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人有二十难+证严法师 >

第8部分

人有二十难+证严法师-第8部分

小说: 人有二十难+证严法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上上下下之际,你们可曾用过心在你们的脚步上?’他们说:‘没有
!’我说:‘你们到复健科去看看那些正在做复健的人,他们很用心的想
要站起来,可是多难啊!有的想要把手举起来,可是用尽了心力才能勉强
而困难的把手举高。我们平时走起路来,一点都不必费心,就能走得很轻
巧自然;事实上,我们平日一切的举动都是小时侯曾经用过心,现在才能
很自然自在的运用于生活中,这便是“用心的极至,就是无心”的说明。
健康人步履自在可以不用心,而有病必须复健的人,却需时时用心啊!’

  我们的日常生活,应该可以很逍遥而无烦恼,可是为什么人人都有层
层叠叠的烦恼呢?因为,看人家的脸色也起烦恼,听人家的口气也起烦恼
;其实人家根本无意让你烦恼,而你却偏偏要把它记挂于心,产生种种烦
恼;如果常常牵挂外境,遇到这件事,认为他是冲著我而来;碰到另一件
事,也认为那是他故意要为难我,那么这个‘我’的生活就太痛苦了!

  ‘学’就是要学得化烦恼为智慧,化有心为用心。想到要多学只是‘
有心’而已,并非真正用心。庄子时时刻刻都在用心,所以他学得很透彻
,把所学的化为他的生活、思想、文化,而‘学’的深度,便在这里。日
常生活中,每一样都是我们该学习的目标,而且要学得很自在,也用得很
恰当自然,这就是深度。

  那位称赞庄子的学者,评论他那位骄傲的朋友是‘以管窥天’,说他
的朋友看庄子,就像是拿著竹管子看天一样。他称许庄子是一脚踩在青天
,一脚踩在黄泉,不但是天下宇宙的道理他能瞭解,即使连生死的难关,
他也都知道得很透彻。庄子是如此,何况我们是学佛的人,是佛的弟子,
更应该要以超越透彻的态度去学习,不只要‘广学’、还要用心去‘博究
’。学佛的路上有很多难关,必须要能通过考验,才会有所成就。

  ‘广学博究难’;我们要以虔诚宽广的心去学习。人生本就森罗万象
,要集很多常识才能适应生存于人间;若所知粗浅,绝对无法和大家和谐
相处。因此,人必须学习很多事情,何况是学佛,想超越人生更上一层楼
的人更要广学博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博究勿忘广学                         □
~~~~~~~~~~~~~~~~~~~~~~~~~~~~~~~~~~~~~~~~~~~~~~~~~~~~~~~~~~~~~~~~

  ‘博究’的确是困难;不过以现在的社会情况来说,却刚好相反;因
为现代人,有很多是‘博究’但不‘广学’。现代的科学,知识很深奥,
大家在求学时,要选定自己感兴趣的科目,而且要专心攻读这个科目。譬
如说‘学医’,单是‘医学’这一科系,就有许多细目要分。例如选了外
科,就得专心研究,时常做解剖的工作,然后才能运用于人体,有了丰富
的经验,才能真正走入临床的工作。而外科又细分很多科,如一般外科,
胸腔外科,还有整形外科,脑神经外科..,单是外科就分成这么多种。
一般外科门诊,若来了一位头部受伤的人,医师可能不敢接诊,因为头部
受伤是属于脑神经外科处理的范围;虽然他们研究得很专精,但却不广泛
,所以和‘广学’正好相反。

    过去的人是什么都要学,但是每一样都学得不彻底;而医生所学的知
识,则必定要一门专精。人生就是这么难于完美,普通的人,每一样都想
学,却没有一样能彻底的学好;而对于专业的人,他所学的知识很专精,
但是又隔行如隔山,这实在也是一种缺憾。

  至于信仰这方面,有些人学佛,一开始就分宗别派,有人说:‘我要
学的是净土宗。’有的说:‘我选择禅宗或者我选择密宗。’念佛修净土
法门的人,有些只把一句佛号念到底,而不愿意再去研究法义,因为他认
为文字是多余的,并且认为只要一心念佛就行了,何必打坐。而禅宗的学
人,有些则认为学禅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打坐就可以脱胎换骨,
以为打坐入定的境界就能超凡入圣。甚至诵持,礼拜,也都各有偏执。大
家都学得专,但是却没有更进一步去体会全盘的真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信仰虽异爱心皆同                      □
~~~~~~~~~~~~~~~~~~~~~~~~~~~~~~~~~~~~~~~~~~~~~~~~~~~~~~~~~~~~~~~~

