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中国通史第五卷-中古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上册)-第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肇山门义,无异也。”吉藏这段话,叙述了道安的根本思想。
道安的“本无”思想和何晏、王弼的玄学“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的思想很接近。东晋时期,玄学随世族过江,当时的执政大臣和士大夫大多是玄学中人或受玄学影响的人物。道安和他们大都有交往或书翰问候。东晋佛教的发展,主要在社会上层。道安的本无和玄学的无为,正相合拍,更有助于佛教在南方的传播发扬。
鸠摩罗什,天竺人,家世国相。罗什生于龟兹,约当晋康帝之世(343—344)。自西晋以来,龟兹即有佛教流行,为小乘学。
罗什曾游沙勒、温宿,又归龟兹。广诵大乘经论,洞其奥秘。在西域各国,讲说佛法。吕光破龟兹,获罗什,致之凉州。后秦姚兴弘始三年(401)破后凉。弘始三年十二月二十日,姚兴迎罗什到长安,时已在公元402 年初。当时长安佛教已甚盛。自苻坚迎道安到长安后,主持译经,长安已是译经重镇。罗什到长安,姚兴待以国师之礼。罗什在长安住了十二年,弘始十五年(413)去世。在他主持下,译经三百多卷。
协助罗什译经的助手,都是当时的名家。如道生、道融、昙影、僧叡、慧观、僧肇等,都是名僧。他们对经义的领悟,常受到罗什的称道。罗什主持下的译经,不仅文字是佳制,而理解精微,也非旧译所能及。
罗什对佛教思想的理解,造诣是很深的。可惜他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译经上,自己很少著述留下来。罗什对佛教思想理解的幽微,未能尽传于世。慧远,俗姓贾,雁门楼烦(今山西崞县东)人,晋成帝咸和九年(334)
生。年二十一,随道安出家,时道安正在太行恒山立寺,传布佛教。后随道安南投襄阳。苻丕争襄阳,慧远别师东下,到庐山。时桓伊为江州刺史,为慧远造东林寺。慧远住东林寺三十多年,晋安帝义熙十二年(418)或谓十三年卒,时年八十三或八十四。
慧远天资聪颖,早年曾读儒书,博通六经,也接触过老庄。后听了道安讲《般若经》,豁然而悟,说:“儒、道九流,皆糠粃耳。”晚年尝致书刘遗民,叙述由儒、道而入于佛说:“每寻畴昔,游心世典(儒学经典),以为当年之华苑也。及见《老》、《庄》,便悟名教是应变之虚谈耳。以今而观,则知沉冥之趣,岂得不以佛理为先?”(《广弘明集》卷二七上)
道安门下高僧很多,但他特别看重慧远,把传播佛法的希望寄托在慧远身上。道安说:“使流东国,其在远乎?”(《高僧传·慧远传》)慧远在庐山三十多年,是他从事佛教活动最重要的时期。他培养弟子,宣扬佛教,组织佛教经典的翻译,和全国名僧保持联系,并交结南朝朝中公卿,使庐江成为南方佛教中心。
慧远传布佛教宣扬佛法,从两方面作了工作。在人民群众中,他宣传因果报应和神不灭论。宣传善恶有报,这是针对广大群众的愚昧迷信而提出来的。因果报应说,帮助佛教在下层人民群众中传布。在佛教教义方面,慧远属于道安的本无派。道安的本无思想,和玄学家以无为本思想是合拍的。慧远早年曾研究过儒学,研究过老庄玄学。他在庐山讲过儒家的经典。他讲《丧服经》,也讲《诗经》。他在讲《般若经》时,为了使听众容易听懂并接受,常引用《庄子》的话来作说明,使听众晓然。慧远讲儒家经典,用玄学比附佛经,解释佛教教义,使得佛教在上层知识界得以广泛传布。
概括地说,三国两晋南北朝数百年间,意识形态中的主导思想经过三变,由儒转入玄,又由玄转入佛。儒是继承汉儒传统,玄是洛阳世族之学。晋东渡后,玄学也随之东渡,北方仍以儒学为主。佛学兴起在汉末魏晋,先藉玄学以传播;其后,讲究修练的禅学和因果报应之说在北方比较发展,讲究义理的般若学则仍借助玄学在南方较为发展。
