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全注全译本txt全集-第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置了一个高大的砧板,把太公放在上面,告诉汉王说:“现在不快快投降, 我就烹杀太公。”汉王说:“我和你项羽都是北面称臣,受命于怀王,说是
‘结为兄弟’,我的老子就是你的老子,一定要烹杀你的老子,那么希望你 分给我一杯肉羹。”项王十分气愤,打算杀死太公。项伯说:“天下大事还 不能预料,而且打天下的人不顾念家眷,虽然杀了太公也没有好处,只能增 加祸患。”项王听从了项伯的话。
楚、汉长期相持,未决胜负,年青力壮的苦于行军作战,年老体弱的疲 于水陆运输。项王对汉王说:“几年来天下扰攘不安,只是由于我们两个人 的缘故,愿意与你挑战,一决雌雄,不要使天下百姓空受痛苦。”汉王笑着 拒绝说:“我宁愿斗智,不愿斗力。”项王叫壮士出去挑战。汉军有个善长 骑马射箭的人叫楼烦,楚军派壮士挑战三次,楼烦都把壮士射死了。项王大 怒,就亲自披甲持戟出来挑战。楼烦想要射他,项王怒目呵叱,楼烦(被吓 得)眼不敢正视,手不敢发箭,跑回营垒,不敢再出来。汉王派人暗中打听, 才知道挑战的人原来是项王。汉王大为震惊。于是项王靠近汉王军营,和他 隔着广武涧对话。汉王历数项王的罪状,项王非常气愤,要求决战。汉王没 有答应,项王埋伏的弓弩射中了汉王。汉王受伤跑回成皋。
项王听说淮阴侯已经攻下河北,打垮了齐、赵军队,而且将要进攻楚军,
就派龙且前往迎击。淮阴侯与龙且交战,骑兵将领灌婴也出击龙且,大破楚 军,杀死了龙且。韩信就自立为齐王。项王听说龙且的军队垮了,大为恐慌, 派遣盱台人武涉去游说淮阴侯。淮阴侯不肯听从。这时,彭越又起来反楚, 攻下梁地,断绝楚军的粮道。项王就对海春侯大司马曹咎等人说:“小心守 卫成皋,即使汉军挑战,千万不要和它交战,不要让它东进就行了。我十五 天一定杀掉彭越,平定梁地,再与将军会合。”于是项王率军东去,进军过 程中攻打陈留、外黄。
外黄没有攻下。过了几天,外黄投降了,项王很生气,命令十五岁以上
的男子全部到城东,准备坑杀他们。外黄令门客的儿子才十三岁,前去劝告 项王说:“彭越用武力逼迫外黄百姓,外黄百姓很害怕,所以暂时投降,等 待大王到来。大王到了,又都坑杀他们,难道百姓还有归顺之心吗?从这儿 往东,梁地十多个城邑都心怀恐惧,没有肯投降的了。”项王赞成他的话, 就赦免了外黄应当坑杀的那些人。从外黄往东直至睢阳,听到这个消息,都 争先恐后地向项王投降。
汉军果然屡次向楚军挑战,楚军不出来应战。汉军派人在阵前辱骂楚军, 骂了五六天,大司马十分气愤,让士卒渡过汜水,(迎击汉军。)士卒刚渡 过一半,汉军出击,大败楚军,缴获了楚国全部物资。大司马曹咎、长史欣 都自刎在汜水上。大司马曹咎原来是蕲县的狱掾,长史司马欣原来是栎阳的 狱吏,两人曾对项梁有过恩德,因此项王信任他们。当时,项王在睢阳,听 说海春侯的军队失败了,就率军返回。汉军正在荥阳东面围攻钟离眛,项王 一到,汉军害怕楚军,全部撤走到险阻地带。
这时,汉军兵多粮足,项王兵疲粮绝。汉王派遣陆贾劝说项王,请求释 放太公,项王没有答应。汉王又派遣侯公前去劝说项王,项王就和汉约定, 平分天下,划鸿沟以西归汉,鸿沟以东归楚。项王答应了侯公的要求,就把 汉王的父母妻子送了回来。汉军都高呼万岁。汉王封侯公为平国君。侯公隐
匿起来,不肯再见汉王。汉王说:“这个人是天下善辩之士,所到之处,可 以使人国家覆灭,所以封号为平国君。”项王已经订立和约,就解除了军事 对峙,率军东归。
汉王准备西归,张良、陈平劝汉王说:“汉占领了大半个天下,而诸侯 都归服了我们。楚军兵疲粮尽,这是上天让楚灭亡的时候,不如乘这个机会 消灭它。现在放走项王不去攻打他,这就是所谓‘养虎自遗患’。”汉王同 意了他们的建议。