  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在一起时,难免有彼此知见的差异。佛教徒会排斥
佛教以外的宗教信仰者;认为佛陀的圣教超越一切,佛陀的智慧是涵盖宇
宙大地的大智慧。而其他的宗教也会排斥佛教,以及其他与自己信仰不同
的宗教。像天主教、基督教,他们认为信仰上帝的人一定会得救,不信的
人会堕地狱,所以因知见的差异,常会引起纷争。

      常常有人问我:‘法师,佛教和其他宗教有什么不一样时?’我
都这么回答:‘只要是正确的宗教,其目标都是一样的,就是“爱”;天
主、耶稣,都以博爱的精神来爱世人;佛教讲慈悲,所谓蠢动含灵都是佛
陀所爱的对象。所以,只是名称不同,研究的经典依据不同,至于最终的
目标应该是一样,可以说是殊途同归。宗教应该像大海,所有的小溪,河
流都能归流于大海,宗教的精神应该是这样!所以我们要广学。若只知自
己的宗教,又强调偏执,那就不是好的宗教家。

  孔子不语怪、力、乱、神,他不喜欢谈怪异,凭势仗力的事,也不谈
扰乱人心的话。世间的圣人都已如此,何况是要超越世间的宗教,学佛者
应该要‘广学’,而且也希望能‘博究’,才能知己知彼──就像知道自
己的脾气,也要知道别人的脾气,不能说:‘我的脾气本来就这样嘛!’
要人家都来顺著你,那是不可能的,我们要先去了解别人的性情:‘当他
生气的时候,我就少说两句,等他气消了,我再和他评理。’若是这样,
那什么事都会很圆满,也才是‘广学博究’的心态啊!

  希望人人学习时,要打开心门,瞭解自己,也瞭解别人!

□□□□□□□□□□□□□□□□□□□□□□□□□□□□□□□□
□                                                            □
□             人有二十难之十二 ── 除灭我慢难               □
□                                                            □
□□□□□□□□□□□□□□□□□□□□□□□□□□□□□□□□

    佛陀告诉我们,人要有深度及包容的心非常难,而学佛就是要学这分
‘深广心’。深广的心,要从何练起?在精舍听著从远处传来的佛号声,
可以想像出朝山者三步一拜的身心形态;这分虔诚的信念,像一股清流,
可以洗涤、渗透我们极为烦杂、浮动的心,使它安定下来。修行就是为了
调心,使浮动的心变为澄清、稳重的心,要拥有这分深广心,就必须先去
除‘我慢’。

    前面己说到,一个学者要做到‘广学博究’的确非常难,这表示我们
的心不够开阔;况且即使心量宽阔,也很难做到广学博究,因为每一个人
都有浮动的心念,要很专心的做好一件事,实在是不容易。