道教的形成和发展当西来的佛教在中国境内广为传播的时候,土生土长的道教也由形成而走向发展。一千多年来,佛教和道教一直是中国的两大宗教。
道教和先秦的道家,都以“道”字为名,而道教还推崇老子为“太上老君”。但两者实各不相干。道家大师老子倡导“无为而无不为”,庄子宣扬“齐死生”,而道家却是向往长生不老的神仙,幻想肉体飞升。
神仙长生不死的幻想,起源甚早。史书所记,可以上溯至战国时期。《史记·封禅书》:“自成、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州。此三神山者,其传在勃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云。世主莫不甘心焉。”后来“秦始皇并天下,至海上,则方士言之不可胜数。始皇自以为至海上而恐不及矣,使人乃赍童男女入海求之。船交海中,皆以风为解,曰未能至,望见之焉。其明年,始皇复游海上,至琅邪,过恒山,从上党归。后三年,游碣石,考入海方士,从上郡归。后五年,始皇南至湘山,遂登会稽,并海上,冀遇海中三神山之奇药。不得。还至沙丘,崩。”汉武帝也是一个追求仙人想得不死之药的人。他招致的方士李少君,对他说:“祠灶则致物,致物而丹沙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益寿而海中蓬莱仙者乃可见。见之以封禅,则不死。”于是,武帝“遣方士入海求蓬莱,安期生之属,而事化丹沙诸药,齐为黄金矣。”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和秦皇、汉武以极富极贵而消除不了精神上的空虚,反而增长了贪生怕死的困拢,这是帝王权贵追求神仙的思想根源,带有显著的阶级性。他们追求神仙的手段,从沿海巡行以期偶然的际遇,发展到妄图通过提炼丹砂以创造难得的机会。李少君的丹砂黄金之术,可说是原始道教金丹派所宣传的主要内容,这些方士就是原始道教的道士。
东汉晚年,在汉中有张修、张鲁宣扬的五斗米道,在青、徐等东方八州有张角宣扬的太平道。太平道,以其流传的经典称作《太平清领书》而得名。据《三国志·张鲁传》及裴注引《典略》,太平道,以巫师“持九节仗为符呪,教病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得病或日浅而愈者,则云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则为不信道”。五斗米道的办法约略与太平道同,而有所增饰。五斗米道设有静室,“使病者处其中思过”。“其来学道者,初皆名鬼卒,受本道已信,号祭酒,各领部众,多者为治道大祭酒。”“诸祭酒,皆作义舍,如今之亭传。又置义米肉,悬于义舍,行路者量腹取足。若过多,鬼道辄病之。犯法者,三原然后乃行刑。不置长吏,皆以祭酒为治,民夷便乐之。”对于有病的人家,要“家出五斗米以为常”,因而有五斗米道之称。太平道和五斗米道,近年我国的学者称之为“廉价的符水道教”,以与“高贵的金丹道教”相区别,是相当正确的。符水道教的出现,使原始道教拥有大量的群众和宗教的组织形式,可说是道教的正式形成。张角是黄巾大起义的发动者和领导者,他的太平道就是用作组织农民起义的工具。后来,张角被杀害了,张鲁投降了曹操,但他们所创立的道教仍然继续流传。
东晋初年,葛洪①著《抱朴子》,为长生求仙说出一番道理,他可以说是神仙道教的理论家。他认为,玄是天地万物之本。玄,又称作道,称作一,是非物质性的神秘的存在。他提出,人要守一。守一,可以突破肉体的局限,分身有术。只要你想着要分身为三,三个人就出现了,辗转增益,“可至数十人,皆如己身”。同一个主人,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出现在座位上与客人谈话,在门口迎客,还可以在水边垂钓。守一,还可以突破生命的局限,长生不死,并且“位可以不术而自致,膳可以咀茹华璚,势可以总摄罗邦,威可以叱咤梁柱”,可以享受超人间的富贵。这种“神仙思想,原是封建贵族想延长他的生前享受至生命的极限以外,甚至延长至永远的一种荒店的想望。在乱离之际,封建贵族的生活被震撼着的时候,神仙思想更帮助他们追求超人间的永远幸福。”葛洪申论这种幸福并不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追求得到的,“无神仙之骨,亦不可得见此道也”,神仙也必须具备先天性的条件,这也同样是反映封建地主之贵族意识,他们在求仙的活动中也享有其特权。
