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21中国通史第十二卷-近代后编(1919-1949)(上册) >

第84部分

21中国通史第十二卷-近代后编(1919-1949)(上册)-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的资本,一般为中小资本”。严格地说,“民族资本”一词是含义不明的。本文所称民族资本是采习惯用语,它不是相对外国资本而言,而是相对于官僚资本而言,即通常所称民办、商办、华商等资本主义企业。
  第一节第一次世界大战至1920 年民族资本的进一步发展在中国的近代化产业中,民族资本产生最晚,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的压力和官僚资本的排挤,它是这三种资本形态中最软弱的一种。民族资本在1895 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到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有了初步发展。在这期间,民族工业资本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3。37%,高于官僚资本,略低于外国在华资本。在1895—1913 年,民族资本的发展是同资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同步进行的,两者互相促进、互为因果。但自1911 年起,民族资本的发展即进入低潮,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的第二年才见改观。当然,我们不应低估辛亥革命产生的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作用,中国民族资本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大战爆发后,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外部条件发生了变化,这一外部因素通过民族资本内部强烈的发展要求而起作用。首先在对外贸易方面,进口减少,出口增加,相应地改变了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入超不断增长的现象,大大减轻了洋货对国货的压力,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轻纺工业的发展。其次,整个大战期间及战后一二年间,制造品价格上涨程度始终是大大超过原料价格的涨势,而工资又远远落后于物价的上涨,劳动力价格低廉,工业产品利润丰厚,大大刺激了资本家的投资热情,为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创造了空前未遇的良机。再次,这时期的官僚资本企业,受军阀战争、政局变动的影响,起伏不定,多数工业企业陷于停滞。北洋政府官僚资本的状况,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的发展。还有大战期间特别是大战之后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人民反帝爱国斗争浪潮的兴起,给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以有力的支持。另外还有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和国内市场的扩大等长期性的因素。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到1920 年间,是中国民族资本进一步发展时期,被称作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仍保持两位数的年增长率,为11。90%,高于外国资本和官僚资本的增长率。但所谓“黄金时代”实际是指高利润,而不是高投资。事实上它的发展速度已不如前一阶段。
  工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发展,这已是公认的结论,但尚无精确的统计。因依据不同,统计结果亦异。许涤新、吴承明主编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一书,对纺织、面粉、缫丝、卷烟、火柴、电力、水泥、机械采煤、矿冶等行业的发展速度作了计算,结果各行业情况很不一致,除特殊情况外,占比重较大之行业一般平均年增长率为12%—13%。这个增长率比之初步发展时期,并不更高,但范围已扩大了。
  1912—1920 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速度①行业1912 1920发展速度( 1912=100 )
  平均年增长率(%)
  棉纺织业华商纱厂纱锭数(枚) 5095641598074( 1922 年)
