,眾生
根性亦不定,(2) 佛性不可斷,正因為眾生根性不定, 一闡
提才能在斷善根之後再生善根。 再者,佛性非過去、非未來
、非現在、故不可斷,因此, 一闡提也不斷佛性,而終有成
佛的一日。
──────────────
(裕70)《大般涅槃經集解》卷 67,《大正藏》卷 37,頁 591 上。
(裕71)《大般涅槃經疏》卷 28,《大正藏》卷 38,頁 197 上。
61 頁
三。 《大般涅槃經》的佛性義
《涅槃經》的中心議睿恰溉鐏沓W 埂ⅰ 改鶚勊牡隆埂
「悉有佛性」、「一闡提成佛」,而貫穿這些議睿氖撬姆
性觀。 由於《涅槃經》卷帖繁多,乃經過多次編集而成,難
免缺乏連貫性, 甚至於有雜亂和予盾差異之處,而其佛性義
也有種種說法,相當眩s,以下從幾個層面剖析佛性義。
【1 】《涅槃經》前分的佛性義
《涅槃經》是屬於如來藏思想的經典,與其他早期如來藏
系經典不同的是《涅槃經》很少使用「如來藏」 (tathaga…
tagarbha) 譯語,而是大量採用「佛性」一詞。 因為《涅槃
經》只有零碎的梵文斷簡存在, 其餘均已佚失,故無法得知
「佛性」的梵文源語。 據近代學者從《涅槃經》的漢藏譯本
對照考證的結果, 推測「佛性」一詞乃譯自 tathaga…
tagarbha、 tathagata…dhatu 或 buddha…dhatu, 其中以
buddha…dhatu 出現次數最多。 ( 裕А 72)
佛性 (buddha…dhatu) 是佛與界 (dhatu) 的結合。自原
始佛教開始, 「界」就是個重要的術語,有領域、要素、類
別等意思, 可以是指具體或抽象的,如色界、十八界、欲界
、無心界等。 當「界」與大乘佛教的教義結合時,則更廣大
其義涵, 如《瑜伽師地論》說「界」有「因義」、「種子義
」、 「本性義」、「種性義」、「微細義」、「任持義」等
, 因此,如來藏系典籍將「如來」或「佛」與「界」連用時
,其意義是佛的本性、佛的因性、佛的種性。
《涅槃經》首先在其前分揭示佛性說,不過詳細闡明佛性
義則是集中在後三十卷的續譯部份。 首先,第七卷「如來性
品」第四做了如下的宣示:
善男子,我者即是如來藏義。 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即
是我義。 如是
──────────────
(裕72)參閱水谷幸正,「如來藏?佛性」,《佛教大學學報》
31 號, 頁54…55 。高崎直道,《如來藏思想?形成》,
春秋社,頁137、141 、142。
(裕73)參閱《瑜伽師地論》卷 56,《大正藏》卷 30,
頁 610上。
63 頁
我義, 從本以來常為無量煩惱所覆,是故眾生不能得
見。( 裕А74)
引文明白指出「我」就是「如來藏」, 「我」就是「佛
性」,二個名詞意義相同,而這個「我」 ( 或如來藏、佛性 )
身中具有如來的十力、三十二相等功德, 但為煩惱所覆,故
眾生不得見。 接著經文舉「貧女家藏真金」、「力士額珠」
、「雪山一味藥」等喻, 說明如來以善方便使眾生證見本具
的佛性。至於佛性的內涵是什麼昵?
