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我们常常见到弘一大师的墨宝,写着「以戒为师」,这也就是我今天所讲的第三十七章的中心思想。
讲到这儿,我再告诉大家一个和本章中心思想有关的故事。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小国叫波罗奈国,离开佛居住的舍卫城(又称为舍卫国)很远。那里有两个比丘,有一天互相商量:
「我们出家这么久了,也没有机会亲近世尊,实在很遗憾。要是我们结伴去见佛、拜佛,请佛当面给我们开示,那是最好的。」
说走就走,两人带了随身用具,向着舍卫城出发。谁知在途中,水壶里面的水已经喝光了,在附近又没有水,到处寻找了好久,才看到一座古井,里面有一点点水。这两个比丘早已渴得要命,一见到水,好象看到甘露一样的,其中一个就迫不及待地拿水壶盛来喝了,而另外一个比丘却详细地看,发现水里面有好多好多的小虫,就不喝了。
喝水的比丘感到很奇怪,问他:「你为什么不喝呢?为了要见佛陀,你不要这样执着嘛!」
「我宁死也不要喝!」
我们知道,印度是很热的地方,报纸上经常报导好多地方热死人的。这位没有喝水的比丘,为了坚持不杀生戒,就这样渴死了。他的同伴看到这情形,也是无可奈何,只好怀着悲伤的心情,继续向佛居住的地方走去,经过了两天两夜,总算来到舍卫城了。
话说回来,再说那个守持戒律而渴死的比丘,死后神识就生到忉利天去,得到天身,是有神通的,他当天晚上就到佛的住处--只树给孤独园( 洹精舍),向佛顶礼。佛看到他,非常欢喜地给他开示,他当下获得清凉自在,证果了。
可是没有死的比丘,迟了两天才见到释迦牟尼佛。
「你从什么地方来呢?」佛明知故问,「你是一个人来?或是有同伴一起来呢?」
这比丘一听到佛问,马上嚎啕大哭:
「佛啊!我们本来是两个人来的,但是他没有喝水,在途中渴死了,所以我今天才一个人来。」
于是,他把经过从头到尾向佛说了一遍。
佛说:「你这个痴人啊!今天亲自不远千里而来,在你的想法,你是见到我了,其实,你并没有见到我。相反的,那个你以为早已死了的同伴,却在两天前已经真正来见到我了。」
这故事出自律部的《僧毗律》,你们假使要了解故事的详细情形,在[大藏经]里面说得很清楚,可以查看。
第三十八章 生即有灭
佛问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数日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饭食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呼吸间!」佛言:「善哉,子知道矣!」
这一段文字,是用简洁的对话方式,来说明人命的无常。本章题目〈生即有灭〉,就是有生必有死,天底下没有一个人生下来不会死的,虽然有的宗教,要求长生不老,希望得到不死药,但是人生终究是无常,不会永远不死的,彭祖活到八百岁,最后还是免不了要死的。
「佛问沙门」,释迦牟尼佛有一天特地问一个沙门(出家人):「人命在几间?」我们一个人在世间究竟能够活多久呢?
「对曰:数日间!」这一个弟子回答说:「依我的看法,是在几天之间。我们看看,很多人今天是活泼泼的,说不定几天以后已经死了,所以,人在世间,数天之间就有很大的变化。」
「佛言,子未知道!」子,是文言文,「你」的意思。释迦牟尼佛说:「你对这个道理还没有了解!」
「复问一沙门」,接着,又问另外一个沙门:「人命在几间?」刚才他答的,我认为不对,现在我再问你,究竟一个人活在世上寿命有多长呢?
「对曰:饭食间!」这个弟子回答说:「师父,他说要数天,我认为太长了。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一顿饭的时间这么久。有的人吃饭之前,还是好好的,可是一顿饭还没有吃完,他已经呜呼哀哉──死了!」
「佛言:子未知道!」释迦牟尼佛说:「你对这个道理,还是没有彻底明白!」
「复问一沙门」,释迦牟尼佛再问另外一个沙门:「人命在几间?」你再告诉我,一个人的生命究竟活多久呢?