  313。6 12。1华商纱厂布机数(台) 26166675( 1921 年)
  255。2 11。0机制面粉业华商厂日产能力(包)
  66470( 1913 年)
  203950 306。8 17。4华商厂产量(万包)
  1966( 1913 年)
  8316( 1921 年)
  423。0 19。8行业1912 1920发展速度( 1912=100 )
  平均年增长率(%)
  缫丝业上海、广东、无锡丝车数(台) 80140 112654 140。6 4。0厂丝出口量(即产量、担) 59157 77855* 131。6 3。5卷烟业华商厂资本额(万元) 138 1680 1219。4 36。7火柴业华商厂资本额(万元)
  361(1913 年)746 206。6 10。9电力业华商厂发电容量(千瓦) 12013 29602 246。4 11。9水泥业启新厂产量(吨) 59405 109741 184。7 8。0机械采煤业华商矿产量(吨) 416558 3279757 787。3 29。46 种矿冶产品生产指数( 1913=100 )
  76。3 165。1 216。4 10。1* 1919 — 1921 年平均。
  ① 引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2 卷《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1990 年版,第859 页。
  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各个工业行业的发展情况。
  1。棉纺织工业。
  棉纺织业是民族资本最主要的近代工业部门。在一战前几年,棉纺织工业很不景气,1914 年纱锭数减少了几千枚,1915 年以后才逐渐增加。由于棉纺织工业的机器设备依赖进口,从订购、安装到开工需要一定时间,所以棉纺织工业的发展主要是在战后,一直延续到1922 年。从设厂情况来看,1914—1922 年9 年间,由民族资本开设的纱厂为50 家,其中1919 年以前开设的纱厂仅14 家,但1920—1922 年3 年间却开设了纱厂36 家。从设备来看,纱锭1913 年为50 万余枚,1920 年为84 万余枚,1921 年迅速增长为近124 万枚,1922 年近160 万枚,为1913 年的317%,平均年增长率为12。1%。布机1913 年为2316 台,1919 年为4010 台,1921 年迅速增至6675 台,为1913 年的288%,平均年增长率为11%。若从1914 年大战开始算起,纱锭增长率为15。6%,布机增长率为14。4%,增长速度之快可谓空前。从新投资本来看,据测算,1912—1918 年为1289 万元,平均每年为184 万余元,1919—1922 年猛增为7956 万元,平均每年为2311 万余元,整个时期新投资共达9245 万元。
  这一时期新设的50 家民族资本棉纺织厂,虽大多数厂家仍集中在上海和江浙一带(计上海19 家,无锡4 家,武进3 家,江浙其他地区6 家),但已向北方和华中发展(计天津6 家,青岛1 家,华北其他地区5 家;武汉4 家,华中其他地区2 家)。棉纺织厂由上海、江浙一带向华北和华中地区扩展是一个进步。
  这期间,各纱厂普遍获得厚利,主要原因是洋纱进口量大幅度下降,引起国内纱布价格上涨,而棉花价格和工人工资却上涨很少,高利润驱动高投资,这是1920—1922 年民族资本家纷纷投资棉纺织业,出现设厂高潮的根本原因。这时期民族棉纺织业的发展已初步形成几个资本集团,如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在上海等地创办的申新集团,1922 年,申新约有纱锭13。5 万枚,布机1600 多台,资本总值达1591 万元,后来又扩充为9 个纱厂,成为棉纺织工业中最大的资本集团;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集团;周学熙创办的华新纺织公司,于1918—1922 年先后开设四个厂,有纱锭10 万余枚,资本836万元,成为北方的一大棉纺织资本集团;华中的裕大华纺织集团和郭乐、郭顺兄弟在上海创办的永安纺织集团等。
  2。面粉工业。
  面粉业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获得迅速发展的民族资本工业。面粉业获得迅速发展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大战期间国外军需面粉大增,价格高涨,我国由面粉入超国变为出超国,同时国内需求也大为增加;二是面粉与小麦的比价差距拉大,粉价上涨而麦价下降,生产面粉厂家获利丰厚。面粉工业就是在战时销路广、价格高和盈利多的刺激下迅速发展起来的。
