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中国通史第五卷-中古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上册)-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北魏、西魏、北周三代的遗存。唐代以后,因麦积山窟体大面积崩毁,无法续开新窟,故多在前代窟内重塑或改塑佛像。
须弥山石窟②在宁夏固原县西北55 公里处,东经106°,北纬36°3′。
石窟分布在南北长1800 米、东西宽700 米的东南向崖面上。创建于北魏,兴盛于北周和唐代。现存132 窟。风化破坏严重。目前可辨认的北魏窟有4 个窟(编号14、24、32、33),形制为中心柱窟。中心柱每页只开一龛。龛年成铺造像均为一佛三胁侍。每窟四壁开龛,有的一壁三龛,多为三佛题材。北周窟数量多、规模大,造像精致,亦作中心柱窟,内部构造均仿木构佛帐雕凿,与麦积山同期洞窟近似。现存的北周洞窟,主要的有45、46、48、51、67 等5 个窟。
陇东石窟③陇山以东的平凉地区和庆阳地区,有大小石窟20 多处,主要分布在泾河两岸及陇山和子午岭之间。其中最重要的是庆阳西南的北石窟寺和泾川县东北的南石窟寺。两窟相距45 公里,南北对应,主窟窟形和造像布局完全相同。据现存《南石窟寺之碑》记载,南石窟寺为北魏永平三年(510)泾川刺史奚康生创建。北石窟寺碑已不存,推测亦奚氏创建。两窟均开凿在红砂岩上(或称黄砂岩)。北窟规模较大,自北魏创建后,历西魏、北周、隋、唐、宋各代不断开凿,现存窟龛295 个,造像2000 余躯,其中北魏窟龛16 个,西魏22 个,北周20 个,其他为隋唐宋所扩建。南窟较小,共5 个窟龛,除1 号窟为北魏永平三年开凿外,余皆唐代开凿。北魏开凿的南窟、北窟,都是大型的七佛窟,窟外置二力士,窟内四壁窟顶满布大型浮雕佛传故事和本生故事。原有题记,今已风化不存。
此外有王母宫石窟、罗汉洞石窟、丈八寺石窟、石空寺石窟、嵩显寺和祥佛寺石刻造像、石拱寺石窟、云崖寺石窟、主林寺石窟、陈家洞石窟、保全寺石窟、张家沟门石窟、连花寺石窟等。陇东石窟,大多创建于北魏,风化剥蚀严重,有的已残缺过甚,殆成空窟。可以看出窟形造像的10 多处,其中以张家沟门石窟和保全寺石窟中的北魏太和十五年和二十年的窟龛为最早,但都是小龛。陇东地区石窟开凿的盛期在北魏宣武帝和孝明帝时期,即六世纪上半叶,主要石窟大都在这时完成。其凿建规模和艺术技巧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有纪年的窟龛及石雕造像的有景明四年、永平二年和三年、延昌三年、神龟二年,以及水平二年敕建的嵩显寺。
中原北方地区① 麦积山文物保管所:《麦积山石扈》(一),文物出版社1978 年版。张学荣:《麦积山石窟的创建年代》,《文物》1983 年6 期。
②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管会等编:《须弥山石窟》,文物出版社1908 年版。③ 甘肃省文物工作队:《陇东石窟》,文物出版社1987 年版。
以北魏皇室显要开凿的大同云冈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巩县石窟最为著名。此外有安阳灵泉寺石窟、小南海石窟①、宝山石窟,邯郸响堂山石窟、太原天龙山石窟、义县万佛堂石窟、渑池鸿庆寺石窟、济南黄花岩石窟、益都云门山石窟、驼山石窟等。本区多大像窟、佛殿窟、塔庙窟,也有少数禅窟和禅窟群。并多杂有摩崖龛像。造像以雕刻为主。有三世佛、释迦交脚弥勒、释迦多宝对坐像、千佛和思维像,其次有本生、佛传和维摩文殊对坐像等。窟龛形制和造像装饰,充分表现了佛教石窟逐步东方化的过程,在全国石扈中占有重要地位。
