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中国通史第十二卷-近代后编(1919-1949)(上册)-第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近代生产的手榴弹以仿制为主,品种有德式、俄式、法式和麻尾式等,一般分为木柄手榴弹、无柄手榴弹、特种手榴弹三种。自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国开始试制手榴弹,因其是步兵的主要装备之一,消耗量大,先后从事生产的工厂甚多,并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实践经验的丰富而不断发展。
中国自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便开始制造地雷,抗战爆发前,汕尾制弹厂、广东兵器制造厂、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和新疆兵工厂等先后生产地雷。抗战爆发后,地雷耗用量很大,生产的工厂增多。第二十、二十四、三十一、四十、四十三工厂和第二十一工厂的安宁分厂都大量生产。
此外,这一时期,随着战防炮、无坐力炮、火箭炮、高射炮、枪榴弹发射筒的试制,也有部分工厂生产与之匹配的弹药,同时还有一些工厂生产过不同种类的航空炸弹。
(四)火炸药在火药方面,我国近代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生产栗色火药和无烟药后,黑火药的产量大为减少。抗战期间,由于梯恩梯不能进口,第二工厂复建黑火药厂,1940 至1942 年便生产黑火药840 吨,用作手榴弹等的弹体炸药。而栗色火药在无烟药大量生产后也逐渐被淘汰,1928 年以后便停止生产。我国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前后开始大量生产无烟药,这一时期生产无烟药的工厂主要有上海兵工厂、金陵兵工厂、汉阳兵工厂、梧州永安无烟药厂、山西无烟药厂、东三省兵工厂、第二十三工厂、西北化学厂等。至1949 年,中国仅有第二十三工厂和西北化学厂生产无烟药。
在炸药方面,我国起步较晚,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才正式研制和生产苦味酸、梯恩梯和硝铵炸药,先后生产的工厂有汉阳火药厂、梧州永安无烟药厂、山西军人实习厂、东三省兵工厂、第二十六、二十三工厂和第九十工厂二分厂等。
(五)防化器械和化学战剂在防化器材方面,我国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相继在各地建立了以制造防毒面具为主,兼造地下掩体用的滤毒装置及消毒器材的制造工厂或工场。其中有地方政府办的,而大多数是兵工署所辖的企事业办的。自1931年起先后建立防毒面具研制、生产的单位有:东三省兵工厂、广东科学研究所(1937 年并入广西兵工厂筹备处)、南京中央工业试验所、金陵兵工厂、巩县兵工分厂、西北制造厂、广州面具厂、广东第一兵器制造厂以及上海强华实业公司、保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捷和钢铁制造厂等。防毒面具的制造经历了仿制、改进的过程,先仿制意大利的23 年式,后转为仿制德国的24年式。对德国24 年式防毒面具的口部装置进行改进,改称为民国27 年式,第四十二工厂生产时又改称42 年式。抗战时期,第二十三工厂(即巩县兵工分厂)生产各种简易的防毒口罩、手套、袜、衣裤和马匹蔽复物,均采用纱布或棉布经过处理缝制而成。
化学战剂根据其性质和用途,分为化学毒剂、纵火剂、烟雾剂、照明剂和信号剂5 类。对装填此类战剂的弹体或容器通称为特种弹。中国化学战剂的生产始于1936 年。1932 年由美国人设计、1935 年建成的巩县兵工分厂于1936 年正式投产,生产两种化工原料(硫酸、烧碱)和三种毒剂(催泪剂、喷嚏剂、泡肿剂)。1937 年11 月该厂迁四川泸县,改名第二十三工厂。1943年建成化学毒剂工场,因进口原料中断而未生产。1948 年曾生产催泪手榴弹、催泪喷嚏手榴弹和催泪抛射弹。