  1914—1920 年共开设机器面粉厂86 家,设立资本近2000 万元,每日生产能力18 万多包。资本和生产能力都超过1896 年至1913 年所设厂的2 倍。到1920 年,全国实存面粉厂123 家,资本2750 万元,日生产能力26。6 万多包。面粉厂的规模,也由大战前平均每厂日生产能力1000 余包增为2000余包,并有5 家日产能力5000 包以上的大厂。全国123 家面粉厂有61 家集中在上海、无锡、汉口、济南、天津、哈尔滨六大城市,日生产能力近18万包,占全国日生产能力的67%。设厂地区也由上海、江苏一带向北方麦产区和消费区转移,哈尔滨和东北地区1920 年实存面粉厂53 家,日生产能力7。46 万余包,济南和山东实存8 家,日生产能力近2 万包,天津和河北实存10 家,日生产能力2。1 万余包,河南实存4 家,日生产能力7860 包。
  这时期,在华商机器面粉业中也形成了几个资本集团。主要有茂新、福新面粉厂,阜丰面粉公司和哈尔滨双合盛制粉厂。其中荣氏兄弟创办的无锡茂新面粉厂和上海福新面粉厂发展最快。一战期间,茂新、福新不断扩充,增至12 个厂,到1920 年,共有钢磨270 台,日生产能力7。45 万包,与申新纱厂系统同为荣家资本集团,荣氏兄弟被称为“面粉大王”。
  3。缫丝工业。
  缫丝是民族资本经营最早的近代工业。进入二十世纪后,中国蚕丝在国际市场上受日本生丝的排挤,地位急剧下降,缫丝业处于不振状态。一战时期,由于各种纤维原料与军需有关,国际丝价上涨,受战时国际丝价刺激,中国丝厂生产略有增加,由1912 年的5。9 万担增至1919 年的9 万担(1920年又骤减为5。6 万担)。我们以1919—1921 年三年平均数计之为77855 担,与1912 年相比较,年平均增长率为3。5%。①这时期,全国有丝厂约300 余家,主要集中在上海、广东、无锡三个地区,江苏苏州、镇江和浙江杭州、萧山、湖州、绍兴以及四川等省也有部分丝厂,共有丝车约11。9 万余台。由于资料缺乏,加之有些记载未必可靠,难有精确统计。厂丝出口集中在广州、上海两地。由于缫丝厂丝车设备落后,效率差,加上蚕种退化,茧不丰满,影响缫丝质量,出口困难,出口量减少。这个时期,唯一有发展的是无锡的缫丝工业,1920 年无锡有缫丝厂14 家,共有丝车5114 台。无锡农村家家养蚕,缫丝厂就近收茧,降低了成本,又推动了当地桑蚕业的发展。
  4。火柴工业。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中国民族火柴工业已有一定发展,但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道路。一战期间,洋火柴进口数量锐减,这主要是占进口量70%—80%的日本火柴受抵制日货运动的影响,被迫逐步退出中国市场,从而为民族火柴工业的振兴提供了机缘。市场和利润促使老厂扩大或增设分厂,新厂不断开设,前已停闭歇业的厂家也东山再起。据统计,1914—1920 年新开设的火柴厂有65 家,资本额共约385 万元,到1920 年,华商火柴厂累计129 家,① 参见黄逸峰等著:《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 年版,第193 页。资本额共约746 万元。
  这期间开设的火柴厂,一般规模不大,投资不多,但利润颇丰。在发展中国民族火柴工业方面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刘鸿生。他于1920 年在苏州创办鸿生火柴厂,资本20 万元。他一开始就在厂内设发电机、磨磷机和旋转理梗机等新式设备,自制梗枝,并高薪聘请化学专家任工程师,改进配方,提高产品质量。不久他买进了历史最久、规模较大的燮昌厂。再后他又与资本最大的荣昌厂和中华厂合并,组织大中华火柴公司,被誉为中国“火柴大王”。
  5。卷烟工业。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中国的卷烟市场已为英美烟公司所垄断。华商所设机器制烟厂先后不过20 家,资本累计137。8 万元①。一战以后,情况有所改变,新厂增设不少,但无系统材料。省一记载谓,1920 年卷烟厂资本额达1680。4 万元,比战前增加一倍以上。②一战期间发展最突出的是简照南、简玉阶开办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原名南洋烟草公司,1905 年成立于香港,生产双喜、飞马牌卷烟。1916 年在上海设厂,并于广州、北京、汉口等地设分公司,在内地各省设代销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1918 年增资为500 万元,1919 年再增资为1500 万元,成为当时民族资本最大的有限公司。该公司的销售额由1912 年的43 万余港元,增至1920 年的2500 万港元,增长50 多倍。同期公司盈利由5。2 万港元增至480 余万港元,猛增90 多倍。
  1920 年在上海成立华成烟草公司,资本120 万元,以生产美丽牌香烟出名,成为仅次于南洋的一家大厂。
  这一时期,其他一些轻工业,如织染、针织、毛纺织、碾米、榨油、蛋粉、罐头、造纸、印刷、玻璃、制革、肥皂等行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6。机器修造工业。
  重工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基础极其薄弱。但在一战期间的特殊条件下,部分民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