汉五年,汉王追击项王到了阳夏南面,军队驻扎下来,与淮阴侯韩信、 建成侯彭越约期会合进攻楚军。到达固陵,而韩信、彭越的军队不来会合。 楚军攻击汉军,把汉军打得大败。汉王又进入营垒,挖深沟堑,自为固守。 汉王对张子房说:“诸侯不遵守约定,怎么办呢?”张子房回答说:“楚军 即将崩溃,韩信、彭越没有分到一块封地,他们不来会合是很自然的。君王 能和他们共分天下,眼下可以使他们立刻前来。如果不能这样,局势的发展 很难预料。君王能从陈县以东到海边的地区,全部划给韩信,睢阳以北到谷 城,分给彭越,使他们各自为战,那么楚军是容易打败的。”汉王说:“好。” 于是就派遣使者告诉韩信、彭越说:“合力攻打楚军。楚军崩溃后,从陈县 以东到海边给予齐王,睢阳以北到谷城给予彭相国。”使者一到,韩信、彭 越都回话说:“请让我们立刻进兵。”韩信就从齐地出发,刘贾的军队从寿 春出发并行,屠毁了城父,到达垓下。大司马周殷背叛了楚国,利用舒地的 兵力屠毁了六县,调动全部九江士卒,随同刘贾、彭越都会集在垓下,来到 项王阵前。
项王的军队筑垒垓下,兵少粮尽,汉军和各路诸侯军队把它重重包围起
来。夜晚听到四面的汉军都是唱的楚地歌曲,项王大为震惊地说:“汉军已 经全部占领了楚国吗?为什么楚国人如此众多啊?”项王就夜间起来,在帐 幕里饮酒。有一个名字叫虞的美人,得到项王的宠爱,常常带在身边。有一 匹叫骓的骏马,项王经常骑着它。于是项王慷慨悲歌,自己作诗唱道:“力 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雅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唱 了好几遍,美人跟着他一起唱。项王悲泣,泪下数行,左右侍从也都俯首哭 泣,(悲痛得)不能抬头仰视。
于是项王上马(突围),部下壮士骑马随从的有八百多人,当夜冲破包
围,向南飞驰而去。天亮,汉军才发觉,派骑兵将领灌婴率五千骑兵追赶项 王。项王渡过淮水,能够跟从的骑兵只有一百多人。项王到阴陵,迷失了道 路,询问一个种田的人,种田的人欺骗他说“往左”。项王往左去,结果陷 入了一大片沼泽中。因此,汉军追上了项王。项王就又带兵向东,到了东城, 只有二十八个骑兵了。追赶的汉军骑兵有几千人。项王自己估计不能脱身了, 对他的骑兵说:“我起兵到现在八年了,亲身打过七十多次仗,谁抵挡我, 我就打垮谁,我攻击谁,谁就降服,未曾打过败仗,因而霸有天下。然而现 在终于被围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灭亡我,不是我打仗的过错。今天固然要 决心战死,愿意为各位痛痛快快地打一仗,一定要三次取胜,为各位突破重 围,斩杀敌将,砍倒敌人军旗,让各位知道是上天灭亡我,不是我打仗的过 错。”项王就把他的骑兵分为四队,面向四方。汉军把项王包围了好几层。 项王对他的骑兵说:“我为你们斩他一个将领。”项王命令骑兵四面疾驰而 下,约定在山的东面会合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声呼喊着,飞奔直下,汉军惊 惶溃乱,项王就斩了一个汉军将领。当时,赤泉侯做骑兵将领,追赶项王,
项王怒目大吼,赤泉侯人马俱惊,倒退了好几里。项王和他的骑兵会合为三 处。汉军不知道项王在哪里,就把军队分为三部分,又把项王包围起来。项 王骑马冲驰,又斩了汉军的一个都尉,杀死了百十来人,再把他的骑兵集合 起来,只丧失了两个骑兵。项王就对他的骑兵说:“怎么样?”骑兵都佩服 地说:“正像大王所说的那样。”
项王想要向东渡过乌江。乌江亭长把船靠在岸边等待着项王。他对项王 说:“江东虽小,地方也纵横上千里,民众数十万,也足以称王。希望大王 赶快渡江。现在只有我有船只,汉军来到这,没有船只渡江。”项王笑着说: “上天要灭亡我,我渡江干什么呢!况且我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进,现 在没有一个人回来,即使江东父兄怜悯我,让我称王,我有什么脸面去见他 们?即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不于心有愧吗?”(最后)项王对亭长 说:“我知道你是个忠厚长者。我骑这匹马五年了,所向无敌,曾经一天奔 驰一千里,不忍心杀了它,把它送给你吧。”就叫骑兵都下马步行,甲短兵 接战。单单项籍一人就杀死汉军几百人。项王身上也受了十多处伤。他回头 看见汉军的骑司马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吕马童背对项王, 指给王翳说:“这就是项王。”项王说:“我听说汉军用一千斤黄金、一万 户封邑来购买我的头,我给你做件好事吧。”就自刎而死。王翳割了项王的 头,其他骑兵自相蹂躏践踏,争夺项王的尸体,互相残杀了几十人。最后, 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自得到了项王的一段肢体。 五个人把肢体合拢起来,都确实是项王的。所以把准备封赏的土地分为五部 分: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 侯,封吕胜为涅阳侯。