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以佛性故,眾生身中有十力、三
十二相、八十種好。( 裕А76)
如來佛性則有二種:一者有,二者無。 有者謂三十二
相。。。。 等無量三昧。無者,所謂如來過去諸善不善無
記業因果報、煩惱。。。。 是名為無。( 裕А76)
總括而言, 佛性即是含有無盡如來德性,但無有任何雜
染煩惱。「師子吼菩薩品」第十一之六詳細列舉說:
1。 大慈大悲名為佛性,何以故?大慈大悲常隨菩薩,如
影隨形,一切眾生必定常大慈大悲,是故說一切眾生
悉有佛性。大慈大悲者名為佛性,佛性者名為如來。
2。 大喜大捨名為佛性,何以故?菩薩摩訶薩者不能捨二
十五有,則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諸眾生當
得故。。。。。
3。 佛性者名為大信心,何以故?以信心故,菩薩摩訶薩
則能具足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
4。 佛性者為名一子地,何以故?以一子地故,菩薩則于
一切眾生得平等心。。。。5。 佛性者名第四力,何以故
?以第四力因緣故, 菩薩則能教化眾
──────────────
(裕74)《大正藏》卷 12,頁 407 中。
(裕75)同上,頁 419 上。
(裕76)同裕А68。
64 頁
生。。。。。
6。 佛性者名十二因緣, 何以故?以因緣故,如來常住
。。。。。
7。 佛性者名四無礙智, 何以故?以四無礙因緣故,說
字義無礙,說字義無礙故,能化眾生。。。。。
8。 佛性者名頂三昧, 以修如是三昧故,則能總持一切
佛法。。。。 善男子,如上所說種種諸法,一切眾生定
當得故,是故說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裕А77)
以上所舉是佛性的功德,一切眾生在成佛時,都可證得
,因此而說眾生悉有佛性。 可見佛性一方面指因地時,眾生
具有的成佛潛能, 另一方面指果地時如來的一切功德體性。
如此的佛性義涵大致延襲早期如來藏系經論所說, 不過,
《涅槃經》特別強眨鹦允恰刚嫖摇埂ⅰ溉鐏砻孛苤亍梗
經說「如來所說真我名佛性」, 而此佛性「如我性者即是如
來秘密之藏。 如是秘密,一切無能沮壞燒滅。雖不可壞,然
不可見。若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乃證知。」 ( 裕
78) 「雪山一味藥」的譬喻中, 「一味」比喻佛性,因為被
煩惱所出的種種味所覆,而不可得。 同樣地,「如來秘密 (
佛性 ) 其味亦爾,為煩惱叢林所覆,無明眾生不能得見。」
所謂如來秘密之藏有二義:一是指耄Р夭伙@, 佛性顯名法身
,耄鐏聿兀欢侵副娚唤獠灰姸浴
「雪山一味藥」喻中所提到的含有佛性意義的「如來秘密
藏」,在「壽命品」中被視同涅槃。 佛說:「我今當令一切
眾生及我子四部之眾, 悉皆安住秘密藏中,我亦復當安住是
中入於涅槃。 」 ( 裕А79) 換言之,佛性即是涅槃,因此「
如來性品」有如是說:「如來者即是涅槃, 涅槃者即無盡,
無盡者即是佛性, 佛性者即是決定,決定者即是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 」 ( 裕А80) 因此,如來 ( 秘 ) 藏、佛性、如
來、涅槃等都是同義字。
──────────────
(裕77)《大正藏》卷 12,頁 556…557 上。
(裕78) 同上,頁 408 中 … 下。
(裕79)同上,頁 376 下。
(裕80)同上,頁 395 下。
65 頁
《涅槃經》的「前分」對此如來秘藏有其獨到的見解,
「壽命品」第一之二說:
何等名為秘密之藏?猶如伊字三點, 若並則不成伊,
蹤亦不成。 如摩薩首羅面上三目,乃得成三點。若別
亦不得成。 我亦如是,解脫之法亦非涅槃,如來之身
亦非涅槃,摩訶般若亦非涅槃。 三法各異亦非涅槃。
我今安住如是三法,為眾生故名為涅槃。( 裕А81)
所謂「伊字」是指∴三點, 象徵「解脫」、「法身」、
「般若」三法, 而此三法的關係既非左右並排,亦非上下縱
列形,而是三足相即的依存。 換言之,大涅槃具足此三法,
而三法互相圓攝互攝, 因此可以說涅槃即是解脫、法身、般
若。 同樣的也可說解脫即是涅槃、法身、般若,餘可類推。
三法合成的「如來秘密藏」, 顯名法身,耄鐏聿兀ㄉ
是佛果, 如來藏是佛性,前者就果位,後者就因地而言,雖
然如此,法身與佛性本伲鼰o有差別。 總之,涅槃法是「相即
」而非獨立的, 因此上引的經文才會說「解脫之法亦非涅槃
、如來之身亦非涅槃、摩訶般若亦非涅槃」。 它的意思是單
獨的解脫、法身、或般若,不能說是涅槃, 必須三法兼具始
可謂涅槃。
關於三法的意義,經中有不少對解脫和法身的解說。
「如來性品」列舉了八十五條解脫義,如離諸繫縳、無憂愁、
廣大、清淨、平等、不空空、空不空、無所畏等, 這八十五
種解脫義亦即是如來所具的德目, 經中特別強眨恰刚娼
脫」,並且說「真解脫者即是如來。 」 ( 裕А82)
至於法身的意義, 在本經中亦稱如來身、如來藏、佛性
。 「金剛身品」說如來身者是常住身、不可壞身、非雜食身
,即是法身,接著它以八十句詳述如來法身的內涵:
如來之身無量儯賵岳坞y壞, 非人天身、非恐怖身、
非雜食身、。。。。 不生不滅、不習不修、無量無邊。。。。
無知無形、畢究清淨。。。。 無有去來
──────────────
(裕81)同上,頁 376 下。
(裕82)同上,頁 383 上 … 中。
66 頁
亦去來。。。。 非定非不定、 不可見了了見。。。。 是空離
空, 雖不常住非念念滅。。。。 非像非相諸相莊嚴。。。。
無有知者非不知者。。。。 非有為非無為。。。。 如來法身
皆悉成就如是無量微妙功德。」 ( 裕А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