守一的办法是服丹,这是求长生的要道。《抱朴子·对俗》:“仙经曰,‘服丹守一,与天相毕,还精胎息,延寿无极。’此皆至道要言也。”《抱朴子》内篇有二十篇,其中心旨趣就是讲长生之道,而《论仙》、《对俗》、《至理》、《塞难》、《辨问》等篇专论神仙必有,服食可信,《金丹》、《仙药》、《黄白》等篇则专言金丹的作用和制作。葛洪在书里既极言金丹的妙用,又极言炼丹的种种困难,因而既吸引人们的向往,又使他们永远做不到。而且,炼丹也须投下本钱。如炼丸转全丹,须黄金数十斤,约费四十万钱左右,即四万匹绢左右,不要说穷人,即是小康之家也是根本没有条件过问的。《隋书·经籍志》还著录《神仙服食药方》十卷,称“抱朴子撰”,久佚。
① 关于葛洪思想的论述,参用侯外庐说,见《中国思想通史》第三卷第七章第三节,人民出版社1957 年版。葛洪反对符水派道教,并说过去的一些道书,篇幅虽多,用处不大,“徒诵之万遍,殊无可得”,“若金丹一成,则此辈一切不用也”。葛洪对医药学是有贡献的。他著有《金匮药方》一百卷。后因此书卷帙过大,又著《肘后卒救方》三卷,备列急性传染病、内外科、儿科、眼科、皮肤科病症,所载方药也多易得之物,因此,本书流传甚广。从医疗的角度看,葛洪的医药学比起符水教之以符水治病要进步多了,并且也包含一定的科学因素。当然,从神仙道教的传播上看,葛洪在医学上的成就也可增进他在宗教上的神秘性,增长他在宗教上的威望。
南北朝时期,陶弘景和寇谦之分别成为道教在南方和北方的代表人物,南北朝统治者都曾对道教有所尊崇。《隋书·经籍志》:“陶弘景者,隐于句容,好阴阳五行、风角、星算、修辟榖导引之法,受道经符箓。(梁)武帝素与之游。及禅代之际,弘景取图谶之文,合成‘景梁’字以献之。由是恩遇甚厚。又撰《登真隐诀》,以证古有神仙之事。又言神丹可成,服之则能长生,与天地永毕。帝命弘景试合神丹,竟不能就。乃言中原隔绝,药物不精故也。帝以为然,敬之尤甚。然武帝弱年好事,先受道法。及即位,犹自上章。朝士受道者众。三吴及边海之际,信之逾甚。陈武世居果兴,故亦奉焉。”这说的是道教在南朝传播的大概情形。《隋书·经籍志》又记:“后魏之世,嵩山道士寇谦之自云曾遇真人成公兴,后遇太上老君授谦之为天师,而又赐之《云中音诵科诫》二十卷,又使玉女授其服气导引之法,遂得辟谷、气盛体轻,颜色鲜丽。弟子十余人,皆得其术。其后又遇神人李谱,云是老君玄孙,授其图箓真经,劾召百神,六十全卷,及销炼金丹、云英、八百、玉浆之法。太武(拓跋焘)始光之初,奉其书而献之。帝使谒者奉玉帛牲牢祀嵩岳,迎致其余弟子。于代都东南起坛字,给道士百二十余人,显扬其法,宣布天下。太武亲备法驾而受符箓焉。自是,道业大行。每帝即位,必受符箓,以为故事。刻天尊及诸仙之象而供养焉。迁洛已后,置道场于南郊之傍,方二百步,正月十月之十五日,并有道士哥人百六人拜而祠焉。后齐武帝迁邺,遂罢之。文襄之世更置馆宇,选其精至者使居焉。后周承魏,崇奉道法。每帝受箓,如魏之旧。寻与佛法俱灭,开皇初,又兴。(隋)高祖雅信佛法,于道士蔑如也。”这说的是道教在北朝传播的大概情形。陶弘景和寇谦之也像葛洪一样,在医药方面做了些工作。陶弘景增订了葛洪的《肘后卒救方》,改称《肘后百一方》,有更广泛的流传。他又著《本草经集注》,对后世药典的编撰有相当大的影响。
道教自东汉末年起,到南北朝的结束,有不断的发展,道书的撰写也不断地增加。梁阮孝绪的《七录目录》①中,有《仙道录》,列:经戒部二百九十种,三百一十八帙,八百二十八卷。
服饵部四十八种,五十二帙,一百六十七卷。
房中部十三种,十三帙,三十八卷。
符图部七十种,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