(六)军用光学器械1936 年前,中国军用光学工业还是一片空白,所适用的军用光学仪器完全依赖进口。为解决中国自制军用光学器材问题,1936 年南京建立了军用光学器材工厂筹备处,抗战爆发后,筹备处先迁往重庆,后再迁往昆明。1939年1 月正式成立第二十二工厂。1942 年1 月该厂与第五十一工厂合并,组成第五十三工厂。第二十二工厂自成立至合并组成五十三工厂后,主要是生产军用观测仪器和火炮的瞄准具。
观测仪器包括望远镜、测远镜、象限仪和指南针。1939 年1 月,第二十二工厂开始试制并生产6×30 倍双筒望远镜。1940 年初,该厂开始试制80厘米倒影测远镜,此镜共1135 个零件,由外管、内管、五棱镜、物镜和目镜等部件组成,是一种精度高、加工难度大、集观察与测距于一体的精密仪器。象限仪用于校正炮管位置和测量火炮的俯仰角,1943 年第五十三工厂试制生产了100 具后未再生产。1942 年第五十三工厂仿制德国式军用指南针,至1949 年共生产95410 具。
瞄准镜是火炮必配的装置,它用于提高火炮发射的命中率。1940 年第二十二工厂开始仿制奥式迫击炮瞄准镜和法国布郎式迫击炮瞄准镜,前者生产很少,后者产量较大。1944 年第五十三工厂试制美式迫击炮瞄准镜,因只能用于60 毫米迫击炮,故未正式生产。同年,该厂根据生产奥式、法式、美式三种迫击炮瞄准镜的经验,设计出一种适合各种口径迫击炮且性能优良的瞄准镜,1947 年正式投入生产,至1949 年共生产1。6 万具。1947 年第五十三工厂开始试制37 毫米战车防御炮瞄准镜,用于美式37 毫米战车防御炮,1948 年生产了540 具。1947 年该厂将日96 式瞄准镜改装为57 毫米无坐力炮瞄准镜,至1948 年共改装了351 具。同年该厂还参照美式57 毫米无坐力炮瞄准镜资料,试制成功57 毫米无坐力炮瞄准镜。
化工二十世纪初期,随着世界化学工业的发展,中国基础化学工业进入了创立时期,以“北范南吴”为代表的民族工业开始生产纯碱、烧碱、合成氨、硫酸、硝酸、盐酸、漂白粉等化工原料。同时,国营兵工厂也生产硫酸、硝酸、炸药等产品,在玉门还建立了石油基地。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在中国的东北、华北地区也建立了一些化工厂和炼油厂,陕甘宁等根据地兴建了一批小型化工企业。由于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时期化学工业发展缓慢,化工科学技术基础十分薄弱。
(一)范旭东的永利系统1。中国制碱工业的兴起。
二十世纪初,中国的轻重工业有了初步发展,纯碱的用量不断增加,当时国产的天然碱和一些小作坊厂用路布兰法生产的碱,不仅质量低成本高,而且产量小,满足不了需要,因此市场完全被进口“洋碱”占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交通梗阻,进口纯碱数量减少,碱价上扬七八倍,致使国内以碱为原料的工厂纷纷倒闭,设厂制碱已成为当时迫切的需要。
1919 年,范旭东在天津塘沽兴建永利碱厂,邀请当时在美国留学并获得博士学位的侯德榜回国主持永利厂的技术工作。永利碱厂在没有专利的情况下,探索苏尔维法制碱,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努力,于1924 年8 月13 日生产出第一批纯碱,但产品含铁量较高,颜色发红,销售困难,生产也常出事故。侯德榜带领技术人员改进了设计,更换了许多设备,而且设法往碳化塔中放入少量硫化钠,使之与铁塔内层作用,在表面结成一层硫化铁保护膜,终于在1926 年6 月生产出雪白的纯碱。1926 年8 月该厂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在美国费城的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进步的象征。此时永利碱厂日产量为30 吨,后来达到180 吨,成为亚洲最早的一个制碱工厂。1930 年,该产品又获比利时工商博览会奖章。此时,永利碱厂又扩大再生产,兴建了烧碱车间,产品更趋完善。
1931 年侯德榜撰写了《纯碱制造》专著,第二年以英文在纽约出版。此书被公认为是世界上关于苏尔维法制碱技术的权威科学著作,在不少国家一版再版,轰动了国际化工界。
2。从苏尔维法到侯氏碱法。
