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史记全注全译本txt全集 >

第190部分

史记全注全译本txt全集-第190部分

小说: 史记全注全译本txt全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孝王武”,汉文帝次子,曾为代王、淮阳王,详见本书《梁孝王世家》。 “济川王”,所辖地域史书失载,大致在今山东西部。“济东王”,辖今山东济宁、汶 上等地,汉武帝元鼎二年改为大河郡,汉宣帝甘露二年改设东平国。都城无盐,在今山 东东平县东。“山阳王”,辖今山东郓城、嘉祥至曹县、单县一带,汉武帝建元五年改 为山阳郡。都城昌邑,在今山东巨野县南。“济阴王”,辖有今山东鄄城、菏泽、定陶 一带。都城定陶,在今山东定陶县北。〔132〕“八月壬辰”,《史记志疑》云:“是 月无壬辰。”〔133〕“御史大夫不疑”,塞侯直不疑,南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因 领兵平七国叛乱有功被封为塞(《汉书?地理志》失载,在今陕西潼关以东)侯。详见 本书《万石张叔列传》。〔134〕“太子立”,即汉武帝刘彻即位。〔135〕“御史大夫 抵”,即牛抵,曾为齐相,见《汉书?百官公卿表》。〔136〕“置茂陵”,修建汉武 帝的陵寝茂陵,地在今陕西咸阳市西。因原名槐里茂乡,故称茂陵。〔137〕“柏至侯 许昌”,汉高祖功臣许温的孙子,嗣封侯。柏至县,《汉书?地理志》失载。〔138〕 “御史大夫赵绾”,赵绾,代(今河北蔚县)人。《史记志疑》案语根据《汉书?武帝 纪》及《田汀返燃窃氐恼早航ㄔ晁晔资伦陨保贫险早喝斡反蠓蛴υ诮ㄔ≡辍!�139〕“东瓯王广武侯望”,东瓯是生活在今浙江温州市一带的越族,汉惠帝 封闽君摇东海王,都城在东瓯(今浙江温州市西),因受闽越袭击,举国内迁,被安置 在庐江郡(汉郡,在今安徽省南部地区)。〔140〕“御史大夫青翟”,庄青翟,汉高 祖功臣武强侯庄不识的孙子,嗣封侯。武强,《汉书?地理志》失载。《史记会注考证》 与《史记志疑》都认为其在建元二年任御史大夫。〔141〕“行三分钱”,《史记志疑》 案语认为,《汉书?武帝纪》记载建元五年“罢三铢钱,行半两钱”,《食货志》载“半 两钱法重四铢”,所以这里的“三分”是错字。〔142〕“正月,闽越王反”,本书《东 越列传》记载:建元六年,闽越击南越。闽越为居住在今浙江南部及福建的越族。闽越 王郢,后被他的弟弟余善所杀。“孝景太后”,即汉景帝母亲窦氏。《史记志疑》云: “《武纪》太后以五月丁亥崩,闽越反在八月,此书‘正月’,误。”〔143〕“御史 大夫安国”,韩安国,梁成安(汉县,在今河南民权县东北)人。曾为梁孝王中大夫、 内史,详见本书《韩长儒列传》。〔144〕“卫尉李广”,卫尉是汉代官名,秩俸中二 千石,掌管皇宫的门卫和四周屯驻的卫兵。季广,陇西成纪(今甘肃通渭县东北)人, 擅长射箭,曾为陇西都尉、上谷太守等,多次与匈奴交战,是当时的名将,暮年随卫青 出征,因迷路失去战机,被迫自杀。详见本书《李将军列传》。“太仆公孙贺”,义渠
(今甘肃庆阳西南)人,祖先是胡人。父亲公孙浑邪曾为平曲侯。平曲,汉县,在今江 苏东海县东南。公孙贺七次作将军攻打匈奴,都没有大功。详见本书《卫将军骠骑列传》。 “大行王恢”,大行,汉代官名,原名典客,景帝中六年改名叫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 又改叫大鸿胪,掌管投降的各民族人士。王恢,燕(今河北北部)人,曾为边邑官吏。 献计诱匈奴单于入马邑(今山西朔县)聚歼,因消息走漏未成,得罪自杀。详见本书《韩 长儒列传》“太中大夫李息”,太中大夫,汉官名,属郎中令,秩俸比千石(每月八十 斛)。李息,郁郅(今甘肃庆阳)人。多次任将军出征,后任大行。护军、骁骑、轻车、 将屯、材官等将军,均为出征时设置的将军名号。“篡单于马邑”,在马邑诱歼匈奴单 于。单于是匈奴对王的称呼,音 chán yú。〔145〕“瓠子”,汉代地名,在今河南濮 阳。〔146〕“平棘侯薛泽”,《史记志疑》云:“田汀匀耆伦洌υ蠹滔嗉丛凇〈耸薄!薄侗怼分辛杏谒哪晔谴砦蟮摹!�147〕“御史大夫欧”,张欧,汉安丘侯张说 的庶子。〔148〕“十月,族灌夫家,弃魏其侯市”,《史记志疑》云:“灌夫、魏其
 