「对曰:呼吸间!」呼,就是出息;吸,就是入息,把外面新鲜的空气吸进身体里面,又把体内的浊气呼出来,一呼一吸,我们的生命才能够维持下去,要是一口气转不过来,那就什么都完了。因此,这位沙门回答释迦牟尼佛:「依我的看法,生命只不过在呼吸之间,一口气不来,就结束了!」
「佛言:善哉!子知道矣!」释迦牟尼佛听了这位弟子的回答,非常欢喜,立即赞叹他说:「很好,你答对了!你的确是了解了!」
关于「善哉」这两个字,我们看电影或录影带,要是看到出家人,就会听到他们说:「善哉!善哉!」这是编剧的人,不懂得「善哉」真正的含义而乱用了。
这一章,释迦牟尼佛主要是告诫我们人命无常,假如我们能够真正了解这个道理,大家都会看破,都能够互相忍让。看看世间,大家互相争斗,争到最后,一口气不来,整个江山财产,还不是都得放下来,什么也带不走的。因此,我们学佛,要彻底认识生命太短促了,应该好好珍惜,不可以随便浪费宝贵的生命。
在大陆大丛林里面,经常都住着几十个、上百个出家人,每天大家一起上早晚殿,在晚课念到后面,维那师就呼一首偈,就是提醒大家对无常的警觉。这首偈名叫〈普贤警众偈〉: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今天已经过去了,我们的生命也随着这一天光阴的消逝,减少了一天。「如少水鱼,斯有何乐」,举一个譬喻,好象鱼是生活在水里面的,要是水一天一天地干枯、减少了,那鱼的生命,已将到了尽头,我们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这无常短促的生命,还有什么可快乐的呢!「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大众师父啊!我们每个人应该要努力精进,好象我们的头发,突然着了火,烧起来是很危险的,所以我们要赶快救火,把它扑灭。要知道,我们的生命无常,在呼吸之间,非常的短促,这是不能放逸、懈怠的,要珍惜我们宝贵的时间。这是出家人每天上晚殿的时候,都要念的。
其实,不但是出家人要时时刻刻珍惜时间,精进办道,凡是学佛的人,都必须这样,忆念无常,才不会虚度光阴,让宝贵的生命白来人间走一趟。也才不会辜负了我们学佛的因缘与福报。
第三十九章 教诲无差
佛言:学佛道者,佛所言说,皆应信顺。譬如食蜜,中边皆甜,吾经亦尔。
这一章说明佛所说的经典,都是一样的,不论那一部经,只要是佛说的,一切言教,都是希望我们离苦得乐,因此,我们应该信受奉行。
「佛言」,佛对我们说,「学佛道者」,我们修学佛道的人,「佛所言说」,佛对我们所讲的话,「皆应信顺」,都应该信仰、顺从,不可以违背。
《华严经》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这两句话,就是强调信仰心是非常重要的,信是我们修学佛道的根源,是一切功德之母,所有的善根都是从信而生起的。该经又说:「佛法大海,唯信能入。」佛法好象大海一样,我们要到大海去,一定要坐船;我们要深入佛法的大海,只有依靠着信仰心,才能够做到,否则的话,佛法就跟你无缘。
我们学佛,有四个步骤,就是信、解、行、证。首先就是要有信仰心,信了以后要能够去研究、了解佛法,了解了要进一步去实行,最后才能够证悟,所以,修学佛法的次第,第一个条件就是要「信」。再说到修持净土法门,必须具备三资粮,就是信、愿、行,也是以信为第一个要素,可见「信」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修学佛道,强调「信」,就是经文所说的「皆应信顺」,不光是「信」,还要「顺从」,要知道,佛是一位大彻大悟的觉者,以他的智慧,去观照而说出来的一切法,不会有偏差的,何况,佛对于世间的名利已经放下了,他说法是为了哀愍众生在生死中头出头没,痛苦无边,出于一片大悲心,不忍众生苦而说的,所以我们应该信顺。