云冈石窟②我国三大石窟群之一。位于大同市西郊武州山南麓武州川北岸。石扈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 公里,分东、中、西三个部分。现存主要洞窟45 个,附属窟龛207 个③。此外还有许多小窟,共计1100 多龛,大小造像51000 多个。石扈开创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年间,正光之后走向衰落,唐以后各代仍有一些小规模的营建和修缮活动。石窟的绝大部分雕凿于北魏中后期,按石窟形制和造像内容分为三期④。第一期是和平元年(460)昙曜为皇室所开的五所五窟(编号16—20 窟)。洞窟摹拟草庐形式,平面椭圆形,穹窿顶;造像主要是三世佛和千佛。主像形体高大,占据窟年面积的大部分。第二期是孝文帝迁洛以前(465—494)开凿的五组石窟(7、8 窟、9、10 窟、5、6 窟、1、2 窟和11、12、13 窟)。洞窟平面方形,多具前后室,有的窟中部立塔柱,或在后壁开凿隧道式的礼拜道。开始出现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和装饰。造像题材多样,服饰开始中国化,同时出现世俗供养人。第三期是孝文帝迁洛后至正光五年(494—524)开凿的中小窟,主要分布在20 窟以西和第一、二期窟间的补刻小龛。洞窟内部方整,流行塔洞、千佛洞、四壁三龛式和四壁重龛式。造像面容削瘦,着褒衣博带式装,下部衣褶重叠。
龙门石窟①我国三大石窟群之一。位于洛阳市城南13 公里的伊水两岸东、西山上。南北长约1 公里。石窟开创于北魏迁都洛阳前后,历经东西魏、北齐、隋、唐、北宋续有雕凿。两山现存窟龛2100 多个,造像10 万余躯,碑刻题记3800 多品,佛塔10 余座。其中北魏窟龛约占三分之一。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并称龙门北魏三大窟。孝文帝迁洛前后,已在西山古阳洞凿龛设像。宣武帝景明初开始大规模开凿,著名的宾阳三洞即凿于此时。宾阳三洞中,仅中洞完成,是北魏后期的代表性洞窟。正壁列一佛、二弟子、二菩萨,是典型的五尊像组合。左右壁各雕一佛、二菩萨。前壁有著名的帝后礼佛图,已被盗往国外。莲花洞以一佛二弟子三尊像、高浮雕莲花藻井和繁杂精细的佛龛装饰而驰名。三大窟以外,北魏末年陆续开凿的还有火烧洞、石窟寺、药方洞、魂字洞、唐字洞、赵客师洞、普泰洞等。东西魏、北齐大都在北魏窟壁上补刻小龛。龛形无大变化,龛饰趋于简化。总的说,龙门北朝造像日趋中国化、世俗化,它是在云冈造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并对其① 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河南安阳灵泉寺石窟及小南海石窟》,《文物》1988 年4 期。② 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等:《云冈石窟》,文物出版社1977 年版。云冈石窟文物保管所编:《中国石窟·云冈石窟》(一),文物出版社1991 年版。
③ 山西云冈石窟文物保管所:《新编云冈石窟窟号的说明》,《文物》1988 年4 期。④ 宿白:《云冈石窟分期试论》,《考古学报》1978 年1 期。
① 龙门文物保管所等:《中国石窟·龙门石窟》(一),文物出版社1991 年版。他石窟产生影响。
巩县石窟①位于巩县东北7。5 公里的洛水北岸大力山下。创建于北魏晚期,现存有普泰元年(531)造像题记。历经东西魏、北齐、隋唐都有增凿。现存大窟5 个、龛328 个、造像7700 多尊,铭刻186 品。5 大窟均为平面方形,除第5 庙外,都有中心塔柱,柱四面凿龛设像,窟顶凿平棊,刻伎乐飞天、莲花等浮雕。中心柱四面及窟内四壁雕刻千佛、释迦多宝对坐像、维摩文殊并坐像及三佛等题材。第1 窟规模最大,窟门两侧壁有浮雕“礼佛图”,作三层四组。每层以僧尼为前导,后为供养人和侍从,冠盖相属,反映了北魏崇佛之盛。第5 窟有唐龙朔二年镌刻的《后魏孝文帝故希玄寺之碑》。响堂山石窟②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鼓山,包括南响堂、北响堂及小响堂(水浴寺)3 处。始凿于北齐文宣帝高洋时,现存南响堂7 窟、北响堂8窟、小响堂2 窟。总计造像4000 余尊,并有北齐天统四年至武平三年所刻维摩诘经等重要石刻。响堂山北齐石窟平面多呈方形,平顶,分中心塔柱式和三壁开龛式两种。石窟在20 世纪初遭到严重破坏,佛像头部大都被盗凿,不少雕刻精品散失在日本和欧美各国。
天龙山石窟③在太原市西南40 公里的天龙山东西两峰南坡峻峭山腰间。
依白砂岩开凿。现存东峰12 窟,西峰13 窟。始凿于北朝,隋唐时期又有开凿。经考古类型学研究,推定第2 窟、第3 窟开凿于东魏,第1、10、16 窟开凿于北齐;其他为隋唐时开凿。东魏窟为双窟,平面方形,覆斗顶,三壁三龛,四壁低坛。佛像面相清瘦。北齐窟为前后室,圆拱形龛,佛像面相浑圆,肉髻低平。