之死在三年,不在五年,且其死亦不同月。”〔149〕“南夷始置邮亭”,南夷,即西 南夷,居住在今四川西南和云南、贵州一带的少数民族。邮亭,即驿站,官方设置的传 递公文信件的转送站。〔150〕“卫青”,平阳(今山西临汾市西南)人,汉武帝卫皇 后的弟弟。多次出击匈奴,被封为大将军、长平侯。“上谷”,汉郡,治所沮阳,在今 河北怀来县东南。“雁门”,汉郡,治所善无,在今山西左云县西。“公孙敖”,义渠
(今甘肃庆阳西南)人,为骑将军、校尉、中将军等,被封为合骑侯(合骑不是地名, 是以军功为侯名)。后因出兵损失士兵过多被判死刑。公孙敖便装死,隐藏在民间,后 被发觉处死。详见本书《卫将军骠骑列传》。〔151〕“卫尉韩安国为将屯将军,军代, 明年屯渔阳卒”,《史记志疑》云:“《匈奴传》及《汉纪》安国屯渔阳在元光六年, 此及《安国传》、《百官表》言在元朔元年,误。”又指出:韩安国没有驻扎在代,驻 在代地的是李息。《表》里有错误。渔阳,汉郡名,在今河北东北部,治所渔阳,在今 北京密云县西南。〔152〕“至高阙,取河南地”,高阙,汉代边境要塞名,在今内蒙 古杭锦后旗东北。河南地,指今内蒙古境内黄河以南的地区。〔153〕“太守友”,姓 共名友。〔154〕“御史大夫弘”,公孙弘,薛县(今山东滕县以南)人,字季。曾为 薛县狱吏,以文学被征召,作过博士、左内史,后至丞相,被封为平津侯(平津,汉高 成县中的一个乡,地在今河北盐山县东)。详见本书《平津侯主父列传》。〔155〕“定 襄”,汉代郡名,辖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卓资、清水河等地,治所成乐,在今和林格尔 以北。〔156〕“长平侯卫青为大将军,击右贤”,《史记志疑》云:“青破右贤王后 乃拜大将军,是时为车骑将军也,此与《匈奴传》同误。又‘右贤’下缺‘王’字。” “苏建”,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曾任校尉、将军,因军功被封为平陵侯。“左 内史李沮”,左内史,掌管京师北部地区行政的官员,后改名左冯翊。李沮,云中人。 “太仆贺为车骑将军”,《史记志疑》云:“考《传》及《汉书》无‘车’字。”“代 相李蔡”,成纪人,因与匈奴作战有功被封为乐安侯(汉县,在今山东博兴以北),后 曾任丞相,犯法被处死。“岸头侯张次公”,河车人。河车在《汉书?地理志》中没有 记载,怀疑是河东之误。张次公以校尉的身份随卫青出征,有功,被封为岸头侯。岸头, 河东皮氏县的一个乡亭名,地在今山西河津县。“皆属太将军”,《史记志疑》云:“当 云‘皆属车骑将军’。”〔157〕“翕侯赵信”,本为匈奴国相,投降汉朝后被封为翕 侯,翕,音 xī,魏郡内黄县的一个乡名,在今河南内黄县西。〔158〕“淮南王安,衡 山王赐”,刘安、刘赐均是汉高祖的孙子,淮南厉王刘长的儿子。淮南王辖今安徽淮南、 寿县、合肥至江苏南京一带。衡山王辖有今安徽霍丘、固始、六安一带。〔159〕“御 史大夫蔡”,即李蔡。〔150〕“江都王建反。胶东王子庆立为六安王”,刘建,汉景 帝的孙子,江都王辖有汉会稽、丹阳二郡,在今江苏、安徽的长江以南地区及浙江等地。 刘庆,汉景帝的孙子。六安王辖有今安徽霍丘、固始、六安一带。〔161〕“冠军侯霍 去病”,是卫青的外甥,曾为皇帝侍中,后为剽姚校尉,因军功被封为冠军侯(以军功 命名),多次大破匈奴,官至骠骑将军。详见本书《卫将军骠骑列传》。“祁连”,山 名,在今甘肃酒泉市南。“博望侯张骞”,汉中人(一说汉中成固人,在今陕西城固县), 曾出使月氏,被匈奴扣留十余年,仍手持汉节,后逃走,到大宛、康居、大夏等地,返 回汉朝后为太中大夫。张骞以校尉身份随卫青击匈奴,被封为博望侯(博望不是地名, 因张骞熟悉北方地形而得名)。后任大行。详见本书《大宛列传》。“右北平”,汉郡 名,辖有今河北唐山以北、蓟县以东地区及辽宁西部,治所平刚,在今辽宁凌源县西北。
〔162〕“御史大夫汤”,即张汤。〔163〕“主爵赵食其为右将军”,主爵中尉,汉代 官名,秩俸二千石,掌管列侯,武帝太初元年改名为右扶风。赵食其,祋祤(音 duì  x ǔ,今陕西耀县)人,出征迷路误了军机,罪该斩首,以钱赎罪免官为平民。“平阳侯 曹襄”,汉高祖功臣曹参的孙子。〔164〕“蔡坐侵园堧”,蔡,丞相李蔡。侵园堧,
 