项王死后,楚国各地都投降了汉军,只有鲁城不肯投降。汉王就带领天
下士卒打算屠毁鲁城,因为他们坚守礼义,为主人以死守节,就拿项王的头 给鲁城人看,鲁城父兄才投降了。最初,楚怀王曾封项籍为鲁公,等到项籍 死了,鲁城又最后投降,所以用鲁公的礼仪把项王理葬在谷城。汉王为项王 举哀,哭了一场,然后离开了鲁城。
各支项氏宗族,汉王都不诛杀。封项伯为射阳侯。桃侯、平景侯、玄武
侯都是项氏宗族,赐姓刘。 太史公说:我听周生说“舜的眼睛大概是两个瞳孔”,又听说项羽也是
两个瞳孔。项羽难道是舜的后裔吗?为什么兴起得这么迅速啊!秦朝政治腐
败,陈涉首先发难,豪杰蜂起,相互争夺,不可胜数。然而项羽毫无凭借, 乘势起于民间,三年时间,就率领五路诸侯军消灭了秦朝,分割天下,封王 建侯,政自己出,号为“霸王”,虽然没有始终保持他的地位,但近古以来, 还未曾有过这样的事情。等到项羽放弃关中,怀恋楚地,放逐义帝而自立为 王,抱怨王侯背叛自己,这时已经难以控制局势了。自我夸耀功勋,逞一己 私智,不效法古人,以为创立霸王的事业,需要用武力来经营天下,终于五 年时间覆灭了他自己的国家,身死东城,还没有觉悟,不自我谴责,这就不 对了。竟然用“上天灭亡我,不是我用兵打仗的过错”为借口,难道不是太 荒谬了吗!
史记卷八
高祖本纪第八
吴树平 吕宗力 注译
高祖,〔1〕沛丰邑中阳里人,〔2〕姓刘氏,字季。〔3〕父曰太公,〔4〕 母曰刘媪。〔5〕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6〕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 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注释】〔1〕“高祖”,封建社会皇帝死后在祖庙立室奉祀,并专立名号,称为 “庙号”。高祖即为刘邦的庙号,取意于功劳最高,为汉代帝王之祖。〔2〕“沛”, 秦县名,故地在今江苏沛县。“丰邑”,沛县所属的乡,其下又辖中阳里。汉时丰邑改 置为县,故地在今江苏丰县。〔3〕“字季”,唐司马贞《索隐》认为“汉高祖长兄名 伯,次名仲,不见别名,则季亦是名”。梁玉绳《史记志疑》卷六云:“季乃是行,高 祖长兄伯,次兄仲,亦行也。《史》以季为字,与《索隐》以季为名,并非。”古人兄 弟以伯、仲、叔、季排行,刘邦在兄弟中最小,排行为“季”。〔4〕“太公”,对男 性老年人的尊称。可能刘邦的父亲无名,或名失传。这说明刘邦的父亲地位低下。唐司 马贞《索隐》引皇甫谧说认为太公名执嘉,又引王符说认为名煓,均不可信。〔5〕“媪”, 音 3o,老年妇人的通称,犹今言“老婆婆”。〔6〕“陂”,音 b5i,岸边。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1〕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 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2〕及壮,〔3〕试为吏,〔4〕 为泗水亭长,〔5〕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6〕 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7〕及 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8〕
【注释】〔1〕“须髯”,胡须。嘴巴下的称“须”,长在两颊上的称“髯”。“髯”, 音 r2n。 〔2〕“家人”,《左传》哀公四年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