1937 年,日本进一步入侵中国,天津沦陷后,永利碱厂被迫关闭,范旭东在乐山的五通桥筹建永利川厂。但用四川的低浓度地下盐卤为原料,采用苏尔维法制碱面临成本高、废液无处排放等困难。这时德国新发明一种制碱法叫察安法,原盐的利用率可以提高到90—95%,同时可以利用制碱废液生产副产品氯化铵。永利川厂决定购买察安法制碱专利。但因德方技术封锁和附加条件苛刻而未能实现。侯德榜回国后决心自己开发制碱新工艺。1938 至1941 年,他先后在香港、上海和纽约等地领导新法试验,在艰苦的条件下分析了2000 多个样品,做了500 多次循环试验,终于使新工艺初步获得成功。1941 年3 月15 日,经范旭东提议,将这一新工艺命名为“侯氏碱法”(Hou’s Process)。1943 年试验取得了满意的结果,食盐利用率达98%。一个与察安法截然不同、有自己特色的氨碱联合流程——侯氏碱法试验成功①。它简化了生产流程,降低了产品成本,使纯碱成本仅为苏尔维法的40%,并且可连续性大规模生产。1943 年底在五通桥召开的中国化学会第11 届年会上公布了这一成果。同年12 月侯德榜被选为英国皇家化学工业学会名誉会员。侯氏碱法使我国制碱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此法曾向国民党政府申请专利获得批准。但限于当时四川的条件,未能投入工业化生产。侯氏碱法的工业化生产直到解放后的1964 年才实现,并正式定名为“联合制碱法”。
3。从制碱到制酸。
三十年代初我国农村利用硫酸铵作肥料的风气很盛,而硫酸铵又全赖进口,每年进口量达20 万吨。为此,范旭东决定承办硫酸铵厂。1934 年他改组永利制碱公司为永利化学工业公司,在南京筹建永利硫酸铔厂②。由侯德榜率领6 名技术人员赴美国考察,负责设计、购置设备等工作。在合成氨的工艺设计上,引进美国氮气工程公司的先进技术,采用哈伯—波时法。1937年2 月工厂建成投产,日产硫酸112 吨,硫酸铵160 吨,硝酸10 吨,合成氨39 吨,为当时远东第一流的大型化工厂。
永利碱厂和硫酸铔厂的建设为中国自力生产酸碱两大基本化工原料打下了工业基础,正如范旭东所说:“中国基本化工的两翼——酸和碱已经成长,听凭中国化工翱翔,不再怕基本原料缺乏的恐慌了。”①(二)吴蕴初的天原系统1921 年,吴蕴初与上海张崇新酱园的老板张逸云合伙办厂,由吴蕴初提供技术,生产味精,商标为“佛手”,厂名叫“天厨”。1923 年8 月正式成立公司,由张逸云任总经理,吴蕴初任经理兼技师,建立了粗制工厂和精制工厂,正式定名为上海天厨味精厂。产量由1923 年的3000 公斤逐年增加到① 侯氏碱法的主要反应是:② 硫酸铔厂即硫酸铵厂。1945 年范旭东建议改“硫酸铔”为“硫酸铵”。① 知峰:《范旭东——我国化学工业的拓荒者》,《中国科技史料》,1980,2—2。1928 年的5100 公斤。吴蕴初不断改革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使味精在国内外赛会上连续获奖,迫使日本“味四素”退出中国市场。1926—1927 年先后向美、英、法等国申请了专利,1928 年又增设淀粉厂,生产淀粉、糊精、葡萄糖、酱色饴糖等产品。
由于生产味精的主要原料盐酸完全依靠从日本进口,而且用陶罐盛装,笨重易碎,运费奇高。为摆脱受人牵制的局面,吴蕴初又于1929 年在上海周桥开办了天原电化厂(上海天原化工厂的前身)。1930 年10 月,中国最早的氯碱厂天原电化厂正式开工投产,日产烧碱2 吨、盐酸、漂白粉各3—4吨。由于天原厂的“太极”牌氯碱产品在国内市场畅销,1931—1937 年工厂进行了扩建,烧碱日产能力已达10 吨。1937 年七七事变后,天原厂被迫停产。
1934 年,吴蕴初为解决耐酸陶器的自给,在上海筹建“天盛陶器厂”。
同年,建成“天利氮气厂”,生产液氨和硝酸。1938 年,上海天原厂迁到重庆设厂重建,1940 年开工投产。1943 年,建立天原宜宾分厂。抗战期间,吴蕴初还在香港设天厨味精分厂,在重庆创办天厨川厂。
“北范南吴”为建立中国基础化学工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外资和官办化工企业1。日本在华化工企业。
近代帝国主义的入侵,取得了在中国设厂的许多特殊权利。帝国主义侵华留下的化工企业,以日本在华北和东北所办的企业最多。
1933 年日本在大连甘井子成立满洲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即大连化学厂的前身)。1935 年正式投产,生产硫酸、硝酸、合成氨、硫酸铵、硝酸铵等化工产品。合成氨能力为年产5 万吨,硫酸铵为18 万吨。硫酸工场有5 套共墙式九塔法硫酸装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