「譬如食蜜,中边皆甜」,佛就举一个譬喻,比如我们吃蜂蜜,把它放在杯子里面,你吃中间的,或者吃旁边的,它的味道都是一样的甜,并不是说在中间的特别甜,在旁边的就差了。那末,「吾经亦尔」,我所讲的佛经,也是同样的道理,不论讲那一部经、横说竖说,道理都是一样的,没有说那一部比较高深,那一部比较浅显。
佛教的法宝,有三藏十二部,为什么有这么多的经呢?这就是释迦牟尼佛教化的时候,依着不同根机的人,就讲不同的道理,让听的人能够明白、受用。再说,佛教修持的法门,一般说有八万四千法门,就是所修的功夫,有八万四千种之多,为什么这样多呢?那是依着各人的兴趣、喜好,佛就跟他讲什么样的法门,所以八万四千法门,门门可以入道,无论你修那一种,都同样可以成功的。因此说:「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就等于说,你们到隐秀寺来拜佛,你从大门或边门进来都一样,目的地只有一个,只是走的路径不同而已。
可是,在目前佛教界有一种怪现象,都是强调自己所修持的法门,超过其他的宗派;都执着他们的法门最殊胜,别人比不上的。有些善友认为他每天念《金刚经》,是讲「空」的,讲「智慧」的,比较高超;你念的《普门品》、《弥陀经》可比不上《金刚经》好,这也是一种执着,跟本章佛陀教诫的旨趣,真是背道而驰了。
佛教有大乘、小乘;空宗、有宗;顿教、渐教;世间法、出世间法,种种的分别,都是依着众生的毛病而「对症下药」,根本无所谓高低,也无所谓优劣,都是平等平等的,也可以说,一切佛法是一味的。因此,我们听了(教诲无差)这一章,应该明白不论修持什么法门、读诵任何一部经典,功德都是一样的。
本章也可以说是佛看到当时他的弟子,有这样的偏差,甚至于知道末法时代的佛弟子,不能依着他的言教去修行,所以预先在本经中教诫我们。
第四十章 行道在心
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这一章说明修行,最主要着重于我们的心,外表的形式并不重要。
「佛言」,释迦牟尼佛说,「沙门行道」,我们做一个出家人,要修行佛道,「无如磨牛」,不要象磨坊里的磨牛一样。现在科学发达,磨面粉等等,已经机械化了。不过,在落后的乡下,依旧是用牛拉磨。在二千几百年以前,佛的那个时代,更谈不上用机器了。磨是用两块圆圆的石头叠在一起,中间有轮齿,不论是磨麦子也好,做豆腐也好,磨牛是很机械化的,只要你用绳子把磨架套在它肩头上,再把它的眼睛蒙起来,它就绕着磨子不停地打转,磨子转动时,我们放下去的麦子或豆子,它就将面粉或豆浆流出来。牛的工作,就是不断地绕着磨子跑。我们平常说:「你简直象笨牛一样的。」这句话好象是骂人,事实上是以牛来比喻他的智商不高,反应能力差。而牛的智力的确很差,它在那儿磨磨,有没有想到它这样跑,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可见磨牛的工作就是这么单纯的。
释迦牟尼佛讲,牛的工作是那么单纯,但是我们做一个沙门(出家人),甚至于做一个佛教徒,千万不要象牛那样笨,不要光在形式上下功夫,比如说拜佛,并不是说拜下去再站起来,而后再拜,好象舂米似的,一上一下,但是为什么要拜,拜什么佛菩萨,既没有观想,也不诚心。「身虽行道,心道不行」,表面上,你在那儿拜佛,好象拜得很勤;你在念佛,念珠拨个不停;你在看经,一本接着一本地诵,你有没有用心去修持呢?身体虽然在行动,而心不在焉,心道不行,那是没有用的。
「心道若行,何用行道」?假如我们的心非常虔诚,非常恳切,能够明了佛所说的道理,而且切实地去修行,就算是不拘形式,也是一样有功德的。
本章名为〈行道在心〉,明确地指出我们修行佛道,最重要的在于我们的心,而不是在形式上做给人家看的,这一点非常重要。
第四十一章 直心出欲
佛言: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