万佛堂石窟①位于辽宁省义县县城西北9 公里大凌河北岸。分东西两区,西区9 窟,东区7 窟。始凿于北魏。内容风格与云冈石窟、龙门石窟较为接近。造像大多风化泐损。最重要的是两方北魏造窟题记。一方是太和二十三年(499)营州刺史元景为孝文帝祛病祈福“敬造石窟一区”的造窟题记,置西区第5 窟;另一方是景明三年(502)“慰喻契丹使”韩贞等人“建造私窟”的题记,置东区第5 窟。
南方地区以四川省的石窟寺遗址和摩崖造像最为丰富。经调查,四川省将近50个县市有比较集中的石窟摩崖造像,窟龛在10 个以上的分布地点有120 多处②。早期大多利用崖墓雕刻佛像或在地面上建寺造像,著名的有乐山崖墓的东汉浮雕佛像,茂汶县出土的齐永明元年(483)造无量寿、当来弥勒二世尊像,蒲江县龙拖湾出土的西凉嘉兴元年(417)石刻造像群,以及成都万佛寺南朝①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中国石窟·巩县石窟寺》,文物出版社1089 年版。② 水野清一等:《响堂山石窟》,东方文化学院京都研究所,1937 年。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考古组:《南北响堂寺及其附近石刻目录》,1936 年。
③ 李裕群:《天龙山石窟分期研究》,《考古学报》1992 年1 期。
① 于余:《万佛堂石窟》,《辽宁大学学报》1982 年4 期。曹汍:《万佛堂石窟两方北魏题记中的若干问题》,《文物》1980 年6 期。
② 谭洛非:《四川石刻——尚待开发的艺术宝库》,《四川文物》1986 年,“石刻研究专辑”。造像等③。早期石窟寺大多集中在川北,石窟龛像属北方中原系统。其中以广元千佛崖石窟和皇泽寺石窟最著名。
千佛崖石窟①位于广元市城北5 公里嘉陵江东岸。北魏晚期开凿,历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开凿历史之长在四川称最。以大云洞为中心,窟群分南北两段。现存54 窟、819 龛、大小造像7000 余躯。窟龛最高处距地面45。5 米,由下而上多达13 层。早期石窟大多集中在南端下层。其中第7 窟(大佛窟)平面略呈马蹄形,穹窿顶,窟内为三尊像组合,依云冈昙耀五窟旧法雕凿,具有明显的北魏晚期作风。第21 窟(三圣堂)平面方形,平顶,三壁各开一大龛,为北朝三壁三龛窟的典型遗存。窟内造像接近麦积山、须弥山西魏、北周时的风格,应为同一时期遗存。
皇泽寺石窟②位于广元市西1 公里的嘉陵江西岸,与东岸的千佛崖隔江相望。现存窟龛50 个、大窟6 个、造像1203 躯。约始凿于西魏北周,唐代曾进行大规模改建和扩建。可辨认的北朝石窟有第45 窟和第38 窟。其窟形及造像题材与巩县石窟、须弥山石窟的塔庙窟类似,亦属北方中原系统。
南朝石窟仅见于南京栖霞山③。栖霞山在南京市东北20 公里。南齐永明二年沙门法度舍宅为高僧明僧绍建栖霞精舍。南梁皇室继续凿岩造像,或五、六尊一龛,或七、八尊一龛。被近代栖霞寺主持僧用水泥涂缮,外观已非原貌。此外,浙江新昌南明山有南齐时依崖雕成的弥勒佛立像一尊,被后人改为趺坐式,原貌已失。
③ 丁明夷:《四川石窟杂识》,《文物》1988 年8 期。
① 广元市文物管理所等:《广元千佛崖石窟调查记》,《文物》1990 年6 期。② 广元市文物管理所等:《广元皇泽寺石窟调查记》,《文物》1990 年6 期。③ 宋伯胤:《南京栖霞山石刻》,《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346 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年版。第三章研究概况三国两晋南北朝史研究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宋代司马光修《资治通鉴》。协助修这一段的是刘恕。刘恕字道原,卒于元丰元年(1078),《宋史》本传说他“于魏晋以后事,考证差谬,最为精详”。刘恕的儿子刘羲仲所著《通鉴问疑》中,保存了他父亲与司马光讨论这段历史的一些记录。司马光利用正史以及许多正史以外资料,审核比较,选择可信者笔之于书。他排比剪裁,体大思精,把这四百年头绪纷繁的历史叙述得井然有序,明白清楚,正是对本段历史进行研究的结果,而《通鉴考异》反映了研究的过程。如北魏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