    佛陀又说:‘除灭我慢难’,人们的心态通常都是贯高我慢,很少有
愿意低声下气的人。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能以平常心去对待每一个
人,就能时时轻柔温和。如此,这个社会及每一个家庭,必然变得祥和而
美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心净则国土净                       □
~~~~~~~~~~~~~~~~~~~~~~~~~~~~~~~~~~~~~~~~~~~~~~~~~~~~~~~~~~~~~~~~

    看看最近的社会,总让人有股动荡不安的感觉,为什么会动荡不安呢
?因为心思无法安定下来,人家喊的时候,就盲目的跟著喊;于是我们所
目睹的形势是一个比一个要强硬,喊口号的声音,也是一个比一个大声,
所以,看起来让人觉得非常复杂和不安定,教人对这个社会有惶惶不安之
感。

    但回过头来,听听外面朝山者的念佛声,他们那么多人的声音,听在
我们的耳根,让人觉得非常轻柔,像是一股清流,可以洗涤人们心灵的热
恼;再看他们朝山的动作,是那么的整齐划一,同样是人群,但是和电视
上所看到的混乱画面,差别多大啊!在慈济周围所见的形态和外面的一比
,好像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同样的社会,为什么生活态度会差别这么大呢
?因为那群叫喊,争斗的人,抱的是瞋嫉我慢的心态;而在这里朝山礼拜
,走入慈济世界的人,所抱持的是慈爱、宽大、深广的心态。

    慈济人都在为代代的子孙,建立一个美好的世界;至少也为自己的精
神,思想而努力地自我净化,将自已心灵的天地照顾得完美净明。所以让
人家看起来,是这么宁静安祥,是真、是善、是美的呈现。他们虔诚念佛
,礼拜的心灵境界,就是最美的‘即心是净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骄慢是必除的杂草                        □
~~~~~~~~~~~~~~~~~~~~~~~~~~~~~~~~~~~~~~~~~~~~~~~~~~~~~~~~~~~~~~~~

    昨天,有一群作家来访,他们说:‘现在的社会中,要找甘于平凡,
平常的人,已经很离了,因为现代人一个比一个能干“刁蛮”,所以现在
的社会因功利竞争而变得愈来愈紊乱。’有一位作家说:‘某一天,一位
朋友来找我,聊天时,朋友告诉我说:“希望我的女儿,将来找个身体健
康,心理也健康的结婚对象,那我就很满意了。我不希望她去找个很能干
,很伟大的对象。”’我说:‘身体健康就是福,心理健康、思想平和就
能安稳,能够过著健康,安稳的生活,便是最幸福的人生。’

    但是凡夫偏偏都有贵高我慢心,所以,佛陀在人生二十难中,第十二
难便说:‘除灭我慢难’;而要能广学博究又无骄慢心,那就更难了,这
两者都能做到,才是真正超越人生境界的贤人;若是有贡高心,即使再能
干、也是凡夫而已。

    就像一块稻田,纵然土质肥沃,可是地面若长满杂草,那就无法让秧
苗生长得好。种田的人,在施肥之前;必定要先除草,杂草去除,稻穗才
会结得饱满,要不然光施肥而不除草,有一天秧苗会被杂草所掩盖。一个
人不管多能干,学问知识再渊博,如果有了贡高我慢心,再好的学识,也
会被这种坏习气所毁掉。

    我们学佛要好好的去除贡高我慢心,必须像外面的朝山者‘心口合一
’,让心灵流过一股清泉。正如寺院里每大清晨上早课,每一个人的心境
都非常的清净,将我慢,杂念心去除,以全部心力追求佛法。如果日常生
活中,我们都能常抱持这种心念,只要我们立志改过,培养宽爱宏慈心量
,我想佛陀虽然说‘除灭我慢难’,其实是难亦非难啊!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好好自我警惕,反省自己是否有瞋、嫉、贡
高、我慢的行为?讲话是否太大声?是否自以为高人一等?如果有这些心
态、行为、则耍赶紧把它降伏下来,能够如此,就会像那一畦已经除过草
、施过肥的田地一样,必能收获丰硕的稻穗。

□□□□□□□□□□□□□□□□□□□□□□□□□□□□□□□□
□                                                            □
□             人有二十难之十三 ── 不轻未学难               □
□                                                            □
□□□□□□□□□□□□□□□□□□□□□□□□□□□□□□□□

    人通常都自命不凡,也因为自以为是不平凡,所以常会轻视他人,佛
陀说:‘能够不轻视未学的人很难’,因为凡俗之人稍有名气,则或多或
少都有贡高骄傲的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自命不凡造成社会不安                       □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