指侵占了皇帝陵园神道外面的空隙土地。堧,音 ruán。〔165〕“胥为广陵王”,广陵 国辖有今江苏泗阳、阜宁、宝应至泰州、扬州一线地区,都城广陵,在今江苏扬州市。
〔166〕“太子太傅高陵侯赵周”,太子太傅,汉代官名,负责太子的辅佐教导事务, 秩俸二千石。高陵,在今陕西高陵县。〔167〕“御史大夫庆”,即石庆,赵人。太中 大夫石奋的小儿子,曾为内史,后为丞相,被封为牧丘侯(牧丘,《汉书?地理志》不 载)。详见本书《万石张叔列传》。〔168〕“立常山宪王子平为真定王,商为泗水王”, 常山宪王刘舜,是汉景帝的儿子。常山国辖有今河北石家庄、正定、藁城等地,都城真 定,在今河北石家庄东北。泗水国辖有今江苏泗阳等地,都城凌,在今江苏泗阳西北。 “河东汾阴得宝鼎”,河东郡汾阴县,在今山西万荣县西。本书《孝武本纪》记载:夏 天六月,汾阴的巫神锦,在后土祠旁祭祀时,从土中挖出一个鼎,鼎没有文字款识,刻 的花纹很精细,和其他的鼎不同。汉武帝把它迎接来,认为是祥瑞。〔169〕“三月中, 南越相嘉反”,《史记志疑》云:“《汉纪》是四月事。此言三月中,非。”嘉,吕嘉, 后被汉军捕杀。〔170〕“八月,周坐酎金,自杀”,《史记志疑》云:“《汉纪》及
《公卿表》,丞相赵周之死在九月,此言八月,误。”酎金是每年皇室祭祀宗庙时诸侯 们送来的贡献金钱,用来供助祭祀。如果送来酎金的数量、成色不足,或者贪污,都成 为罪名。〔171〕“九月辛巳”,《史记志疑》云:“《公卿表》赵周以九月辛巳下狱 死,石庆以九月丙申为丞相。”〔172〕“卫尉路博德”,平州(今陕西神木县北)人, 曾为右北平太守,击匈奴有功,被封为符离侯。符离在今安徽宿州市东。“桂阳”,汉 郡名,辖有今湖南耒阳、郴州及广东韶关、英德一带。“主爵杨仆”,宜阳(今河南宜 阳县西)人,以吏出身,后为御史,以严酷出名。“豫章”,汉郡名,辖今江西。“伏 波将军”、“楼船将军”,都是征伐南方时临时设置的将军名号。〔173〕“十二月, 东越反”,《史记志疑》云:“《史》、《汉》传其反在秋,此误。”建元六年,汉朝 立闽越王的弟弟余善为东越王,元鼎六年,余善自立为帝,发兵反汉。〔174〕“故龙 頟侯韩说为横海将军,出会稽”,韩说是汉文帝时弓高侯(弓高,在今河北阜城县南) 韩颓当的庶孙。因攻打匈奴有功,被封为龙頟侯(在今山东禹城县南),因酎金不足被 免去侯位,所以叫“故龙頟侯”。会稽,汉郡名,辖有今浙江中、南部及福建省。“中 尉王温舒”,阳陵(今陕西泾阳东南)人,是汉代有名的酷吏。详见本书《酷吏列传》。
〔175〕“御史大夫式”,即卜式,河南人。讲孝悌,善于经营农牧业。曾愿把一半家
财捐献给国家,后拜为郎、缑氏(缑,音 gōu,今河南偃师县南)令等。详见《汉书?公 孙弘卜式兒宽传》。〔176〕“御史大夫宽”,即兒宽,千乘(今山东高青县东)人。 兒宽以儒生出身,是著名学者孔安国的弟子,为人宽厚温良,善于治政。详见《汉书?公 孙弘卜式兒宽传》。〔177〕“左将军荀彘出辽东,击朝鲜”,荀彘,太原广武(今山 西代县)人。因为善于驾车被任为侍中,多次随卫青出征匈奴。后在出征朝鲜时缚捕杨 仆,违法,被处死。“辽东”,汉郡名,辖今辽宁省大部。“朝鲜”,国名,辖有今朝 鲜北部及吉林南部部分地区。汉武帝灭朝鲜,在那里设置了乐浪、玄菟、真番、临屯等 郡。〔178〕“改历,以正月为岁首”,汉代原使用秦代历法,以十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